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適合小學生朗誦的經典詩詞 三分鐘左右的
《愛的繁華》
你說你是飄搖在世界的一朵花
我疲憊的流浪者瘋狂到欲將你摘下
你用轉嫁文字和韻腳詩的謊話阻擋我的步伐
窗外的綠樹紅花努力開放了一整夏
曾飛舞的翅膀何時來采擷一場繁華
寂寞到紅裝欲要都卸下
完成二十歲的最后一個夏
停在你始終稱贊我天才的一句神話
鼓勵我許多年做自己觀眾的虛假
用輾轉到他城的方法忽略掉對你的牽掛
探路時也會和陌生人搭一句話
卻根本戒不掉因你而起的懲罰
原來愛要苦痛掙扎才參悟到你有多偉大
而那時我早已流落至云外天涯
回想當初的一句氣話悔到無法自拔
在某個雨后的茫茫海天里有彩虹落下
我許愿哪怕一輩子沉默也還愛她
你是開在我靈魂世界里永不凋零的花
2. 小學生的古詩詞朗誦,高分,加急
蘇軾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gé),低綺(qǐ)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譯文】 明月什么時候出現的?(我)端著酒杯問青天。
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宮闕里,現在是什么年代了。 ( 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想乘著風回到天上(好像自己本來就是從天上下到人間來的,所以說“歸去”) ( 我欲乘風歸去,) 只怕玉石砌成的美麗月宮,在高空中經受不住寒冷(傳說月中宮殿叫廣寒宮)。 (惟恐瓊樓玉宇 , 高處不勝寒。)
在浮想聯翩中,對月起舞,清影隨人,仿佛乘云御風,置身天上,哪里比得上在人間!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間?) 月光從朱紅色樓閣的一面轉到另一面,低低的灑在窗戶上,照著不眠之人。 (轉朱閣, 低綺戶, 照無眠。)
明月不該有什么怨恨,卻為何總在親人離別之時才圓? (不應有恨, 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這種事自古來難以周全。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愿離人能平安健康,遠隔千里共享月色明媚皎然。 (但愿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3. 求小學生朗誦內容
5分鐘時間有些長,保持在3分鐘多一些就比較適合觀眾的欣賞時間。
建議朗誦一些詞類,比如**詩詞,宋詞里也有許多適合朗誦的。另外還要切合文藝匯演的主題。
追問我們是小記者節進行文藝匯演,三分鐘的內容有哪些值得推薦的?拜托啦!!!回答不知道你是男孩還是女孩,也不知道你的朗誦風格,簡單建議一下吧:要是男孩,朗誦**的例如沁園春雪之類的,比較有豪氣,容易帶動全場氣氛,要是女孩就找一首徐志摩的有意境美感的,但不管選哪類的,一定要配上適當的背景音樂音樂,會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4. 求小學生經典誦讀內容
長歌行(漢樂府) 、江南(漢樂府) 、七步詩(曹植) 、敇勒歌(北朝民歌) 、詠鵝(駱賓王) 、風(李嶠) 、回鄉偶書(賀知章) 、詠柳(賀知章) 、涼州詞(王之渙) 、登鸛雀樓(王之渙) 、春曉(孟浩然) 、宿建德江(孟浩然) 、涼州詞(王翰) 、出塞(王昌齡) 、從軍行(王昌齡) 、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 、鹿柴(王維) 、竹里館(王維) 、送元二使安西(王維)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維) 。
《七步詩》是三國時期魏國文人曹植的一首五言六句詩。這首詩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來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來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殘害弟弟,表達了對曹丕的強烈不滿,生動形象、深入淺出地反映了封建統治集團內部的殘酷斗爭和詩人自身處境艱難,沉郁憤激的思想感情。
原文: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從軍行七首》是唐代詩人王昌齡的組詩作品。第一首詩刻畫了邊疆戍卒懷鄉思親的情景;第二首詩描寫征戍者在軍中聽樂觀舞所引起的邊愁;第三首詩描寫古戰場的荒涼景象,寫將軍上表請求歸葬戰死將士骸骨,表現將帥對士卒的愛護之情;第四首詩表現戰士們為保衛祖國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第五首詩描寫奔赴前線的戍邊將士聽到前方部隊首戰告捷的消息時的欣喜心情,反映了唐軍強大的戰斗力;第六首詩描寫將軍欲奔赴邊關殺敵立功的急切心情;第七首詩主要描寫山巒疊嶂、烽火遍布的邊塞景觀。
全組詩意境蒼涼,慷慨激昂,充分顯示出盛唐氣象。《回鄉偶書二首》是唐代詩人賀知章的組詩作品,收錄于《全唐詩》中。
這兩首詩雖是作者晚年之作,但充滿生活情趣。第一首詩在抒發作者久客他鄉的傷感的同時,也寫出了久別回鄉的親切感;第二首詩抓住了家鄉的變與不變的對比,流露出作者對生活變遷、歲月滄桑、物是人非的感慨與無奈之情。
《鹿柴》是唐代詩人王維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的,收錄于 《輞川集》中。這首詩寫一座人跡罕至的空山,一片古木參天的樹林,意在創造一個空寂幽深的境界。
第一句先正面描寫空山的杳無人跡,側重于表現山的空寂清冷。之后緊接第二句境界頓出,以局部的、暫時的“響”反襯出全局的、長久的空寂。
第三、第四句由上幅的描寫空山傳語進而描寫林返照,由聲而色。《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唐代詩人王維的名篇之一。
此詩寫出了游子的思鄉懷親之情。詩一開頭便緊切題目,寫異鄉異土生活的孤獨凄然,因而時時懷鄉思人,遇到佳節良辰,思念倍加。
接著詩一躍而寫遠在家鄉的兄弟,按照重陽節的風俗而登高時,也在懷念自己。詩意反復跳躍,含蓄深沉,既樸素自然,又曲折有致。
其中“每逢佳節倍思親”更是千古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