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描寫征人將歸,思婦喜悅心情的宋詞
鷓鴣天 ·晏幾道
彩袖殷勤捧玉鍾,當年拼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影風。
從別后,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洞仙歌
悲雁隨陽。解引秋光。寒蛩響夜夜堪傷。淚珠串滴。旋流枕上。無計恨征人。爭向金風飄蕩。搗衣嘹亮
懶寄回文先往。戰袍待穩。絮重更熏香。殷勤憑驛使追訪。愿四塞來朝明帝。令戍客休施流浪。
破陣子
年少征夫軍帖。書名年復年。為覓封侯酬壯志。攜劍彎弓沙磧邊。拋人如斷弦。
迢遞可知閨閣。吞聲忍淚孤眠。春去春來庭樹老。早晚王師歸卻還。免教心怨天。
“欲他征夫早歸來,騰身卻放我向青云里”這是我查到的,覺得挺符合的,雖然是虛擬征夫歸來的,但我個人感覺更加動人一點
叵耐靈鵲多謾語,
送喜何曾有憑據?
幾度飛來活捉取,
鎖上金籠休共語。
比擬好心來送喜
誰知鎖我在金籠里
欲他征夫早歸來,
騰身卻放我向青云里
曹丕,燕歌行:秋風蕭瑟天氣涼,
草木搖落露為霜,
群燕辭歸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斷腸,
慊慊思歸戀故鄉,
何為淹留寄他方?
賤妾煢煢守空房,
憂來思君不能忘,
不覺淚下沾衣裳。
援琴鳴弦發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長。
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漢西流夜未央。
牽牛織女遙相望,
爾獨何辜限河梁?
【譯 文】
秋風蕭瑟,天氣清冷,草木凋落,白露凝霜。
燕群辭歸,大雁南飛。思念出外遠游的良人啊,我肝腸寸斷。
思慮沖沖,懷念故鄉。君為何故,淹留他方。
賤妾孤零零的空守閨房,憂愁的時候思念君子啊,我不能忘懷。不知不覺中珠淚下落,打濕了我的衣裳。
拿過古琴,撥弄琴弦卻發出絲絲哀怨。短歌輕吟,似續還斷。
那皎潔的月光啊照著我的空床,星河沉沉向西流,憂心不寐夜漫長。
牽牛織女啊遠遠的互相觀望,你們究竟有什么罪過,被天河阻擋。
高適的燕歌行中還有一句,挺經典的”少婦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
2. 《古詩十九首》的思婦詩有哪些
古詩十九首思婦詩如下: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
相去萬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返。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
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
《青青河畔草》
青青河畔草,郁郁園中柳。
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
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
昔為倡家女,今為蕩子婦,
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
冉冉孤生竹
冉冉孤生竹,結根泰山阿。
與君為新婚,菟絲附女蘿。
菟絲生有時,夫婦會有宜。
千里遠結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軒車來何遲?
傷彼蕙蘭花,含英揚光輝。
過時而不采,將隨秋草萎。
君亮執高節,賤妾亦何為?
庭中有奇樹
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
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
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
此物何足貢?但感別經時。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
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
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
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
玉衡指孟冬,眾星何歷歷。
白露沾野草,時節忽復易。
秋蟬鳴樹間,玄鳥逝安適。
昔我同門友,高舉振六翮。
不念攜手好,棄我如遺跡。
南箕北有斗,牽牛不負軛。
良無盤石固,虛名復何益。
《迢迢牽牛星》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凜凜歲云暮》
凜凜歲云暮,螻蛄夕鳴悲。
涼風率已厲,游子寒無衣。
錦衾遺洛浦,同袍與我違。
獨宿累長夜,夢想見容輝。
良人惟古歡,枉駕惠前綏。
愿得常巧笑,攜手同車歸。
既來不須臾,又不處重闈。
亮無晨風翼,焉能淩風飛。
眄睞以適意,引領遙相希。
徒倚懷感傷,垂涕沾雙扉。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緯。
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
客行雖云樂,不如早旋歸。
出戶獨彷徨,愁思當告誰!
引領還入房,淚下沾裳衣。
供參考。
3. 《古詩十九首》的思婦詩有哪些
思婦心態也復雜多樣,盼望游子早歸,眾多的思婦詩中沒有一首例外。
然而,盼歸而不歸,思婦的反應卻大相徑庭。有的非常珍視自己的婚姻,對游子的愛戀 極深,遠方捎回書信,她會置之懷中,“三歲字不滅”(《孟冬寒氣至》);遠方 寄回一端綺,她會裁制成象征夫妻恩愛的合歡被(《客從遠方來》)。
有的覺察到“游子不顧返”的苗頭,思婦日感焦愁、郁郁寡歡,并因此衰老、消痩,只好寬慰 自己“努力加餐飯” (《行行重行行》)。也有的思婦在春光明媚的季節經受不住 寂寞,發出“空床難獨守”(《青青河畔草》)的感嘆。
4. 為什么說《菩薩蠻 李白》死首“思婦盼歸人”詩
李 白
菩薩蠻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瞑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此首望遠懷人之詞,寓情于境界之中。一起寫平林寒山境界,蒼茫悲壯梁元
帝賦云:“登樓一望,唯見遠樹含煙。平原如此,不知道路幾千。”此詞境界
似之。然其寫日暮景色,更覺凄黯。此兩句,白內而外。“瞑色”兩句,自外
而內。煙如織、傷心碧,皆瞑色也。兩句折到樓與人,逼出“愁”字,喚醒全
篇。所以覺寒山傷心者,以愁之故;所以愁者,則以人不歸耳。下片,點明
“歸”字。“空”字,亦從“愁”字來。烏歸飛急,寫出空間動態,寫出鳥之
心情。鳥歸人不歸,故云此首望遠懷人之詞,寓情于境界之中。一起寫平林寒
山境界,蒼茫悲壯。粱元帝賦云“空佇立”。“何處”兩句,自相呼應,仍以
境界結束。但見歸程,不見歸人,語意含蓄不盡。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5. 菩薩蠻 李白 表達的內容 是 游子思歸鄉 還是 思婦盼歸人
這是一首懷人詞,可以寫思婦盼望遠方行人久候而不歸的心情;也可以指游子“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在下以為關鍵在于對【有人】是【何人】,是游子還是思婦;【高樓】為【何樓】,為城樓還是閨樓的理解。
從上、下闕聯系起來看,詞中景色應在城外,樓或許為城樓,所以在下贊同:游子歸鄉說。
開頭兩句為遠景。這兩句全從登樓望遠的眼中寫出,主觀色彩很重,而行人之遠與佇望之深,盡在其中。“暝色”兩句為近景,用一“入”字由遠而近,從全景式的平林遠山拉到樓頭的特寫鏡頭,突出了“有人樓上愁”的人物主體,層次井然。
下片玉階佇立仰見飛鳥,與上片登樓遠望俯眺平楚,所見不同,思念之情則一。“宿鳥歸飛急”還意在反襯行人滯留他鄉,未免戀戀不返。末句計歸程以卜歸期。庚信《哀江南賦》有“十里五里,長亭短亭”之語。詞中著一“更”字加強了連續不斷的以至無窮無盡的印象。征途上無數長亭短亭,不但說明歸程遙遠,同時也說明歸期無望,以與過片“空佇立”之“空”字相應。如此日日空候,思婦的離愁也就永無窮盡了。 結句不怨行人忘返,卻愁道路幾千,歸程迢遞,不露哀怨,語甚醞藉。
此首望遠懷人之詞,寓情于境界之中。一起寫平林寒山境界,蒼茫悲壯梁元帝賦云:“登樓一望,唯見遠樹含煙。平原如此,不知道路幾千。”此詞境界似之。然其寫日暮景色,更覺凄黯。此兩句,白內而外。“瞑色”兩句,自外而內。煙如織、傷心碧,皆瞑色也。兩句折到樓與人,逼出“愁”字,喚醒全篇。所以覺寒山傷心者,以愁之故;所以愁者,則以人不歸耳。下片,點明“歸”字。“空”字,亦從“愁”字來。烏歸飛急,寫出空間動態,寫出鳥之心情。鳥歸人不歸,故云此首望遠懷人之詞,寓情于境界之中。一起寫平林寒山境界,蒼茫悲壯。粱元帝賦云“空佇立”。“何處”兩句,自相呼應,仍以境界結束。但見歸程,不見歸人,語意含蓄不盡。
6.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1)上闋主要描繪了一幅景色怡人的春景圖,下闋主要寫思婦盼離人歸的急切心情。上闋所寫之景是為下闋寫人作鋪墊,下闋寫思婦的盼歸是在上闋觸景中生出的感情。(意對即可)
(2)詞中的“鴛鴦”、“紅杏”、“柳綿”等景物都與離情思婦有直接關系。因為,鴛鴦總是成雙成對地在一起,這容易引起獨處之人對愛人的思念;紅杏出墻,這容易引起人寂寞孤獨難耐的傷感;柳綿因“柳”與“留”諧音,而古人在送別時有折柳相贈的習俗,因此,也有傷別離、感思懷的意味。(意對即可)
7. 征人和思婦久別團圓的詩句,古今都行,越多越好
所謂思婦閨情詩,指的是以閨中思婦的情懷或愁緒為主要寫作內容的詩歌。這些詩歌思想內容不是很高,但在藝術技巧上卻很值得我們去探討。[閨怨詩主要抒寫古代民間棄婦和思婦(包括征婦、商婦、游子婦等)的憂傷,或者少女懷春、思念情人的感情。]
二、題材分類:在傳統的思婦閨情題材中,又有三種情況。
第一是抒發別離苦情的。五代詞人李璟的《攤破浣溪沙》堪為這方面的代表:
菡萏香消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還與韻光共憔悴,不堪看。
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無限恨,倚欄干。
開篇“菡萏香銷翠葉殘”一句,所用的名詞及術語,傳達出了一種深微的感受。“菡萏”就是“荷花”,也稱“蓮花”,后兩個稱呼淺近通俗,而“菡萏”則有一種莊嚴之感。“翠葉”也即“荷葉”,而“翠葉”之“翠”字,則既有翠色之意,又可使人聯想到翡翠及翠玉等珍貴之名物,也同樣傳達出了一種珍美之感。然后于“菡萏”之下,綴以“香消”二字,又于“翠葉”之下,綴以“殘”字,詞人對如此珍貴芬芳之生命的消逝摧傷的哀感,便已盡在不言中了。若改為“荷葉香銷荷葉殘”,雖意義相近,音律盡合,但感受卻已全非了。
過片兩句,寫得尤為哀切動人。“細雨夢回雞塞遠”指思婦在夢中夢見征人,及至夢回之際,則落到長離久別的悲感之中,而征人則遠在雞塞之外。至于夢中之相見,是夢中之思婦遠到雞塞去晤見征人,還是雞塞之征人返回家中來晤見思婦,則夢境迷茫,不可確指,也不必確指的。“細雨”二字,雨聲既足以驚夢,夢回獨處時,雨聲更足以增人之孤寒寂寞之情。其下句以“小樓”之高迥,“玉笙”之珍美,“吹徹”之深情,而同在一片孤寒寂寞之中,所以必將上下兩句合看,方能體會此“細雨夢回”、“玉笙吹徹”之苦想與深情。這二句情意雖極悲苦,其渲染的意境、其文字與形象卻極為優美。
第二是描寫美人遲暮的,其對人物的外部動作與內心感受捕捉相當細膩,文字往往也極為精美。晚唐詞人溫庭筠的《菩薩蠻》很有代表性: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云欲度香腮雪。懶起畫峨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后鏡,花月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詞的上片寫閨中女子春眠懶起,意緒慵遲的情景。起句將眉喻為山,初見文心。疊,相當于蹙眉之蹙字;金,指唐時婦女眉際妝飾之“額黃”。次句寫懶起女子的睡態,從行云流動設喻,生動地傳寫出鬢發輕籠拂揚之狀。一個“度”字使鬢發有了飛動感受;一個“欲”字又賦人的鬢發以人的情感;而“香腮雪”三字,則從視覺和嗅覺兩個角度突出了女子容顏的美艷。整句活畫出一幅女子未醒的嬌慵神態。三四兩句寫她梳妝打扮的情景。這女子懶懶地起床,姿態嬌慵,無精打采。然后慢吞吞地洗梳、畫眉、弄妝。這里“懶”、“弄”、“遲”三字,富有表現力地描摹了她的情態,不言自喻地刻畫了她的心情。
8. 古詩詞中常提到的\"思婦\"指的是被拋棄的女子嗎
被拋棄的女子叫棄婦。
思婦
(1).懷念遠行丈夫的婦人。 晉 陸機 《為顧彥先贈婦》詩之二:"東南有思婦,長嘆充幽闥。" 宋 陸游 《軍中雜歌》之八:"征人樓上看太白,思婦城南迎 紫姑 。"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女弟子》:"思婦不知秋夜冷,寒衣還未寄邊城。" 何其芳 《畫夢錄·秋海棠》:"寂寞的思婦,憑倚在石階前的石欄干畔。"
(2).鳥名。《文選·宋玉》:"姊歸思婦,垂雞高巢,其鳴喈喈。" 李善 注引 郭璞 曰:"思婦,亦鳥名也。"
9. 求幾個思婦懷春的詩句
周南·汝墳》:遵彼汝墳,伐其條枚.未見君子,惄如調饑.
《召南·草蟲》:喓喓草蟲,趯趯阜螽.未見君子,憂心忡忡.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降.
《召南·殷其雷》:殷其雷,在南山之下.何斯違斯,莫敢遑處?振振君子,歸哉歸哉!
《邶風·雄雉》: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云遠,曷云能來?
《衛風·伯兮》: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是為容?
《衛風·有狐》:有狐綏綏,在彼淇梁.心之憂矣,之子無裳.
《王風·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雞棲于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王風·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這是一個男子在苦思一個女子)
《王風·大車》:大車檻檻,毳衣如菼.豈不爾思,畏子不敢!(私奔啊私奔)
《王風·丘中有麻》:丘中有李,彼留之子.彼留之子,貽我佩玖.
《鄭風·狡童》:彼狡童兮,不與我言兮.維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鄭風·東門之墠》:東門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則邇,其人甚遠.
《鄭風·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來?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唐風·有杕之杜》:有杕之杜,生于道周.彼君子兮,噬肯來游?中心好之,曷飲食之?
《秦風·小戎》:言念君子,溫其如玉.在其板屋,亂我心曲!……言念君子,溫其在邑.方何為期?胡然我念之!……言念君子,載寢載興.厭厭良人,秩秩德音.
《秦風·晨風》:鴥彼晨風,郁彼北林.未見君子,憂心欽欽.如何如何,忘我實多!
《陳風·澤陂》:彼澤之坡,有蒲與荷.有美一人,傷如之何!寤寐無為,涕泗滂沱.
《曹風·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憂矣,于我歸處.
《小雅·杕杜》:有杕之杜,有煥其實.王事靡盬,繼嗣我日.日月陽止,女心傷止,征夫遑止.
《小雅·白駒》:皎皎白駒,食我場苗.縶之維之,以永今朝.所謂伊人,于焉逍遙?(一說為思賢)
《小雅·采綠》:終朝采綠,不盈一掬.予發曲局,薄言歸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