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形容溝通的詩句有哪些
1,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
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出自唐代:崔顥《長干行·君家何處住》 白話文釋義:請問大哥你的家在何方。
我家是住在建康的橫塘。停下船吧暫且借問一聲,聽口音恐怕咱們是同鄉。
2,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出自唐代:杜牧《清明》 白話文釋義:江南清明時節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借問當地之人何處買酒澆愁,牧童笑而不答遙指杏花山村。
3,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問劉十九》 白話文釋義:新釀的米酒,色綠香濃;小小紅泥爐,燒得殷紅。
天快黑了,大雪將要來。能否共飲一杯?朋友! 4,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壺百甕花門口。
道傍榆莢巧似錢,摘來沽酒君肯否。——出自唐代:岑參《戲問花門酒家翁》 白話文釋義:這位老人家七十歲了仍然在賣酒,將上千個酒壺和酒甕擺放在在花門樓口。
道路旁的榆莢看起來也很像一串串銅錢,我摘下來用它買酒您可賣否? 5,向夕問舟子,前程復幾多。灣頭正堪泊,淮里足風波。
——出自唐代:孟浩然《問舟子》 白話文釋義:黃昏時候,我詢問劃船人,前面還有多少路程?船夫說:“河灣處正好停船,淮河里浪高風緊。”。
2、 形容溝通的詩句
1、池通淺沮溝 唐 白居易 《履道新居二十韻》
2、佳氣滿通溝 唐 李隆基 《春臺望》
3、蹀躞繞通溝 唐 武平一 《幸梨園觀打球應制》
4、槐色蔭通溝 唐 王維 《奉和圣制暮春送朝集使歸郡應制》
5、御溝漲、潛通南浦 宋 萬俟詠 《三臺·見梨花初帶夜月》
6、溝塍處處通 王炎 《南柯子/南歌子》
7、流水通宮溝 宋 吳文英 《江神子/江城子》
8、秋水通溝洫 唐 杜甫 《與任城許主簿游南池(池在濟寧州境)》
9、溝聲通苑急 唐 韓愈《和席八十二韻》
10、溝塍通謝墅 元 王冕 《山中雜興 十四》
3、 描寫溝通的詩詞
《長干曲》 唐 崔顥
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
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
【詩文解釋】
你家住在哪兒?我家就在橫塘。停船暫且相問,或許我們還是同鄉呢。
【詩文賞析】
本詩是一首女子向男子發問的詩,寥寥數語,形象地將女子既想結識對方,又怕露骨的心態描繪了出來。詩人巧妙地以口吻傳達人的神態,用女子自報家門的急切程度,傳達了這個女子大膽、聰慧、天真無邪的音容笑貌,純樸清清,饒有情趣。
李商隱 無題 其一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4、 形容溝通的古詩詞有哪些
《長干曲》 唐代: 崔顥 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
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酬張少府》 唐代: 王維 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
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 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芙蓉樓送辛漸》 唐代: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宋代:辛棄疾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
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
卻道天涼好個秋。《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 唐代:李商隱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詳細釋義: 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
······《長干曲》 釋義:請問大哥你的家在何方。我家是住在建康的橫塘。
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酬張少府》 釋義:君若問窮困通達的道理,請聽水浦深處漁歌聲音。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芙蓉樓送辛漸》 釋義:朋友啊,洛陽親友若是問起我來;就說我依然冰心玉壺,堅守信念。
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釋義:想說卻說不出。
想說卻說不出,卻說好一個涼爽的秋天啊!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 釋義:身上沒有彩鳳那雙可以飛翔的翅膀,心靈卻像犀牛角一樣,有一點白線可以相通。
。
5、 形容近代交流方便的詩句
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
【出處】劉勰《文心雕龍·知音》.
【大意】練習一千支樂曲之后才能懂得音樂,觀察過一千柄劍之后才知道如何識別劍器.
【提示】要學會一種技藝,不是容易的事;做個鑒賞家,也要多觀察實物,紙上談兵是不行的.讀書要破萬卷,下筆才能如有神助.做任何事情,沒有一定的經驗積累,就不會有很高的造詣.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出自杜甫《南陵別兒重入京》
意思是:書讀得多,提起筆來寫文章才能一氣呵成
6、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形容互相交流的詩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