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路上作者文心簡介
文心,原名劉揚忠,1946年生于貴州大方縣。
1968年畢業于貴州大學中文系,任中學語文教員近十年。1978年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師從吳世昌先生,專治唐宋詩詞。
1981年又畢業于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文學系,獲文學博士學位,并分配至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從事古典文學研究工作。 文心1968年參加工作,歷任貴州軍區獨立營軍墾農場軍墾戰士,貴州大方縣六龍中學教師,大方縣師范學校教師,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古代室主任,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1998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專著《稼軒詞百首譯析》、《宋詞研究之路》、《中華文學通覽·宋代卷·崇文盛世》、《周邦彥傳論》、《詩與酒》、《唐宋詞流派史》,另外在國內報刊上發表詩詞100余首。
補充[1] 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所學術委員、古代文學研究室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文學遺產》編委,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并兼任中國宋代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韻文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李清照辛棄疾學會副會長等,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主要從事中國古典詩詞研究,兼搞詩詞創作以詞學研究成果為多。
尤以詞學研究成果為多。二十多年來,在國內及海外共發表古典文學研究專題論文五十多篇,共約六十多萬字。
現正從事中國詞學學術史及文學史學史的研究,三年之內出版這方面的研究專著兩部。現已出版13種著作:《稼軒詞百首譯析》《宋詞研究之路》《辛棄疾詞心探微》等。
主要著作 《辛棄疾詞心探微》一書獲第二屆夏承燾詞學獎二等獎 《全宋詞典故辭典》一書獲第二屆國家辭書獎二等獎 稼軒詞百首譯析(25萬字) 花山文藝出版社1983年 宋詞研究之路(19萬字) 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年 辛棄疾詞心探微(25萬字) 齊魯書社1990年 全唐詩典故辭典(合作,150萬字) 湖北辭書出版社1989年 周邦彥傳論(10萬字) 陜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唐宋詞精華(合作,任第一主編,150萬字) 朝華出版社1991年 詩與酒(20萬字) 臺灣文津出版社1994年 彩色插圖中國文學史(合作,執筆6萬字) 祥云(美國)出版公司 十卷本中華文學通史(任宋遼金分卷主編,35萬字) 華藝出版社1997年 中國文學通覽? 、宋代卷?、崇文盛世(15萬字) 中華書局1997年 全宋詞典故辭典(合作,任第一副主編,310萬字) 湖北辭書出版社1996年 唐宋詞流派史(44萬字) 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 名家解讀宋詞(30萬字) 山東人民出版社1999年[1]。
2. 詩詞研究的,能幫我做下下面的題么
1。
BCDE 2。ABCD 3。
ABC 4。B 5。
D 四1。(1)此詩是送別的名作。
詩意慰勉勿在離別之時悲哀。起句嚴整對仗,三、四句以散調承之,以實轉虛,文情跌宕。
第三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難阻”的情景,偉詞自鑄,傳之千古,有口皆碑。尾聯點出“送”的主題。
??全詩開合頓挫,氣脈流通,意境曠達。一洗古送別詩中的悲涼凄愴之氣,音調爽朗,清新高遠,獨樹碑石。
這首詩意境開闊,音調爽朗,沒有濃重的悲傷色彩。“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一句,成為千古吟誦不絕的佳句。
主要是離別了還那么樂觀。一洗以前悲傷的氣氛。
(2)。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 2。
張元干《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賞析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
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
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
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 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肯兒曹恩怨相爾汝!舉大白,聽《金縷》。
張元干,字仲宗,別號蘆川居士,長樂(在今福建省)人。他的詞,風格豪放,晚年所寫的兩首《賀新郎》,氣勢磅礴,悲涼慷慨。
這是其中的一首。 這首詞是送胡邦衡的。
胡邦衡,名銓,是南宋朝廷中堅決的主戰派。在秦檜主持屈辱的和議時,他上書請斬秦檜,被貶官到福州做簽判(屬員)。
和議成,再把他流放新州(今廣東省新興縣),加以管制的處分。他當時在做簽判,早已不做待制(朝廷的顧問官)了,題目里稱他為“待制”,是用他過去的官銜。
張元干不顧當時主和派田強大壓力,特地寫這首《賀新郎》來給胡銓送行,在詞里對朝廷的妥協投降政策表示強烈不滿,對胡銓的遭遇表示了無限的同情。 詞從國破家亡的現實寫起。
“夢繞神州路”是說自己日夜思念北方國土,連做夢都在繞著上汴京的路上轉。 “神州”本指中國,這里主要指被金人侵占的汴京。
“悵秋風”以下三句寫自己夢中所見。當他夢里走向汴京時,被秋風引起了惆悵的感情。
那里已是“連營畫角”,駐扎著金兵的各個軍營,吹起了此起彼伏的軍號聲。再看看汴京的宮殿已經荒廢了。
“故宮離黍”是說以前蓋著宮殿的地方如今長滿了禾黍(大黃米一類植物)。 這里寫他夢到汴京所見,也許是他真的做了這樣的夢,也許是他的想象,總之是寫出北宋滅亡、汴京荒蕪了。
接下去就提出了問題。 “底事昆侖傾砥柱”以下三句,就是問為什么北宋會滅亡的呢?接下去先不作回答,先描寫北宋滅亡、人民遭難的慘狀。
因為什么緣故昆侖山崩塌,砥柱山傾倒,以致黃河泛濫成災,到處亂流呢?在這里,詞人用山崩地裂、洪水泛濫來比喻金兵滅亡北宋,把廣大人民置于水深火熱之中的歷史事實。洪水沖毀了家園,人們紛紛逃難,千萬個村莊成了狐貍和野兔的樂園。
“底事”,什么事。“昆侖”、“砥柱”都是山名。
昆侖山是黃河的發源地,砥柱山在黃河中。“九地”,也就是九州大地。
“亂注”,到處亂流。“聚萬落千村狐兔”的“聚”字,突出了狐、兔之多,表現出人民遭受了嚴重的苦難。
作者已用濃重的筆墨寫出了亡國之痛,至此便很自然地要問:這一切是怎么造成的?究竟是誰的過錯呢?在當時,這答案不能明白講出,所以,詞人只好借杜甫的“天意高難問,人情老易悲”兩句詩,來暗示亡國破家的罪責應該由最高統治者來承擔。 “天意高難問”以下四句是說:天(比喻最高統治者)因為高高在上,所以它的心意很難問明白,人之常情是越到老年就越容易產生悲感,更何況今天在南浦送胡銓到新州去呢?“老易”,越老越容易。
“悲難訴”,是說悲愁無法訴說得清楚。“南浦”,泛指送別的地方。
“君”,指胡銓。 這里從“天意高難問”,聯系到胡銓因反對屈辱和議而被流放,就婉轉地透露出南宋小朝廷走投降主義路線,造成茍安局面,無法收復失地。
下片寫出了作者對胡銓的深厚友誼以及對他的慰勉。 開頭四句是寫詞人送別胡銓時所看到的景致。
“涼生岸柳催殘暑”點明季節,說明作者寫詞時,是在夏末秋初。涼風吹動岸邊的柳樹,仿佛在催著殘存的暑氣趕快退盡。
天上,銀河明亮,星星稀疏,月亮清淡,不時有一兩片云彩輕輕遮住月亮,又忽然飛了過去。“耿斜河”是說銀河在夏夜顯得很清晰。
“耿”是明亮的意思。 “斜河”指夜深時銀河的方位已變得傾斜了。
“斷云”,這里指小片的云。“微度”,輕輕地飄過去。
這時詞人在想些什么?從“萬里江山知何處”到“書成誰與”幾句,就具體地寫出了作者所想的內容。胡銓流放新州,從此相隔萬里,再不知他究竟在什么地方。
回想以前,兩人常常在夜里面對面躺在床上談心,而今后,傳書的大雁飛不到偏僻邊遠的新州,信寫成了,又該交給誰寄去呢?讀到這里,我們能不被作者對友人的深摯感情所感動嗎?“回首”,回想起。 “書成誰與”,是說,寫好信,讓誰給送去呢? 但是,作者并不到此為止,“目盡青天懷今古”以下兩句,便把詞的思想境界大大提高了一步。
“目盡青天”是說詞人仰起頭來久久地凝視青天,仿佛要把它看透。“懷。
3. 寵妻之路by笑佳人 txt
寵妻之路 作者:笑佳人 .txt 【左上角的普通下載】,要采納,點贊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