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清照和柳永同為宋詞什么派
婉約派
婉約派為中國宋詞流派。婉約,即婉轉含蓄。其特點主要是內容側重兒女風情,結構深細縝密,音律婉轉和諧,語言圓潤清麗,有一種柔婉之美。婉約派的代表人物有柳永、張先、晏殊、晏幾道、歐陽修、秦觀、賀鑄、周邦彥、李清照等(一般也包括晚唐五代時期的溫庭筠和李煜)。
柳永(約984年—約1053年),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稱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時學習詩詞,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離開家鄉,流寓杭州、蘇州,沉醉于聽歌買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進京參加科舉,屢試不中,遂一心填詞。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歷任睦州團練推官、余杭縣令、曉峰鹽堿、泗州判官等職,以屯田員外郎致仕,故世稱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對宋詞進行全面革新的詞人, 也是兩宋詞壇上創用詞調最多的詞人。柳永大力創作慢詞,將敷陳其事的賦法移植于詞,同時充分運用俚詞俗語,以適俗的意象、淋漓盡致的鋪敘、平淡無華的白描等獨特的藝術個性,對宋詞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齊州章丘(今山東章丘)人。宋代(兩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李清照出生于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出嫁后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時,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2. 宋詞的體系,比如李清照的易安體
大概來說,總共是4大體派:
王荊松體:是王安石的詩風,雖然是詩中的體派,但后來也流入詞中,這種詩風在絕句上可謂走到最高峰。王荊松體的風格在于對句子形式上的特點花費較多心血,力求語句獨秀,深婉不迫又生硬崎嶇,兼唐詩之風與宋詞之情,對宋詞影響較大。
易安體:李清照對詞有“別是一家”之說,因此李清照作詞力求有“獨特之處”,易安體與別的詞不同,最大的特點就是易安體將生活中的俗語引入詞中,讀起來倍感新穎。其次李清照為歷史上第一女詞人,她的詞風可說是婉約派詞風中最為凄切的一種,是離愁類詞的代表體系。其三,易安體的部分詞作,也有丈夫氣,宋代豪放派詞作代表辛棄疾也著有易安體類的詞,辛棄疾的易安體詞柔而帶有剛勁,又是易安體詞的一大特點。
誠齋體:是南宋詞人楊萬里的是個風格,這種詞風最大的特點在于詞人能敏銳的發現自然變化的特點、規律等等,因此是以寫景詞為多,詞人將不容易被常人發現與容易被常人忽略的景色融入自己主張的觀點,也便是誠齋體派的詞了。
鐵崖體:元末詩人楊維楨,號鐵崖,因此他的詞風被稱謂鐵崖體。大體上說,鐵崖體可以分為4種類型:
宮詞,這種詞被人們以清爽流麗著稱,常常用華麗的此舉來形容一些浪漫的事物;
香奩詩,這種詩讀起來,使人們感覺體貼,和婉約派中描寫美景的詞類似,使人讀起來感覺或浪漫或舒適,而且香而不艷;
竹枝歌,這種歌賦大多運用的吳地民歌的曲調,也是寫男女感情,但是語句較其它的體系以及宮詞卻是讓我覺得活潑大方,感情灑脫;
古樂府:這是當時的一種新體系,嘗試用一種峰谷情致兼有的體派風格,和古代的樂府詩不盡相同,也和當時的新詩體也不盡相同,具有崎嶇瑰麗的風格。
3. 李清照是宋詞什么派的派宗主
李清照是宋詞婉約派宗主,獨樹一幟。
婉約而不柔靡,清秀中有真情實 感,語言清新自然,音調優美,號為“易安體”。 易安體最主要的特點是女性成了抒情主人公的主體,詞中的女性形象就 是女詞人自己。
李清照向整個社會敞開心扉,傾吐自己的歡樂、憂愁、痛苦 和追求,描述自己在風云變幻的時代,步履艱難的人生,充滿了一種純潔高 雅的女性意識。李清照詞的主調就是一個“愁”字。
南渡之前是閨愁,離愁; 南渡之后是思鄉之愁,國破家亡的悲愁。李清照以其委曲細膩的筆法抒發婉 曲細膩的愁思,不矜持,不忸怩作態,以真情寫真境,自成一種風韻天然的 境界。
語言率真自然,清新雅麗,具有深厚的語言素養。加之嚴謹婉轉和諧 的韻律,足使李易安的詞名噪一時,空前絕后。
4. 辛棄疾和李清照分別是什么派的代表前者表達了什么,后者表達了什么
辛棄疾是豪放派詞人,李清照是婉約派詞人。婉約派,是宋詞風格流派之一。另一個相對的流派是豪放派。
豪放派”詞人辛棄疾(字幼安),不僅是一位畢生致力于國家統一的民族英雄,也是一位高產的文學家,他創作的詞慷慨悲壯,筆力雄厚,辛棄疾和李清照同是山東歷城人,又同是詩詞大家。但他們的詞風是如此迥異,很難有共同語言。辛棄疾的詞就象一把出了匣的長劍,時而鋒利,時而豪放,時而慷慨縱橫。他一生的時間耗在了統一祖國的事業上,然而支離破碎的南宋王朝以無法改變歷史的必然。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濟南人。其父李格非為北宋著名學者,其母為北宋名臣王拱辰之孫女,擅長詩文。自幼受家庭環境熏陶,善于文章,工于詩詞,為歷代文人所稱賞,被譽為南宋婉約派宗主。婉約詞派的特點,主要是內容側重兒女風情。結構深細縝密,重視音律諧婉,語言圓潤,清新綺麗,具有一種柔婉之美。內容比較窄狹。
李清照在文學上的最大成就就是她有了前無古人的婉約,以獨特的藝術風格,也是起了一面旗幟
5. 宋詞主要分為什么派和什么派
宋詞分為兩大流派:婉約派和豪放派
婉約派 為中國宋詞流派.婉約,即婉轉含蓄.其特點主要是內容側重兒女風情,結構深細縝密,音律婉轉和諧,語言圓潤清麗,有一種柔婉之美.
婉約派的代表人物有李煜、柳永、晏殊、歐陽修、秦觀、周邦彥、李清照(宋代最著名的女詞人)等
豪放派以蘇軾、辛棄疾為代表,表現出充沛的激情,豐富的想象力和變化自如、多姿多彩的語言風格,作詞豪放、大氣.被婉約派為正統的詞論家稱為“異軍”、“別宗”、“別派”
代表詞人為蘇軾、辛棄疾 歐陽修等.
6. 李清照的最后一首詩是什麼
寒窗敗幾無書史,公路可憐合至此。
青州從事孔方兄,終日紛紛喜生事。
作詩謝絕聊閉門,燕寢凝香有佳思。
靜中吾乃得至交,烏有先生子虛子。
——李清照《感懷》 【注釋】:
宣各辛丑:即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
萊:萊州,今山東萊州市(原名掖縣)。
禮韻:宋代官頒韻書《禮部韻略》,共五卷。宋時考試以此為據,不依《廣韻》、《集韻》。
公路:漢末袁術,安字公路。《三國志·袁術傳》裴松之注引《吳書》:“術既為雷薄等所拒,留住三日,士眾絕糧,乃還,至江亭,去壽春八十里,問廚下,尚有麥屑三十斛。時盛暑,欲得蜜漿,又無蜜。坐欞床,嘆息良久,乃大咤曰:‘袁術至于此乎!’因頓伏床下,嘔血斗余,遂死。”李清照詩中用以喻室中空無所有。
青州從事:指好酒。
孔方兄:指錢。古錢外廓圓,內方孔。
喜生事:喜,喜好。生事,引起事端。
燕寢凝香:燕寢,古代多指帝王寢息之所。后亦指地方官員之公館。趙明誠為萊州知事,故云。香凝,香氣凝結。
烏有先生:烏通無。即無有先生。
【賞析】:
此詩作于宋徽宗宣和三(1121年)八月。李清照與丈夫趙明誠屏居青州十年后,趙出守萊州。李清照于萊州作此詩。詩的開頭兩句首先描繪了詩人所處的環境,寒窗敗幾、空無所有,從寫生活環境中反映出詩人心境。然后轉入議論,對酒與錢這類世人皆為之吸引的東西,表示了輕蔑。此詩雖為因閑而作,卻絕非賦閑之篇,詩人的理想、情操、呂品格、皆融于詩中,是一首較好的述懷詩。
這詩說的什么意思啊?我來到萊州這個房間里頭,窗戶破敗,桌椅陳舊,年久失修,既沒有書籍,也沒有字畫,我在青州所熟悉的一切,在這兒都沒有,我已經變得像當初三國時候,袁術兵敗如山倒的時候那種慘狀。袁術兵敗的時候,跟他手下說我想喝點蜜糖水,那人回答得好,說現在只有血水,哪有蜜糖水?袁術聽了以后大喊一聲,口吐鮮血而死。李清照說,我比那個袁術還要慘,這都是因為美酒和榮華富貴惹得禍,為什么呢?天下人都會追求美酒,都會追求榮華富貴,所以才會拋棄安逸清凈的生活,到這個地方來追求功名富貴。可不是嘛,我的丈夫就沒法兒陪我,害得我一個人待在這個冷冷清清的地方,我百無聊賴,怎么辦呢,只好把門關起來,自己寫兩首詩,聊以消遣孤寂的情懷。
最后兩句說得特別絕,說什么呢?說你別以為我很孤單,我一點都不孤獨。我有好多朋友呢,起碼有兩個,一個叫子虛,一個叫烏有,合在一塊兒就是子虛烏有,這是我最好的朋友。其實你要想想,這詩寫得特別地奇怪,為什么呢?它不是一首送別詩,也不是一首相思的詩,而是一首什么呢,倍感冷落之后的抱怨的詩,這個題材跟剛才讀的那首詞完全不一樣了,它表達是一種非常冷清和寂寞的氛圍。
7. 李清照的易安體
簡單的說,李清照的易安體與別的詞最大的不同,在于易安體貼近生活,將口語寫入詞中,如李清照《聲聲慢》中就很多“怎敵他、晚來風急”與“怎一個愁字了得?”中“怎”是就是口語的一種。
其次,易安體在婉約派中,可以說是凄慘格調的代表體系,易安體的詞讀起來催人惆悵,這也是和李清照的身世分不開的。最后是易安體在感情上柔中帶有剛勁,除李清照的詞外,辛棄疾也著有易安體系的詞,辛棄疾為宋代豪放派詞人,作出的婉約風格的詞也帶有剛勁,將他的詞歸如易安體,自然可見易安體柔中帶剛,感情豐富多樣,叫人讀起來感覺哀而不衰了。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李清照和柳永同為宋詞什么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