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詞是詩歌的一種,根據字數多少分為小令,中調,稱為長短句
詞的句式參差不齊,基本上是長短句,長短句也是詞的別稱。在宋代以后,可以說長短句是詞的別名,但是在北宋時期,長短句卻是詞的本名;在唐代,長短句還是一個詩體名詞。
詞大致分為三類:
(1)小令(58字以內)
(2)中調(59字~90字)
(3)長調(91字以上)
備注:這種方法是明朝人強加上去的,并不科學。
擴展資料
詞是一種詩的別體,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時興起的一種新的文學樣式。到了宋代,進入到詞的全盛時期。詞于宋代達到頂峰后,在元明時代衰落了三百多年后,在清代重新進入發展狀態。
詞最初稱為“曲詞”或者“曲子詞”,別稱有:近體樂府、長短句、曲子、曲詞、樂章、詩余等,是配合宴樂樂曲而填寫的歌詩。
詞基本分為:婉約派、豪放派兩大類。
婉約派的代表人物:李煜,晏殊,柳永,秦觀,李清照,納蘭性德,姜夔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蘇軾,辛棄疾,岳飛,陸游等。
參考資料:搜狗百科-詞
2.古代詩詞中什么叫詞
詞又叫詩的別體,長短句,寫詞又叫倚 聲填詞。
詞產生于唐,成熟繁盛于宋,是詩 的演進與發展。詞與詩比較,更集中于抒情, 極少敘事的內容,也很少揭示哲理。
其格律 限制比詩更嚴格。詞有詞牌,詞牌一定了, 每首詞就有固定的字數、固定的句數、固定 的平仄用韻。
一種詞牌有一種詞牌的“三固 定”,它是絲毫不可隨意的。要想填詞或解 決詞方面的問題,就要熟悉各種詞牌的格律, 否則是無法辦到的。
詞除了上面形式上有嚴格要求外,每種詞牌 的內容大體上也固定,要抒發什么感情也是 有講究的,這些都要注意。
3.長短句和現代詩的區別
一、古典詩和現代詩
古典詩:在此主要指我國古代的格律詩,在這一節敘述完畢時,古典
詩的外延可以擴大到一切“非表現”的詩及詩歌創作實踐。
現代詩:在此主要指廿世紀二十年代以來的詩歌創作理論和實踐。由
于我只接觸到極少的現代詩作(如艾略特的詩),并且我對現代詩的看法
更多地得自對西方現代繪畫的觀察,所以我的觀點可能是極偏頗的。
1.1 古典詩伴隨早期文字的形成而產生,它是人們把文字、概念與思
維直接同一,并與非意識的存在相對立的產物。古典詩所發展的格律是人
在逐步掌握文字工具的過程中對文字審美形式的建構。古典詩充分發展了
結構文字、組合語音的技巧,但是文字世界尚未自思維世界中分化出來,
心理過程和自然生理的歷史尚無差別——或者,雖有差別卻未被觀察者自
覺地感知,古典詩基本上是再現的。
1.2 現代詩則相反,現代詩人充分意識到這種分化和差別,并在作品
中主動地傳達對這種分化的認識和分化的事實,因此現代詩是表現的。盡
管現代詩尚未象古典詩那樣建構起符合現代文字和聲律的形式,卻完成了
使文字世界脫離思維世界,獨立地表現思維世界內容的轉化。
1.3 詩是文字的組合形式,這個“形式”應理解為數學中的“形式化”
據此,非格律的長短句不必然是現代詩,因為它的文字組合形式可能如古
典詩一樣只是思維內容組合形式的再現。非表現的一切詩作都不是現代詩,
至多在語言上自由一些罷了。
二、現代詩的意象
2.1 意象,就我個人理解是構成文字世界的元素,它可以被選擇為表
現思維世界的符號。譬如我用1 代表“我”,2 代表“吃”,3 代表“飯”
123 就代表“我吃飯”這是以自然數的順序結構表現自然語言的語法結構
的極端簡單的說明,這里123 就是一個意象。現代詩就是類似的意象組合
順利變換以傳達完整的思維內容的過程。實際的過程是復雜的,文字的世
界被類比為一個公理系統,但也不象密碼編譯那樣機械。由此我們可以看
到文字世界與思維世界的分裂帶給文字使用者的自由度增加了,詩人的想
象空間擴大了。
2.2 現代詩對意象的選擇具有與數學內容和技巧相似的地方。意象,
只有當它與被表現的內容“同構”時,才具備真確的表現力。譬如“童年”
作為古典詩的意象是恰當的,作為現代詩的意象就是不恰當的。“童年”
在時間尺度和空間位置上的模糊性;在心理歷程和自然歷史中的真確性;
以及人對歷史記憶的可靠性一并使“童年”這個詞組失去了對思維內容的
確切指向。現代詩如要表現關于童年的事實,就要慎重選擇意象,否則就
或者是古典式的遐思,或者是《外婆的彭湖灣》一類淺薄的傳唱。
三、節奏和韻律
詩的節奏和韻律得自兩方面:文字形式和意象變換。現代詩缺乏前者,
但更注重后者。意象變換正如空間的拓撲結構,空間結構的凹凸通透得自
空間的拓撲結構,詩的節奏韻律得自意象變換的過程。
唐詩,宋詞,元曲的區別
唐詩,在繼承前代的基礎上,將中國的詩歌成就推向歷史的頂峰。到了開元、天寶盛唐時期,唐詩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輝煌景象。李白、杜甫的成就標志著唐詩的鼎盛,隨后進入一個新的高潮。唐詩,作為中華文明的瑰寶,對后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到今天,依然煥發著不滅的光輝,且歷久彌香。
宋詞,是宋代文學的靈魂,它繼承著晚唐五代詞體初興的機運,經許多天才作家的努力創作發揚光大,取得了光輝燦爛的成績。以晏殊、歐陽修為代表的前其小令,是北宋詞壇的第一批報春花,緊接著偉大文學家柳永的慢詞創作給宋詞帶來了根本的變化。南宋詞壇因為北方的淪陷、國家命運的改變,呈現出另一番景象。宋詞,作為中華民族一座浩大的文學藝術殿堂,給后人留下了無窮的寶藏成為滋養一代代中國人的心靈藥石。
元曲,包括散曲和雜劇兩部分,但是散曲和劇并不是在元代出現的,元以前就有,而之所以稱為元曲,乃是在元代最為興盛,代表了當時最高的文學創作水平。我們的戲曲真正興起是在宋元之際,是歌唱、舞蹈、音樂的全面組成。并且在當時以散曲著稱的有張可久、貫云石,這是元曲的重要作家。他注重生活。因而作品更是膾炙人口。
4.詞(長短句)分哪幾類
你是從內容上分類,這個恐怕有些難度,因為長短句的內容十分廣泛。
從詞的發展史上看,早期的詞,是作為詩余之地位開始的,及內容為詩之余緒,相對來說,比較窄,多集中于描寫閨怨一類,像早期的花間集。
到了宋代,詞所涉及的內容漸漸開廣,像晏殊小詞,多寫游宴一類,像柳永詞,多是舞榭歌臺、市井青樓;其中望海潮,以狀江南繁華,屬于形勝一類;雨霖鈴,屬于送別一類。
詞至蘇軾,境界為之一開,內容更為廣博,史實典章故事民俗,無一不可入詞,像《念奴嬌 赤壁懷古》,屬懷古憑吊一類、像《水調歌頭 名月幾時有》屬懷遠思親一類、象《水龍吟 古來云海茫茫》屬典章故實一類、像《水龍吟 次韻章質夫詠楊花詞》屬詠物遣懷之類、象《浣溪沙》系列小詞,屬田園情趣一類、像《水調歌頭 昵昵兒女語》屬隱括一類、像《戚氏 玉龜山》屬靈異傳說一類、像《減字木蘭花 鄭莊好客》屬藏頭一類、像《西江月 詠梅》屬回文一類……等等,舉不勝舉。
5.求一首歌頌自己中學的詩歌,律詩,現代長短句,詞均可謝謝諸位達人
贊美你,校園 【By Kaiser3344】 贊美你,校園!你是噴薄而出的紅日;你是載滿希望的船;你是知識的殿堂;你是大學生的搖籃。
你是父老鄉親的希望啊,莘莘學子在你的培養下,美好的理想能實現,甜美的夢呀能夠圓。 你是肥沃的土地,嫩弱的幼苗長成大樹;你是如椽的畫筆,繪出的圖畫被人稱贊! 從幾間民房,到座座高樓;從算盤計數,到電腦運算;從油燈下苦讀,到日光燈陪伴。
你經歷了許多風風雨雨,卻變得更加成熟、穩健。你亭亭玉立,猶如一位美麗的少女,令人艷羨。
你有春的溫暖,你有夏的燦爛,你有秋的成熟,卻沒有冬的嚴寒。清華園的大門由你扣開,北大未名湖聽你召喚。
偉大啊,校園,你重任在肩!歷史的車輪你要推動向前,科學的高峰你要奮力登攀! 前程是多么地美好,明天是多么地燦爛!讓朗朗的讀書聲響徹云霄吧!前進中的校園定能不負眾望,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光芒耀眼!【樓主】完全按照您的要求來的,若覺得滿意,望多多支持哈!!。
6.【詩詞】宋詞中的各種詞牌名
詞,詩歌的一種。
因是合樂的歌詞,故又稱曲子詞、樂府、樂章、長短句、詩余、琴趣等。始于隋,定型于中晚唐,盛于宋。
隋唐之際,從西域傳入的各民族的音樂與中原舊樂漸次融合,并以胡樂為主產生了燕樂。原來整齊的五、七言詩已不適應,于是產生了字句不等、形式更為活潑的詞。
詞最早起源于民間,后來,文人依照樂譜聲律節拍而寫新詞,叫做“填詞”或“依聲”。從此,詞與音樂分離,形成一種句子長短不齊的格律詩。
五、七言詩句勻稱對偶,表現出整齊美;而詞以長短句為主,呈現出參差美。 詞有詞牌,即曲調。
有的詞調又因字數或句式的不同有不同的“體”。比較常用的詞牌約100個。
詞的結構分片或闋,不分片的為單調,分二片的為雙調,分三片的稱三疊。按音樂又有令、引、近、慢之別。
“令”一般比較短,早期的文人詞多填小令。如《十六字令》、《如夢令》、《搗練子令》等。
“引”和“近”一般比較長,如《江梅引》、《陽關引》、《祝英臺近》、《訴衷情近》。而“慢”又較“引”和“近”更長,盛行于北宋中葉以后,有柳永“始衍慢詞”的說法。
詞牌如《木蘭花慢》、《雨霖鈴慢》等。依其字數的多少,又有“小令”、“中調”、“長調”之分。
據清代毛先舒《填詞名解》之說,58字以內為小令,59—90字為中調,90字以外為長調。最長的詞牌《鶯啼序》,240字。
一定的詞牌反映著一定的聲情。詞牌名稱的由來,多數已不可考。
只有《菩薩蠻》、《憶秦娥》等少數有本事詞。詞的韻腳,是音樂上停頓的地方。
一般不換韻。有的句句押,有的隔句押,還有的幾句押。
象五、七言詩一樣,詞講究平仄。而仄聲又要分上、去、入。
可以疊字。 由于詞在晚唐、五代、宋初多是酒席宴前娛賓遣興之作,故有“詞為小道、艷科”、“詩莊詞媚”之說。
隨著詞的發展,經柳永、蘇軾,逐漸擴大了詞的題材,至辛棄疾達到高峰,成為和詩歌同等地位的文學體裁。 暗香 暗香與《硫影》調,都是姜夔同時創作以詠梅花的,是取“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近黃昏”兩句的首二字作為調名。
以后張炎用此二調詠荷花荷葉,改名《紅情》、《綠意》。九十七字。
前片四十九字,九句,五仄韻;后片四十八字,十句,七仄韻。 八六子 八六子,此調初見《尊前集》收杜牧詞。
有多種體式,《詞譜》以顯補之詞為正體。九十一宇,前段六句三平韻,后段十一句六平韻。
前段第四句是以一字領以下兩個六言句。后段四至七句是扇面對句法。
秦觀詞有“黃鵬又啼數聲”句,故又名《感黃鸝》。 八聲甘州 八聲甘州,唐教坊大曲有《甘州》,雜曲有《甘州子》,是唐邊塞曲,因以邊塞地甘州為名。
《八聲甘州》是從大曲《甘州》截取一段改制的。因全詞前后片共八韻,故名八聲,慢詞。
與《甘州遍》之曲破,《甘州子》之令詞不同。《詞語》以柳永詞為正體。
九十七字,前片四十六字,后片五十一宇,前后片各九句四平韻。亦有在起句增一韻的。
前片起句、第三句,后片第二句、第四句,多用領句字。另有九十五字、九十六字、九十八字體,是變格。
又名:《甘州》、《瀟瀟雨》、《宴瑤池》。 卜算子 卜算子,《詞譜》以為此詞取義于“賣卜算命之人”。
《詞譜》以蘇軾詞為正體。雙調,仄韻,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在偶數句用仄韻,奇數末字須用平聲。
兩結句有增襯字為六字句的。另有《卜算子慢》,八十九字,是別格,與本調無關。
又名《百尺樓》、《眉峰碧》、《缺月掛疏桐》、《黃鶴洞中仙》、《楚天遙》。 采桑子 采桑子,唐教坊大曲有《楊下采桑》,《采桑子》可能是從大曲截取一遍而成獨立的一個詞牌。
又名《丑奴兒令》、《羅敷媚歌》、《羅效媚》。《詞譜》以五代和凝詞為正體。
雙調,四十四字,八句。上下片都是起句反收,以下三句用平韻。
另有在兩結句各添二字,變為前四字后五字的兩句。另有雙調五十四字體,前段五句四平韻,后段五句三平韻。
長相思 長相思,本為唐教坊曲。調名出古樂府“上吉長相思,下言久離別”句。
一名《雙紅豆》、《相思令》、《山漸青》、《山漸青》、《長相思令》、《長思仙》、《青山相送迎》、《億多嬌》等,前人多用以寫男女相思之情。始見白居易詞。
雙調,平韻,三十六字。前片各四句,句句用韻.亦有后片起句不用韻的。
楚辭 楚辭體,又稱“騷體”。為辭賦的一類。
起源于戰國時楚國,以屈原的《離騷》為代表作。特點為富于浪漫氣息,較多抒情成分,突破了四言定格,形式自由,字句較長,傾向散文化,多用“兮”、“些”助語勢。
后世多以《離騷》為楷模,故名騷體。 翠樓怨 翠樓怨,此調為姜夔自度曲。
宋孝宗淳熙年間,武昌安遠樓建成,姜夔與友人同登此樓,寫此詞志感。詞中有“層樓高峙,看檻曲縈紅,□牙飛翠”句,故名《翠樓怨》。
此調一百零一字。上片五十字,十一句六仄韻;后片五十一字,十二句七仄韻。
上下片第七句及下片第二句,都是一字豆句法。 搗練子 搗練子,宋人黃大輿編《梅苑》中收入無名氏詞八首,其一首起句為“搗練子”,即以作詞名。
或云:“李后主詞,即詠搗練,乃唐詞本體也。”(見《升庵詞品》)前人多用為婦女懷念征夫之作。
單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