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宋詞三百首花深深
原文:水龍吟
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2]注釋:①次韻:依照別人的原韻和詩或詞。章質夫:名栥(jié),字質夫,福建蒲城人,歷仕哲宗、徽宗兩朝,為蘇軾好友,其詠楊花詞《水龍吟》是傳誦一時的名作。
②“思量”兩句:指楊花看似無情,實際卻自有其愁思。 思:意思,思緒。
③“困酣”二句:用美女困倦時眼睛欲開還閉之態來形容楊花的忽飄忽墜、時起時落。嬌眼:形容柳葉。柳葉初生時,如人睡眼初展,故稱柳眼。[3]詞解:小舟橫截春江,臥看翠壁紅樓起。
云間笑語,使君高會,佳人半醉。
危柱哀弦,艷歌余響,繞云縈水。
念故人老大,風流未減,獨回首、煙波里。
小船在春江上飄蕩,像要把春江的水截斷,我躺在船里,夢中看那翠壁紅樓在岸邊聳起。云間笑語不斷,朋友在那會客呢,美人影影綽綽也像半醉的樣子。樂聲哀怨,歌聲傳的很遠,余音裊裊。我想,朋友啊,你都那么大年齡了,還風流不減啊。突然夢醒,回頭想想,我還在春江水面上呢。
2. 宋詞三百首
宋詞是中國古代文學皇冠上光輝奪目的一顆巨鉆,在古代文學的閬苑里,她是一塊芬芳絢麗的園圃。
她以姹紫嫣紅、千姿百態的豐神,與唐詩爭奇,與元曲斗妍,歷來與唐詩并稱雙絕,都代表一代文學之勝。遠從《詩經》、《楚辭》及《漢魏六朝詩歌》里汲取營養,又為后來的明清對劇小說輸送了有機成分。
直到今天,她仍在陶冶著人們的情操,給我們帶來很高的藝術享受。 《宋詞三百首》是最流行的宋詞選本,由晚清四大詞人之一的朱孝臧于1924年編定,共收宋代詞人八十八家,詞三百首。
編者朱孝臧,(1857-1931),原名祖謀,字古微,好漚尹,又號強村、上強村民,浙江歸安人,其選錄標準,以混成為主旨,并求之體格、神致。 目錄 趙佶 宴山亭(裁剪冰綃) 錢惟演 木蘭花(城上風光鶯語亂) 范仲淹 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 蘇幕遮(碧云天) 御街行(紛紛墜葉飄香砌) 張先 千秋歲(數聲鶗鴂鳥) 菩薩蠻(哀箏一弄《湘江曲》) 醉垂鞭(雙蝶繡羅裙) 一叢花(傷高懷遠幾時窮) 天仙子(《水調》數聲持酒聽) 青門引(乍曖還輕冷) 晏殊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清平樂(紅箋小字) 清平樂(金風細細) 木蘭花(燕鴻過后鶯歸去) 木蘭花(池塘水綠風微暖) 木蘭花(綠楊芳草長亭路) 踏莎行(祖席離歌) 踏莎行(小徑紅稀) 蝶戀花(六曲闌干偎碧樹) 韓縝 鳳簫吟(鎖離愁) 宋祁 木蘭花(東城漸覺風光好) 歐陽修 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蝶戀花(誰道閑情拋棄久)(一說馮延巳《踏鵲枝》) 蝶戀花(幾日行云何處去) 木蘭花(別后不知君遠近) 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畫船) 浪淘沙(把酒祝東風) 玉樓春(樽前擬把歸期說) 踏莎行(候館梅殘) 青玉案(一年春事都來幾) 柳永 曲玉管·大石調(隴首云飛) 雨霖鈴(寒蟬凄切) 望海潮(東南形勝) 少年游(長安古道馬遲遲) 八聲甘州·仙呂調(對瀟瀟暮雨灑江天) 迷神引(一葉扁舟輕帆卷) 王安石 桂枝香(登臨送目) 千秋歲引(別館寒砧) 王安國 清平樂(留春不住) 晏幾道 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 蝶戀花(醉別西樓醒不記) 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鐘) 鷓鴣天(醉拍春衫惜舊香) 生查子(關山魂夢長) 木蘭花(東風又作無情計) 木蘭花(秋千院落重簾暮) 清平樂(留人不住) 阮郎歸(舊香殘粉似當初) 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 御街行(街南綠樹春饒絮) 留春令(畫屏天畔) 滿庭芳(南苑吹花) 王詵 蝶戀花(小雨初晴回晚照) 蘇軾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 永遇樂(明月如霜) 洞仙歌(冰肌玉骨)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青玉案·送伯固歸吳中(三年枕上吳中路) 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 木蘭花(霜余已失長淮闊) 賀新郎(乳燕飛華屋) 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 黃庭堅 鷓鴣天(**枝頭生曉寒) 定風波·次高左藏使君韻(萬里黔中一漏天) 秦觀 望海潮(梅英疏淡) 八六子(倚危亭) 滿庭芳(山抹微云) 減字木蘭花(天涯舊恨) 踏莎行(霧失樓臺) 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 鷓鴣天(枝上流鶯和淚聞) 鵲橋仙(纖云弄巧) 晁元禮 綠頭鴨(晚云收) 趙令畤 蝶戀花(欲減羅衣寒未去) 蝶戀花(卷絮風頭寒欲盡) 清平樂(春風依舊) 張耒 秋蕊香(簾幕疏疏風透) 晁補之 水龍吟·次韻林圣予《惜春》(問春何苦匆匆) 憶少年·別歷下(無窮官柳)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青煙冪處) 晁沖之 臨江仙(憶昔西池池上飲) ……。
3. 宋詞三百首全集
《曲玉管》
《雨霖鈴》
《蝶戀花》
《采蓮令》
《浪淘沙》
《定風波》
《少年游》
《戚氏》
《水調歌頭》
《蝶戀花》
《西江月 梅花》
《念奴嬌
赤壁懷古》
《洞仙歌》
《青玉案》
《臨江仙》
《蝶戀花》
《鷓鴣天》
《生查子》
《玉樓春》
《木蘭花》
《清平樂》
《念奴嬌 書東流村壁》
《漢宮春 立春》
《賀新郎 賦琵琶》
《水龍吟 登建康賞心亭》
《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木蘭花慢 滁州送范倅》
《祝英臺近 晚春》
4. 唐詩宋詞三百首miaoxiechuntian
個人眼光哈,姑且一看
1.贈衛八處士
杜甫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少壯能幾時,鬢發各已蒼。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
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執,問我來何方。問答乃未已,驅兒羅酒漿。
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
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明日隔山岳,世事兩茫茫。
2.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3. 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
4.離思五首(其四)
元稹
曾經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從懶回顧, 半緣修道半緣君。
5.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線, 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5.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崩云,驚濤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6.揚州慢
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過維揚,夜雪初霽,薺麥彌望。入其城則四顧蕭條,寒水自碧。暮色漸起,戍角悲吟。予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巖老人以為有黍離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 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7.念奴嬌·過洞庭
張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 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
應念嶺表經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短發蕭疏襟袖冷,穩泛滄溟空闊。
盡吸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
8.虞美人·聽雨
蔣捷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9.蘇幕遮
周邦彥
燎沈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 葉上初陽乾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輯輕舟,夢入芙蓉浦
10.卜算子
李之儀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11.鷓鴣天·元夕有所夢
姜夔
肥水東流無盡期,當初不合種相思。夢中未比丹青見,暗里忽驚山鳥啼。
春未綠,鬢先絲。人間別久不成悲。 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
12.半死桐
思越人,又名鷓鴣天
賀鑄
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梧桐半死清霜后,頭白鴛鴦失伴飛。
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垅兩依依。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
唐宋兩代六百年,可以說是我國詩詞的巔峰年代,若說經典,流傳下來的幾乎每一首都堪稱經典 ,十首實在挑揀不來,只好找幾首自己 覺著不錯的推薦一下。
5. 宋詞三百首有哪三百首
浣溪沙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閑離別易消魂。
酒筵歌席莫辭頻。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
不如憐取眼前人。 蝶戀花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
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踏莎行 小徑紅稀,芳郊綠遍。 高臺樹色陰陰見。
春風不解禁楊花,濛濛亂撲行人面。 翠葉藏鶯,珠簾隔燕。
壚香靜逐游絲轉。 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
清平月 金風細細,葉葉梧桐墜。 綠酒初嘗人易醉,一枕小窗濃睡。
紫薇朱槿花殘,斜陽卻照闌干。 雙燕欲歸時節,銀屏昨夜微寒。
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醉花陰 李清照 薄霧濃云愁永晝。
瑞腦消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一剪梅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云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如夢令 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菩薩蠻 張先 哀箏一弄《湘江曲》,聲聲寫盡湘波綠。 纖指十三弦,細將幽恨傳。
當筵秋水慢,玉柱斜飛雁。 彈到斷腸時,春山眉黛低。
醉垂鞭 張先 雙蝶繡羅裙,東池宴、初相見。 朱粉不深勻,閑花淡淡春。
細看諸處好,人人道、柳腰身。 昨日亂山昏,來時衣上云。
蝶戀花 淚濕羅衣脂粉滿,四疊陽關,唱到千千遍。 人道山長山又斷,瀟瀟微雨聞孤館。
惜別傷離方寸亂,忘了臨行,酒盞深和淺。 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
浣溪沙 李清照 淡蕩春光寒食天,玉爐沉水裊殘煙。 夢回山枕隱花鈿。
海燕未來人斗草,江梅已過柳生綿。 黃昏疏雨濕秋千。
聲聲慢 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 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永遇樂 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處? 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 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 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 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
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 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水龍吟 登建康賞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 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
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 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
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 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 滿江紅 題冷泉亭 直節堂堂,看夾道冠纓拱立。 漸翠谷、群仙東下,佩環聲急。
誰信天峰飛墮地,傍湖千丈開青壁? 是當年、玉斧削方壺,無人識。 山木潤,瑯砑濕; 秋露下,瓊珠滴。
向危亭橫跨,玉淵澄碧。 醉舞且搖鸞鳳影,浩歌莫遣魚龍泣。
恨此中、風物本吾家,今為客! 木蘭花慢 席上送張仲固帥興元 漢中開漢業,問此地,是耶非? 想劍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戰東歸。 追亡事,今不見,但山川滿目淚沾衣。
落日胡塵未斷,西風塞馬空肥。 一編書是帝王師,小試去征西。
更草草離筵,匆匆去路,愁滿旌旗。 君思我,回首處,正江涵秋影雁初飛。
安得車輪四角,不堪帶減腰圍。 破陣子 為范南伯壽 擲地劉郎玉斗,掛帆西子扁舟。
千古風流今在此,萬里功名莫放休! 君王三百州。 燕雀豈知鴻鵠。
貂蟬元出兜鍪。 卻笑盧溪如斗大,肯把牛刀試手不? 壽君雙玉甌。
阮郎歸 耒陽道中為張處父推官賦 山前燈火欲黃昏,山頭來去云。 鷓鴣聲里數家村,瀟湘逢故人。
揮羽扇,整綸巾,少年鞍馬塵。 如今憔悴賦招魂,儒冠多誤身。
生查子 獨游雨巖 溪邊照影行,天在清溪底。 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高歌誰和余? 空谷清音起。 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清平樂 憶吳江賞木樨 少年痛飲,憶向吳江醒。 明月團團高樹影,十里水沉煙冷。
大都一點宮黃,人間直恁芬芳! 怕是秋天風露,染教世界都香。
6. 關于宋詞三百首
★江城子①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② 【宋】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 自難忘。 千里孤墳, 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 塵滿面, 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
小軒窗, 正梳妝。 相顧無言, 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斷腸處, 明月夜, 短松岡。 【作者】1036-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
眉山(今屬四川)人。宋仁宗朝進士,曾知密州、徐州、湖州、潁州、杭州等地,官至禮部尚書。
一生歷盡仕途坎坷:神宗年間,以“作詩訕謗朝廷”罪貶置黃州;哲宗年間,又以“為文譏斥朝廷”罪遠謫惠州、儋州。卒謚文忠。
他是宋代最為著名的作家,詩、詞、文皆獨步一時。其詞雄闊超曠,橫放杰出,于傳統的花間詞風外別立一宗。
又以詩入詞,開拓詞境,推尊詞體,對北宋詞壇多所革新 【注釋】①又名《江神子》。雙調,七十字,平韻。
②乙卯:熙寧八年(1075)。 【賞析】 用詞寫悼亡,是蘇軾的首創。
這首悼亡詞運用分合頓挫,虛實結合以及敘述白描等多種藝術的表達方法,來表達作者懷念亡妻的思想感情,在對亡妻的哀思中又糅進自己的身世感慨,因而將夫妻之間的情感表達的深婉而摯著,使人讀后無不為之動情而感嘆哀惋。 寫這首詞時,正是作者任密州知密州時所作。
當時蘇軾宦海浮沉,南奔北走,心情十分蒼老,這時思念起自己甘苦與共的結發夫妻很自然的。當年作者十九歲就同郡的王弗結婚后離開蜀地出任仕途,夫妻恩愛、相敬如賓,誰料十年后王弗亡故,葬于家鄉四川的祖瑩。
生者與死者幽明永隔,感情的紐帶卻結而不解,始終存在。有了這十年生死兩茫茫的無奈。
“不思量,自難忘”兩句,看來平常,卻出自肺腑,十分誠摯。生死相約陰陽隔絕,卻不能忘懷。
這種深深地埋在心底的感情,是難以消除的。因為作者時至中年,他表達出人們進入中年后一起擔受著一生憂患的正常的夫妻感情,它象日常生活一樣,平淡無奇,然而淡而彌永,久而彌篤。
更能顯示出生死不渝的愛情。后面的“千里孤墳, 無處話凄涼。”
承接著前面的生死兩茫茫,更顯得凄苦哀涼與無奈。好象讓你感受到了在千里之外的哪個孤墳,和秋風瑟瑟烏啼滿天的凄涼景色。
作者又回到了現實,想這即便是再見到自己的先妻,象他這樣的老態龍鐘,落魄失意妻子也不會認出自己來的。話鋒轉到作者幽幽的夢中,在故鄉鄉的家中,夢中的王弗“小軒窗,正梳妝”,猶如結婚未久的少婦,形象很美,帶出蘇軾當年的閨房之樂。
但是十年來的人世變故尤其是心理上的創傷在雙方都很顯然的。相互面對卻不知到要說什么, 只有任憑淚水傾盈。
最后一段“料得年年斷腸處, 明月夜, 短松岡。”是對現實的一種感嘆,只有著明月夜和短松岡是真實存在的,是年年歲歲的哀思與憑吊。
7. 宋詞三百首
宋詞是中國古代文學皇冠上光輝奪目的一顆巨鉆,在古代文學的閬苑里,她是一塊芬芳絢麗的園圃。
她以姹紫嫣紅、千姿百態的豐神,與唐詩爭奇,與元曲斗妍,歷來與唐詩并稱雙絕,都代表一代文學之勝。遠從《詩經》、《楚辭》及《漢魏六朝詩歌》里汲取營養,又為后來的明清對劇小說輸送了有機成分。
直到今天,她仍在陶冶著人們的情操,給我們帶來很高的藝術享受。 《宋詞三百首》是最流行的宋詞選本,由晚清四大詞人之一的朱孝臧于1924年編定,共收宋代詞人八十八家,詞三百首。
編者朱孝臧,(1857-1931),原名祖謀,字古微,好漚尹,又號強村、上強村民,浙江歸安人,其選錄標準,以混成為主旨,并求之體格、神致。 目錄 趙佶 宴山亭(裁剪冰綃) 錢惟演 木蘭花(城上風光鶯語亂) 范仲淹 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 蘇幕遮(碧云天) 御街行(紛紛墜葉飄香砌) 張先 千秋歲(數聲鶗鴂鳥) 菩薩蠻(哀箏一弄《湘江曲》) 醉垂鞭(雙蝶繡羅裙) 一叢花(傷高懷遠幾時窮) 天仙子(《水調》數聲持酒聽) 青門引(乍曖還輕冷) 晏殊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清平樂(紅箋小字) 清平樂(金風細細) 木蘭花(燕鴻過后鶯歸去) 木蘭花(池塘水綠風微暖) 木蘭花(綠楊芳草長亭路) 踏莎行(祖席離歌) 踏莎行(小徑紅稀) 蝶戀花(六曲闌干偎碧樹) 韓縝 鳳簫吟(鎖離愁) 宋祁 木蘭花(東城漸覺風光好) 歐陽修 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蝶戀花(誰道閑情拋棄久)(一說馮延巳《踏鵲枝》) 蝶戀花(幾日行云何處去) 木蘭花(別后不知君遠近) 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畫船) 浪淘沙(把酒祝東風) 玉樓春(樽前擬把歸期說) 踏莎行(候館梅殘) 青玉案(一年春事都來幾) 柳永 曲玉管·大石調(隴首云飛) 雨霖鈴(寒蟬凄切) 望海潮(東南形勝) 少年游(長安古道馬遲遲) 八聲甘州·仙呂調(對瀟瀟暮雨灑江天) 迷神引(一葉扁舟輕帆卷) 王安石 桂枝香(登臨送目) 千秋歲引(別館寒砧) 王安國 清平樂(留春不住) 晏幾道 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 蝶戀花(醉別西樓醒不記) 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鐘) 鷓鴣天(醉拍春衫惜舊香) 生查子(關山魂夢長) 木蘭花(東風又作無情計) 木蘭花(秋千院落重簾暮) 清平樂(留人不住) 阮郎歸(舊香殘粉似當初) 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 御街行(街南綠樹春饒絮) 留春令(畫屏天畔) 滿庭芳(南苑吹花) 王詵 蝶戀花(小雨初晴回晚照) 蘇軾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 永遇樂(明月如霜) 洞仙歌(冰肌玉骨)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青玉案·送伯固歸吳中(三年枕上吳中路) 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 木蘭花(霜余已失長淮闊) 賀新郎(乳燕飛華屋) 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 黃庭堅 鷓鴣天(**枝頭生曉寒) 定風波·次高左藏使君韻(萬里黔中一漏天) 秦觀 望海潮(梅英疏淡) 八六子(倚危亭) 滿庭芳(山抹微云) 減字木蘭花(天涯舊恨) 踏莎行(霧失樓臺) 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 鷓鴣天(枝上流鶯和淚聞) 鵲橋仙(纖云弄巧) 晁元禮 綠頭鴨(晚云收) 趙令畤 蝶戀花(欲減羅衣寒未去) 蝶戀花(卷絮風頭寒欲盡) 清平樂(春風依舊) 張耒 秋蕊香(簾幕疏疏風透) 晁補之 水龍吟·次韻林圣予《惜春》(問春何苦匆匆) 憶少年·別歷下(無窮官柳)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青煙冪處) 晁沖之 臨江仙(憶昔西池池上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