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描寫天地的古詩詞
1、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2、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3、野曠沙岸凈,天高秋月明。
4、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5、馬疾過飛鳥,天窮超夕陽。
6、曠野看人小,長空共鳥齊。
7、風霜何事偏傷物,天地無情亦愛人。
8、雄雞一唱天下白。
9、譽天地之大,褒日月之明。
10、天近星辰大,山深世界清。
11、天地不同方覺遠,共天無別始知寬。
2. 描寫群山的宋詞
王昌齡 《塞下曲》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
平沙日未沒,黯黯見林洮。昔日長城戰,咸言意氣高。
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從軍行七首·其四》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誓不還。《從軍行七首·其五》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
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從軍行七首·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坐海風秋。
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從軍行七首·其二》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王 維 《使至塞上》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侯騎,都護在燕然。
王之渙 《涼州詞》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李 白 《關山月》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高 適 《燕歌行》邊庭飄飖那可度,絕域蒼茫更何有。
殺氣三時作陣云,寒聲一夜傳刁斗。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勛。
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李 頎 《古從軍行》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
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營千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
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
張 籍 《沒蕃故人》前年戍月之,城下沒全師。蕃漢斷消息,死生長別離。
無人收廢帳,歸馬識殘旗。欲祭疑君在,天涯苦此時。
盧 綸 《塞下曲四首》(其 一) 鷲翎金仆姑,燕尾繡蝥弧。獨立揚新令,千營共一呼。
(其 二)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其 三)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其 四) 野幕敞瓊筵,羌戎賀勞旋。醉和金甲舞,雷鼓動山川。
柳中庸 《征人怨》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
王昌齡 《出 塞》邊塞詩涼州詞(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古 從 軍 行李頎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營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
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萄入漢家。
從 軍 行王昌齡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關 山 月李 白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塞下曲六首(選一)李 白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望 薊 門祖 詠燕臺一望客心驚,笳鼓喧喧漢將營。萬里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
沙場烽火連胡月,海畔云山擁薊城。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
前出塞九首(選一)杜 甫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茍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軍 城 早 秋嚴 武昨夜秋風入漢關,朔云邊月滿西山。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
夜上受降城聞笛李 益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
塞 下 曲(二首)盧 綸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征 人 怨柳中庸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
雁門太守行李 賀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隴 西 行陳 陶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
己 亥 歲曹 松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邊塞詩鑒賞* 逢入京使 作者:岑參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簡析】在路上遇見回京的使者,請他捎句話給家人不要掛念,這是人之常情,但通過詩人表達出來就深了一層,結句尤讓人覺得似含有無數悲辛。* 隴西行 作者:陳陶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簡析】這首詩是對戰爭所造成的不幸的控訴,人人讀了都感到沉痛!* 登幽州臺歌 作者:陳子昂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注】幽州臺:又稱燕臺,史傳為燕昭王為招攬人才所筑的黃金臺,故址在今北京市大興縣。
【簡析】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契丹李盡忠反叛,武則天命建安王武攸宜率軍討伐,陳子昂隨軍參謀,到了東北邊地。武攸宜根本不懂軍事,陳子昂進諫,不僅沒被采納,反而被貶斥,因此登幽州臺抒發失意的感慨。
全詩以廣闊的胸襟,慷慨悲涼的情調,感時傷事,吊古悲今,不假修飾,其立意、氣勢和思想、感情,千百年來一直引起人們強烈的共。
3. 描寫遠望的詩詞
1、《雨中遠望惠山二首》
宋·楊萬里
準擬歸時到未遲,歸時不到悔來時。惠山不識空歸去,枉與常州作住持。
2、《草亭遠望》
宋·鄭剛中
酴醿試玉在新條,風肅朝陽宿霧消。侵曉不知花有露,清寒惟覺夢無聊。
3、《蝶戀花·閑上西樓供遠望》
宋·趙長卿
閑上西樓供遠望。一曲新聲,巧媚誰家唱。獨倚危欄聽半餉。長江快瀉澄。
4、《念奴嬌·憑高遠望》
宋·王瀾
憑高遠望,見家鄉、只在白云深處。鎮日思歸歸未得,孤負殷勤杜宇。故。
5、《遠望》
唐·元稹
滿眼傷心冬景和,一山紅樹寺邊多。仲宣無限思鄉淚,漳水東流碧玉波。
6、《海邊遠望》
唐·施肩吾
扶桑枝邊紅皎皎,天雞一聲四溟曉。偶看仙女上青天,鸞鶴無多采云少。
7、《寒食野望(一作遠望)》
唐·李郢
舊墳新隴哭多時,流世都堪幾度悲。烏鳥亂啼人未遠,野風吹散白棠梨。
8、《南陂遠望》
唐·儲嗣宗
閑門橫古塘,紅樹已驚霜。獨立望秋草,野人耕夕陽。孤煙起蝸舍,飛鷺。
9、《遠望》
唐·崔涂
長為鄉思侵,望極即沾襟。不是前山色,能傷愁客心。平蕪連海盡,獨樹。
10、《琵琶湖遠望》
現代·老舍
琵琶湖映比良山,銀色峰頭碧玉灣。莫怨櫻遲紅未綻,雙鳩軟語破春寒。
11、《遠望》
宋·晁公溯
山近色未佳,山遠看始好。我居巴峽內,所向苦奔峭。清晨望西南,忽盡。
12、《遠望》
宋·陳普
浮云盡掃暖微霄,去鷺歸鴻入望遙。積雨才收平野闊,夕陽未卷大江豪。
13、《九日溪樓遠望》
宋·華岳
西風寥落做重陽,人在東南水一方。地僻阻它鴻雁信,天寒撩我菊萸觴。
14、《雨中遠望》
宋·宋伯仁
山匝濃云水匝天,秋容黯淡荻花邊。瀟湘八景誰收去,留下波心小釣船。
15、《漁村遠望因思槐逕弟同游之樂》
宋·薛嵎
滿山殘雪滿溪云,唯有沙鷗獨見親。往事不堪頻入夢,吟篇無數更愁人。
16、《蟠雪夜登浦金樓遠望西山憶仲靈灑然有邁世之》
宋·楊蟠
家占西湖島上云,雪光月色更侵魂。興來爛漫心空老,詩罷蒼茫眼正昏。
17、《和九日溪樓遠望》
宋·趙希逢
明時月與日俱陽,君子如何謫遠方。青眼相看惟舊菊,白衣不至謾空觴。
18、《繡林阻風遠望》
明·袁中道
雨中新柳凈江頭,燕子穿花立釣舟。東去湖湘多大澤,春來天地少安流。
19、《秋陰遠望》
明·張羽
重陰生夕霏,陰靄紛如霧。乍睹余霞景,已失前山處。氛氳迷去鳥,杳眇。
4. 形容容樹枝相連的詩詞
七絕·題陽朔古榕樹
傍水依山紫氣嵐, 日魂月魄吮千年。
成林原本跟茁壯, 護佑游人福壽延。
七律·黃龍溪畔古榕樹
絞殺根深幾座林,浮云邁過百年音。
帆檣畫舸絲綢路,禪院寥煙菩薩心。
孟昶乘涼聞悠笛,獻忠跨馬奏寒琴。
風摧未老枝為證,錦水綿綿客笑吟。
七絕·榕樹
寺外榕公玉貌蓬, 虬身已沐百年風。
須彈葉唱和鐘韻, 再向菩提悟作僧。
七絕·榕樹贊(新韻)
古木穹枝云里歡, 濃蔭蔽日隱童年。
歷經多少滄桑事, 依舊悠擎頭頂天。
七絕·榕樹禮贊
榕樹天生自理霞,枝繁葉茂綠生華。
秀姿喜處優容所,枝上生根地賀嘉。
七絕·路看榕樹有感
玉顏年少發蒼蒼?榕樹枝繁須亦長。
春日花開難久艷,人間正道歷風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