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蘇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練習1
血濃于水
親上加親
親不隔疏
親則不謝,謝則不親
親而弗信,莫如弗親
相濡以沫
舉按齊眉
彩衣娛親
骨肉至親
寸草春暉
骨肉至親
骨肉相連
舐犢情深
恩重如山
深情厚誼
萬古長青
休戚與共
情深似海
體貼入微
恩重如山
寸草春輝
深情厚誼
骨肉至親
情同手足
無微不至
親密無間
手足情深
相濡以沫
舉按齊眉
相敬如賓
彩衣娛親
骨肉至親
寸草春暉
天倫之樂
2. 蘇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練習6學用字詞句編一個故事
一個明亮的夜晚,月亮妹妹出來了,小鹿對小烏龜說:“今天晚上的天氣真好,我們一起去散步吧!”小烏龜聽了連連點頭叫好。
它們走呀走,小鹿覺得小烏龜走的太慢了,就讓小烏龜爬到自己的背上,馱著小烏龜走。它們一邊走一邊聊天,不知不覺的,它們來到了一片陌生的森林……
突然,小烏龜發覺自己已經迷路了,便對小鹿說:“小鹿,我們迷路了,快想想辦法吧!”“不用急,小烏龜,我們可以問問別人呀!”小鹿回答。
小鹿向松樹爺爺問路,但松樹爺爺不知道路。它們又向松鼠哥哥問路,松鼠哥哥也不知道路在哪里。最后,它們又向燕子姐姐問路,燕子姐姐說:“我知道,我知道,我送你們回家吧!”“好的。”小烏龜和小鹿說。
在燕子姐姐的幫助下,它們安全的回到了家。
到了家,小烏龜和小鹿忙說“謝謝燕子姐姐,謝謝燕子姐姐!”
它們向媽媽說了路上發生的事情,媽媽夸它們真是又懂禮貌又愛動腦筋的好孩子!
小鹿和小烏龜真聰明啊!
3. 蘇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識字二怎么寫話
奉獻——其實追根究底,這也是一種愛,一種對社會的愛。雷鋒叔叔對社會作出了巨大的奉獻。奧斯特拉夫斯基說過“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在你停止生存時,也還能以你所創造的一切為人民服務”。雷鋒就是這樣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這是一種奉獻,一種愛,一種對社會的熱愛。
親情——是一種愛,一種僅存于家庭里的關愛。一個溫暖的家庭是因為有親情,這種僅存于家庭里的關愛凝成的。這種愛可以讓你感到幸福。當你在徘回在正邪邊緣,捆著自己長久的缺陷而迷茫時,這種愛將引你走向正確的道路。它可以化為一種無形的動力讓你不斷向前。
愛情——是男女之間的傾慕。我國有一則感人的故事《梁山伯與祝英臺》,講述的是梁山伯與祝英臺之間忠貞的愛情故事。因為這種愛,世界菜油至死不渝,海枯石爛。
世間,每個角落都充滿著愛。因為有愛,世界變得繽紛多彩,人們之間變得有話可談,讓我們有愛的心靈對待每一個人和事,將世界描繪得更加絢爛多姿。
4. 蘇教版二年級下冊語文識字1怎么寫一段話
培養良習習慣(四)
教要求
1、指導仔細觀察課本插圖使解字典用途掌握基本查字典逐步養勤查字典使用其工具書良習慣
2、指導觀察課本插圖使初步養主識字、樂于課外閱讀習慣
教重點、難點:培養勤于查字典習慣及主識字習慣習
教準備:黑板、字典、字卡
第課
、激趣導入
1、同期養哪些習習慣
2、本期要重點培養兩習習慣其勤查字典(板書)
二、指導看圖
1、看第頁面插圖按順序說說圖畫
2、師述:我已經二級知道讀課外書處我遇些我認識字辦呢
3、仔細看面圖:圖師向我推薦(字典)
4、看面兩副圖畫別情況使用字典呢
5、整體入手仔細看面圖完整說說圖干
6、先按、再按左右順序看圖說說同干
7、看第二頁圖說說哪些情況我經用字典{校家}
8、談談平何使用字典
三、總結板書進行練習
1、說說新期自準備培養自勤于查字典習慣(組交流)
2、閱讀課外讀物{語文補充閱讀}
第二課
、簡介導入:
同知道魯迅先曾經給位寫封信信部內容讓讀書
讀書同采蜜倘若叮處所非限
師述:讀懂句 句告訴我樂于課外閱讀于習說非重要
才能獲課堂所知識課外閱讀我遇認識字請教我字典朋友認識字太肯定影響我閱讀效率辦呢我起看書
二、指導看圖
1、看第3頁面第幅圖照片看
2、第2、3幅圖畫
3、通途徑識字呢
4、看面第幅圖同干(津津味聚起看圖識字)
5、看面第二幅圖兩位同干(津津味街看鋪名識字)
三、結:
圖同挑選適合自自喜識字字識閱讀課外書籍、報刊便許課本沒知識今習工作都處
四、討論
1、想讀課外書困難(家交流解決)
2、談談平讀哪些課外書收獲
3、今打算用主識字
4、布置月進行識字比賽(獎組獎)
教記:
《識字1》教設計
教要求
德育目標:初步解些傳統節民間風俗
智育目標:本課9字其田字格1字識認識手字旁;理解山字組詞語
教重點、難點:認識9字能按筆順確書寫田字格8字按字結構字寫端、勻稱
教準備 :字卡片、投影片
教間: 兩課
第課
、揭題導
些傳統節朋友想知道?今我習識字1板書課題:識字1(齊讀)
二、初步看圖讀韻文
1.觀察書圖看看圖畫哪些傳統節些節做些
2.自由讀韻文要求:看清音節讀準字音
三、指導看圖示部字詞
1.示第幅圖觀察說
(1)朋友圖畫節?全家圍起干?[相機示詞卡:餃]
(2)春節親朋友互相拜訪表示節祝賀叫呢?[相機示詞卡:拜]
2.示第二幅圖觀察說
(1)圖畫節?(清明節)
(2)師介紹清明節:二十四節氣4月4、5或6民間習慣掃墓
(3)清明節少先隊員懷著崇敬情紀念碑前祭掃革命烈士:掃墓[相機示詞卡]
(4)清明前郊外散步游玩叫:踏青[相機示詞卡]
四、指名讀字詞齊讀字詞
五、自示字詞
要求:讀準字音看清字形看看掛圖想想字義
六、教師檢查自情況并加指導
1.認讀字音
:掃聲母平舌音要與翹舌音混淆;餃字讀輕聲
2.用餃、掃、墓擴詞
七、結
剛才我習兩組詞語知道哪兩傳統節?(春節、清明節)春節民間風俗?(包餃、拜)清明節呢?(掃墓、踏青)
八、指導書寫
1.看筆順圖記憶掃、拜、墓、踏筆順認識手字旁
2.說說記住些字
3.教師范寫字
4.描紅書田字格字
5.讓《習字冊》—.亡描紅、仿影、臨寫字
6.教師巡視糾姿勢確
5. 蘇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練習冊識6怎么寫
蘇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練習6學用字詞句編一個故事
一個明亮的夜晚,月亮妹妹出來了,小鹿對小烏龜說:“今天晚上的天氣真好,我們一起去散步吧!”小烏龜聽了連連點頭叫好。
它們走呀走,小鹿覺得小烏龜走的太慢了,就讓小烏龜爬到自己的背上,馱著小烏龜走。它們一邊走一邊聊天,不知不覺的,它們來到了一片陌生的森林……
突然,小烏龜發覺自己已經迷路了,便對小鹿說:“小鹿,我們迷路了,快想想辦法吧!”“不用急,小烏龜,我們可以問問別人呀!”小鹿回答。
小鹿向松樹爺爺問路,但松樹爺爺不知道路。它們又向松鼠哥哥問路,松鼠哥哥也不知道路在哪里。最后,它們又向燕子姐姐問路,燕子姐姐說:“我知道,我知道,我送你們回家吧!”“好的。”小烏龜和小鹿說。
在燕子姐姐的幫助下,它們安全的回到了家。
到了家,小烏龜和小鹿忙說“謝謝燕子姐姐,謝謝燕子姐姐!”
它們向媽媽說了路上發生的事情,媽媽夸它們真是又懂禮貌又愛動腦筋的好孩子!
小鹿和小烏龜真聰明啊!
6. 蘇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看圖說話有哪些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四)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仔細觀察課本插圖,使學生了解字典的用途,掌握基本的查字典的方法,逐步養成勤查字典和使用其他工具書的良好習慣。
2、指導學生觀察課本插圖,使學生初步養成主動識字、樂于課外閱讀的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培養學生勤于查字典的習慣及主動識字的習慣,學會學習。
教學準備:小黑板、字典、字卡。第一課時一、激趣導入1、同學們,上學期你養成了哪些好的學習習慣?2、本學期還要重點培養兩個學習習慣,其中一個為勤查字典(板書)。
二、指導看圖1、看第一頁上面的插圖,按從上到下的順序說說圖上畫了什么?2、師述:我們已經是二年級的學生了,知道了多讀課外書的好處,可是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我們不認識的字。怎么辦呢?3、仔細看上面的小圖:圖上的老師在向我們推薦什么?(字典)4、看下面兩副圖上畫了什么?他們分別在什么情況下使用字典呢?5、從整體入手,仔細看下面的小圖,完整地說說圖上學生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6、先按從上到下、再按從左到右的順序看圖,說說同學們在干什么?7、看第二頁圖,說說還有哪些情況下我們經常用到字典的?{在學校,在家中}8、談談你平時是如何使用字典的?三、總結板書,進行練習1、說說新學期里自己準備怎樣培養自己勤于查字典的習慣?(小組交流)2、閱讀課外讀物。
{語文補充閱讀}第二課時一、簡介導入:同學們,你們知道魯迅先生嗎?他曾經給一位小學生寫過一封信,信中有一部分內容就讓他多讀書。讀書就如同采蜜,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
師述:你讀懂這句話了嗎? 這句話就告訴我們,樂于課外閱讀對于一個人的學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這樣,他才能獲得課堂上所學不到的知識。
在課外閱讀中我們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請教我們的字典朋友,可是如果不認識的字太多的話,那就肯定會影響我們的閱讀效率了。怎么辦呢?我們一起來看書。
二、指導看圖1、看第3頁上面第一幅圖,從照片上你看出了什么?2、第2、3幅圖畫了什么?3、他們通過什么途徑識字呢?4、看下面第一幅圖,同學們在干什么?(津津有味地聚在一起看圖識字)5、看下面第二幅圖,兩位同學在干什么?(津津有味地在大街上看鋪名識字)三、小結:圖上的同學挑選適合自己的,自己喜愛的方法識字。字識的多了,閱讀課外書籍、報刊也就方便多了,這樣就可以從中學到許多課本里沒有的知識,對今后的學習和工作都大有好處。
四、討論1、你想讀課外書嗎,有什么困難?(大家交流解決。)2、談談你平常讀了哪些課外書?有什么收獲?3、今后你打算用什么方法主動識字?4、布置一個月后進行識字比賽。
(分“個人獎”和“小組獎”)教學后記:《識字1》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德育目標:初步了解一些傳統節日和民間風俗。 智育目標:學會本課9個生字,其小田字格上的1個生字只識不認識“手字旁”;理解山生字組成的詞語。
教學重點、難點:認識9個生字,能按筆順正確地書寫田字格中的8個生字按字的結構把字寫端正、勻稱。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投影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一、揭題導人中國有一些傳統節日,小朋友們想知道嗎?今天我們來學習識字1。板書課題:識字1(齊讀)二、初步看圖,讀韻文 1.觀察書上的圖,看看圖上畫的是哪些傳統節日的活動,人們在這些節日里做些什么。
2.自由讀韻文,要求:看清音節,讀準字音。三、指導看圖,出示部分生字詞 1.出示第一幅圖,觀察說話。
(1)小朋友,圖上畫的是什么節日的活動?全家人圍在一起在干什么?[相機出示詞卡:餃子] (2)過春節了,親朋好友互相拜訪表示節日的祝賀,這叫什么呢?[相機出示詞卡:拜年] 2.出示第二幅圖,觀察說話。 (1)圖上畫的是什么節日?(清明節) (2)老師介紹清明節:二十四節氣之一,在4月4、5或6日。
民間習慣在這天掃墓。 (3)清明節這天,少先隊員懷著崇敬的心情來到紀念碑前祭掃革命烈士,這就是:掃墓。
[相機出示詞卡] (4)清明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就叫:踏青。[相機出示詞卡]四、指名讀生字詞,齊讀生字詞五、學生自學出示的生字詞 要求:讀準字音,看清字形。
看看掛圖,想想字義。六、教師檢查自學情況,并加以指導 1.認讀生字,正音。
如:“掃”的聲母是平舌音,不要與翹舌音混淆;“餃子”中的后一個字讀輕聲。 2.用“餃、掃、墓”擴詞。
七、小結 剛才我們學習了兩組詞語。你們知道了有哪兩個傳統節日?(春節、清明節)春節,民間風俗是什么?(包餃子、拜年)清明節呢?(掃墓、踏青)八、指導書寫 1.學生看筆順圖,記憶“掃、拜、墓、踏”的筆順。
認識手字旁。 2.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
3.教師范寫生字。 4.學生描紅書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讓學生在《習字冊》—.亡描紅、仿影、臨寫生字。 6.教師巡視,糾正姿勢不正確的學生。
7. 蘇教版二年級下冊語文識字三教反思
《識字 3》是一篇識字課文類似三字經三字一句讀起來朗朗上口。
這篇課文雖然只有短短的 48 個字 但容量非常大 祖國的山川大地黃河洶涌澎湃長江一瀉千里珠峰高聳入云臺灣隔海相望祖國渴望統一小朋友應該努力學習興我中華。需要很多的課外知識才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本文生字也非常的多有 12 個是新認識的字。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感受祖國的偉大激發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我請學生自主探究 學習生字 想一想你是怎樣記住生字的。最好編兒歌來記。
小朋友編出了“兩個小人立在大耳朵上聳 、大鳥住在小山上島”等記生字的方法。教學活動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有機結合。
“教”體現的是教師對學生“學”的主導作用表現為提出學習的目標、要求指導學習的方法等。這種主導作用只有通過學生的主動學習才能實現。
生字詞的學習通過學生喜歡的方法來學習讓他們自主的學習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開始我以為農村的孩子思路不開闊可能編不出兒歌。
抱著試試看的 分享文檔快樂生活快樂無阻 2 態度讓他們編。結果他們積極的開動腦筋編出了字謎而且有幾個同學編得相當好。
對學習者的研究應該真正進入教師確定目標的視野 而學生的學習基礎 學習方式學習需求等要素則是目標確定的首要來源和依據。研究學習者的“起點”其實質是確定學生的需要起點和需要層次。
二年級的學生對祖國地理山川方面的認識是比較貧乏的而本文涉及這方面的知識又比較多。我先讓學生尋找一些祖國各處風光名勝的照片或圖片與小組同學互相交流。
然后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學生通過自己的朗讀 提出了好多不懂的地方如珠峰聳是什么意思可入畫是什么意思等問題。我先請小朋友來回答小朋友不能回答的問題我在給小朋友解釋。
這樣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又讓知道答案的同學體驗了成功的喜悅當了一回小老師。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 因為不明白所以認真聽。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閱讀“應讓 分享文檔快樂生活快樂無阻 3 學生政治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本文是一篇韻文通過朗讀感受其中的韻律美和祖國山川美。
語文閱讀不是生活中隨意的消遣性閱讀漫無目也不是一般的了解性閱讀淺嘗輒止它應該是一種投入的欣賞性閱讀應當以一種積極的審美心態集中全部的心智去感受、理解、欣賞、評價文本中的人與事、景與物、情與理不僅觀其“言”還要品其味悟其神。如此閱讀過程便成為一次審美體驗 一次發現美的旅行。
閱讀是很自我的。它不僅是一次信息的攝入過程也是學生調動自己的情智與文本的對話過程與作者情感的交流過程。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經驗世界加上閱讀材料本身內涵的開放性基于自己的經驗背景學生興趣盎然地賞讀不同的學生對文本會做出不同的“解讀”。由于讀得真切心有所思這時他們便會萌生傾吐、與人交流的充動他們渴望自己的感悟體驗得到同學的認可也想聽到別人的真知灼見。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字詞句篇二年級下冊蘇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