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描寫內心愁苦的詩句
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清照的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殘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 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 愁字了得。
2. 李清照愁苦詩詞
《武陵春》
作者:李清照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聲聲慢
作者: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3. 形容心情愁苦的詩詞
描寫愁苦的詩句
1.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2.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3.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父對愁眠。
4.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5.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6.只恐雙溪蚱蜢舟,載不動許多愁。
7.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8.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9.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10.一生惆悵情多少,月不常圓,春色易為老。
11.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12.咫尺愁風雨,匡廬不可登。
13.落日五湖游,煙波處處愁。
14.三杯和萬事,一醉解千愁。
15.百年愁里過,萬感醉中來。
16.不是春來偏愛酒,應須得酒遣春愁。
17.愁絕桑陰春欲暮,一痕濃綠上眉端。
18.風力掀天浪打頭,只須一笑不須愁。
19.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20.酒力不能久,愁恨無可醫。
21.老去漸知時態薄,愁來惟愿酒杯深。
22.獨自凄涼還自遣,自制離愁。
23.動愁吟,碧落黃泉,兩處誰尋。
24.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25.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26.海畔尖山似劍芒,秋來處處割愁腸。
27.橫岡下瞰大江流,浮遠堂前萬里愁。
28.階下青苔與紅樹,雨中寥落月中愁。
29.淡極始知花更艷,愁多焉得玉無痕。
30.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
31.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32.少年不知愁滋味,為填新賦強說愁。
33.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有一般滋味在心頭。
34.一片春愁,漸吹漸起,恰似春云。
35.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
36.離愁漸行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37.愁望春歸,春歸更無緒。
38.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39.算空有并刀,難剪離愁千縷。
40.啼鳥驚魂,飛花濺淚,山河愁鎖春深。
41.愁損翠黛雙眉,日日花闌獨憑。
42.是落紅帶愁流處,記當日門掩梨花,剪燈深夜語。
43.憶從前,一點東風,風隔著垂簾,眉兒愁苦。
44.江水添將愁更滿,茫茫直與長天遠。
45.人言柳葉似愁眉,更有愁腸似柳絲。
46.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經典詩句
47.情多最恨花無語,愁破方知酒有權。
48.綠楊芳草幾時休?淚眼愁腸先已斷。
49.是他春帶愁來,春歸何處,卻不解帶將愁去。
50.春日釀成愁日雨,念疇昔風流,暗傷如許。
4. 李煜寫了多少愁苦的詩詞
【九月十日偶書】
李煜
晚雨秋陰酒乍醒,感時心緒杳難平。
黃花冷落不成艷,紅葉颼飗競鼓聲。
背世返能厭俗態,偶緣猶未忘多情。
自從雙鬢斑斑白,不學安仁卻自驚。
【玉樓春】
李煜
晚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
鳳簫吹斷水云閑,重按霓裳歌遍徹。
臨風誰更飄香屑,醉拍闌干情味切。
歸時休放燭花紅,待踏馬蹄清夜月。
【秋鶯】
李煜
殘鶯何事不知秋,橫過幽林尚獨游。
老舌百般傾耳聽,深黃一點入煙流。
棲遲背世同悲魯,瀏亮如笙碎在緱。
莫更留連好歸去,露華凄冷蓼花愁。
【病起題山舍壁】
李煜
山舍初成病乍輕,杖藜巾褐稱閑情。
爐開小火深回暖,溝引新流幾曲聲。
暫約彭涓安朽質,終期宗遠問無生。
誰能役役塵中累,貪合魚龍構強名。
【更漏子】
金雀釵,紅粉面,花里暫時相見。知我意,感君憐,此情須問天。
香作穗,蠟成淚,還似兩人心意。珊枕膩,錦衾寒,覺來更漏殘。
【更漏子】
柳絲長,春雨細,花外漏聲迢遞。驚塞雁,起城烏,畫屏金鷓鴣。
香霧薄,透重幕,惆悵謝家池閣。紅燭背,繡幃垂,夢長君不知。
【長相思】
李煜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閑。
【送鄧王二十弟從益牧宣城】
李煜
且維輕舸更遲遲,別酒重傾惜解攜。
浩浪侵愁光蕩漾,亂山凝恨色高低。
君馳檜楫情何極,我憑闌干日向西。
咫尺煙江幾多地,不須懷抱重凄凄。
【渡中江望石城泣下】
李煜
江南江北舊家鄉,三十年來夢一場。
吳苑宮闈今冷落,廣陵臺殿已荒涼。
云籠遠岫愁千片,雨打歸舟淚萬行。
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閑坐細思量。
【挽辭】
李煜
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未銷心里恨,又失掌中身。
玉笥猶殘藥,香奩已染塵。前哀將后感,無淚可沾巾。
艷質同芳樹,浮危道略同。正悲春落實,又苦雨傷叢。
秾麗今何在,飄零事已空。沉沉無問處,千載謝東風。
【悼詩】
李煜
永念難消釋,孤懷痛自嗟。雨深秋寂寞,愁引病增加。
咽絕風前思,昏蒙眼上花。空王應念我,窮子正迷家。
【感懷】
李煜
又見桐花發舊枝,一樓煙雨暮凄凄。
憑闌惆悵人誰會,不覺潸然淚眼低。
層城無復見嬌姿,佳節纏哀不自持。
空有當年舊煙月,芙蓉城上哭蛾眉。
【梅花】
李煜
殷勤移植地,曲檻小欄邊。共約重芳日,還憂不盛妍。
阻風開步障,乘月溉寒泉。誰料花前后,蛾眉卻不全。
失卻煙花主,東君自不知。清香更何用,猶發去年枝。
【書靈筵手巾】
李煜
浮生共憔悴,壯歲失嬋娟。汗手遺香漬,痕眉染黛煙。
【書琵琶背】
李煜
侁自肩如削,難勝數縷絳。天香留鳳尾,余暖在檀槽。
【病中感懷】
李煜
憔悴年來甚,蕭條益自傷。風威侵病骨,雨氣咽愁腸。
夜鼎唯煎藥,朝髭半染霜。前緣竟何似,誰與問空王。
【病中書事】
李煜
病身堅固道情深,宴坐清香思自任。
月照靜居唯搗藥,門扃幽院只來禽。
庸醫懶聽詞何取,小婢將行力未禁。
賴問空門知氣味,不然煩惱萬涂侵。
【賜宮人慶奴】
李煜
風情漸老見春羞,到處消魂感舊游。
多謝長條似相識,強垂煙態拂人頭。
【題金樓子后】
李煜
牙簽萬軸里紅綃,王粲書同付火燒。
不于祖龍留面目,遺篇那得到今朝。
5. 有哪些表達愁苦意象的詞
愁苦類意象(或表達憂愁、悲傷心情,或渲染凄冷、悲涼氣氛) 1. 梧桐。
在中國古典詩歌中,是凄涼悲傷的象征。如宋代李清照《聲聲慢》:“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元人徐再思《雙調水仙子·夜雨》:“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后。”都以梧桐葉落來寫凄苦愁思。
2. 芭蕉。在詩文中常與孤獨憂愁特別是離情別緒相聯系。
宋詞有李清照《添字丑奴兒》:“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卷有舍情。”
把傷心、愁悶一古腦兒傾吐出來。 3. 流水。
水在我國古代詩歌里和綿綿的愁絲連在一起,多傳達人生苦短、命運無常的感傷與哀愁。如:唐代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劉禹錫《竹枝詞》:“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李煜《虞美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宋代歐陽修《踏莎行》:“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秦觀《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 4. 猿猴。
古詩詞中常常借助于猿啼表達一種悲傷的感情。如: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酈道元《水經注·江水》中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唐代杜甫《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趙嘏《憶山陽》:“可憐時節堪歸去,花落猿啼又一年。”
5. 杜鵑鳥。古代神話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望帝,因被迫讓位給他的臣子,自己隱居山林,死后靈魂化為杜鵑鳥,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聲哀怨凄悲,動人肺腑。
于是古詩中的杜鵑就成為凄涼、哀傷的象征。唐代李白《蜀道難》:“又聞子歸啼夜月,愁空山。”
白居易《琵琶行》:“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宋代秦觀《踏莎行》:“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等等,都以杜鵑鳥的哀鳴,來表達哀怨、凄涼或思歸的情思。 另外,斜陽(夕陽、落日),也多傳達凄涼失落、蒼茫沉郁之情。
如唐代李商隱《樂游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王維《使至塞上》:“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宋代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征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
6. 傷感愁苦的詩句
抒發憂愁傷感詩句 1、莫道身閑總是,孤燈夜夜寫清愁。
2、離恨恰似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3、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4、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5、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6、前日遠別離,昨日生白發。欲知萬里情,曉臥半床月。
7、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8、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9、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10、明月樓高休獨倚。
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11、何處關山家萬里,夜來棖觸客愁多。
12、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13、積雨細紛紛,饑寒命不分。
攬衣愁見肘,窺鏡覓從文。 14、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15、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7. 求凄涼,傷感的宋詞
臨江仙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輕粉雙飛.子規啼月小樓西.玉鉤羅幕,惆悵暮煙垂.別巷寂寥人散后,望殘煙草低迷.爐香閑裊鳳凰兒.空持羅帶,回首恨依依.1.櫻桃落盡:是初夏的典型景象,以之寓危亡之痛.<<禮記.月令>>:”仲夏之月,天子以含桃(櫻桃)先薦寢廟”.李煜此時,城被圍,宗廟莫保,櫻桃難獻,又隨”春歸去”而”落盡”,可見傷逝之感良深.2.子規啼月:子規即杜鵑,相傳為失國的蜀帝杜宇之魂所化,鳴聲凄厲.3.望殘:眼望凄殘欲絕的景象.4.鳳凰兒:似指衾枕上的彩飾.施肩吾<<拋纏頭詞>>:”一抱紅羅分不足,參差裂破鳳凰兒.”5.羅帶:<<古今詞話>><<歷代詩余>>均多作”裙帶”,此似以喻指小周后.今譯:宗廟難獻的櫻桃已落盡-----全都隨著春天歸去,無知的粉蝶兒還是尋樂雙飛.杜宇轉化的子規在小樓西面夜夜泣血鳴啼.倚著樓窗的玉鉤羅幕了望,惆悵地看著幕煙低垂.入夜后小巷里一片岑寂,人們都以紛紛散去,凄然欲絕面對煙草低迷.爐里的香煙閑繞著繪飾鳳凰的衾枕.但見她愁容滿面空持羅帶,怎能不令人回首恨依依.簡析:此詞是李煜在涼城被圍中所作.開寶七年(974)十月,宋兵攻金陵,次年十一月城破.詞當作于開寶八年(975)初夏.全詞意境,皆從”恨”字生出:圍城危急,無力抵御緬懷往事,觸目傷情.開頭”櫻桃”二句,以初夏”櫻桃落盡”的典型景物寓危亡之痛.此時甚感宗廟難保,櫻桃難獻,而又隨春而歸去”落盡”,傷痛良深.”蝶翻”句以粉蝶無知,回翔取樂,反襯并加深悔恨心情.”子規”句,加深了亡國之預感.句中”小樓西”的西字,不是簡單的表方位,而是宋兵自西而來,故予以特別關注.”玉鉤羅幕”,點明以上見聞是從小樓窗口所及.倚窗銷愁,,愁偏侵襲,望幕煙之低垂,對長空而惆悵,為國勢朝不保夕而自傷.過片寫內景,時間自暮入夜.”別巷”句寫街巷人散初夜寂寥的景況,渲染環境氣氛.”望殘”句,刻畫出凄然欲絕的惆悵之人面對”煙草低迷”的寂寥天的形象.接寫室內的爐香悠閑繚繞著帶有”鳳凰兒”文的衾枕,卻見她空持羅帶的愁容.江山如此危殆,美人如此憔悴,凄慘,怎能不”回首恨依依”!結句點出一”恨”字,回貫全篇.全詞所發之亡國哀怨,深切感人!清平樂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
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
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1.春半:是指春意正深濃.春光明媚之時。
2.砌下:階下,玉砌的階下。落梅如雪:白梅似雪,落英繽紛。
3.雁來句:古人謂鴻雁傳書,但如今已到雁來季人卻不歸來,音信無憑。4.離恨二句:用遠接天涯.綿綿不盡.無處不生的春草比喻離愁別恨。
《楚辭.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今譯:別來又是春花爛漫,觸目傷情柔腸欲斷。
佇立在階下白梅飄落象雪花似的亂紛紛,剛剛拂掉又落滿一身。雁已歸來音信卻無憑,路途遙迢歸夢也難成。
這種離恨恰如無邊的春草,越走越遠還在萌生。簡析:這首詞寫的是離愁別恨。
乾德四年(966),李煜弟從善入宋不得歸。他思弟深苦,遂作此詞。
詞并未拘泥與此一情,而是虛筆點染,描繪出一種擴大的感情境界與氛圍。詞的開篇,點明事由與季節。
為什么在春意正濃.春光明媚之時,卻說“觸目柔腸斷”呢?原是“別來”之陰影籠罩了一切,觸目之景還是“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砌下”“還滿”寫出落花之多.佇立之久,表現了詞人無限哀傷的情懷和形象。
過片緊承“別來”二字,“雁來音信無憑”既是景象的轉換,也是情感深入,謂雁能傳書,但是雁來人不來,雁歸人不歸,徒增愁恨。“路遙歸夢難成”又翻進一層,為所懷念之人設想,語意奇特,委婉之至。
結尾二句以遠接天涯.無處不生的春草,來比喻離愁別恨,形象生動,貼切自然;在語法上一波三折,在語意上一唱三嘆,頓挫有致,情韻俱生。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
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沉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
垂淚對宮娥。1.四十年:南唐自建國至李煜作此詞,為38年.此處四十年為虛數.2.鳳閣:別作"鳳闕".鳳閣龍樓指帝王能夠居所.霄漢:天河.3.玉樹瓊枝:別作瓊枝玉樹",形容樹的美好.煙蘿:形容樹枝葉繁茂,如同籠罩著霧氣.4.識干戈:經歷戰爭.識,別作"慣".干戈:武器.此處指代戰爭.5.沈腰潘鬢:沈指沈約,曾有"革帶常應移孔。
以此推算,豈能支久"之語.后用沈腰指代人日漸消瘦.潘指潘岳,曾有詩云:余春秋三十二,始見二毛".后以潘鬢指代中年白發.6.辭:離開.廟:宗廟,古代帝王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7.猶奏:別作"獨奏"8.垂淚:別作"揮淚".這是李煜降宋之際的詞作.上片寫南唐曾有的繁華.建國四十余年,國土三千里地.居住的樓閣高聳入云霄,庭內花繁樹茂.這片繁榮的土地,幾曾經歷過戰亂的侵擾.幾句話,看似只是平平無奇的寫實,但卻飽含了多少對故國的自豪與留戀.幾曾識干戈,更抒發了多少自責與悔恨.下片寫國破."一旦"二字承上片"幾曾"之句意,筆鋒一疊,而悔恨之意更甚.終有一天國破家亡,人不由得消瘦蒼老.尤其是拜別祖先的那天,匆忙之中,偏偏又聽到教坊里演奏別離的曲子.又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