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么說蘇軾是宋詞豪放派的開山鼻祖
豪放派是宋詞的一個流派,與婉約派并為宋詞兩大詞派。
“豪放”、“婉約”之說最早見于《詩余圖譜》:“詞體大略有二:一體婉約,一體豪放。婉約者欲其辭情醞藉,豪放者欲其氣象恢弘。蓋亦存乎其人,如秦少游(秦觀)之作多是婉約,蘇子瞻(蘇軾)之作多是豪放。大抵詞體以婉約為正。”
北宋中后期蘇軾大力提倡寫壯詞,欲與柳永、曹元寵分庭抗禮,當時學蘇詞的人只有十之一二,學曹柳者有十之七八,但豪放詞派畢竟肇始于此。
由此可見,蘇軾是豪放詞派的最重要倡導者、實踐者。他的“密州出獵”和“大江東去”更被后人奉為豪放派的代表作。正因為蘇軾的文學地位,和其本人的大力倡導,豪放派詞風才逐漸被人們所接受。南宋詞論家王灼說蘇軾作詞“指出上天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筆者始知自振。”張炎《詞源》將“豪放詞”與“雅詞”對舉。沈義父《樂府指迷》說:“近世作詞者不曉音律,乃故為豪放不羈之語,遂借東坡、稼軒諸賢自諉。”上述諸條都可印證此說。
2. 宋詞兩大流派的開創者分別是誰
詞興起于晚唐,發展于五代,繁榮于兩宋
既要考鼻祖,怎么可能找出宋代詞人來。..
豪放派當然是范仲淹
婉約派是溫庭昀
以上兩人皆是晚唐詩詞皆工的人物。
五代的李煜年代還略早些,
其他大晏小晏,秦觀,柳永大致是一個時期,
略晚南宋偏安后婉約詞作當推李清照;
豪放派蘇軾較早,其實蘇軾也是官場失意,算不得就豪放;南渡偏安后,大量的豪放詞人涌現,比如張孝祥,比如朱敦儒,比如陳亮,那些詞作才叫振聾發聵。亂世才能出這樣的詞人。
此后有個集大成者的辛棄疾。但是他的詞用李清照詞論的說法是“故實”得過了份,而且開始有散文化傾向。
3. 古代詩詞中文成一詞的起源是什么
據《漢書》卷二十五上 《郊祀志上》載,方士少翁自稱能招 亡靈,使漢武帝隔一帷幕,隱約可見已故之李夫人,漢武帝封其為文成 將軍。
后為武帝所殺,故為掩飾,言其食馬肝而死,見《史記》卷二十八 《封禪書》。后人用“文成”喻指方士。
唐?楊衡《贈羅浮易煉師》:“默書絳 符遍,晦步斗文成。”唐?白居易《新樂府?海漫漫》:“徐福文成多誑誕, 元太一虛祈禱。”
唐?溫庭筠《馬嵬驛》:“甘泉不復重相見,誰道文成 是故侯。”清?趙翼《連日大僚多暴亡相傳為失奧援懼株累也口語無稽 書以一笑》:“鈴閣俄聞蒿里聲,馬肝共說食文成。”
4. 詞的派別中花間派的鼻祖是誰
花間派 中國晚唐五代詞派。
五代后蜀趙崇祚選錄唐末五代詞人18家作品500首編成《花間集》(10卷),其中除溫庭筠、皇甫松、和凝、孫光憲外,其余如韋莊、薛昭蘊、牛嶠、張泌、毛文錫、牛希濟、歐陽炯、顧夐、魏承班、鹿虔扆、閻選、尹鶚、毛熙震、李珣等,都是集中在蜀地的文人。他們的詞風大體相近。
后世因而稱之為花間派。 溫庭筠、韋莊是其代表作家,二人雖都側重寫艷情離愁,但風格不同,溫詞秾艷華美,韋詞疏淡明秀。
其余詞人,多蹈溫、韋余風,內容不外歌詠旅愁閨怨、合歡離恨,多局限于男女燕婉之私,格調不高。但鹿虔扆、歐陽炯、孫光憲也有一些較有現實意義的作品。
花間詞在思想上無甚可取,但其文字富艷精工,藝術成就較高,對后世詞作影響較大。《花間集》有南宋紹興、淳熙、開禧年間3種刻本。
今人李一氓《花間集校》,1981年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再版。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宋詞背中文什么的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