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于宮墻的詩詞
《滕王閣序》臨帝子之長洲,得天人之舊館。層臺聳翠,上出重霄;飛閣翔丹,下臨無地。鶴汀鳧渚,窮島嶼之縈回;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桂和蘭體現宮殿華麗。
《鷓鴣天 建康上元作》
年代:宋 作者: 趙鼎
客路那知歲序移,
忽驚春到小桃枝。
天涯海角悲涼地,
記得當年全盛時。
花弄影,月流輝,
水晶宮殿五云飛。
分明一覺華胥夢,
回首東風淚滿衣
燈山上彩 ,金碧相射,錦繡交輝”(俱見《東京夢華錄》卷六 ),而是避實就虛,寫花枝裊娜,月光皎潔,宮殿華麗云彩絢麗。從虛處著筆,本詞就避免了一般化,從而令人讀后有新穎之感,并能喚起美好的聯想。
2. 表示被人誤解的宋詞 稍長一點的
陸游 釵頭鳳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墻柳。 東風惡,歡情薄, 一杯[1]愁緒,幾年離索。 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 桃花落,閑池閣, 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莫!莫!莫!
譯文: 你柔軟光滑細膩的手,捧出黃封的酒,滿城蕩漾著春天的景色,你卻早已像宮墻中的綠柳那般遙不可及。春風多么可惡,歡情被吹得那樣稀薄,滿杯酒像是一懷憂愁的情緒,離別幾年來的生活十分蕭索。遙想當初,只能感嘆錯!錯!錯!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美麗的春景依然如舊,只是人卻白白相思得消瘦,淚水洗盡臉上的胭紅,把薄綢的手帕全都濕透。滿春的桃花凋落在寂靜空曠的池塘樓閣上,永遠相愛的誓言雖在,可是錦文書信再也難以交付。遙想當初,只能感嘆莫,莫,莫!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3. 長一些的古代詩詞,新宋體或現代詞也可以
醉傾城
滄海人茫茫,相識馬面岡。
年少恣輕狂,三年待何妨?
期滿棄醮壇,拈破小軒窗。
誓定鬢如霜,無奈縱山崗。
來世懶思量,御宇出宮墻。
獨郎情已忘,酒家怨何長?
日暮金樽醨,落木秋草黃。
金鐘重三撞,鸞鏡掩休妝。
洞房花燭絳,綢繆念留芳。
業平心已涼,不諳愛萱傷。
觸目然凄愴,映透芙蓉裳。
吟嘯入宮墻,煙雨隔高唐。
輪回三世長,疏影掛瀟湘。
待來夜未央,閨中思情郎。
雨露難沾袖,唯今淚幾行?
蓮花水依舊,干外映垂楊。
風月尚開張,杳杳兩相望。
月落星沉空,虛閣誰與上。
誤入凡塵網,北曳絮飛揚。
九衢磧陌上,香雪斷離腸。
4. 求宋詞5首
憶君王 北宋--謝克家 依依宮柳拂宮墻,樓殿無人春晝長。
燕子歸來依舊忙。 憶君王,月破黃昏人斷腸。
這首詞是懷念宋徽宗的,最早見于宋石茂良所著的《避戎夜話》。宋徽宗于靖康二年(1127)被金人俘虜,過了九年的恥辱生活,死在五國城(今吉林省境)。
據楊慎《詞品》卷五云:“徽宗此行,謝克家作《憶君王》詞”,“忠憤郁勃,使人出涕”。清徐?在《詞苑叢談·紀事一》中轉錄了它。
謝克家是哲宗紹圣四年(1097)的進士,親眼看到金人南侵,徽宗被擄,在國家和民族的危機中,寫下了這首忠憤填膺的詞,其凄涼怨慕之音,纏綿悱惻之感,溢于字里行間,是思想性和藝術性高度統一的作品。 《長相思》(宋)王灼 來匆匆,去匆匆,短夢無憑春又空,難隨郎馬蹤。
山重重,水重重,飛絮流云西復東,音書何處通。 憶王孫-春詞-李重元 冷紅葉葉下塘秋, 長與行云共一舟, 零落江南不自由, 兩綢繆, 料得吟鸞夜夜愁。
我們先看一看這首詞的結構。這首詞主要是寫景,通過寫景傳達出一種傷春懷人的思緒。
那一份香眇深微的情思是通過景色的轉換而逐步加深加濃,逐步顯示的。在場景的轉換上,詞作又呈為一種由大到小,逐步收束,詞終而趨于封閉的心態特征。
此詞起筆展示的是一種開闊的傷心碧色:連天芳草,千里萋萋,極目所望,古道晴翠,而思念的人更在天涯芳草外,閨中人的心也輕輕飄揚到天盡頭了。這一句,情與景都呈現出一種杳眇深微的特征。
接下來,場景收束為田間路頭楊柳、柳外高樓。繼而,在杜鵑聲聲中,將到黃昏時,隨著時間的推移,場景再次收束為小院梨花帶春雨。
最后,螟色入庭院,場景收束為一個無言深閉門的近鏡頭。可以想見,閉門人游蕩在千里外的芳心也將最后回到常日緊閉的心扉內。
詞作結構由大而小,由外而內,由景生情,總體上表現為收束的特征。這一特征又準確地表現了古代婦女那種內向型的心態。
釵頭鳳-陸游 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墻柳。 東風惡,歡情薄, 一懷愁緒,幾年離索。
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 桃花落,閑池閣, 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莫!莫!莫! 譯文: 你柔軟光滑細膩的手,捧出黃封的酒,滿城蕩漾著春天的景色,宮墻里搖曳著綠柳。春風多么可惡,把濃郁的歡情吹得那樣稀薄,滿懷抑塞著憂愁的情緒,離別幾年來的生活十分蕭索。
回顧起來都是錯,錯,錯! 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墻柳。
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美麗的春景依然如舊,只是人卻白白相思得消瘦,淚水洗盡臉上的胭紅,把薄綢的手帕全都濕透。
滿園的桃花已經凋落,幽雅的池塘也已干閣,永遠相愛的誓言雖在,可是錦文書信靠誰投托。深思熟慮一下,只有莫,莫,莫!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
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綿書難托。
莫!莫!莫! 杵聲齊·古搗練子 砧面瑩,杵聲齊。 搗就征衣淚墨題。
寄到玉關應萬里,戍人猶玉關西。 上片起二句從搗練的工具運思下筆,而字里行間自有搗練之人。
從“砧面瑩”的“瑩”字,可以想見,作為一位征人的妻室,搗練帛,作征衣,早已是她的繁重的家務勞動的一部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以至那面砧石已經被磨得如此光瑩平滑。從“杵聲齊”的“齊”字,則可以想見她的搗練操作之熟練,以及與同伴合作之協調,而那一記記有節秦的杵聲中,正傾注了她辛勞持家的全部心力,傳出了她憶念遠人的萬縷深情。
下面“搗就征衣淚墨題”一句,道破題旨,點明其搗練制衣的目的是寄與遠戍邊關的丈夫,而題寫姓名、附寄家書之際,一想到丈夫遠萬里外,歸期渺茫,生死難卜,今世今生,相見無日,不禁愁腸千轉,淚隨墨下。“淚墨題”三字,包含了一位失去家庭幸福的婦女的無限辛酸苦痛。
結末兩句與“搗就征衣”句緊相承接,從戍人的角度進一步加重了這幕悲劇的份量。句中的“玉關”,即玉門關,但此處非必實指,只是極言戍地之遠,也暗含班超上疏所說“但愿生入玉門關”(《后漢書。
班超傳》)及李白詩“玉關殊未入”(《塞下曲六首》之五)之意。 結末兩句采用了翻進一層的寫法。
這兩句先寫玉關之遠,再推進一層,寫戍人所地之遠,從而使上、下句間有起伏轉折之致,而且,每轉愈深,把這一家庭悲劇顯示得更其可悲,把悲劇中女主角的傷離懷遠之情表現得更深更曲。當時的交通條件下,這負載著她的柔情蜜意的征衣包裹,寄到玉關已要經歷千山萬水,不知何時才能到達,寄到遠玉關之西的戍人手中,就更遙遙無期了,更不知這包寒衣寄到時戍人是否尚人間。
這樣一個最凄慘、最殘酷而又可能出現的悲劇結局,正是長期籠罩她心頭的一片陰影、不敢去觸動而又時時顫抖的一根心弦,也正是她題寄這包征衣時淚墨難分的一個最痛楚的原因。
5. 有沒有凄婉的宋詞
有很多呢,看你喜歡什么樣的吧。比如南唐后主李煜的詞,還有李清照的,還有納蘭性德的詞,大多都是些傷感凄婉的詞。個人比較喜歡李煜的。比如: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虞美人】
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
憑闌半日獨無言,
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
燭明香暗畫樓深,
滿鬢清霜殘雪思難任。
【浪淘沙】
李煜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
羅衾不耐五更寒。
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
別時容易見時難。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浪淘沙】
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
秋風庭院蘚侵階。
一任珠簾閑不卷,終日誰來?
金劍已沉埋,壯氣蒿萊。
晚涼天凈月華開。
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
【烏夜啼】
李煜
林花謝了春紅,
太匆匆,
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
留人醉,
幾時重,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相見歡】
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
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
理還亂,
是離愁,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李煜的詞大多是離愁國恨,抒發亡國后的情感。還有陸游和唐婉兩首《釵頭鳳》也特別凄婉的。
《釵頭鳳》:
陸游
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墻柳。
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
錯,錯,錯。
春依舊,人空瘦,淚痕紅邑鮫綃透。
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莫,莫,莫。
《釵頭鳳》
唐婉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
曉風干,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欄。
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長似秋千索。
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妝歡。
瞞,瞞,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