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于清正廉潔的八句詩句我遇到一個難題,就是要清正廉潔為主題,
作者:楊新民 民心是鏡 是貪是清? 民意是秤. 是丑是美? 口碑鑒證. 功過是非, 天地分明. 善惡終報, 民心是鏡. 官場做人 民心不可欺, 法紀不可違. 善惡天地知, 良心不可昧. 報國當作為, 民苦須記心. 當為孺子牛, 官場做正人. 慎獨 作惡有報應, 積德多善行. 是非天地知, 日日當自省. 廉潔民心敬, 坑民天不容. 莫為貪欲害, 坦蕩一世清. 為官八點 名利淡泊一點, 民苦重心一點. 政績淡化一點, 子孫多留一點. 錢財淡漠一點, 法紀留心一點. 交友淡雅一點, 歷史多學一點. 清白 史中銘典故, 歷歷說禍福. 官場沉倫事, 悔恨追千古. 名利不可貪, 錢財身外物. 清白留子孫, 勤奮厲后人. 門前的囑托 心莫貪,昧心錢. 眼莫花,婚外戀. 嘴莫饞,酒肉宴. 耳莫聽,奉承言. 手莫抻,亂用權. 腳莫進,賭博間. 身莫陷,枉法案. 紀莫違,守清廉. 自吟 不貪不賭不嬉艷, 粗茶淡飯心坦然. 不違法紀嚴律己, 勤儉本分作奉獻. 不為當官不為錢, 盡職盡責遂民愿. 為民謀利公仆責, 一世清白無遺憾. 欲貪畏 欲是壩中一汪水, 壩潰水瀉難收回. 貪是籠中一猛獸, 籠開獸會把人吞. 禍莫大于縱己欲, 欲溺多少黑良心. 惡莫大于放任貪, 且看官場落馬人.。
2. 關于廉潔的詩詞
石灰吟 [明] 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提詩拒金(吳納)(明) 蕭蕭行李向東遷,要過前途最險灘。
若有贓物并土物,任將沉在碧波間。《游山西村》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書憤》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訴衷情》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 《卜算子·詠梅》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釵頭鳳 其一: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墻柳; 東風惡,歡情薄, 一懷愁緒,幾年離索, 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 桃花落,閑池閣, 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莫、莫、莫。 其二: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 曉風乾,淚痕殘, 欲箋心事,獨語斜欄, 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聲寒,夜闌珊, 怕人詢問,咽淚裝歡, 瞞、瞞、瞞。 《示兒》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鷓鴣天》 家住蒼煙落照間。
絲毫塵事不相關。 斟殘玉瀣行穿竹,卷罷黃庭臥看山。
貪嘯傲,任衰殘。不妨隨處一開顏。
元知造物心腸別,老卻英雄似等閑。 《漁家傲》 東望山陰何處是。
往來一萬三千里。 寫得家書空滿紙。
流清淚,書回已是明年事。 寄語紅橋橋下水。
扁舟何日尋兄弟。 行遍天涯真老亦。
愁無寐。鬢絲幾縷茶煙里。
《朝中措?梅》 幽姿不入少年場。 無語只凄涼。
一個飄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腸。 江頭月底,新詩舊夢,孤恨清香。
任是春風不管,也曾先識東皇。 《浪淘沙?丹陽浮玉亭席上作》 綠樹暗長亭。
幾把離尊。 陽關常恨不堪聞,何況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淚浥羅巾。 各自消魂。
一江離恨恰平分。 安得千尋橫鐵鎖,截斷煙津。
《謝池春》 壯歲從戎,曾是氣吞殘虜。 陣云高、狼煙夜舉。
朱顏青鬢,擁雕戈西戍。 笑儒冠、自多來誤。
功名夢斷,卻泛扁舟吳楚。 漫悲歌、傷懷吊古。
煙波無際,望秦關何處。 嘆流年、又成虛度。
《夜游宮》 雪曉清笳亂起。 夢游處、不知何地。
鐵騎無聲望似水。 想關河,雁門西,青海際。
睡覺寒燈里。 漏聲斷、月斜窗紙。
自許封侯在萬里。 有誰知,鬢雖殘,心未死。
《鵲橋仙》 一竿風月,一蓑煙雨,家在釣臺西住。 賣魚生怕近城門,況肯到、紅塵深處。
潮生理棹,潮平系纜,潮落浩歌歸去。 時人錯把比嚴光,我自是、無名漁父。
《浣溪沙?和無咎韻》 懶向沙頭醉玉瓶。 喚君同賞小窗明。
夕陽吹角最關情。 忙日苦多閑日少,新愁常續舊愁生。
客中無伴怕群行。 《好事近?登梅仙山絕頂望海》 揮袖上西峰,孤絕去天無尺。
拄杖下臨鯨海,數煙帆歷歷。 貪看云氣舞青鸞,歸路已將夕。
多謝半山松吹,解殷勤留客。 《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興亭望長安南山》 秋到邊城角聲哀。
烽火照高臺。 悲歌擊筑,憑高酹酒,此興悠哉。
多情誰似南山月,特地暮云開。 灞橋煙柳,曲江池館,應待人來。
《豆葉黃》 一春常是雨和風。 風雨晴時春已空。
誰惜泥沙萬點紅。 恨難窮。
恰似衰翁一世中。 《漁父》 湘湖煙雨長菁絲。
菰米新炊滑上匙。 云散后,月斜時。
潮落舟橫醉不知。 《幽居初夏》 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陰中野徑斜。
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 籜龍已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
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 [注]籜龍,就是筍。
木筆,又名辛夷花。兩者都是初夏常見之物。
冬夜讀書示子聿(其三) 古人學問無遺力, 少壯功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
3. 關于廉潔的詩詞
【原創】菩薩蠻 文: 潤得 國民重任須牢記,耕耘發展雙重利。
歧路克難關,農商一手兼。 愛國存綱紀,兩袖盛名氣。
寸土寫清廉,有權莫要貪。 《民心是鏡》 是貪是清? 民意是秤。
是丑是美? 口碑鑒證。 功過是非, 天地分明。
善惡終報, 民心是鏡。 《警醒》 警示教育心震撼,前車之覆后車鑒。
當年權重多風光,一旦貪婪跌深淵。 地位是柄雙刃劍,堅持改造世界觀。
廉潔自律何為最?權力金錢美色關。 廉是一棵柏, 歲月更替, 她總是四季常青。
廉是一株竹,搏風迎雨,她千磨萬擊還堅韌。 廉是一簇梅,傲霜斗雪, 她依然風骨猶寸。
廉是一種品質, “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浩氣滿乾坤。” 廉是一種境界,“名編壯士籍, 不得中顧私。”
廉是一種官德,“不受塵埃半點侵, 竹籬茅舍自甘心。 ” 《橋燈》 橋上的燈 守著橋 為橋亮著 把橋照亮了 還不停息 把橋下的水也照亮 讓橋以水為鏡 日夜注意服務的形象 《官場做人》 民心不可欺, 法紀不可違。
善惡天地知, 良心不可昧。 報國當作為, 民苦須記心。
當為孺子牛, 官場做正人。 《慎獨》 作惡有報應, 積德多善行。
是非天地知, 日日當自省。 廉潔民心敬, 坑民天不容。
莫為貪欲害, 坦蕩一世清。 《為官八點》 名利淡泊一點, 民苦重心一點。
政績淡化一點, 子孫多留一點。 錢財淡漠一點, 法紀留心一點。
交友淡雅一點, 歷史多學一點。 《清白》 史中銘典故, 歷歷說禍福。
官場沉倫事, 悔恨追千古。 名利不可貪, 錢財身外物。
清白留子孫, 勤奮厲后人。 《門前的囑托 》 心莫貪,昧心錢。
眼莫花,婚外戀。 嘴莫饞,酒肉宴。
耳莫聽,奉承言。 手莫抻,亂用權。
腳莫進,賭博間。 身莫陷,枉法案。
紀莫違,守清廉。 《自吟》 不貪不賭不嬉艷, 粗茶淡飯心坦然。
不違法紀嚴律己, 勤儉本分作奉獻。 不為當官不為錢, 盡職盡責遂民愿。
為民謀利公仆責, 一世清白無遺憾。 《欲貪畏》 欲是壩中一汪水, 壩潰水瀉難收回。
貪是籠中一猛獸, 籠開獸會把人吞。 禍莫大于縱己欲, 欲溺多少黑良心。
惡莫大于放任貪, 且看官場落馬人。 。
4. 有關清正廉潔的名言或者古詩詞
法·巴爾扎克] 沒有思想上的清白,也就不能夠有金錢的廉潔 查看
[富蘭克林] 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系中對人生的幸福最重要的莫過于真實、誠意和廉潔 查看
[拉蒙納斯] 良心是公正廉潔的法官 查看
[林逋] 忠信廉潔,立身之本,非釣名之具也 查看
[書摘] 貪污者,必以廉潔者為不是;趨竟者,必以恬靜者為不是
清]李惺《西漚外集·冰言》:公生明,廉生威。
[春秋]《論語·里仁》: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居也。
——財富和高官顯爵,是人們都想得到的。但對有道德的人來說,如果它們來路不正,就不要它們。
[唐]李商隱《詠史》: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宋]包拯《乞不用贓吏疏》: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
——廉潔的官吏,是人民的表率;貪贓的官吏,是人民的盜賊。
[宋]岳飛: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文官清正廉潔,武將拼死報國,這樣國家就可以太平了。
[宋]朱熹:世路無如貪欲險,幾人到此誤平生。
——世上的路沒有比貪欲更險惡的,多少人都是因此誤了一生。
[宋]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憂患勞苦,可以使國家興盛;一味貪圖安逸享樂,就可以葬送自身。
貪侈會破壞人們的心靈純質,因為不幸的是,你獲得愈多,就愈貪婪,而且確實總 感到不能滿足自己。——法.安格爾
人類也需要夢想者,這種人醉心于一種事業的大公無私的發展,因而不能注意自 身的物質利益。——法.居里夫人
德行告訴人們:反抗誘惑吧,那樣你才有更多的機會做出高尚的行為來。— —俄.車爾厄雪夫斯基
不貪為寶。——左丘明
激濁而揚清,廢貪而立廉。——柳宗元
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
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包拯
?
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老百姓)話短長。——于謙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孔子
臨官莫如平,臨財莫如廉。——白居易
嗜欲之原滅,廉正之心生。——劉向
?
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蘇軾
清貧,潔白樸素的生活,正是我們革命者能夠戰勝許多困難的地方。——方志敏
?
儉樸的生活,不但可使精神愉快,而且可以培養革命品質。——徐特立
?
廉者不求非其有。
以財為草,以身為寶。——劉向
不管時代的潮流和社會的風尚怎樣,總可以憑著自己高貴的品質,超脫時代和社會 ,走自己正確的道路。——美.愛因斯坦
?
沒有思想上的清白,也就不能夠有金錢的廉潔。——法.巴爾扎克
勤廉者平安一世,貪婪者自毀一生.
根深,狂風拔不起;心正,邪惡攻不破.
學蘇瓊,置瓜梁上,譽聲傳萬代; 效王翱,封珠宛然,美名照千年.
用人要公正,做人要身正,作風要清正,為官要廉政.
貪如水,不遏則自溺;欲如火,不禁則自焚.
風正一帆順,清廉得民心.
為人自私私盡名衰,做官貪財財多身亡.
樹廉潔之心,行廉潔之事,做廉潔之人.
廉潔如水,來不得半點污染; 奉公如蠶,吐不完一身正氣.
處逆境時要明志,立順境中要拒腐.
愛國奉獻明禮守信,清正廉潔勤政為民.
崇勤尚儉持家敬桑梓,倡廉奉潔治國順天下.
廉而正,生命如壘石積山讓后人景仰; 貪亦邪,行為似螻蟻蛀堤為世人唾諷.
廉,取所當取,不義之財分文不取; 公,用所當用,人民權力絕不濫用.
惟儉可以生廉,惟廉可以助儉.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的學習有幫助,謝謝采納!!
5. 描寫清廉的古詩句
1、醞作清廉滋味(宋·鄒應博·《感皇恩·覓得個州兒》)
2、兩字清廉(宋·龔日升·《柳梢青·二十年前》)
3、況清廉如水(宋·無名氏·《滿江紅·瑞靄長安》)
4、此地清廉惟飲水(唐·方干·《上張舍人》)
5、清廉治政(元·劉處玄·《滿庭芳 許真君全家拔宅升天,龐居士全家坐》)
6、可能蚯蚓獨清廉(宋·王安石·《舒州被召試不赴偶書》)
7、酌泉依舊只清廉(宋·白玉蟾·《酌貪泉因吊吳隱之三首》)
8、傳世惟清廉(宋·蔡襄·《觀宋中道家藏書畫》)
9、清廉律薄夫(宋·羅一鶚·《挽知容詐明請陶公》)
10、離男坎女甚清廉(宋·宋太宗·《逍遙詠》)
11、正直清廉真吏師(宋·王邁·《寄南劍守陳寺丞宿》)
12、時吏清廉(明·李攀龍·《東門行》)
《挽知容詐明請陶公》
年代:宋 作者: 羅一鶚
月旦爭推重,邦人得范模。
官資雖刺史,氣味一寒儒。
簡淡根真性,清廉律薄夫。
不知收卓行,曾入史編無。
6. 關于廉政的詩詞名言
詩詞一旦手中有了權 不應想錢應想廉 人生無返程 莫向腐路行 人生得意時 切莫忘廉規 群眾的事情記在心上 廉政的法規刻在腦中 身在民中察民情 民在心中解民憂 心中有民政必勤 腦中有法行必規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此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黨與人民在監督,萬目睽睽難逃脫。
汝言慎捉手不伸,他道不伸能自覺。 其實想伸不敢伸,人民咫尺手自縮。
--------------------------------------------------------------------------------------------------------廉政格言1、廉潔自律,警鐘常 2、廉潔自律,從我做起 3、以熱愛祖國為榮 以危害祖國為恥 4、以服務人民為榮 以背離人民為恥 -----------------------------------------------------------------------------------------------------------名言: 1、世路無如貪欲險,幾人到此誤平生。 ——[宋]朱熹 意思是說世上的路沒有比貪欲更險惡的,多少人都是因此誤了一生。)
2、沒有思想上的清白,也就不能夠有金錢上的廉潔。 ——[法] 巴爾扎克 3、“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孔子 這是孔子對他學生曾參說的一番話。一個讀書人,應該將遵行發揚道義作為志向與目標,如果不是這樣,總以穿不上時髦光鮮的衣服,吃不到山珍海味而覺得羞恥,這個人就不值得與他討論問題,大概作朋友的資格也都沒有。
4、“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中國古代格言 所謂淡泊,就是清簡素樸,少一點私欲。
這樣,謀私的心不再像火焰一樣燃燒,浪花一樣翻滾,酒醉一樣躁熱,而像鏡子被擦拭干凈,像池水被沉淀透明,這時候高遠純潔的志向也就自然浮現,主宰原本飄蕩無主的心。 5、“吾曰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論語·學而》 這是說一個人要養成“吾曰三省吾身”的習慣,日日反思行為,檢點作風,及時發現不足與錯處,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
5.貪侈會破壞人們的心靈純質,因為不幸的是,你獲得愈多,就愈貪婪,而且確實總感到不能滿足自己。——法.安格爾 6.德行告訴人們:反抗誘惑吧,那樣你才有更多的機會做出高尚的行為來。
— —俄.車爾厄雪夫斯基古代廉政警句選(一) 能吏尋常見,公廉第一難。[金]元好問《元遺山集》 注解:有本事的官吏經常可以看到,但能做到公正廉明就非常難了。
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宋]包拯《乞不用贓吏疏》 注解:廉潔的官吏,是人民的表率;貪贓的官吏,是人民的盜賊。
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宋]岳飛 注解:文官清正廉潔,武將拼死報國,這樣國家就可以太平了。
世路無如貪欲險,幾人到此誤平生。[宋]朱熹 注解:世上的路沒有比貪欲更險惡的,多少人都是因此誤了一生。
欲雖不可去,求可節也。[戰國]《荀子·正名》 注解:人的欲望雖然是不能消滅的,但對欲望的追求是可以節制的。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唐]李商隱《詠史》 注解:遍觀歷代圣賢治國治家的經驗教訓,成功皆因勤儉,敗亡皆因奢侈。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宋]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 注解:憂患勞苦,可以使國家興盛;一味貪圖安逸享樂,就可以葬送自身。
物必先腐也,而后蟲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讒入之。[宋]蘇軾《范增論》 注解:東西一定是自己先腐爛,蛀蟲才能生出來。
人一定是先產生疑心,以后讒言才能聽進去。 財能使人貪,色能使人嗜,名能使人矜,勢能使人倚。
四患既都去,豈在塵埃里?[宋]邵雍《男子吟》 注解:錢財使人貪婪,美色使人沉溺,名聲使人驕傲,權勢使人專橫。一個須眉男子,如若能夠免去財、色、名、勢這四種禍患,難道他還會是世上的普通人嗎? 古代廉政警句選(二) 養心莫善于寡欲。
[戰國]孟子 注解:修身養性最好的辦法就是減少各種欲望。 窮不忘操,貴不忘道。
[唐]皮日休《六箴序》 注解:人雖然不得志,不能忘記操守;地位高了,不能忘記正道。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戰國]《孟子·騰文公上》 注解:上面的人有什么喜好,下面的人常常仿效,而且往往搞得更厲害。 治官事則不營私家,在公家則不言利。
[漢]劉向《說苑·至公》 注解:給公家做事,不能考慮個人的事,就不能講私利。 政在去私,私不去則公道亡。
[晉]傅玄 注解:主持政務關鍵在于去掉私心,否則就沒有公道可言了。 君子先擇而后交,小人先效而后擇。
[隋]王通《文中子·魏相》 注解:品德高尚的人交朋友,先加選擇,然后再交往;小人卻不同,一見如故,顯得異常親熱,然后才去選擇自己所需要的人。 觀其交游,則其賢不肖可察也。
[春秋]管仲 注解:看一看他所交往的朋友,也就能看出他是什么人了。 賢人志士之于子孫也……貽之以言,弗貽以財。
[漢]王符《潛夫論·遏利》 注解:賢明者與有志之士對于子孫……留給他們有教益的話,而不是留給他們財產。 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漢]《禮記·大學》 注解:只有提高了自身的品德修養,而后才能整治家庭;只有整治好了家庭,而后才能治理好國家;只有治理好國家,而后才能平定天下。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唐]王勃《騰王閣序》。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宋詞中關于廉潔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