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寫飛花令的一篇作文
春是個美麗的季節,萬物復蘇,小草、大樹都披上了綠裝,小魚、小蝦也出來活動了,人們也脫掉了厚厚的棉衣,換上了輕盈的春裝。
在小河上的又大又厚的冰融化了,鴨子媽媽帶著小鴨子在河面上嬉戲、玩耍;有的鴨子把頭伸進水里,忽然又冒出來,這時水花四處飛濺;游的鴨子在水面上“嘎嘎”的叫著,仿佛在表演她優美的歌聲。小魚兒在水里追逐、打鬧,玩的不亦樂乎!真舍不得打破他們的美好。這里真是他們的天堂啊!
河岸上,柳樹姑娘在梳頭發,她這兒照照,那兒看看,可愛美了!桃花姑娘真漂亮!這朵像胭脂,那朵又似粉玉,另一朵又宛如姑娘的紅臉蛋兒。偶爾飄下幾朵花瓣落在我的臉蛋上。小鳥在枝上“嘰嘰喳喳”地叫著,仿佛在唱:“春天真美麗呀!春天真美麗!”辛勤的小蜜蜂出來了,一會兒在采花粉,一會兒在說悄悄話,一會兒在那兒親親吻吻,可愛極了!蝴蝶公主也來湊熱鬧,她時而翩翩起舞,時而在桃花姑娘上休息,仿佛躺在公主床上,它那婀娜多姿的舞蹈、美麗的身軀,真讓我贊嘆不已。
啊!春天的小河太美了,我愛春天,更愛春天的小河!
2. 古代飛花令與現代飛花令 有什么不同
飛花令,原本是古人行酒令時的一個文字游戲,源自古人的詩詞之趣,得名于唐代詩人韓翃《寒食》中的名句“春城無處不飛花”。行飛花令時選用詩詞曲中的句子,但選擇的句子一般不超過七個字。中央電視臺《中國詩詞大會》欄目與河北電視臺《中華好詩詞》欄目都引進并改良了“飛花令”用于一對選手間的對抗賽。
古代的飛花令要求,對令人所對出的詩句要和行令人吟出的詩句格律一致,而且規定好的字出現的位置同樣有著嚴格的要求。這些詩可背誦前人詩句,也可臨場現作。行飛花令時可選用詩和詞,也可用曲,但選擇的句子一般不超過七個字。比如說,酒宴上甲說一句第一字帶有“花”的詩詞,如:花開堪折直須折。乙則接“落花時節又逢君”,花在第二字位置上。丙接“月照花林皆似霰”,花在第三字位置上。丁接“人面桃花相映紅”,花在第四字位置上。接著可以是“無可奈何花落去”、“出門俱是看花人”、“深巷明朝賣杏花”。到花在第七個字位置上則一輪完成,可繼續循環下去。行令人一個接一個,當作不出詩、背不出詩或作錯、背錯時,由酒令官命令其喝酒。
此外還有另外一種行令方法:行“飛花令”時,詩句中第幾個字為“花”,即按一定順序由第幾個人喝酒。如巴金的小說《家》中有這樣一段描寫:“淑英說一句‘落花時節又逢君’,又該下邊的淑華吃酒。”
在酒宴上還可以有一些變化,如直接說一句帶花的詩,花在詩中的位置對應到某客人,此客人再接,如果正好應到自身,則罰酒。[2-4]
現代改良
中央電視臺《中國詩詞大會》中,節目組引進并改良了“飛花令”,為每場比賽設置一個關鍵字,不再僅用“花”字,而是增加了“云”“春”“月”“夜”等詩詞中的高頻字,在場上選手完成答題后,由選手得分最高者和百人團答題成績的第一名,來到舞臺中間,輪流背誦含有關鍵字的詩句,獲勝者直戰擂主。
這種“飛花令”是真正詩詞高手之間的對抗,挑戰者必須在極短時間內完整說出一聯詩句,這不僅考察選手的詩詞儲備,更是臨場反應和心理素質的較量,因而“飛花令”的競賽感很強,電視觀賞性很高。
比起古人的規則,中國詩詞大會現場的“飛花令”要求相對簡單許多,對詩句要求沒有古代那樣嚴格,選手只要背誦約定的字且詩句不要與說過的重復即可,而對字的位置沒有要求。[2-4]
3. 文字類游戲,比如飛花令,接成語,要搞活動用的,感謝
飛花令 先看“飛花令”,什么意思?簡單說,詩句中必須含有“花”字,“花”字出現位置同樣有要求。
行令人要一個接一個,例如:花間一壺酒,第一字是花;落花時節又逢君,第二字是花;取次花叢懶回顧 ,第三字是花;人閑桂花落,第四個字是花;一日看盡長安花,第五個字是花。等等當然,如今行“飛花令”,能做到既有“花”,還能數清楚位置,估計絕大多數人腦子不夠用,所以能背就行,有“花”即可。
成語作為漢文化的一大特色,有著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多來自代經典或著作、歷史故事和人們的口頭故事。有的成語不僅意思精辟,還自成意境。
一個詞、四個字,再簡單不過,卻繪出了一幅絕美畫面。這類成語的出處也頗為唯美,讀起來仿若就有畫面在眼前鋪開。
先來看看節目中,那些來源詩詞的成語吧~卷土重來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唐·杜牧《題烏江亭》絕世獨立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漢·李延年《李延年歌》傾國傾城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漢·李延年《李延年歌》河東獅吼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宋·蘇軾《寄吳德仁兼簡陳季常》豆蔻年華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
——唐·杜牧《贈別兩首》青梅竹馬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唐·李白《長干行》兩小無猜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
——唐·李白《長干行》無可奈何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宋·晏殊《浣溪沙》朝朝暮暮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宋·秦觀《鵲橋仙》美人如玉萬一禪關砉然破,美人如玉劍如虹。——清·龔自珍《夜坐二首》冰雪聰明生知七曜歷,手畫三軍勢。
冰雪凈聰明,雷霆走精銳。——唐·杜甫《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漢中判官》美目盼兮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先秦《碩人》云淡風輕 傍花隨柳云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
——宋·程顥《春日偶成》覆雨翻云魑魅搏人應見慣,總輸他,覆雨翻云手,冰與雪,周旋久。——清·顧貞觀《金縷曲二首》不拘一格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清·龔自珍《己亥雜詩》萬馬齊喑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清·龔自珍《己亥雜詩》相煎何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漢·曹植《七步詩》天生麗質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唐·白居易《長恨歌》英姿颯爽褒公鄂公毛發動,英姿颯爽來酣戰。
——唐·杜甫《丹青引贈曹霸將軍》柔情似水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宋·秦觀《鵲橋仙》回眸一笑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唐·白居易《長恨歌》粉身碎骨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明·于謙《石灰吟》一日三秋形容思念的殷切。出自《詩·王風·采葛》“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窈窕淑女指文靜、姣美的女子。出自《詩·周南·關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輾轉反側形容心中有事,翻來覆去不能入睡。出自《詩·周南·關雎》:“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夢寐以求睡夢中也在追求,形容愿望的迫切。出自《詩·周南·關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新婚燕爾形容新婚歡樂。燕,古作“宴”,安樂之意。
出自《詩·邶風·谷風》:“宴爾新昏,如兄如弟。”鳳凰于飛凰,亦作“皇”。
用以比喻夫妻相親相愛。亦用為祝人婚姻美滿之辭。
出自《詩·大雅·卷阿》:“鳳皇于飛,翙翙其羽。”琴瑟之好比喻夫妻間感情十分和諧。
《詩·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天作之合出自《詩·大雅·大明》:“文王初載,天作之合。”
毛傳:“合,配也。”原意為文王娶太姒是上天配合的,后用為祝人婚姻美滿之辭。
瓜瓞綿綿《詩·大雅·綿》:“綿綿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瓞,小瓜。
沮、漆,水名。謂周的祖先像瓜瓞的歲歲相繼一樣,歷傳到太王才奠定了王業的基礎。
后因用為祝頌子孫昌盛之辭。壽比南山祝頌語。
祝福長壽。出自《詩·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
萬壽無疆千秋萬世,永遠生存。祝福、祝愿之語。
舊時常用以祝頌帝王。出自《詩·豳風·七月》:“稱彼兕觥,萬壽無疆。”
甘棠遺愛用以稱頌地方官的仁愛。出自《詩·召南·甘棠》。
召公與周公共同理政輔佐周王,治理得當,人民和睦。召公去世后,人們懷念他,連他種的樹都不忍心破壞,后人便作此詩來紀念他。
高山景行《出自詩·小雅·車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高山,比喻道德崇高;景行,大路,比喻行為正大光明。
止,語助。后因以“高山景行”指崇高的德行。
遇人不淑謂女子所嫁的丈夫不好。出自《詩·王風·中谷有蓷》:“有女仳離,條其嘯矣;條其嘯矣,遇人之不淑矣。”
鄭玄箋:“淑,善也。”信誓旦旦誓言極為誠懇可信。
出自《詩·衛風·氓》:“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小心翼翼形容恭敬謹慎。
出自《詩·大雅·大明》:“維此文王,小心。
4. 詩鐘 飛花令 對聯論 對仗
王謝堂前歸舊燕==名劍烏衣巷里嫁新人馬寺鐘聲傳四野尼庵鼓樂誘三鄉詩鐘梅.蘭.分詠.不犯題字洗盡芳華贏傲骨=修來淡雅得幽香竹.菊.分詠.不犯題字虛心釀得高風節==真意迎來瘦客情瘦客:菊花別稱。
詩鐘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限時吟詩文字游戲,大約出現在嘉慶、道光年間的福建八閩地區。詩鐘限一炷香功夫吟成一聯或多聯,香盡鳴鐘,所以叫做“詩鐘”。
詩鐘吟成,再作為核心聯句各補綴成一首律詩,游戲結束。詩鐘多半限定內容(詩題)、文字和種格,比如詩鐘分詠,限“來、去”,即上聯必須有“來”,對下聯的“去”字。
詩鐘比一般對聯要求格律更工整,內容更含蓄,甚至類似謎語才好。有人把詩鐘納入對聯的大范疇之內,據我們看,二者還算不上一家人,至多是親戚。
詩鐘與對聯有相似之處,也有區別。嚴格地說,詩鐘并不是一種特殊的對聯。
對聯的字數不定,從一個字到幾百個字隨意,只要對得出,按說多少字全行,這是一點;對聯上下聯必須共同表達出一個意思來(無情對等除外),這是又一點。以之與詩鐘比較,詩鐘只是七字對(個別的有五字對);上下聯除合詠外,一般都是意思無連屬的。
還有重要的一點:對聯的應用性很強,經常用途大致有二,一是室內外帶有中國特有民族文化性質的裝飾聯,一是如壽聯、喜聯、挽聯之類的應酬性質的實用聯。詩鐘卻是一種文化游戲,絕少寫成裝飾聯那樣長期懸掛的。
所以,詩鐘不是對聯。可是,在字句追求對偶方面,兩者要求相同。
因此,對于創作對聯的人來說,可以把打詩鐘作為一種高級的(相對于蒙童入門的學作對于而言)磨練屬對能力的方法。合詠更與命題作對聯一樣。
嵌字也是對聯中常見常用的一種方式。所以我們認為,要想作好對聯,無妨經常作一些詩鐘形式的練習。
這是從寫對聯的角度看問題。愛好詩鐘和經常正規打詩鐘的人可能就不這樣想,會認為,我們僅僅把它當成一種練習方式來看,是看低了它。
詩鐘不是對聯。可是,在字句追求對偶方面,兩者要求相同。
因此,對于創作對聯的人來說,可以把打詩鐘作為一種分詠格即分詠事物也,以不犯題字為合格,例如岳飛、虎:分詠畫爾不成翻類犬字之曰舉并稱鵬筆、郵票:分詠萬國花封元首相五云草判黑頭公籠紗格即將題字暗藏于鐘聯中,隱約如見,呼之欲出,例如左易:籠紗格牙因知味承恩幸思未能言擅賦才嵌字格1、鳳頂格 即將兩題字分嵌于每句之第一字,所謂“一唱”也,例如人鳥:一唱人憑赤血羸猶健鳥到青云倦亦飛2、燕頷格 即將兩題字分?于每句之第二字,所謂二唱也,例如醉吟:二唱臣醉酒能傾一石客吟詩已載三車3、鳶肩格 即將兩題字分嵌于每句之第三字。所謂三唱也。
例如紅豆:三唱燈光豆灺勞人草樓影紅飛思婦花4、蜂腰格 即將兩題字分嵌于每句之第四字。所謂四唱也,例如元旦:四唱千軍待旦傳刁斗萬國朝元拜冕旒花紅玉白清枝瘦==《古風》柳綠春深野陌閑芳香出谷真君子==《古風》淡雅迎春大美人高風葉瑾虛懷骨==《古風》亮節情真淡泊心江中有月千年守==《古風》陌上無風萬古歌金身玉體清風骨==《古風》素手佳人明月心切莫三更才一現==《古風》猶悲半夜久千愁此處花開藏富貴==《古風》那時月缺隱沉浮只伴中秋香四溢==《古風》獨憐八月夢千尋幸得千山花爛漫==《古風》輕歌萬水月溫馨鐵樹開花千古嘆==《古風》浮云過眼萬般愁淺談詩歌的情與意境,意象,比興等藝術手法有人說,詩歌首先是情,情是詩歌的魂,并不是意境。
這話只說對了一半。為什么這么說呢?先打個比方;先有梧桐樹,才能引來鳳凰。
再說回來,先有意境,情才有棲息地。比如,徐志摩的《再別康橋》,輕輕的 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云彩。
首先營造了很美的意境,為以后的情構建一個棲息地。再說意象與比興。
什叫意象呢?說復雜了不好懂,就簡單點說,就是把你要所表達的意思與情感用物象表達出來, 而不是用直白的語言說出來。什么叫比興呢?就是,用具體的形象比如來激發讀者想象,使人起興。
打個最簡單的比喻;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這里面的桃花潭水是物象深千尺 ,采用了藝術夸張的手法, 來描述襯托汪侖對李白依依不舍的深厚的感情。如果說,啊!汪侖對我的感情好深,好深,是不是太直白了呢?這就要涉及到具體化了的問題了,即詩歌的藝術手法一一意境,意象,比興,夸張,通感,等等,用具體的形象表達出抽象的情。
說白了,藝術手法本身包涵了情,本身是在言情。比如說,我好愛你,真的好愛你,愛你愛得死去活來。
這情不深嗎?當然深。但這不是詩,是口頭語。
如果你用,管他溺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或者說,曾經滄海難為水,除確烏山不是云。這樣話里沒一個發麻的愛字,情字,但很感人。
所以說,意境,意象,比興,夸張,通感等等藝術手法,本身包涵情,本身是在言情。情和意境等藝術元素是緊密相關的,不可分割的。
好的酒令不但令人賞心悅目,也能道出行令人的心境。明朝國子監祭酒陳詢因得罪權貴被貶謫,同僚為他送行,酒至微醺,行令是必不可少的游戲。
陳詢說:“轟字三個車,余斗字成斜,車車。
5. 20首簡短詩詞
1、畫
唐代:王維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譯文:遠看高山色彩明亮,走e799bee5baa6e58685e5aeb931333366303839近一聽水卻沒有聲音。
春天過去,可是依舊有許多花草爭奇斗艷,人走近,可是鳥卻依然沒有被驚動。
2、鳥鳴澗
唐代: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譯文:很少有人活動只有桂花無聲地飄落,夜里一片靜謐春日的山谷寂寂空空。
明月升起光輝照耀驚動了山中棲鳥,不時地高飛鳴叫在這春天的溪澗中。
3、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代: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譯文
獨自遠離家鄉無法與家人團聚,每到重陽佳節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
遠遠想到兄弟們身佩茱萸登上高處,也會因為少我一人而生遺憾之情。
4、山中
唐代:王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譯文
荊溪潺湲流過白石粼粼顯露,天氣變得寒冷紅葉落落稀稀。
彎曲的山路上原本沒有雨,但蒼翠的山色卻濃得仿佛就要潤濕了人的衣裳一樣。
5、送方外上人 / 送上人
唐代:劉長卿
孤云將野鶴,豈向人間住。
莫買沃洲山,時人已知處。
譯文
孤云陪伴著野鶴,怎么能在人間居住。不要買下沃洲山,現在已經有人知道那兒了。
韻譯:你是行僧象孤云和野鶴,怎能在人世間棲居住宿?
要歸隱請別買沃洲名山,那里是世人早知的去處。
6. 詩鐘 飛花令 對聯論 對仗
王謝堂前歸舊燕==名劍烏衣巷里嫁新人馬寺鐘聲傳四野尼庵鼓樂誘三鄉詩鐘梅.蘭.分詠.不犯題字洗盡芳華贏傲骨=修來淡雅得幽香竹.菊.分詠.不犯題字虛心釀得高風節==真意迎來瘦客情瘦客:菊花別稱。
詩鐘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限時吟詩文字游戲,大約出現在嘉慶、道光年間的福建八閩地區。詩鐘限一炷香功夫吟成一聯或多聯,香盡鳴鐘,所以叫做“詩鐘”。
詩鐘吟成,再作為核心聯句各補綴成一首律詩,游戲結束。詩鐘多半限定內容(詩題)、文字和種格,比如詩鐘分詠,限“來、去”,即上聯必須有“來”,對下聯的“去”字。
詩鐘比一般對聯要求格律更工整,內容更含蓄,甚至類似謎語才好。有人把詩鐘納入對聯的大范疇之內,據我們看,二者還算不上一家人,至多是親戚。
詩鐘與對聯有相似之處,也有區別。嚴格地說,詩鐘并不是一種特殊的對聯。
對聯的字數不定,從一個字到幾百個字隨意,只要對得出,按說多少字全行,這是一點;對聯上下聯必須共同表達出一個意思來(無情對等除外),這是又一點。以之與詩鐘比較,詩鐘只是七字對(個別的有五字對);上下聯除合詠外,一般都是意思無連屬的。
還有重要的一點:對聯的應用性很強,經常用途大致有二,一是室內外帶有中國特有民族文化性質的裝飾聯,一是如壽聯、喜聯、挽聯之類的應酬性質的實用聯。詩鐘卻是一種文化游戲,絕少寫成裝飾聯那樣長期懸掛的。
所以,詩鐘不是對聯。可是,在字句追求對偶方面,兩者要求相同。
因此,對于創作對聯的人來說,可以把打詩鐘作為一種高級的(相對于蒙童入門的學作對于而言)磨練屬對能力的方法。合詠更與命題作對聯一樣。
嵌字也是對聯中常見常用的一種方式。所以我們認為,要想作好對聯,無妨經常作一些詩鐘形式的練習。
這是從寫對聯的角度看問題。愛好詩鐘和經常正規打詩鐘的人可能就不這樣想,會認為,我們僅僅把它當成一種練習方式來看,是看低了它。
詩鐘不是對聯。可是,在字句追求對偶方面,兩者要求相同。
因此,對于創作對聯的人來說,可以把打詩鐘作為一種分詠格即分詠事物也,以不犯題字為合格,例如岳飛、虎:分詠畫爾不成翻類犬字之曰舉并稱鵬筆、郵票:分詠萬國花封元首相五云草判黑頭公籠紗格即將題字暗藏于鐘聯中,隱約如見,呼之欲出,例如左易:籠紗格牙因知味承恩幸思未能言擅賦才嵌字格1、鳳頂格 即將兩題字分嵌于每句之第一字,所謂“一唱”也,例如人鳥:一唱人憑赤血羸猶健鳥到青云倦亦飛2、燕頷格 即將兩題字分?于每句之第二字,所謂二唱也,例如醉吟:二唱臣醉酒能傾一石客吟詩已載三車3、鳶肩格 即將兩題字分嵌于每句之第三字。所謂三唱也。
例如紅豆:三唱燈光豆灺勞人草樓影紅飛思婦花4、蜂腰格 即將兩題字分嵌于每句之第四字。所謂四唱也,例如元旦:四唱千軍待旦傳刁斗萬國朝元拜冕旒花紅玉白清枝瘦==《古風》柳綠春深野陌閑芳香出谷真君子==《古風》淡雅迎春大美人高風葉瑾虛懷骨==《古風》亮節情真淡泊心江中有月千年守==《古風》陌上無風萬古歌金身玉體清風骨==《古風》素手佳人明月心切莫三更才一現==《古風》猶悲半夜久千愁此處花開藏富貴==《古風》那時月缺隱沉浮只伴中秋香四溢==《古風》獨憐八月夢千尋幸得千山花爛漫==《古風》輕歌萬水月溫馨鐵樹開花千古嘆==《古風》浮云過眼萬般愁淺談詩歌的情與意境,意象,比興等藝術手法有人說,詩歌首先是情,情是詩歌的魂,并不是意境。
這話只說對了一半。為什么這么說呢?先打個比方;先有梧桐樹,才能引來鳳凰。
再說回來,先有意境,情才有棲息地。比如,徐志摩的《再別康橋》,輕輕的 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云彩。
首先營造了很美的意境,為以后的情構建一個棲息地。再說意象與比興。
什叫意象呢?說復雜了不好懂,就簡單點說,就是把你要所表達的意思與情感用物象表達出來, 而不是用直白的語言說出來。什么叫比興呢?就是,用具體的形象比如來激發讀者想象,使人起興。
打個最簡單的比喻;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這里面的桃花潭水是物象深千尺 ,采用了藝術夸張的手法, 來描述襯托汪侖對李白依依不舍的深厚的感情。如果說,啊!汪侖對我的感情好深,好深,是不是太直白了呢?這就要涉及到具體化了的問題了,即詩歌的藝術手法一一意境,意象,比興,夸張,通感,等等,用具體的形象表達出抽象的情。
說白了,藝術手法本身包涵了情,本身是在言情。比如說,我好愛你,真的好愛你,愛你愛得死去活來。
這情不深嗎?當然深。但這不是詩,是口頭語。
如果你用,管他溺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或者說,曾經滄海難為水,除確烏山不是云。這樣話里沒一個發麻的愛字,情字,但很感人。
所以說,意境,意象,比興,夸張,通感等等藝術手法,本身包涵情,本身是在言情。情和意境等藝術元素是緊密相關的,不可分割的。
好的酒令不但令人賞心悅目,也能道出行令人的心境。明朝國子監祭酒陳詢因得罪權貴被貶謫,同僚為他送行,酒至微醺,行令是必不可少的游戲。
陳詢說:“轟字三個車,余斗字成斜,車車。
7. 飛花的季節作文500字
冬日飛花
誰說冬日不飛花,色絕佳,玉無瑕。漫空飛舞,天女撒奇葩。無限晶瑩誰可比,臨窗望,落輕紗。——題記獨自一人呆坐在桌旁,碎花淺簾拍打她的雙緋,撫弄著,突然,一絲涼意襲來。縮緊身子。天空的灰漸漸被掩蓋,不見一絲光明,所替代的只是深層的黑意。腦子翻江倒海,思索著,追憶著那段鮮為人知的旅程。
天邊殷紅色的霞,直直照著,把她的影子拖得很長很長,好似蔓延到了下個世紀。依舊是那個熟悉的家,輕嗅那個熟悉的味道,爛漫的葵花香里,還漸漸彌漫開一種淡淡的血腥味,滴在水里,漸漸融合。是那張熟悉的面影,靜靜躺在那兒,依舊是那樣的慈祥,平靜,直躺床上,那是白如雪樣的床單,漸漸血染成死亡的色澤。她下意識縮進墻角,瞳孔放大,漆黑眸子里除了無助還有首次對死亡的恐懼。一陣刺耳笑聲傳來,冰冷的尖刀上反射著血,看上去是那樣猙獰,揉揉眼睛,是自己的錯覺嗎?為什么?有淚。母親自然走了,去那個暗無天日的地方,過她的下半輩子。忘不了,母親走前的那副淡然,沉著,甚至她,沒有問她,為什么要這么做,讓她的童年記憶出現陰霾,也把自己推向深淵,永不能自拔。可是,是幻想嗎,潛意識地告訴自己。
結束那一段心酸的回憶,這讓她的生活轉變一個極端,失去兩個至親,靠自己的打拼,心里的苦澀由內而生。起身,凝望一個棗木盒子,不曾打開過,古樸的青銅色,發出一種清冷的光芒,發出淡淡的葵花香。伸向真相的光點,心跳急劇,開啟,淚同步掉落,不去制止,打在那一張泛黃的紙上,漸成淚花,她毫無顧忌放聲大哭,不是她不夠堅強,而是沒有勇氣。那只握著真相的手,不住顫抖。
“孩子,也許你會恨我,會不知所措,會很多很多,你的父親走了,不忍見他如此痛苦,也許,這樣對你是不公的,但你并不是我生命里的一切,我會在所有的地方,為你祈福。原諒我的自私,原諒我的自作主張,原諒我無法陪你走到最后!”
還是那個娟秀的字體,帶著她熟悉的味道,這是十多年的真相,揭露于此。
8. 簡短古詩詞15首
《山中雜詩》吳均
山際見來煙,
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
云從窗里出。
《竹里館》王維
獨坐幽篁里,
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
明月來相照。
《送靈澈上人》 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
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斜陽,
青山獨歸遠。
《絕句》 杜甫
遲日江山麗,
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
沙暖睡鴛鴦。
四時田園雜興
宋 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小兒垂釣
唐 胡令
蓬頭稚子學垂綸,
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
怕得魚驚不應人。
三衢道中
宋 曾幾
梅子黃時日日睛,
小溪泛盡卻山行。
綠陰不減來時路,
添得黃鸝四五聲。
元日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登飛來峰
宋 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
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緣身在最高峰。
江畔獨步尋花
唐 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鷹恰恰啼。
村居
清 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 思君不見下渝州。
《逢入京使 》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 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 憑君傳語報平安。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