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陳亮的“念奴嬌”這首詞如何鑒賞
這首詞借古論今。
“多景樓”,在鎮江北固山上甘露寺內,北臨長江。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春 天,詞人到建康和鎮江考察形勢,準備獻上北伐的建議。
這首詞就寫于此時。詞的內容以議論形勢 陳述政見為主,本詞與此行目的息息相關。
開頭兩句,凌空而起。 撇開登臨感懷之作先寫瞭望景物的套路,大筆揮灑,直抒胸臆。
登樓縱目四 望,不覺百感叢生,只是自己的心事,古往今來,有幾人能夠理解呢?由于詞人所感不止一端而虛設“此 意”提挈主旨。對詞人來說“恢復意”正是這首詞所要表達的主旨,除此之外還有詞人對南北形勢及整個 抗金局勢的看法。
以下抒寫詞人認為“今古幾人曾會”的登臨意。“今古”一語,表明此作是借古論今。
接下來兩句,詞人從江山形勢的奇險批判一部分人提出的“天限南疆北界”主張。“鬼設神施”, 是形容鎮江一帶極其險要的山川形勢簡直是鬼斧神工之作,非人力所能致。
然而這樣險要的江山 卻不被當做進取的理由,而是被看做南疆北界的天然屏障。 當時南宋統治者不思進取,偏安一時、茍求安寧,將長江作為拒守金人南犯的天險,詞人批判這種借天險以求自保的態度。
“渾認作”三 字,是詞人對南宋統治者強烈的譏諷與憤慨的表現。 “一水橫陳,連崗三面,做出爭雄勢。”
鎮江北面被波濤洶涌的長江橫貫,東、西、南三面都連接著 起伏的山崗。 這樣的地理形勢,正是進攻退守都得宜,足以與北方強敵爭雄的有利地勢。
“做出”一 語,表達了詞人目睹山川形勢內心感慨萬千的態度。在詞人眼中,山川仿佛有了靈魂和生命,它們 便如活物一般。
他在《戊申再上孝宗皇帝書》中寫道:“京口連崗三面,而大江橫陳,江旁極目千里, 其勢大略如虎之出穴,而非若穴之藏虎也。 ”所謂“虎之出穴”,也正形象地說明“做出爭雄勢”。
這里 對鎮江山川形勢的描繪,是否定“天限南疆北界”的主張。在詞人看來,山川形勢足以北向爭雄,問 題正是統治者自身缺少爭雄氣概。
因此,下面緊接著借批判六朝統治者,來揭示現實中當權者為何 會茍安:“六朝何事,只成門戶私計?”前一句是憤慨的斥責與質問,后一句則是對統治者畫江自守茍 安政策的揭露批判,——原來這一切只是為少數世族的狹隘利益打算!詞鋒犀利,鞭辟入里。 換頭“因笑”二字,承上闋結尾對六朝統治者的批判,順勢而下,將上下闋完美結合。
前三句用 新亭對泣故事,“王i射諸人”概括東晉世家大族的上層人物,意指他們英雄淚空灑,卻無克復神州的 實際行動,借以諷刺南宋上層統治集團中有些人空有激昂慷慨的言辭,卻無北伐實際行動。 “也學 英雄涕”,諷刺辛辣尖刻。
“憑卻長江,管不到、河洛腥膻無際。”他們仗著長江天險,認為可以長久保全,哪里管得到廣大 的中原地區,被異族勢力長期占據,廣大人民呻吟輾轉于鐵蹄之下呢?這是對統治者“只成門戶私 計”的進一步批判。
“管不到”三字,甚為暢快之筆。 此處,將對當權者的揭露批判推至峰頂。
“爭 雄”是進一步抒發登臨意。 “正好長驅,不須反顧,尋取中流誓。”
中流誓,用祖逖統兵北伐,在過江時擊楫宣誓的史實。詞 人認為如此有利的江山形勢,正是可以長驅北伐的充分理由。
無須前瞻后顧,應該像當年的祖逖那 樣,中流起誓,決心克復中原。 這幾句詞情由激憤轉化為豪邁,意氣風發,辭采飛揚,充分顯示出詞 人豪邁爽朗的胸襟。
歇拍二句,承上“長驅”,抒發北伐必勝的雄心抱負。詞人認為,南方擁有很多運籌帷幄、決勝千 里的統帥,也擁有很多披堅執銳、奮勇殺敵的猛將,完全像往日的謝安一樣,對打敗金國信心十足, 一旦有利之形勢已成,便當長驅千里,恢復國土,不需要擔憂對手過于強大。
詞人的主張在當時是 否能實現,姑且不論,但這幾句豪言壯語,是可以“起頑立懦”的。此外,一開頭提出的“今古幾人曾 會”的“此意”已經盡情發揮,全詞也就在破竹之勢中結尾。
2. 宋詞,【念奴嬌】赤壁懷古,全文
念奴嬌 赤壁懷古 作者: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解釋:長江向東流去,波浪滾滾,千古的英雄人物都(隨著長江水)逝去。
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那)就是三國時候周瑜(作戰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直刺天空,大浪拍擊著江岸,激起一堆堆雪白的浪花。
江山象一幅奇麗的圖畫,那個時代匯集了多少英雄豪杰。 遙想當年的周瑜,小喬剛嫁給他,他正年經有為,威武的儀表,英姿奮發。
(他)手握羽扇,頭戴綸巾,談笑之間,(就把)強敵的戰船燒得灰飛煙滅。(此時此刻),(我)懷想三國舊事,憑吊古人,應該笑我自己多情善感,頭發早早地都變白了。
人生在世就象一場夢一樣,我還是倒一杯酒來祭奠江上的明月吧。
3. 宋詞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譯文:
長江朝東流去,千百年來,所有才華橫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長江滾滾的波浪沖洗掉了。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那是三國時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驚人的巨浪拍打著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層層浪花。祖國的江山啊,那一時期該有多少英雄豪杰!
遙想當年周公瑾,小喬剛剛嫁了過來,周公瑾姿態雄峻。 手里拿著羽毛扇,頭上戴著青絲帛的頭巾,談笑之間,曹操的無數戰船在濃煙烈火中燒成灰燼。神游于故國(三國)戰場,該笑我太多愁傷感了,以致過早地生出白發。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場大夢,還是把一杯酒獻給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飲共醉吧!
4. 酈波、王立群關于詩詞鑒賞的著作
找到一位與之有關的當代詩壇名家詩人,供參考:
李者也,豪放派愛國詩人、山水詩人,當代“古詩復興運動”的致力者之一。“李者也”取自“之乎者也”的后二字,原名李華振,男,漢族,生于安徽、長于河南、學于湖北,曾工作于浙江、湖北、天津等地,高校、企業、機關都曾經歷過,數十年多變的人生閱歷、豪邁的山河之旅、不息的求索筆耕,只為寫作古詩而生。主要作品有古詩集《詩裔山河錄》(收錄所寫3000首古詩)、“新邊塞體”詩集《不許山河換界碑》(收錄所寫260首古詩)、勵志詩集《既生我》(收錄所寫150首詩)、人生感悟詩集《今生且》(收錄所寫220首詩)、情感詩集《風不誤桃》(收錄所寫200首詩)、歸隱詩集《且趁》(收錄所寫200首詩)等。
5. 陳亮《念奴嬌》
陳亮《念奴嬌》宋詞鑒賞 念奴嬌 陳亮 危樓還望,嘆此意、今古幾人曾會。
鬼設神施,渾認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橫陳,連崗三面,做出爭雄勢。
六朝何事,只成門戶私計。因笑王謝諸人,登高懷遠、也學英雄涕。
憑卻長江管不到,河洛腥膻無際。正好長驅,不須反顧,尋取中流誓。
小兒破賊,勢成寧問強對。 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作者前往京口(今江蘇鎮江市)觀察形勢時曾登多景樓并寫下了這首詞。
上片借批判東晉統治者偏安江左,譴責南宋統治者不圖恢復中原。“一水”三句,指出地形對南宋有利,應當北上爭雄。
但是,南宋朝廷頹靡不振,緊步六朝后塵,“只圖門戶私計”,同樣茍安于一隅。 下片抨擊空論清談。
作者認為,真正的愛國者應當象東晉的祖逖那樣,中流擊楫,義無反顧。全詞議論精辟,筆力挺拔,大有雄視一世的英雄氣概。
劉熙載曾在《藝概》中將陳亮與辛棄疾相提并論:“陳同甫與稼軒為友,其人才相若,詞亦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