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和爸爸媽媽比童年為題寫一段話怎么寫
過年了,我拿著大人們剛給的壓歲錢,心里美滋滋的.在一旁的爸爸嘖嘖贊嘆道:“真羨慕你呀,光壓歲錢就有好幾百元,我們小時候能有一兩塊錢就不錯了!”“啊?不.你們那時也太窮、太苦了吧!真慶幸我沒有出生在那個年代啊!”我嘴上這樣說,心里卻產生了想和爸爸比童年的念頭.經過和爸爸、媽媽協商,決定在下午進行一次采訪活動.
下午,我戴上墨鏡,穿上媽媽的高跟鞋,涂上口紅,打扮成一副小記者的模樣,準備對爸爸進行采訪.
“爸爸,聽說您小時候吃的不好,是嗎?”
“是呀,我小時候的環境根本不像現在這樣,別說那時沒有錢,就是有錢也買不到東西,平時能夠吃飽就不錯了.只有生病時,你的爺爺奶奶才給我買點好吃的,比如水果罐頭,現在想起來還是回味無窮.”
“罐頭有什么好吃的,里面還有防腐劑,吃多了對人體不好,讓我吃我還不吃呢!”
“ 你不知道,爸爸小時候,我們的國家還很困難,那時有許多小朋友連飯還吃不飽呢,別說吃罐頭了,對一般家庭來說,罐頭是一種奢侈品,平時是吃不到的,所以爸爸小時候有時想,生病多好呀,生病就能吃到罐頭了.”
“是嗎?對我來講,這簡直難以理解!那么,您小時候穿的也不如現在好嘍?”
“ 當然,那時什么東西都缺乏,爸爸和你叔叔小時只能穿舊棉衣,因為那時候買布、買棉花還要布票,否則,就是有錢也不能買.哪像你們現在,又是羽絨服,又是保暖衣的.”
“那您上學的條件呢?”
“那時上學的條件也非常差,我們只能在破舊的教室里上課,冬天上早自習時,學生還要自己帶蠟燭,還從自家拿煤碳、柴火點爐子取暖.功課也是語文、數學幾樣,不像你們現在,又學英語,又學電腦.”
“是嗎?我真不敢相信!”
采訪結束了,我不禁有些同情爸爸.我現在感覺到和爸爸相比,我真是太幸福了.想到我以前文具盒用了才剛一個學期就嚷著要換,每次的飯菜只要和上頓重樣我就不愿意吃,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我深深感受到,不同的時間,不同的歲月,我們的生活雖然一天好似一天,但我們應當更加珍惜現在美好的生活,不忘過去,艱苦樸素,發奮圖強,用我們勤勞的雙手創造美好的未來!
2.我和父母比童年一百字左右
每個人的童年都不同。
有的人童年是一場美麗的夢;有的人童年是一場噩夢。就像我們的童年和父母的童年,這就是一種鮮明的對比。
我們的童年生活在父母溫暖的懷抱中,吃的是大魚大肉,穿的是漂亮的衣裳。而父母呢?卻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每天不僅要學習,還要幫家里掙家用,生活十分艱苦。 現在的時代,父母更注重的是我們的學習,只要是我們學習上要用的,就算要花很多錢,他們也心甘情愿。
父母小的時候,外公外婆,爺爺奶奶就只希望能讓父母認識幾個字,不是文盲就行。更大的心愿是讓他們快點掙錢! 聽媽媽說,她們家以前是賣豆腐的。
每天回家都幫外公外婆做豆腐。甚至晚上吃飯時,媽媽都要在飯碗旁放一本書,外婆看見了,就要罵:“給我好好吃飯。”
睡覺時,為了節省電費,就用手電筒照著在被窩里偷偷看!如果是我們要看書,媽媽還不都是求之不得! 所以,父母和我們的童年是存在很大差異的,父母為了我們的童年付出了很大努力,我們要好好珍惜這美好的童年。
3.我與父母比童年
自改革開放后,祖國的變化日新月異。現在,許多人都過上了好日子。特別是小孩子,一個個都是家里的小皇帝。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但很多的小孩卻身在福中不知福,動不動還和長輩頂上兩句。而長輩對他們則是捧在手里怕摔了,放在嘴里怕化了。試問一下,有多少人去了解過長輩們的童年是怎樣的?
有一天,我寫完作業后,陪媽媽去散步,邊走邊聊天,不知不覺中聊起了媽媽的童年。真是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無論是吃的,穿的,還是學習條件與現在的我們相比,相差的不是一點半點,而是十萬八千里!
我的媽媽兒時算是農村留守兒童吧,姥姥、姥爺成天在地里干活,忙得不得了,根本顧不上媽媽。爸一天,媽媽患上了嚴重的疾病“百日咳”,一刻不停的咳,咳得姥姥姥爺嚇壞了。姥爺背著媽媽就往醫院跑。大夫說必須打針才行。媽媽一聽,頭搖得跟波浪鼓一樣,跳著連嚷“打針?不干不干!”姥姥好說歹說也不行,最后他向大人們提出個條件:“除非請我下館子!”這一天,正好是媽媽六歲的生,姥姥瞅著女兒那張又黃又瘦臉,只好答應了!
打完針后,老爺帶著爸爸來到了一家飯館,“大發慈悲”地掏出了一角錢買了一個大包子和一碗湯(所謂的湯實際是蒸饅頭的水兌的蔥花醬油湯),媽媽狼吞虎咽地吃完了包子,又三口兩口把湯喝得精光,最后天天 醉準,好現有中回味無窮的感覺,看得一旁的表姨心酸地笑了!
媽媽告訴我,這可是他童年過的最美好的一次生日哩!而且也是他記憶中最幸福的時刻呢!那時山村里的其他孩子可都沒這樣的好運。
好了,讓我們坐著時光機回到二十一世紀的第三年(媽媽生日后的二十五年),也就是2003年我的生日看看吧!
在我生日前的一個星期,我就對爸爸媽媽說:“我的生日快到了,那天,媽媽負責做飯,爸爸帶我去訂蛋糕,然后我還邀請一些伙伴來。”
到了我生日那天,在一片歡呼聲中,上面插著六根蠟燭的生日蛋糕展現在我眼前,桌上還擺著麥當勞漢堡、飲料和我愛吃的菜,樣樣令人垂涎三尺、饞涎欲滴,還有朋友送的各式禮物——我喜愛的玩具、圖書……哇哦!我真的是太幸福了!在全家人和朋友的祝福聲中我許了愿、吹滅了蠟燭,爸爸用攝像機記錄了這一幸福的時刻!
爸爸的六歲生日和我的六歲生日真是有天壤之別啊!我的豐盛、甜蜜、充滿溫馨,爸爸的簡單、清苦,卻同樣不失快樂。這就是兩代人童年巨大而真實的差別!所以,當你挑食,對美味佳肴不屑一顧的時候;當你任性,對父母送給的禮物不滿足的時候;當你浪費,大手大腳化錢,非要吃高檔西餐的時候…你可曾想過你長輩們的童年?那么,你還有什么不能滿足、不快樂的呢?
有很多的人,當父母說起他們小時候是多么艱苦的時候,總會說“時代不同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相比與父母的童年,我們是多么的幸福啊!的確,時代不同了,我們是幸運兒。如果說長輩們的童年是乏味煩躁的黑色,那麼我們的童年便是幸福快樂的金色。俗話說: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所以,我們也要謝謝母親給了我們這樣一個五彩斑斕的童年。
長大后,我會為家庭出力,讓長輩過上好日子;為祖國作貢獻,讓祖國更加繁榮富強;好好學習,為我們胸前的紅領巾增光添彩。我也同時堅信,祖國和我們一起在成長。我們會變的越來越懂事,而祖國會發展成更強大。等我們長大后向自己的兒女訴說自己小時侯的事情時,他們也會被嚇一跳。未來是美好的,家庭會越來越好;祖國會越來越好;世界會越來越好……
今天的生活,讓我們感受到了生活的甜蜜,昨天的歲月,讓祖輩父輩經受過太多的苦難,今非昔比,能讓我們充分認識到今昔的差距,體會今天生活的幸福,正是很多小孩認識上的缺失。我們不僅享受生活,更要創造生活,開創更加美好的明天,這應該成為新一輩肩上的重任。
4.我與爸爸媽媽比童年
我和爸爸媽媽比童年 童年的歌,七彩的歌,童年的舞,美麗的舞,童年的腳印一串串,童年的浪花一朵朵…… 不同的時代,擁有不同的童年;不同的童年,帶給我們不同的想法…… 時間就像一次賽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如今,已是13歲的我,一只腳已經牢牢地踏入了青少年,另一只腳卻久久不肯離開童年那五彩斑斕的夢…… 童年,就像是甜蜜的夢,真希望這個夢永遠不會醒來;童年,就像是醇香的美酒,真希望這酒永遠品不到盡頭;童年,就像是母親的蔭庇,真希望這個蔭庇能阻擋一切的風雨;童年…… 既然我,擁有甜美的童年,那父母也一樣吧!不同的環境,會擁有怎樣的童年呢?這樣好了,我決定:我要與爸爸媽媽徹底來一次童年PK賽…… (一) 比生活環境 媽媽一聽到比生活環境,連連搖頭,“那個年代的生活環境怎么能與現在相比哦。 那時,一大家子就靠父母每月80多元過日子,4、5人擠著住一間屋子,衣服也沒有現在那么多樣化,有幾件像樣的,就可以了。
吃東西還要用糧票買,買了分給一大家子人吃,有時候還填不飽肚子。更別說什么零食了……那個年代帶來的是饑餓與貧窮…… 在大街上,很難見到汽車,就連自行車也是很奢侈的東西。
一望無際的都是綠油油的田地,沒有高樓大廈,更沒有車水馬龍的壯觀場面……那個年代帶來的是寂靜與沉默……” 相比而言,我們幸運的多,因為生活在和平安定的年代的我們擁有了太多太多的東西。父母帶給了我們小車洋房,每天吃著高蛋白的營養物質,穿的是時尚個性的衣服,有的是電視電腦電影看個夠。
這,不用說,自然是我們這個年代獲勝…… 1:0 (二) 比童年的樂趣 一說到童年的樂趣,爸爸可來勁了,瞪圓了眼睛,那眉飛色舞的神情讓我們看了直來勁,他扳著手指一件一件地說:“小時候呀,我們玩的可多啦,不像現在,都是獨生子女,那時候,一個院子里的小孩都在一起玩,什么滾鐵環,捉密藏,爬樹……應有盡有,一天下來,玩的和小花貓沒什么區別了,身上,臉上不是泥土就是水,回家后,免不了一頓臭罵,可,第二天,依然會犯同樣的錯誤……”爸爸一邊高興地說,一邊不好意思地撓撓頭……” 媽媽似乎受到了爸爸的啟發,也湊過來,一臉向往地說:“就是嘛,以前同學們放學后經常一起跳橡皮筋,玩各種各樣的游戲……” 我不解:“放學后,難道不做作業嗎?” 媽媽摸摸我的頭,說:“是呀,那時作業不多,要不了半個小時就解決了。剩下的時間就可以自由支配了。
周末更是輕松。約幾個同學,帶些瓜子,花生,邊聊天邊走到公園里去玩,可高興了呢……” 我一臉羨慕:“真好呀,”我不禁想想自己的周末,不是做作業,就是匆匆忙忙地趕去上興趣班,身體既疲憊卻又無可奈何,只有不停地旋轉,不停地忙碌。
家里只有我一個孩子,有時真的會感到一絲寂寞與無奈,只能拼命做作業彌補心中的空洞。當真正有時間的時候,卻只能坐在電視機前看看無聊的電視,或者打電腦,玩電子游戲…… 相比而言,如今孩子們的童年少了一分樂趣,多了一絲煩惱…… 父母的童年更具有樂趣…… 1:1 (三) 比知識 說起比知識,父母都不約而同地搖搖頭:“怎么能夠和現在的孩子比呀,我們那是學習的知識可比現在少多了,英語也是在高中才學的,更別說什么生物,地理了,很多知識都沒有學過……” 可是,現在的孩子從小就要上什么興趣班,學習奧數,寫作,英語,就連小語種也有不少孩子會。
一個個就像知識淵博的小博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是,卻很不會為人處世,不知察言觀色,或許,還太小……” 我們多了一分智慧卻少了一絲靈通…… 2:1 (四) 比勤勞 現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各個都寄托了全家人的希望,孩子們的事從來都是大人一手管,只是每天不停地囑咐孩子要認真學習,好好聽課。 放了學后,孩子們便沉溺進書的海洋里了,很少有孩子,吃完飯后主動幫父母收撿碗筷,做些家務,現在的孩子,已經被異化了,下意思的自己的任務就只有讀書,讀書,讀書。
然而,如果連自己的生活都不能照顧,這樣讀出來還有意義嗎? 相比而言,父母的童年比我們勤勞的多,或許是艱苦,因為那時一般都有姐妹兄弟,姐姐就要擔負責任,照顧妹妹,回家后,還要洗衣,做飯,家務事很多。 我們這些孩子,不但不分擔父母的重擔,還時常抱怨,我們的幸福來的太容易,所以不懂的珍惜,只有當幸福離我們 遠去,我們才會后悔…… 我不禁低下頭,心情沉重,有些慚愧…… 2:2 通過和爸爸媽媽比童年,我深深地感受到,不同的時間,不同的歲月。
我們的生活雖然一天好似一天,但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美好的生活,不忘過去,艱苦樸素,發奮圖強。用我們勤勞的雙手創造我們美好的未來。
5.寫一篇作文《我和爸爸媽媽比童年》
過年了,我拿著大人們剛給的壓歲錢,心里美滋滋的.在一旁的爸爸嘖嘖贊嘆道:“真羨慕你呀,光壓歲錢就有好幾百元,我們小時候能有一兩塊錢就不錯了!”“啊?不。。不會吧?你們那時也太窮、太苦了吧!真慶幸我沒有出生在那個年代啊!”我嘴上這樣說,心里卻產生了想和爸爸比童年的念頭。經過和爸爸、媽媽協商,決定在下午進行一次采訪活動。
下午,我戴上墨鏡,穿上媽媽的高跟鞋,涂上口紅,打扮成一副小記者的模樣,準備對爸爸進行采訪。
“爸爸,聽說您小時候吃的不好,是嗎?”
“是呀,我小時候的環境根本不像現在這樣,別說那時沒有錢,就是有錢也買不到東西,平時能夠吃飽就不錯了。只有生病時,你的爺爺奶奶才給我買點好吃的,比如水果罐頭,現在想起來還是回味無窮。”
“罐頭有什么好吃的,里面還有防腐劑,吃多了對人體不好,讓我吃我還不吃呢!”
“ 你不知道,爸爸小時候,我們的國家還很困難,那時有許多小朋友連飯還吃不飽呢,別說吃罐頭了,對一般家庭來說,罐頭是一種奢侈品,平時是吃不到的,所以爸爸小時候有時想,生病多好呀,生病就能吃到罐頭了。”
“是嗎?對我來講,這簡直難以理解!那么,您小時候穿的也不如現在好嘍?”
“ 當然,那時什么東西都缺乏,爸爸和你叔叔小時只能穿舊棉衣,因為那時候買布、買棉花還要布票,否則,就是有錢也不能買。哪像你們現在,又是羽絨服,又是保暖衣的。”
“那您上學的條件呢?”
“那時上學的條件也非常差,我們只能在破舊的教室里上課,冬天上早自習時,學生還要自己帶蠟燭,還從自家拿煤碳、柴火點爐子取暖。功課也是語文、數學幾樣,不像你們現在,又學英語,又學電腦。”
“是嗎?我真不敢相信!”
采訪結束了,我不禁有些同情爸爸。我現在感覺到和爸爸相比,我真是太幸福了。想到我以前文具盒用了才剛一個學期就嚷著要換,每次的飯菜只要和上頓重樣我就不愿意吃,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我深深感受到, 不同的時間,不同的歲月,我們的生活雖然一天好似一天,但我們應當更加珍惜現在美好的生活,不忘過去,艱苦樸素,發奮圖強,用我們勤勞的雙手創造美好的未來!
6.我和爸爸媽媽比童年為題寫一段話怎么寫
過年了,我拿著大人們剛給的壓歲錢,心里美滋滋的.在一旁的爸爸嘖嘖贊嘆道:“真羨慕你呀,光壓歲錢就有好幾百元,我們小時候能有一兩塊錢就不錯了!”“啊?不.你們那時也太窮、太苦了吧!真慶幸我沒有出生在那個年代啊!”我嘴上這樣說,心里卻產生了想和爸爸比童年的念頭.經過和爸爸、媽媽協商,決定在下午進行一次采訪活動.下午,我戴上墨鏡,穿上媽媽的高跟鞋,涂上口紅,打扮成一副小記者的模樣,準備對爸爸進行采訪.“爸爸,聽說您小時候吃的不好,是嗎?”“是呀,我小時候的環境根本不像現在這樣,別說那時沒有錢,就是有錢也買不到東西,平時能夠吃飽就不錯了.只有生病時,你的爺爺奶奶才給我買點好吃的,比如水果罐頭,現在想起來還是回味無窮.”“罐頭有什么好吃的,里面還有防腐劑,吃多了對人體不好,讓我吃我還不吃呢!”“ 你不知道,爸爸小時候,我們的國家還很困難,那時有許多小朋友連飯還吃不飽呢,別說吃罐頭了,對一般家庭來說,罐頭是一種奢侈品,平時是吃不到的,所以爸爸小時候有時想,生病多好呀,生病就能吃到罐頭了.”“是嗎?對我來講,這簡直難以理解!那么,您小時候穿的也不如現在好嘍?”“ 當然,那時什么東西都缺乏,爸爸和你叔叔小時只能穿舊棉衣,因為那時候買布、買棉花還要布票,否則,就是有錢也不能買.哪像你們現在,又是羽絨服,又是保暖衣的.”“那您上學的條件呢?”“那時上學的條件也非常差,我們只能在破舊的教室里上課,冬天上早自習時,學生還要自己帶蠟燭,還從自家拿煤碳、柴火點爐子取暖.功課也是語文、數學幾樣,不像你們現在,又學英語,又學電腦.”“是嗎?我真不敢相信!”采訪結束了,我不禁有些同情爸爸.我現在感覺到和爸爸相比,我真是太幸福了.想到我以前文具盒用了才剛一個學期就嚷著要換,每次的飯菜只要和上頓重樣我就不愿意吃,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我深深感受到,不同的時間,不同的歲月,我們的生活雖然一天好似一天,但我們應當更加珍惜現在美好的生活,不忘過去,艱苦樸素,發奮圖強,用我們勤勞的雙手創造美好的未來。
7.我和爸媽媽比童年作文
爸爸媽媽經常跟我講起他們的童年,我聽的津津有味,不由自主地把他們的同年做了一個對比,那真是天壤之別。
爸爸媽媽小時候,家里一個月的工資只有二三十塊錢,什么玩具都是自己做的,紙飛機,紙手槍,滾鐵圈,跳房子……什么都玩。男孩子們在冬天為了取暖,玩一種他們稱為“擠榨”的游戲:小朋友們分成兩組,排成一隊,大家一起往中間擠,被擠出去的人就站到最后,再接著擠。擠了一會兒,全聲冒汗,一點兒都不冷了。女孩子呢,就把雞毛用布連成一掇,下面串一個銅錢,做成毽子踢。在當時家里買不起電視,只有等過年過節,放電影的人來了,才能看上動話片,動畫片只有兩部《孫悟空大鬧天宮》和《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有時為了等著看一場電影,到晚上12點都不睡覺。
我現在就不一樣了——乒乓球、旱冰鞋、滑板……什么都有,也不用自己做,都是成品,我們比較喜歡玩的還是電腦游戲。打開電視,五花八門的動畫片看都看不嬴。
我的童年比爸爸媽媽的童年幸福的多,精彩的多,所以我要努力,讓我的人生比爸爸媽媽的也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