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人教版)第18課課文
第18課《稱贊》(說課稿)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教材二年級上冊的第18課——《稱贊》。
下面我從教材、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以及教學板書這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稱贊》是二年級上冊第五組課文的第一篇文章。
本組教材以“友好相處、團結合作”為主題,體現了濃郁的時代氣息和現代意識。《稱贊》這篇課文是一個生動感人的小故事,從小刺猬和小獾相互稱贊的對話中,我體會到了發自內心的真誠贊美和這贊美產生的神奇力量。
課文圖文并茂,學生可借助插圖閱讀課文,從小刺猬、小獾的表情和動作中,感受到他們相互稱贊的愉快心情和成功的快樂。 根據新課程標準和本組課文訓練的主意圖以及學生的實際,本課教學,我安排了2課時。
在第一課時,我將完成識字、寫字,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的教學任務。第二課時,復習鞏固課文中的生字,繼續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互相稱贊帶來的快樂。
我主要介紹的是第一課時。我是這樣設計教學目標的: 1.認識10個生字,學寫“板、椅”2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受互相稱贊帶來的快樂。 3.學著發現別人的優點,恰如其分的贊美別人。
解讀重點:本課的生字相對較多。讓學生通過一定的方法自主識字寫字。
突破難點:通過啟發學生觀察,聯系已有經驗自主識字。 二、教法與學法 在這堂課中,我們采用了創設情境法,談話法、直觀教學等方法,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
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形成學生質疑問難,自主合作學習的局面。 三、說教學過程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采用了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主要從四個方面進行教學。
(一)創設情境、談話導入。 一開始,老師對學生給予稱贊,創設一個良好的氣氛,然后再 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從而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開始,我們根據兒童的特點,讓學生認識“刺猬”、“小獾”,有機地把學生帶進喜聞樂見的生活中,然后再自讀課文,讓學生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預想:學生可能會這樣說:“課文講了小刺猬先稱贊小獾,小獾又稱贊小刺猬的事。”或者說“小刺猬和小獾互相稱贊的事。”
如果學生只說了一方面的稱贊,我要引導學生再讀讀課文,把課文意思說完整。根據學生的回答,我在黑板上貼出小刺猬和小獾的圖片。
告訴他們“這就叫相互稱贊”。) 看看刺猬和獾互相鼓勵與稱贊會有什么神奇的作用,這樣導入符合低年級兒童的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給方法,自主識字。 生字認寫分開后,認的多,寫的少,如何讓學生輕松地識記生字呢?我嘗試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和生字多次見面,并教給一定的識字方法。
首先讓學生在自由讀課文時,圈出不認識的生字,讓學生請教書上的“樹葉老師”,熟讀生字。然后用游戲形式出示帶生字的詞語帶音節讀,去拼音讀。
為抓住學生的好奇心,我還設計了 “小刺猬”和“小獾”的圖片,通過看圖片,閱讀短小的兒歌,既讓學生認識了這兩種小動物,又復習了本課的生字。緊接著,讓學生尋找生字的規律識記生字,如 “猬”“獾”都是“反犬旁”,這類字往往形容四只腳的帶皮毛的小獸。
這樣,學生就觸類旁通了。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我們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
因此課上創設去森林王國游玩,通過開火車、摘蘋果等游戲來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認識了生字詞,課堂氣氛也活躍起來。在學習生字,新詞時,交流學生之間識記生字的好方法,并加以表揚稱贊,學生朗讀課文生字,新詞時,教師應首先應給予肯定,再加以糾正,讓學生在一個充滿贊聲的課堂中學習稱贊的這一課文,在認識理解新詞時,提示學生理解詞語的方法“請教老師同學,查查字典,看看插圖,聯系上下文理解??”,如看插圖就能正確區分板凳與椅子的不同,這樣學生在讀課文時,就不難理解做椅子比做板凳來得難。
這里提到的許多理解詞語的方法,在以后的讀文理解時也會發揮不少作用。 (三)學習句子,鞏固生字。
就低年級語文教學而言,字詞句的教學是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因此,我設計了積累課文中的詞語,指導讀好文中的長句的練習。為學習課文打下了基礎。
抓住生字較多的句子入手。即:小獾已經做成了三個小板凳。
小板凳做得很粗糙。但是看的出,他做得很認真。
這兩句帶生字的句子中, (四)、游戲激趣、鞏固識字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我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因此,課上通過摘蘋果、開火車等游戲來激發學生的興趣,鞏固了生字詞。
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課堂氣氛也十分活躍。
(五)指導寫字 在學生比較板凳和椅子之后,第一步,我出示“板”“椅”兩個字,引導學生記憶生字,從整體觀察結構,發現相同和不同處。掌握兩個字“左窄右寬”的特點;第二步,讓學生說說寫好這兩個字要注意哪些。
小學生二年級好詞好句
二年級人教版語文上冊詞語積累
? 三字詞語ABB式
轟隆隆笑瞇瞇 笑哈哈 笑嘻嘻笑呵呵 笑吟吟 水淋淋 水靈靈
汗淋淋 陰沉沉 血淋淋 懶洋洋圓溜溜 慢吞吞 興沖沖 綠油油
紅彤彤紅艷艷 紅通通 黑乎乎 黃澄澄白花花 亮晶晶
? 四字詞語之ABCD式
天高云淡秋高氣爽 大雁南飛 山河壯美 層林盡染疊翠流金 景色宜人 五谷豐登瓜果飄香 春華秋實秋收冬藏 聞名中外 金光閃閃 景色秀麗
奇形怪狀 四海為家 豐富多彩 和藹可親 綠樹成陰 鮮花盛開 川流不息名勝古跡風景優美 高樓大廈不約而同坐井觀天迫不及待 熱情幫助 友好相處 團結合作 叫苦連天 展翅欲飛 引人注目 百花盛開 秀麗神奇
? 四字詞語之ABCC式
興致勃勃議論紛紛 金光閃閃
? 四字詞語之又A又B式
又悶又熱 又窄又矮 又香又甜 又寬又長 又紅又大 又尖又長 又細又長
? 四字詞語之式ABAC
大模大樣 自言自語蕩來蕩去 各種各樣 無邊無際 無影無蹤
一上一下 大口大口
? 四字詞語之成語故事
一本正經二話不說 三心二意四面八方 五顏六色 六神無主
七嘴八舌 八仙過海九牛一毛十全十美 尺有所長 寸有所長
取長補短相得益彰管中窺豹坐井觀天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拔苗助長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后羿射日精衛填海嫦娥奔月
女媧補天
? 四字詞語之AABB式
穩穩當當 平平整整 清清楚楚 干干凈凈 斷斷續續 搖搖擺擺
蹦蹦跳跳 彎彎曲曲 平平淡淡 平平整整 許許多多 多多少少
反反復復 忙忙 認認真真 仔仔細細 結結實實 飄飄搖搖
祖祖輩輩 乒乒乓乓 明明白白 說說笑笑 來來往往嘰嘰喳喳
吞吞吐吐(帶有動詞的)
人教版的二年級語文生字該怎么教
教師教是為了不教,這就要求我們教給孩子識記的方法。
1. 形象記憶法。
在識字教學中,通過簡筆畫、動作、語言等,創設情景,使漢字與事物形象地聯系起來,能有效地提高識字效率。如教“哭”字時,學生比較容易寫漏一點,老師可以出示一幅小妹妹哭的圖畫,再讓學生用簡筆畫畫出她哭的樣子,老師指出“哭”上兩個口表示眼睛,一點是哭的眼淚。這樣,學生寫“哭”字時,就會想到這滴眼淚,就不會漏寫這一點了。
2.猜謎識字法。
學“碧”字的時候我就編了一個謎語:王子和白雪公主坐在石頭上說悄悄話。這個謎語利用了學生喜歡童話故事的心理編的,這樣學生就高效率地記住了這個生字。
3.順口溜識字法。
遇到難、易錯的字,借助順口溜教學。如教學“美”字:羊字沒尾巴,大字在底下;順口溜識字教學,幽默風趣寓教于樂,瑯瑯上口,易學好記,學生印象深刻,既能展現語文課的趣味性,活躍課堂氣氛,又能提高識字效果
4.找規律識字法。
在識字教學中,引導學生去尋找規律的方法。加一加:如方加一個反文旁就成了放。減一減:如:學了園,減一減就成了元。換一換:如底和低就可采用換一換的辦法
5.故事識字法。
小孩子都喜歡聽故事,在識字教學中,若能把一個個抽象的漢字演繹活化成一個個生動有趣的小故事,讓他們通過聽故事、講故事,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記住生字,更能激發他們的識字興趣。
6.用比較法識記。
漢字中的形聲字占了多數,因此掌握好這類字的造字規律將對今后提高生字的識記效率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形聲字有兩部分組成:形旁(表義),聲旁(表音)。教學時,要將漢字音、形、義三者結合起來識記。如教學“青、請、鏡、睛”,告訴孩子們“青”是聲旁,所以這幾個字的韻母都是后鼻韻母ing, “請”跟語言有關,部首是言字旁,“鏡”是金
屬,部首是金字旁,“睛”是眼睛,所以部首是“目”旁。運用這種方法能使孩子牢固建立音、形、義三者之間的聯系,有效地提高識記效率。
7.鼓勵孩子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
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成為一個發現者、創新者,他們喜歡用自己獨有的方式去認識事物,得到肯定后往往會獲得心靈上的滿足,并會用更高的情趣,更積極的方式去探索新知。教師要想方設法保護他們這種熱情,鼓勵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識字,不要強求統一。
8.生活中識字,課外閱讀識字。
語文是最開放、最容易和社會發生聯系的學科。因此識字教學也應該是開放的,不只局限于課堂,我們要運用好社會生活這個大課堂。我們要讓孩子們主動認識出現在身邊的字,如:學校的標語,街上的廣告牌、店名,食品上的名稱等。我們可在班上開展“讀故事講故事”活動,既擴大了識字量,豐富字詞積累,又培養了孩子的口頭表達能力。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二年級上冊《字詞句篇》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