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排球的簡單規則
排球比賽規則是由技術性規定、非技術性規定和場地設備要求等方面的內容組成的.場地設備、比賽的方法,以及參賽人數等方面的規則,規定了排球項目不同于其他運動項目的性質.比賽參加者的權力與責任,比賽的間斷及延誤比賽,隊員的不良行為等方面的規則,規定了排球運動參加者必須在公正和遵守體育道德的環境中進行比賽.規則中大量的清楚的技術定義,是排球運動的核心,也是我們必須掌握的基本內容.隨著排球運動的不斷發展和眾多客觀條件的需要,規則在對技術性規定的要求上逐漸放寬,趨于簡單.這樣將更便于人們去了解規則,了解排球.。
2. 排球的簡要規則
排球競賽規則簡介 1.發球 發球隊員必須在第一裁判員鳴哨允許發球后8秒鐘內將球發出。
球被拋起或持球手撤離后,必須在球落地前,用一只手或手臂的任何部分將球擊出。球只能被拋起或撤離一次,但拍球或在手中擺弄球是允許的。
發球隊員在擊球時或擊球起跳時,不得踏及場區(包括端線)和發球區以外的地面。擊球后,可以踏及或落在場區內或發球區以外。
2.隊員的場上位置 發球隊員擊球時,雙方隊員(發球隊員除外)必須在本場區內按輪轉次序站位。靠近球網的三名隊員為前排隊員,其位置為4號位(左)、3號位(中)、2號位(右)。
另外三名隊員為后排隊員,其位置為5號位(左)、6號位(中)、1號位(右)。隊員的位置應根據其腳的著地部位判定:每一名前排隊員至少有一只腳的一部分,比同列后排隊員的雙腳距中線更近。
每一名右(左)邊隊員至少有一只腳的一部分,比同排中間隊員的雙腳距右(左)邊線更近。發球擊球后,隊員可以在本場區和無障礙區的任何位置上。
3.比賽中的擊球:隊員的身體任何部位都允許觸球 (1)四次擊球犯規:每個隊最多三次(攔網除外)將球擊回對方場區,如果超過則判為四次擊球犯規。 (2)持球犯規:隊員在擊球時沒有清晰地將球擊出,或接觸球時有較長的停滯,如撈、捧、推擲、攜帶球都應判持球犯規。
(3)連擊犯規:一名隊員連續擊球兩次,或球連續觸及其身體的不同部位,則為連擊犯規。 4.過中線 在不妨礙對方比賽的情況下,允許隊員在網下穿越進入對方空間。
隊員的一只(兩只)腳或一只(兩只)手部分越過中線觸及對方場區的同時,其余部分接觸中線或置于中線上空是允許的。隊員身體的任何其他部位都不允許接觸對方場區。
在比賽中斷后隊員可以進入對方場區。 5.觸網 隊員觸網不是犯規,但擊球時或干擾比賽的情況下除外。
6.進攻性擊球 除發球和攔網外,所有直接向對方的擊球都是進攻性擊球。前排隊員可以對任何高度的球完成進攻性擊球,但觸球時必須在本方空間。
后排隊員可以在進攻線后對任何高度的球完成進攻性擊球,但起跳時腳不得踏及或越過進攻線,擊球后可以落在前場區。 7.攔網 只有前排隊員允許完成攔網,后排隊員不得完成攔網。
在1次攔網中,球可連續觸及1個或幾個攔網隊員的手 、頭或腰部以上身體任何部位均算1次攔網。 攔網后本隊可再擊球3次。
攔網手觸球后 ,球落界外為觸手出界,判失誤。 擴展資料 場地要求:排球比賽場地為18米*9米的長方形 ,四周至少有3米空地,場地上空至少高7米內不得有障礙物。
國際排協世界級及正式比賽,無障礙區自邊線以外至少5米,自端線以外至少8米,無障礙的比賽空間自地面以上至少12.5米沒有障礙物。 場中間橫劃一條線把球場分為相等的兩個場區。
所有線寬均為5厘米。 球網:場地中線上空架有球網。
網寬1米 ,長9.50米,掛在場外兩根圓柱上。 女子網高2.24米,男子網高2.43米。
球網兩端垂直于邊線和中線的交界處各有5厘米寬的標志帶 ,在其外側各連接一根長1.80米的標志桿。 球:球的圓周為65~67厘米,重量為260~280克,氣壓為0.40~0.45千克/平方厘米。
參考資料 排球_百度百科。
3. 排球規則內容
【排球知識和規則】 比賽場地長18米、寬9米,由中線將球場分為兩個相等的場區,中線設置長9.50米、寬1米的球網。
男子網高2.43米,女于網高2.24米。球由皮革制成外殼,內裝用橡皮或類似物質制成的球膽,重260~280克。
1912年規定雙方上場的運動員必須輪轉位置。1917年規定每局為15分。
1918年規定上場運動員每隊為6人。1922年規定每方必須在3次以內將球擊過網。
比賽方法以前采用發球得分制,1998年10月28日國際排聯決定改為每球得分制,仍為五局三勝,前四局每局先得25分者為勝,第五局先得15分者為勝,若出現24平或14平時,要繼續比賽至某隊領先2分才能取勝。 【比賽方法】 一、賽前準備: 第一裁判主持抽簽,首先選擇發球權、球區。
二、比賽開始過程與停止: 第一裁判員鳴哨后,在各自場區端線站好,再鳴哨時按原定位置(比賽前填寫的位置表)站好。 三、得分: A、一方發球后隊方接球失誤、犯規或球落到對方場內,即發球方得分,繼續發球; B、如發球隊員發球違例或發出界外則對方得分,換發球。
四、暫停、換人: 每局比賽中各隊均有2次暫停,6人次換人機會。(成死球時可要求) 1、暫停:每局比賽中各隊均有2次暫停;正規比賽每8分一次技術暫停。
2、換人: A、主力隊員只能退出比賽一次,同一局中他再次上場比賽時,只能回到該局替換他的隊員位置。 B、替補隊員每局只能上場比賽一次,可以替換任何一個主力隊員,同一局只能由被他替換下場的隊員來替換。
注:比賽開始上場的隊員為主力隊員,其它隊員為替補隊員。
4. 排球的十條規則
比賽規則 1、球員規定位置 球員通常不需要掌握全部六種技術——發球、一傳(接發球)、二傳(舉球、托球)、扣球、攔網、救球,而是通常根據球隊的戰術,以其中的一種或多種為專長。
最常見的位置分配包含三種位置:攻手(分為主攻手和副攻手)、二傳手和自由人(專職防守的球員)。 為了有效阻擋對方的進攻,并在對方有足夠反應時間之前將球以陡峭的角度高速彈回對方場地, 一般來說由身材較高且彈跳力好的球員擔當攻手。
二傳手:二傳手的職責在于組織全隊的進攻,他們負責在二傳時將球送至讓攻手最適宜扣球的位置。二傳手必須有能力和扣球隊員組合出多種變化以破壞對方的防守。
移動快速、傳球精準是一個二傳手的必備素質。一位好的舉球員可串起全隊的攻勢,并且必須相當了解隊上各攻擊手的特性與習慣,在比賽中更要保持清楚的頭腦與思維,另外,在某些時候二傳手也必須扮演攻擊手角色,所以除了練習舉球技巧外,二傳手也必須具備些許長球攻擊能力,所以一位優秀的二傳手的訓練與養成也是相當辛苦的,因此一個好的二傳手是整支隊伍的靈魂。
自由人:自由人是專職防守的球員,負責接接發球和扣球(救球)。通常自由人具有全隊最快的反應速度和最好的一傳技術。
由于自由人不需要在網前進攻或防守(規則不允許),可以由一傳技術好的矮個子球員勝任。在比賽中被指定為自由人的球員不可以擔任其他位置。
自由人的替換次數是不受限制的,但兩次的替換之間必須隔一次死球,而且只能由被替換下場者將其替換下場。替換的時間必須在裁判吹哨示意發球前做更換。
特別的,自由人同一局比賽中的兩次上場可以替換不同的球員。每一局開始前,自由人不得先進場,必須等第二裁判核對先發球員后才可替換進場。
副攻:;副攻手是經常在靠近二傳手的位置打出快攻的球員。副攻手專職攔網,因為他們必須阻擋來自對方副攻手的快攻,并且需要從中間向兩邊快速移動以組織雙人攔網。
通常副攻手是隊中最高的球員,且要求有很好的防守技術。 主攻手:主攻手是在靠近標志桿的位置進攻的球員。
由于大多數傳向主攻位置的球都是高球,因此主攻手往往采用很長的助跑,有時甚至從邊線外開始助跑。在進攻中主攻手通常依靠強力扣殺得分,但有時也要求以斜線助跑和快攻來擾亂對方的防守。
主攻手還需要掌握一傳技術,因為在對方發球時他們通常作為自由人以外的第二一傳點。慣用右手的主攻手最適合在4號位(前排左側)進攻,相對的,慣用左手的主攻手最適合在2號位(前排右側)進攻。
人數規定 規則規定1個隊最多有12名隊員 ,教練員、助理教練員、醫生各1人。 隊員服裝必須統一 ,上衣前后有明顯號碼。
教練員可在暫停和局間間隙時間進行指導。 比賽中只有場上隊長可向裁判員提出詢問或要求解釋規則。
如果教練員或隊員有非道德行為表現,裁判員將出示黃牌給予警告,如再犯將出示紅牌 ,判罰該隊失發球權或對方得1分。 如有辱罵裁判員或對方隊員等嚴重犯規者,將取消其該局或全場比賽資格。
每局比賽前,教練員必須將上場陣容位置表交給記錄員或第二裁判員,不得更改。 每隊上場6人 ,站成兩排 ,從左至右,前排為4、3、2號位,后排為5、6、1號位。
在發球時,雙方隊員都必須按規定位置站好,否則將被判失發球權或對方得1分。換人規定 比賽成死球時 ,教練員和隊長可向裁判員請求暫停或換人。
每次暫停不得超過30秒。 1局比賽每隊可要求兩次暫停。
每隊在1局比賽中,換人最多不得超過6人次。技術規定 技術動作的要求 ①發球: 獲得發球權的一方須先輪轉 ,1號位隊員在裁判員鳴哨后3秒鐘內將球擊出。
發球離手后 ,如果球在中途觸及發球隊場上隊員、標志桿、其他障礙物,發球不過網或球落在對方界外均為發球失誤,失發球權。 在本隊未失誤前,發球隊員連續發球。
②觸球: 隊員可用身體任何部位觸球,但不得停留,如出現撈、捧、推、擲球的情況則被判為持球。 每隊最多觸球3次(攔網除外) ,如果 1 個隊員連續觸球多于 1 次(攔網除外),被判為連擊。
同隊2個隊員同時觸球作為2次觸球。 但雙方隊員在網上同時觸球后均再可擊球3次。
③進攻性擊球: 直接向對方場區的擊球為進攻性擊球。 前排隊員可在本場區對任何高度的球作進攻性擊球。
后排隊員在進攻線前的前場區只能作整個球體不高于球網上沿的進攻性擊球,但在進攻線后起跳則可擊任何高度的球。 ④過網: 隊員不得過網擊球,但擊球點在本場區,球離手后手隨球過網不判過網犯規。
對方擊球前 ,攔網隊員手觸及對方場區上空的球,判攔網隊員過網犯規。 當對方隊員擊球后,許可在對方場區攔網。
⑤過中線: 隊員身體任何部位越過中線觸及對方場區地面即判過中線犯規。 但一腳或雙腳的一部分踏過中線,而另一部分踏在中線上或在中線上空則不判犯規。
隊員可伸手在網下擊球,但不得阻礙對方隊員。 排球 ⑥攔網: 只準前排隊員進行單人或集體攔網。
在1次攔網中,球可連續觸及1個或幾個攔網隊員的手 、頭或腰部以上身體任何部位均算1次攔網。 攔網后本隊可再擊球3次。
攔網手觸球后 ,球落界外為觸手出界,判失誤。 ---【小菜。
5. 排球有哪些規則
比賽兩隊參加,每隊6人。
每隊可擊球3次(攔網觸球除外),將球擊回對方場區。比賽采用每球得分、五局三勝制。
前四局每局先得25分者為勝,第五局先得15分者為勝,若出現24平或14平時,要繼續比賽至某隊領先2分才能取勝。接發球隊勝1球時得1分,同時獲得發球權,隊員按順時針方向輪轉一個位置。
處于3米線外的后排隊員只能在3米線外參與進攻。每隊都有一名二傳,是全隊進攻的組織者。
如果二傳手在后排,他可以進入三米線傳球。發球隊員可以站在底線后的任意區域發球,但不能觸到邊線。
排球比賽設有自由人,自由人身著與本隊其他隊員不同的球衣,并且主要在后場活動,既不能參與進攻,也不能發球和攔網。比賽中,球隊可以選擇派上自由人,也可以選擇不派自由人上場。
如果自由人受傷,主教練可以與第一裁判交涉,讓另外的球員穿上自由人的衣服,充當自由人。自由人不一定是專有位置。
在比賽中,每隊最多可以請求2次暫停和6人次換人。暫停時間限制為30秒鐘。
前4局,每局率先達到8分和16分時,會各有1次時間為60秒鐘的技術暫停。決勝局沒有技術暫停,每隊在決勝局中可請求2次30秒鐘的暫。
6. 說說排球運動的簡單規則和訓練技能有哪些
排球運動由兩隊各六名選手組成,但是現在增設了自由人,該運動的目的在于使擊出的球稍高于網前伸出的雙手,從而使球落入對方的半場而得分。
每隊的球員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三名網前選手和三名靠近底線的選手。每一方擊球過網不得超過三次,原則上一名攻擊手將和一名隊友在網前攔截,阻止球落入本方半場并可以通過攔截直接得分。
簡單來說,運動員不得持球,不得連續擊球兩次。他們可以用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擊球,但是如果球從球員身上的某一部位彈到另一部位時,將被認作是兩次擊球,按違例計算。如果球員在界外擊球或擊球時身體的某一部位觸網將被判失分。
2.發球
每方的六名球員按順時針方向輪流發球。每次本隊獲得發球權后由發球球員在本方半場的右后角將球發入對方半場重新開始比賽。發球球員可以用上手或下手發球,用拳,伸開的五指或是手臂來都可以。發球可以在底線后的任一處開球,但是規則又允許進行跳發球的隊員在落下時進入場內。排球可以落入對方半場的任何一處,該發球隊員將繼續發球直至本隊失去發球權。
3.得分
在新的得分規則下,一方在獲得發球權時同時得分,即所謂的每球得分制。比賽由五局構成。在前四局的比賽中,獲勝的一方必須達到25分,或在此基礎上比對方高出兩分。在第五局的比賽中獲勝一方只需達到15分,或在此基礎上比對方高出兩分。
4.自由人
新設置的自由人將是一名防守專家,可以在后排進行任意的替換,幫助本隊抵御對手的進攻。自由人不得發球,攔網或是繞到前排,所以一般由一名身材矮小但是動作靈活的,能夠迅速倒地救球使得比賽得以繼續的球員擔綱。自由人可以自由替換,為了易于區別,自由人將穿上與其他球員不同顏色的衣服。
5.換人
根據另一項被修改的規則,教練員可以在比賽期間站著向球隊發號施令,但是必須呆在一個特定的區域。包括替換自由人在內,教練在每局的比賽中共有6次的機會替換隊員。替補隊員可以換下某一名先發隊員或再被相同的隊員替下。
6.其它規則
1.只有前排的球員方可攔網。
2.球員可在球越過網之前進行攔截,但是不得觸網或是干擾對手。
3.攔網不算作一次擊球。
4.球不得觸網,也不得碰到同隊的隊友。
5.每個隊在每局的比賽中都有兩次的暫停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