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愛迪生
愛迪生是世界上有名的發明大王,他的發明有一千多項,像電燈、留聲機、電影機等都是他發明的。
然而童年的愛迪生因為家中貧窮,只上過幾年學,他十二歲便到火車上去賣報了。
不能去學校讀書,他就自學。
他非常熱愛學習,一邊賣報一邊看書看報,抓緊時間學習和做實驗。
愛迪生的父親平時對家里人要求很嚴格,他規定全家每天晚上十一點半前必須關燈睡覺。
可是,愛迪生賣完報紙回到家常常是晚上十一點了,這樣他回家后就沒時間做自己喜歡的實驗了。
這對于喜歡自己學習、摸索的愛迪生來說,簡直是難以忍受。
于是他想來想去,終于想出一個好辦法,能讓爸爸支持自己做實驗。
一天,愛迪生用銅線在樹上架起了電線,直接接到他的好朋友家里,并把當天賣剩下的報紙和一臺電報機留在朋友家。
晚上會到家后,他爸爸要看報紙,愛迪生說今天的報紙賣完了。
起先他的爸爸并沒有非常可惜。
愛迪生為了引起爸爸的興趣,就開始說起今天報紙的內容如何新鮮有趣,沒有看真是非常可惜。
愛迪生的爸爸聽到他講得如此繪生繪色,真的非常想看。
于是他問愛迪生還能不能想辦法找一份來。
愛迪生說,他的朋友佳麗還有一份,他可以用電報把報紙的內容傳過來。
這個時候愛迪生的爸爸想看報紙的癮上來了,于是就痛快地答應了他。
愛迪生的爸爸看到兒子自制的土電報機還真能用,心里非常高興。
心想,這孩子也不簡單!從此以后,他就再也不阻止愛迪生晚上道電報實驗了。
后來愛迪生經過艱苦地努力,終于成了世界上偉大的科學家。
2、柏拉圖甩手
一天,古希臘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對學生說:“從今天開始,我要你們做一件事,每天堅持甩手300下,以鍛煉你們的意志。
”全班哄堂大笑,甩手,這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了,誰做不到啊!
第二天,蘇格拉底問有多少人甩手300下,100%的學生都興奮地舉起了手。
一個月過去了,蘇格拉底第二次問時,有80%的學生舉起了手,表示自己堅持下來了。
兩個月三個月……一年過去了,蘇格拉底再次提起甩手的事,全班鴉雀無聲,大家面面相覷,都覺得十分慚愧。
只有一個人舉起了手,老師看見了,對他點了點頭。
這個舉手的學生是柏拉圖,他就是靠這種持之以恒的精神,成為古希臘的又一哲學泰斗。
3、萊特兄弟的飛翔夢
百多年前,一位窮苦的牧羊人帶著兩個幼小的兒子替別人放羊為生。
一天一群大雁鳴叫著從他們頭頂飛過,并很快消失在遠方。
牧羊人的小兒子問父親:“大雁要往哪里飛?”牧羊人說:“它們要去一個溫暖的地方,在那里安家,度過寒冷的冬天。”
大兒子眨著眼睛羨慕地說:“要是我也能像大雁那樣飛起來就好了。
”小兒子也說:“要是能做一只會飛的大雁該多好啊!”牧羊人沉默了一會兒,然后對兩個兒子說:“只要你們想,你們也能飛起來。”
兩個兒子試了試,都沒能飛起來,他們用懷疑的眼神看著父親,牧羊人說:“讓我飛給你們看。
”于是他張開雙臂,但也沒能飛起來。
可是,牧羊人肯定地說:“我因為年紀大了才飛不起來,你們還小,只要不斷努力,將來就一定能飛起來,去想去的地方。”
兩個兒子牢牢記住了父親的話,并一直努力著,等他們長大——哥哥36歲,弟弟32歲時——他們果然飛起來了,因為他們發明了飛機。
這兩個人就是美國的萊特兄弟。
4、史泰龍
一提起史泰龍,大家都知道他是一個世界頂尖級的電影巨星,可他的人生經歷更讓人心酸,更能給人啟迪。
史泰龍生長在一個酒賭暴力家庭,父親賭輸了就拿他和母親撒氣,母親喝醉了酒又拿他來發泄,他常常是鼻青臉腫。
高中畢業后,史泰龍輟學在街頭當起了混混兒,直到20歲那年,有一件偶然的事刺痛了他的心。
再也不能這樣下去了,要不就會跟父母一樣,成為社會的垃圾,我必須要成功!
史泰龍開始思索規劃自我的人生:從政,可能性幾乎為零;進大公司,自我沒有學歷文憑和經驗;經商,沒有任何的資金,竟沒有一個適合他的工作,他便想到了當演員,不好資本,不需名聲,雖說當演員也要條件和天賦,但他就是認準了當演員這條路!
于是,史泰龍來到好萊塢,找明星、求導演、找制片,尋找一切可能使他成為演員的人,四處哀求:“給我一次機會吧。
我必須能夠成功!”可他得來的只是一次次的拒絕。
“世上沒有做不成的事!我必須要成功!”史泰龍依舊癡心不改,一晃兩年過去了,遭受到了1000多次的拒絕,身上的錢花光了,他便在好菜塢打工,做些粗重的零活以養活自我。
“我真的不是當演員的料嗎?難道酒賭世家的孩子只能是酒鬼、賭鬼嗎?不行,我必須要成功!”史泰龍暗自垂淚,失聲痛哭。
“既然直接當不了演員,我能否改變一下方式呢?”史泰龍開始重新規劃自我的人生道路,開始寫起劇本來,兩年多的耳濡目染,兩年多的求職失敗經歷,此刻的史泰龍已經不是過去的他了。
一年之后,劇本寫出來了,史泰龍又拿著劇本四處遍訪導演,“讓我當男主角吧,我必須行!”
“劇本不錯,當男主角,簡直是天大的玩笑!”他又遭受了一次次的拒絕。
“也許下一次就行!我必須能夠成功!”一次次失望,一個個的期望又支持著他!“我不知道你能否演好,但你的精神一次次地感動著我。
我能夠給你一次機會,但我要把你的劇本改成電視連續劇,同時,先只拍一集,就讓你當男主角,看看效果再說。
如果效果不好,你便從此斷絕這個念頭!”在他遭遇1300多次拒絕后的一天,一個曾拒絕過他20多次的導演最后給了他一絲期望。
史泰龍經過3年多的準備,此刻最后能夠一展身手了,因此,他絲毫不敢懈怠,全身心地投入。
第一集電視連續劇創下了當時全美最高收視紀錄,最終,史泰龍成功了!
5、達·芬奇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畫家達·芬奇,從小愛好繪畫。
父親送他到當時意大利的名城佛羅倫薩,拜名畫家佛羅基奧為師。
老師要他從畫蛋入手。
他畫了一個又一個,足足畫了十多天。
老師見他有些不耐煩了,便對他說:“不要以為畫蛋容易,要知道,1000個蛋中從來沒有兩個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個蛋,只要變換一下角度去看形狀也就不同了,蛋的橢圓形輪廓就會有差異。
所以,要在畫紙上把它完美的表現出來,非得下番苦功不可。
”從此,達·芬奇用心學習素描,經過長時期勤奮艱苦的藝術實踐,終于創作出許多不朽的名畫。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古今中外名人堅持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