1. 寫唐詩宋詞中的
是不是要文章?如果是,我有一篇優美的
雨天最是讀古詩的日子。
鑒開半畝方塘,拉上雨做的窗簾,便彌漫起一派古典的氣質。無需綠蔭長椅的悠閑與舒適,更謝絕鳥語花香的繁榮與熱鬧,只讓綿綿紛紛的雨,滋潤饑渴的心田。遠離世人擁擠,甩掉一個“累”字,獨自鉆進屬于自己的三味書屋,讓倦怠了塵俗的眼睛,在古詩的字里行間休憩。
于是有相思淚,點點滴滴,濕了芭蕉;有故鄉情,迷迷蒙蒙,籠上阡陌;有絲竹韻,淋淋漓漓,灑向驛路;
于是有客舍有柳色有溪橋有鳴蛙;有杏花村有酒旗風有巴山夜有西窗燭;有水村山郭有天街皇都有野徑黑云有江船明火;有牡童的短笛有漁翁的箬笠有前山的翠微有南朝的臺樓;有含春淚的芍藥有臥曉枝的薔薇有夜上灘的鯉魚有系垂楊的畫舟;
于是老杜春夜吟哦,小杜清明問路;陸放翁臥聽夜闌,僧志南杖過橋東;易安居士嘆綠肥紅瘦,誠齋主人賞荷心呈珠;張志和泛舟垂釣不須歸,蘇東坡淡妝濃抹擬西湖;
于是總有太多的于是,攜一列各領風騷的代出才人,在沾衣欲濕的氛圍中如燕斜翔……
噢,雨天讀古詩,讀得清清爽爽,讀得恍恍惚惚;讀得輕輕松松,讀得沉沉重重;讀得歡歡欣欣,讀得戚戚悲悲。雨天讀古詩,把自己也讀成一首雨中的詩,飄逸在“草色遙看近卻無”的郊原上,淅淅瀝瀝地……
散步在黃昏
總有說不完的情愫系著黃昏,總有道不盡的因緣連著村路。
依然那么熟悉,依然那么新鮮。
綠與黃聯袂主演片名《田野》的連續劇,上中下集是《春》《夏》《秋》;木犁鐮刀鋤頭與耕牛,蒙太奇地化作拖拉機播種機收割機,此刻則剪貼成一幀小品,藝術得令人不自禁地行起注目禮;夕陽飲了農家的酒,醉紅著臉,深情回眸,依依不舍之間,便投下歪歪斜斜的身影。 低小茅檐,裊裊炊煙,古典田園詩的句子永遠古典了;現代住宅樓的有色玻璃里,折射出清麗雅致而又雍容華貴的意境;晚風如故,飯菜的飄香里卻多了一層富裕的濃郁;遠處,似乎又傳來母喚兒歸的悠長韻律,朱自清的通感便彌漫了落霞輝映的氛圍。 音響與電視,連續著白天的熱鬧和繁華;歡歌,笑語,將千家萬戶溫馨的日子渲染;漸漸暗了的空中,有星星次第閃爍。街市?街燈? NO,NO,暮色如此美妙,連郭沫若的比喻也不再時髦——今日鄉村也已共享往日都市的專利。
于是,無須哲人指點,散漫如我者都會用平平仄仄的腳步,不規則地寫下自鳴得意的文字,發表在大自然的晚報上,或斷斷續續,或洋洋灑灑……
2. 在唐詩宋詞中的“最”
唐詩宋詞不僅僅是詩詞,還有別的名堂。
最快的船——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最害羞的人——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最多的愁——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最瘦的人——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最憔悴的人——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最憂愁的人——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眼力最差的人——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最深的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最高的樓——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最大的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架子最大的人——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最深的雪——夜來城外三尺雪,曉駕碳車輾冰轍。
最長的頭發——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被風吹得最遠的房子——茅飛渡江撒江郊,高者掛之長林梢。
最窮的女人——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最長的臉——去年一滴相思淚,今年剛流到腮邊。
最大的額頭——未出庭院三五步,額頭已到畫堂前。
最大的門窗——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爬得最高的人——舉手可近月,前行若無山。
最寂靜的空間——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酒量最大的人——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
最無才的人——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臉皮最厚的人——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最多的愛——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最濃的情——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最長的情——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最苦的酒——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最孤獨的人——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最喜歡喝酒的人——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最悠閑的人——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最勇敢的人——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最不安分的花——春色滿園關不住,一只紅杏出墻來。
最忙的人——城頭鐵鼓聲又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最有計謀的——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最有志氣的人——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3. 唐詩宋詞中的哪些詩句體現了民俗文化
唐詩宋詞中關于元宵節的詩詞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在唐詩宋詞中有,歐陽修的那首著名的《生查子·元夕詞》:"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唐詩宋詞中關于清明節的詩詞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唐詩宋詞中關于端午節的詩詞端午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時在農歷五月初五,并有“小端陽”(五月初五)與“大端陽”(五月十五)之分。古代有很多描寫端午節的詩詞,唐代的文秀《端午》“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梅堯臣的《五月五日》“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后蹤。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峰。”
宋代蘇軾的《浣溪沙》“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
流香漲膩滿晴川。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
佳人相見一千年。”唐詩宋詞中關于七夕的詩詞七夕,這以中華民族古老而又美麗的牛郎織女鵲橋相會傳說為題的浪漫節日。
古代的人們望著日月星辰編織著天上人間的旖旎風情。失去仰望習慣的今人們,未必再有心境嘆那“倬彼云漢,昭回于天”,于是多年以后,那遙遠的故事和那遙遠的愛情,讀來竟有點恍若隔世。
在我國傳統的詩詞、歌曲及民俗方面有著很多的反映。白居易的“七月七日長生殿, 夜半無人私語時” 宋代的秦觀《鵲橋仙》“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柳永的《二郎神》中的 “極目處微云暗度,耿耿銀河高瀉。”
“愿天上人間,占得歡娛,年年今夜。”唐詩宋詞中關于中秋節的詩詞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我國古歷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謂“仲秋”,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征,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 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游子,更是以月來寄托深情。
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都是千古絕唱。
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唐詩宋詞中關于重陽節的詩詞農歷九月初九,是重陽節。
“重陽”又稱“重九”。每逢重陽節,民間有上山登高插茱萸、賞菊、飲菊花酒等活動。
這種習俗,在唐詩中有所反映。唐代詩人劉兼的《重陽感懷》詩中,有“戴花乘酒上高山,四望秋空八極寬”之句。
唐代詩人杜荀鶴《重陽日有作》詩,開頭兩句是:“一為重陽上高臺,亂時誰見菊花開?”,結尾兩句是:“大家拍手高聲唱,日未沉山且莫回。”唐代著名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共四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身處異鄉的人,每逢佳節,會更加思念家鄉的親人,這是人之常情。
唐詩宋詞中關于冬至的詩詞唐詩中有關冬至的詩不少,其內容也多限于天文律歷,已看不出"進履襪"、作赤豆粥等這些民俗。如白居易《冬至夜》詩:"老去襟懷常落,病來發鬃轉蒼浪。
心灰不及爐中火,鬢雪多于砌下霜。三峽南賓城最遠,一年冬至夜最長。
今朝始覺房櫳冷,坐索寒衣說孟光。"是一首嘆老思友的詩;韓偓的《冬至夜作》詩:沖宵忽見動葭灰,料得南枝有早梅。
四海便應枯草綠,九重先覺凍云開。陰氛莫向河源塞,陽氣今從地底回。
不道慘舒無定分,卻憂蚊響又成雷。"也幾乎不牽扯節慶的氣氛。
唐詩宋詞中關于除夕的詩詞 除夕在十二月之末,是一年最后的一個節慶。一年將盡,明日即是元旦,故稱 "除"。
"除"也有除舊布新的意思,辭去舊歲,迎來新的一年。《東京夢華錄》記北宋汴京民俗:《是夜禁申爆竹山呼,聲。
4. 描寫春夏秋冬的唐詩宋詞
春夏秋冬的唐詩宋詞(8首) 春天 唐·韓愈《晚春》 草木知春不久歸, 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飛。 宋·宋祁《玉樓春》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
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夏天 唐·高駢《山亭夏日》 綠樹陰濃夏日長, 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 滿架薔盛一院香。 宋代·秦觀《納涼》 攜?E來追柳外涼, 畫橋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參差起, 風定池蓮自在香。 秋天 唐·劉禹錫《秋詞》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去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宋·范仲淹《蘇幕遮》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冬天 宋·柳宗元《江雪》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沁園春·雪》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
5. 求唐詩宋詞中的悲情故事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這是蘇軾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寫的一首悼亡詞,表現了綿綿不盡的哀傷和思念。
上片寫詩人對亡妻的深沉的思念,是寫實。下片記述夢境,抒寫了詩人對亡妻執著不舍的深情。
上篇記實,下篇記夢,突出襯托出對亡妻的思念,加深本詩的悲傷基調。 全詞情意纏綿,字字血淚。
既寫了王弗,又寫了詩人自己。詞中采用白描手法,出語如話家常,卻字字從肺腑鏤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著真淳。
這首詞思致委婉,境界層出,情調凄涼哀婉,為膾炙人口的名作。◆卓文君《白頭吟》皚如山上雪,皎若云間月。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日溝水頭。
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凄凄復凄凄,嫁娶不須啼。
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竹竿何裊裊,魚尾何簁簁! 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漢朝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的戀愛故事是很動人的。
據說,司馬相如窮困時在臨邛富豪卓王孫家作客,在飲宴中偶然見到卓王孫新守寡的女兒文君很美貌,于是彈奏《鳳求凰》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情,挑逗文君。 文君果為所動,當夜與相如私奔成都。
相如是個貧苦文人,生計無著,過了一陣只好同文君回到臨邛開個小酒店。就開在卓府對面。
卓文君當壚賣酒,卓王孫大為惱怒,不忍愛女拋頭露面為人取笑,只好分一部分財產給她。司馬相如后來到京城向皇帝獻賦,為漢武帝賞識,給他官做。
司馬相如在京城想娶茂陵女為妾,卓文君聽到此消息,寫了這首白頭吟表示恩情斷絕之意。
6. 唐詩宋詞中有哪些妙語
唐詩宋詞是我國的文化瑰寶,其中很多句子讓我們拍案叫絕,流傳千古。
近日,再次翻閱這些書籍時發現一個趣味的話題,唐詩宋詞中的很多詩詞絕句中蘊含著妙語之最,且意味無窮。 點擊“藍色鏈接”字體連接可查詢詩句的出處。
最開心的事——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最快的船——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早發白帝城 最難找的人——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尋隱者不遇 最害羞的人——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琵琶行 最多的愁——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虞美人 最瘦的人——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醉花陰 最憔悴的人——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蝶戀花·柳永 最憂愁的人——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謝兆樓餞別校書叔云 最深的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贈汪倫 最寂寞的時候——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明月 最大的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望廬山瀑布 最深的雪——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碳車輾冰轍。
白居易的《賣炭翁》 最長的頭發——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秋浦歌【其十五】(唐)李白 最窮的女人——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觀刈麥(唐)白居易 最長的臉——去年一滴相思淚,今年剛流到腮邊。蘇東坡與蘇小妹 最大的額頭——未出庭院三五步,額頭已到畫堂前。
同上 最大的門窗——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最恐懼的地方——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柳宗元《江雪》 最無才的人——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賈島·《題詩后》 最多的愛——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白居易《長恨歌》 最濃的情——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秦觀《鵲橋仙》 最長的情——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白居易《長恨歌》 最苦的酒——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宋】范仲淹 最孤獨的人——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最喜歡喝酒的人——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王翰《涼州詞》 最悠閑的人——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陶淵明《飲酒》 最勇敢的人——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 最不安分的女人——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葉紹翁《游園不值》 最忙碌的人——城頭鐵鼓聲猶震,匣里金刀血未干。【唐】李白《七絕》 最有計謀的士兵——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杜甫《前出塞》 最有志氣的人——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宋詞人李清照《夏日絕句》 最孤獨的人——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唐·陳子昂《登幽州臺歌》 最美的女人——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白居易《長恨歌》 最高的危樓——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唐李白《夜宿山寺》 最遠的朋友——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最難尋找的東西: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白居易《長恨歌》 最強烈的春風: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醉得最死的人——昨夜雨疏風驟。
濃睡不消殘酒。李清照《如夢令》 酒量最大的人——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
李白《襄陽歌》 爬得最高的人——舉手可近月,前行若無山。 李白《登太白峰》 臉皮最厚的人——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孟浩然《過故人莊》 離家最久的人——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賀知章《回鄉偶書》 架子最大的人——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杜甫《飲中八仙歌》 被風吹得最遠的房子——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眼力最差的人——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南宋辛棄疾詞《青玉案·元夕》 唐詩宋詞中的名篇名句,是尖端放電的瑰寶奇葩。且不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謅,就是對于我們提升人格,激發想象和創造力,也是很有幫助的。
“莫言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盡解詩”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總覺得古代的人情感比現代人要豐富許多。
一次離別,一陣感慨。生活中的每一種心情,都可以造就一段流傳千古的美詞佳句。
總是在寂寞的時候讀唐詩,總是在寂寞的時候品宋詞,如果唐詩宋詞有一個主題,我想那應該是:寂寞。 曠達如東坡,悲壯如岳飛,豪邁如稼軒,他們的詞里,也都不乏悲涼的味道。
稼軒的“道晚正愁予,深山聞鷓鴣”可謂是把這種寂寞悲涼之感寫到極至,而他們的悲涼,無外乎念遠,追憶,壯志難酬。才華難識,抱負難展——他們只能在深山曠野中踱步,自嘲的同時感嘆生不逢時,寂寞的同時感嘆流年易逝——人生若白駒過隙,而瞬間鬢已星星矣。
這種人生如夢的寂寞和蒼涼,誰躲得過呢?花開花落月圓月缺是人類共有的無常的悲慨,詩人們以自己敏銳,真純的心靈去體會了那種共有的慨嘆和寂寞。而將這種寂寞展示得淋漓盡致的,是唐詩宋詞。
我不能不贊揚它的美。千年飛逝,早已不見亡靈墓冢,而讓我們百般品味愛不釋手的,讓我們情不自禁默念出口的,讓我們帶著滿心縈繞的慨嘆高聲朗誦的,讓我們在寂靜的夜里默默品讀,暢流出口猶如滿室生香的,是那些美麗的詞句,是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