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含字的詩句
帶“秋”字的詩秋風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唐·劉禹錫《秋風引》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唐·李白《子夜吳歌秋歌》 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
--唐·賈島《憶江上吳處士》 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漢·劉徹《秋風辭》 寒風摧樹木,嚴霜結庭蘭。
--漢 ·樂府古辭《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落葉西風時候,人共青山都瘦。--宋·辛棄疾《昭君怨》 十分秋色無人管,半屬蘆花半蓼花。
--元·黃庚《江村即事》 不覺碧山暮,秋云暗幾重。--唐·李白《聽蜀僧浚彈琴》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唐·張籍《秋思》 寫秋雨——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蕭蕭雨。 寫秋夜——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日明中。
寫秋聲——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寫秋葉——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
寫秋色——雨侵壞甕新苔綠,秋入橫林數葉紅。 寫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蕩。
寫秋菊——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寫秋思——故人萬里無消息,便擬江頭問斷鴻。
寫秋愁——莫道身閑總是,孤燈夜夜寫清愁。 寫秋興——西風吹葉滿湖邊,初換秋衣獨慨然。
寫秋懷——出門未免流年嘆,又見湖邊木葉飛。 寫秋夢——清夢初回秋夜闌,床前耿耿一燈殘。
寫秋憶——砧杵敲殘深巷月,梧桐搖落故園秋。 寫秋悟——人人解說悲秋事,不似詩人徹底知。
寫秋味——蟋蟀獨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聲多。 描寫秋天的古詩和描寫秋天的名句 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裊裊:形容微風吹拂。
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動。
木葉:枯黃的樹葉。 戰國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蕭瑟:寂寞蕭條的樣子。
燎栗:凄涼。若在遠行:好象人在遠行之中。
戰國楚·宋玉《九辯》 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漢·劉徹《秋風辭》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三國魏·曹丕《燕歌行》 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 櫚庭:櫚巷庭院。 晉·陶淵明《酬劉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 迢迢:形容夜長。
亭亭:遠貌。 晉·陶淵明《戊申歲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齊·蕭愨《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蒼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關。眺:遠望。
平楚:平野。蒼然:草木茂盛的樣子。
兩句寫初秋之景。 南朝齊·謝朓《宣城郡內登望》 亭皋木葉下,隴首秋云飛 亭皋:水邊平地。
木葉:樹葉。隴首:山名,在今陜西、甘肅之間。
南朝梁·柳渾《搗衣詩》 草低金城霧,木下玉門風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樹葉落下。
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肅榆中與青海西寧之間。玉門:玉門關,在今甘肅敦煌西。
兩句寫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別詩》 樹樹秋聲,山山寒色 秋聲:秋天西風作,草木零落,多肅殺之聲。
北周·庾信《周譙國公夫人步陸孤氏墓志銘》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 維:語助詞,無義。序:時節。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騖:鳥名,野鴨。齊飛:落霞從天而下,孤騖由下而上,高下齊飛。
一色:秋水碧而連天,長空藍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唐·王績《野望》 掛林風景異,秋似洛陽春 唐·宋之問《始安秋日》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聲。
唐·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這兩句寫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紅葉飄零,所余不多。 唐·王維《闕題二首·山中》 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頎《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唐·王昌齡《長信秋詞五首》:“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熏籠玉枕無顏色,臥聽南宮清漏長。”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劉長卿《游休禪師雙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 秋色無遠近,出門盡寒山 唐·李白《贈廬司戶》 雨色秋來寒,風嚴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對雨感時見贈》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酣:盡情飲酒。
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煙:人家炊煙。寒橘柚:秋日寒煙使橘袖也帶有寒意。
兩句寫人家縷縷炊煙,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顯微黃,呈現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謝朓北樓》 高鳥黃云暮,寒蟬碧樹秋 唐·杜甫《晚秋長沙蔡五侍御飲筵送殷六參軍歸灃州覲省》 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 信宿:連宿兩夜。
故:仍然。 唐·杜甫《秋興八首》 翟塘峽口曲江頭,萬里風煙接素秋 唐·杜甫《秋興八首》 遠岸秋沙白,連山晚照紅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間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長風吹白茅,野火燒枯桑 白茅;茅草。
描寫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風吹卷著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燒著枯萎的桑樹。 唐·岑參《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 秋風萬里動,日暮黃云高 唐·岑參《鞏北秋興寄崔明允》 返照亂流明,寒空千嶂凈 返照:晚照,夕照。
亂流:縱橫錯雜的河水。嶂:陡立的山峰。
唐·錢起《杪秋南山西峰題準上人蘭若》 。
2.含有字的詩句
詩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盧綸:《塞下曲》)
5.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
6.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里館》)
8.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9.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10.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王昌齡:《出塞》)
詩中風
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2.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王維:《觀獵》)
3.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盧綸:《塞下曲》)
4.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5.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
7.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9.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李商隱:《無題》)
10.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敕勒歌》)
詩中花
1.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莊》)
2.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李白:《月下獨酌》)
3.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4.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5.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7.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8.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9.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張志和:《漁歌子》)
10.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詩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盧綸:《塞下曲》)
5.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
6.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里館》)
8.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9.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10.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王昌齡:《出塞》)
3.有含字的詩句
蠶生春三月,春桑正含綠。
山雨初含霽,江云欲變霞。
初日照楊柳,玉樓含翠陰。
傷彼蕙蘭花,含英揚光輝。
指如削蔥根,口如含珠丹。
玉柱空掩露,金樽坐含霜。
葳蕤華結情,婉轉風含思。
含情易為盈,遇物難可歇。
昏旦變氣候,山水含清暉。
秋鬢含霜白,衰顏倚酒紅。
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
誰為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
含歌攬涕恒抱愁,人生幾時得為樂。
長亭駐馬未能前,井邑蒼茫含暮煙。
4.含”空”字的古詩句
游人去后楓林夜,月滿【空】山可奈何。……《游》棄疾
一劍橫【空】星斗寒,甫隨平北復征蠻。……《題武夷》戚繼光
金雞叫罷無人見,月滿【空】山水滿潭。……《九曲棹歌》朱熹
水底盡傳螺五色,湖邊【空】掛網千絲。……《鴛鴦湖棹歌 之四十八》朱彝尊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鹿柴》王維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宵。……《秋詞》劉禹錫
山【空】松子落,幽人應未眠。……《秋夜寄丘員外》韋應物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登金陵鳳凰臺》李白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戶牖【空】。……《古柏行》杜甫
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磋砣。……《送魏萬之京》李頎
江城如畫里,山曉望晴【空】。……《秋登宣城謝眺北樓》李白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題破山寺后禪院》常建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
【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馬嵬》李商隱
鱸魚正美不歸去,【空】戴南冠學楚囚。……《長安秋望》趙嘏
/
5.帶字的詩句
1.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 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3.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志和《漁歌子》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和尚《絕句》
渭城朝雨亦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牧《江南春絕句》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4.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一曲新詞酒把酒問月 唐?李白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 一杯。 去年天氣舊亭臺。
6.帶有浠字的詩句
希圣希賢真事業,潛天潛地細工夫。
出自:《閑吟》 年代:宋 作者: 真德秀
希君恕我取人寬。
《初冬即事呈夢得》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
希夷妙旨在中央。咫尺無名罔象。
出自:《西江月》 年代:宋 作者: 薛式
希夷一枕未曾醒,笑人世,幾回翻局。
出自:《鵲橋仙》 年代:宋 作者: 劉克莊
希夷妙處集真仙。默默重簾修煉。
出自:《西江月》 年代:宋 作者: 夏元鼎
希夷本是儒先祖。云仍來自神仙所。
出自:《菩薩蠻》 年代:宋 作者: 甄良友
希仁何事寡詩情。
出自:《長樂驛謔李湯給事題名》 年代:唐 作者: 韋蟾
希逸無聊恨不同
出自:《晚坐寄友人》 年代:唐 作者: 溫庭筠
希夷微妙在坤乾
出自:《浣溪沙》 年代:元 作者: 王哲
希夷微妙明千古。
出自:《望遠行》 年代:元 作者: 劉處玄
希夷俯嘯空山陡。
出自:《踏云行》 年代:元 作者: 長筌子
《鷓鴣天》晏幾道
小令尊前見玉簫,銀燈一曲太妖嬈。
歌中醉倒誰能恨?唱罷歸來酒未醒。
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宮遙。
夢魂慣得無拘撿,又踏楊花過謝橋。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玉樓春》
庭院深深深幾許?
寒梅似雪,
簾幕無重數。
玉樓雕欄游冶處,
墻高不見青天路。
雪橫風狂正月暮。
門掩黃昏,
只問春何處。
淚眼問花花不語,
雪盡又是一歲去。
一剪梅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木蘭花]魏承班
小芙蓉,香旖旎,碧玉堂深清似水。
閉寶匣,掩金鋪,倚屏拖袖愁如醉。
遲遲好景煙花媚,曲渚鴛鴦眠錦翅。
凝然愁望靜相思,一雙笑靨嚬香蕊。
望采納
7.含有催字的詩句
《奉和七夕宴兩儀殿應制》蘇颋
靈媛乘秋發,仙裝警夜【催】。
月光窺欲渡,河色辨應來。
機石天文寫,針樓御賞開。
竊觀棲鳥至,疑向鵲橋回。
《奉和春日游苑喜雨應詔》李乂
仙蹕九成臺,香筵萬壽杯。
一旬初降雨,二月早聞雷。
葉向朝霽密,花含宿潤開。
幸承天澤豫,無使日光【催】。
《薔薇花聯句》裴度
似錦如霞色,連春接夏開。
波紅分影入,風好帶香來。
得地依東閣,當階奉上臺。
淺深皆有態,次第暗相【催】。
滿地愁英落,緣堤惜棹回。
芳濃濡雨露,明麗隔塵埃。
似著胭脂染,如經巧婦裁。
奈花無別計,只有酒殘杯。
《久別離》李白
別來幾春未還家,玉窗五見櫻桃花。
況有錦字書,開緘使人嗟。
至此腸斷彼心絕。
云鬟綠鬢罷梳結,愁如回飆亂白雪。
去年寄書報陽臺,今年寄書重相【催】。
東風兮東風,為我吹行云使西來。
待來竟不來,落花寂寂委青苔。
《送侄良攜二妓赴會稽,戲有此贈》李白
攜妓東山去,春光半道【催】。
遙看若桃李,雙入鏡中開。
《對酒》李白
勸君莫拒杯,春風笑人來。
桃李如舊識,傾花向我開。
流鶯啼碧樹,明月窺金罍。
昨日朱顏子,今日白發【催】。
棘生石虎殿,鹿走姑蘇臺。
自古帝王宅,城闕閉黃埃。
君若不飲酒,昔人安在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