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第二十三回,花朝節期,正當陽春,桃花盛開;沁芳閘橋畔,落英繽紛。
此時,黛玉見風吹殘紅飄落滿地,惜花埋之,為落花立一花冢。
而寶黛之間,是流水知音、心靈相通,正當黛玉為花立花冢時,寶玉攜《西廂》于沁芳橋邊也不忍踐踏落花,欲使落花隨流水而去,正巧與黛玉相會。
黛玉言水雖潔凈,卻有人混污,若以絹囊之,埋于土中,隨土消散則更為自然。
寶玉聽后,亦喜不自禁,欲放下書幫助黛玉。
由此,引出紅樓夢中的又一出經典片斷“寶黛共讀西廂”。
黛玉葬花是紅樓夢中最經典的片段之一。
林黛玉由對落花的憐惜,為落花立花冢,而感悟于自身的愛情和命運,寫下一曲千古絕唱《葬花吟》。
黛玉為花立冢,為花哭泣,也是為自身的愛情與現實的無奈而立冢悲泣,黛玉葬花,亦是葬己。
而穿插于黛玉葬花過程中的“寶黛共讀西廂”、“寶黛釋疑”更是成為感動千千萬萬有情讀者的美麗絕唱。
精彩句子如下:
黛玉葬花這一部分最為重要的就屬林黛玉在葬花時隨口吟出的詩詞,通過這些詩詞很好的抒發和表達了主人公林黛玉內心的孤獨和傷感。
我認為最巧妙的一點在于,《紅樓夢》原文當中并未出現任何夸贊林黛玉這首詩詞做的好的文字,而是在第二十七回的末尾寫上“寶玉聽了不覺癡倒.”這短短的八個字,這八個字遠比上百字的華麗夸贊,從賈寶玉聽到林黛玉的吟賦之后的表現來凸顯黛玉葬花的悲傷之情,結尾以賈寶玉作為陪襯,因為寶玉聽到了黛玉的詩而慟倒(過度悲傷)在山坡上,寶玉的這一個動作為黛玉葬花添上了精妙的一筆,使得更有感染力!
從情節結構來說,作者在描寫寶釵撲蝶之后,接著又寫黛玉葬花,這對于表現寶釵和黛玉的性格特點來說,正好起到了相互映襯的作用。
這樣的對比,使寶釵和黛玉的性格特點各自表現的更加生動、鮮明,也能夠使人讀后難以忘懷。
受字數限制,未完待續。
追答
十六歲的雨季,對回答不滿意嗎?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求紅樓夢黛玉葬花精彩片段、精彩句子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