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列舉宋元時期的詞人及其他的代表作
一、司馬光和《資治通鑒》
司馬光主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
二、宋詞和優秀詞人
1.蘇軾開創詞的豪放風格
2.著名女詞人李清照
3.辛棄疾發揚蘇詞的豪放風格
三、元曲和關漢卿
1.元朝的雜劇和散曲合稱元曲
2.元朝劇作家關漢卿及其代表作《竇娥冤》
四、繪畫和書法
1.山水、花鳥、風俗畫和《清明上河圖》
2.書畫家趙孟
3.“宋四家”和趙孟的書法
2. 宋元時期在中國古代文學史的歷史地位
宋元文學十足發達,秉詩、詞、散文都有偉大成就。讓散文走向興盛并承接古文運動的大師是歐陽修。蘇軾的文章灑脫自然,清新豪放之中又帶些憂郁,陳師道、黃庭堅、秦觀、張耒、晁補之和李膺號稱“蘇門六君子”。
又有“南宋四大家”,即楊萬里、范成大、陸游和尤褒,也堪與北宋三家相比。楊萬里的詩歌清新活潑,以天然風景為主;范成大的詩歌關心民生,詩風清麗秀婉;陸游的詩以愛國著稱,他的詩對偶工整,后人言“好對偶被放翁用盡”。
詞是曲子詞的簡稱,也稱長短句。根據《全宋詞》的記錄,宋朝詞人達到一千三百卅家,作品及殘篇總計達到兩萬零四百多首。詞是宋朝文學的標志性體裁。晏殊富于花間派之風格。柳永在宋詞發展史上具有轉折性的作用。蘇軾又立豪放派。周邦彥是格律派的始祖,其后的女詞人李清照也屬此列。
此外,宋代“說話”(評書)非常流行,說話的內容就是話本。最著名的話本有《三國志平話》、《新編五代史平話》、《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大宋宣和遺事》等;一些明清白話小說也是根據宋朝的話本改編。
3. 根據所學知識,說出我國宋元時期主要的文學形式是什么
宋代主要的文學形式是詞。詞是一種詩的別體,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時興起的一種新的文學樣式。到了宋代,經過長期不斷的發展,進入到詞的全盛時期。詞最初稱為“曲詞”或者“曲子詞”,別稱有:近體樂府、長短句、曲子、曲詞、樂章、琴趣、詩余等,是配合宴樂樂曲而填寫的歌詩,詞牌是詞的調子的名稱,不同的詞牌在總句數、句數,每句的字數、平仄上都有規定。
宋代領先世界的科技成就主要是三大發明:
①畢升的活字印刷術。活字制版正好避免了雕版的不足,只要事先準備好足夠的單個活字,就可隨時拼版,大大地加快了制版時間。活字版印完后,可以拆版,活字可重復使用,且活字比雕版占有的空間小,容易存儲和保管。這樣活字的優越性就表現出來了。用活字印刷的這種思想,很早就有了,秦始皇統一全國度量衡器,陶量器上用木戳印四十字的詔書,考古學家認為,“這是中國活字排印的開始,不過他雖已發明,未能廣泛應用”。古代的印章對活字印刷也有一定啟示作用。
②指南針。指南針在宋代航海交通上已普遍使用。指南針傳入阿拉伯和歐洲各國。指南針用于航海,對世界經濟文化的交流和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同時,它也為歐洲航海家發現美洲和實現環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條件。
③火藥的應用——突火槍。宋理宗開慶年間,宋軍發明此種管狀火器。以巨竹筒為槍身,內部裝填火藥與子窠——子彈。點燃引線后,火藥噴發,將“子窠”射出,射程遠達150步(約230米)。是世界第一種發射子彈的步槍。
元代的主要文學形式則是曲。散曲,中國古代文學體裁之一。在元代興盛,和唐詩宋詞同為一代之文學。又稱為“樂府”或“今樂府”。由宋詞俗化而來,是配合當時北方流行的音樂曲調撰寫的合樂歌詞,是一種起源于民間新聲的中國音樂文學,是當時一種雅俗共賞的新體詩。有小令和套數兩種基本形式。后來隨著散曲格律化和去市民化,失去了個性鮮明的鮮活市民文化血液,變得與宋詞幾乎無異,隨之衰敗,未能像唐詩宋詞一樣繁榮延續及后世。
元代中國的科技仍然在許多方面領先世界:
①天文學。郭守敬等人主持編訂了《授時歷》,研制出了簡儀、仰儀、圭表、景符、闚幾、正方案、候極儀、立運儀、證理儀、定時儀、日月食儀等十幾種天文儀器。
②農學。刊行了《農桑輯要》、《農書》、《農桑衣食撮要》等三部書,標志著 元代農牧業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③火藥武器——火銃。火銃,有時又稱“火筒”,是世界最早的金屬射擊火器,屬于火門槍。火銃是中國古代第一代金屬管形射擊火器,它的出現,使熱兵器的發展進入一個的階段,也對后來的戰爭形式和軍事技術的發展開展了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