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描寫《瀏陽河》曲子的作文
夜晚的瀏陽河
“瀏陽河,彎過了九道彎,幾十里的水路到湘江。。”這首歌大家都很熟悉,今天晚上我們就來到了歌里所說的瀏陽河。
下了車,遠遠望去,河畔邊有許許多多的人在歡快的舞蹈,我.媽媽和靈媽媽忍不住投入到歡快的舞蹈中。我們唱啊跳啊,玩得可愉快呢!
扭頭一看,我們發現河邊有三五人騎著雙人單車在欣賞河邊美景,媽媽說:“我們也去騎雙人單車吧!”
這可是個不錯的建議,于是,我們一路哼著小調,來到了租單車的地方。哈,這雙人單車還真不賴!前面放東西的地方有一個花環,這讓人覺得有點像結婚的車子,最特別的是剎車竟然在單車的中間。
媽媽問:“租一輛單車多少錢?”
老板娘回答道:“一小時十元。”
媽媽馬上答應了,我們快樂地踩著雙人單車,媽媽和林媽媽當車夫,我坐在中間掌控方向,一邊騎一邊欣賞著美麗的河畔風景:天空是那么烏黑,幾點星光閃爍,好像在歡迎我們的到來;河堤旁的路燈一盞盞亮起真像一只只螢火蟲,在夜間散發著迷人的魅力;“河水仙子”倒印出星星點點的燈光,好像在調皮的對我眨眼;騎完單車,媽媽和靈媽媽靠在河邊的護欄上聊天,仿佛我聽到她們說起了瀏陽河的九道彎,這不禁讓我又想起了那一首歌——瀏陽河 。怪不得這首歌能傳唱于世,歌聲動聽,景色更是醉人呀!
啊,夜晚的瀏陽河真像一位蒙著面紗的美少女,別有一番迷人的風情呀!
描寫古箏的句子
1) 自從第一次接觸到古箏,我就深深地愛上了它。
因為古箏曲聽起來時而溫文爾雅,時而又熱情奔放,人在不同的心境下彈奏出來的曲風也是不一樣的,所以,從曲子中,可以一下子就明白彈奏者的心情。 2) 古箏的形狀為長方形,一弦一音,唐宋時有弦十三根,最早以二十五弦箏為多,后逐漸增至為十六根弦、十八弦、二十一弦等,目前最常用的是二十一弦。
3) 是啊,古箏曲美,美在韻味,美在古樸,美在典雅,美在純凈,美在飄逸。 4) 余音繞梁,三日不絕。
如山澗泉鳴,似環佩鈴響。 空靈之聲令人憶起那山谷的幽蘭,高古之音仿佛御風在那彩云之際。
5) 那優美動聽的旋律,會把你帶到遠古,使你在思緒上寧靜,即便是聽完,也覺余音切切,回味綿長。 6) 古琴,低沉深奧;二胡,催人淚下;蕭,凄凄涼涼。
而古箏,是柔和的,是優美的;有時,又是雄偉的,是有力的。 7) 做完一道道令人頭疼的試題,來到我心愛的古箏前坐下,輕輕撥動琴弦,來一曲《漁舟唱晚》,一天的疲倦,都被這優美的旋律淡化了,仿佛剛吸了一口雨后甜潤的空氣。
彈古箏真好! 8) 我喜歡彈古箏,因為它讓我充滿了成就感。即使現在學習的負擔比以前重了很多,但我仍堅持每天晚上都要練一個小時琴。
功夫不負有心人,現在我的彈奏水平已經很棒了。我也經常參加一些表演,經常得到大家的掌聲,那時的我感到無比的自豪啊。
9) 古箏是中國傳統的一門優雅藝術,它不但可以陶冶人的情操,還可以預防近視,鍛煉手腦的統一。 10) 古箏是一種古老的民族樂器,結構由面板、雁柱、琴弦、前岳山、弦釘、調音盒、琴足、后岳山、側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組成;箏的形制為長方形木質音箱,弦架“箏柱”可以自由移動,,一弘一音,按五聲音階排列,最早以弦琴為最多,唐宋時有弦根,后增十六弦、十八弦、二十一弦等等。
目前最常用的規格是二十一弦琴。 15) 古箏的琴聲十分優美,像小溪那泉水叮咚,又有著憂傷,好似那山谷的幽蘭,也不少那份氣概,好像一位英雄豪杰,古箏的琴聲是多變的,要看彈琴人的心情和感覺,古箏是一種琴聲讓人陶醉的、讓人仿佛生臨其境。
16) 古箏—給我的童年帶來了豐富的色彩,更為我今后的人生架起了一座美麗的彩橋。我愛古箏! 17) 聽起來或纏綿悲切,或泉水叮咚,或如走馬搖鈴。
它的余音長短適中,最富于表現莊重古樸的抒情樂曲。那箏音有如橋下潺潺的流水,孤鴻飛過時的幾聲清啼,以及易安的婉婉嘆息;有如看薛濤的浣花小箋,看一朵淡淡的蘭花,靜靜的開放在遙遠的夜空;又恰似那一樹紫丁香的繽紛。
18) 古箏它演繹了揚州的風雅韻事!它熏陶了一代一代的古箏愛好者,如果將揚州的古箏史比作一個人的成長經歷的話,那如今她已經成長為一名成熟細膩的靈秀女子,她有著她獨特的個人魅力吸引著一批批地藝術者走進它的靈魂世界,與她共鳴,與她共慰、共進…… 19) 辛苦的勞動讓我有了收獲,收獲的喜悅也給我帶來了學習的動力。現在我對古箏更是情有獨鐘,它讓我陶醉,讓我在悠悠琴聲中,享受彈琴的樂趣,它讓我欣喜,讓我在勤學苦練中享受成功的快樂! 20) 拿起古箏,緩緩劃動下細細的琴弦,優美的音符一個個輕快的跳出,彈奏一曲古典之韻,看著譜上抒寫的詞,用琴勾勒出來的音蒹葭動人的美感。
低頭吟唱,從嘴上蹦出的詞變的順暢,像一條流動的溪水,把人帶進聒美的心境,這些文字編奏的詞,自然淳樸。
古箏曲瀏陽河是怎樣創作的
《瀏陽河》這首樂曲原是50年代的創作歌曲,旋律流暢、優美動聽。70年代由著名古箏演奏家張燕改編為箏曲,雖然對原曲調未作發展,但由于各段巧妙地運用了不同的技法,從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使樂曲具有了更強烈的感染力。樂曲中采用變奏曲的形式,深情的表達了人民對家鄉和生活的熱愛。
古箏曲《瀏陽河》中采用的演奏手法在整個曲目中主要分為三塊,第一塊是運用左手揉、吟、滑、按的技法來表現樂曲柔美的旋律,這一塊在樂曲中首尾相應演奏兩邊;第二塊就是雙手配合快速彈奏部分;第三塊則運用如流水般的雙手交替下行琶音來表現樂曲動聽的旋律。
在樂曲的第一段中主要是注意按滑音的準確性和控制好樂曲的速度,就像是在用歌聲深情地將內心對生活的愛娓娓道來;整個樂曲中主要有兩個難點,也就是后面的雙手配合快速彈奏及琶音部分。
贊美古箏的詩詞
昨夜寒蛩不住鳴。
驚回千里夢,已三更。
起來獨自繞階行。
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
舊山松竹老,阻歸程。
欲將心事付瑤琴。
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岳飛《小重山》
鳴箏金栗柱,
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顧,
時時誤拂弦。
李端《聽箏》
彈箏北窗下,
夜響清音愁。
張高弦易斷,
心傷曲不道。
蕭綱《彈箏》
多景樓上彈神曲,
欲斷哀弦再三促。
江妃出聽霧雨愁,
白浪翻空動浮玉。
喚取吾家雙鳳槽,
遣作三峽孤猿號。
與君合奏芳春調,
啄木飛來霜樹杪。
蘇軾《甘露寺彈箏》
秦箏吐絕調,
玉柱揚清曲,
弦依高和斷,
聲隨妙指續。
徒聞音繞梁,
寧知顏如玉。
沈約《詠箏》
佳人當窗弄白日,
弦將手語彈鳴箏。
春風吹落君王耳,
此曲乃是《升天行》。
李白《春日行》
端居正無緒,那復發秦箏。
張九齡《聽箏》
明月照人古,開簾彈玉箏。
常建《高樓夜彈箏》
寶箏鈿剝陰塵覆,錦帳看消畫燭幽。
廖融《退宮妓》
清箏何繚繞,度曲綠云垂。
李白《邯鄲南亭觀妓》
何處哀箏隨急管,櫻花永巷垂楊崖。
李商隱《無題四首》
出簾仍有鈿箏隨,見罷翻令恨識遲。
盧綸《宴席賦得姚美人后箏歌》
弦危中婦瑟,甲冷想夫箏。
李商隱《送千牛將軍赴闕五十韻》
齊瑟彈東吟,秦弦弄西音。
李白《古風》之五十四
萬松亭下清風滿,秦聲一曲此時聞。
劉禹錫《傷秦妹行》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玉涯《秋夜曲》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贊美瀏陽河古箏曲的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