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讀馬拉松由來的感悟(50字)
當大會宣布運動比賽正式開始,整個賽場頓時沸騰起來。
隨著宣布運動會正式開始,各班隊伍依次入場,一個又一個班級排著整齊的隊形,大踏步向主席臺走來。他們個個衣著鮮艷。女子800米和男子1500米是考驗選手體力和毅力的項目,引得在場的觀眾興奮不已。
再看那田賽場上的運動員,也個個摩拳擦掌,毫不示弱,頑強拼搏的體育精神,面帶笑容,昂首闊步。他們手中的鉛球仿佛變成了一個個充滿希望的許愿球。它雖然不如短跑那樣讓人興奮,拼盡全力,即使失敗也毫不放棄。他們面對目標跨出堅定的步伐,跳了一次又一次。這種不斷超越自我的精神是個人的巨大財富,更是將來能夠走得更高更遠的穩固基石。參加鉛球比賽的選手互相競爭,成績越投越遠,有的整理服裝,有的安放運動器材,加油助威聲此起彼伏。不論選手是否獲得第一,他們都會得到觀眾的贊美和鼓勵,我們迎著秋日的陽光,他們是運動場上的英雄,是貿易學校的“劉翔”。跳高跳遠的運動員為了得到更好的成績。因為在觀眾的心中,這些運動員都發揮出了不屈不撓,考驗體能與心理的具體實踐。它鍛煉的是體力,激活的是生命在這秋高氣爽的九月里,不斷追逐著自己的夢想。
運動會展示學生青春風采。
一大早,全校師生就來到了運動場,他們有的安排場地,更是心理上的考驗。參加這個項目的運動員真正體現了努力拼搏,永不服輸的運動精神,它給我們的感受遠比成績要豐富的多,展示出青年特有的朝氣與活力,選手要面臨的不僅是身體上的考驗,絡繹不絕。你看那徑賽場上的運動員,一個個如矯兔般飛離起點,像利箭般沖向終點,令人激動,但是絕對比短跑更加讓人感動。在比賽中。此時進行曲驟然響起,忙得不亦樂乎,原本寂靜的賽場一下子熱鬧起來,伴隨著收獲的季節,迎來了歡快精彩的校運動會,收獲的是笑臉和精神風貌,弘揚的是個性和青春活力
2. 馬拉松讀后感三百字
“楚元的雙腿?”
“一百萬美金。”
“楚元的身體?”
“特別棒。”
看似簡單的一段對話,卻飽含了無限的母愛與心靈的交融。影片《馬拉松》以此為線索,為我們講述了一個自閉癥患者自我實現的故事,展現了一段令人感動至深的偉大母愛。
故事的主人公楚元是一位自閉癥患者。他喜歡斑馬,喜歡炸醬面;喜歡看《動物世界》,對里面的臺詞倒背如流;聽見音樂會不分場合的手舞足蹈;只會重復別人的話;對弟弟如長輩般尊敬······在楚元身上,有無數在常人看來幼稚甚至可笑的行為舉動。在我們健康人看來,也許他木訥、乏味,甚至永遠需要人照顧,但是當看到他為了教練的一句話而奮力跑100圈時,當他在觀察室外默默注視母親時,當他遞水給教練時,當他執著于馬拉松時······我們無不被感動,他有著許多正常人所沒有的純凈心靈與廣闊的內心世界。
故事的另一個主人公楚元的媽媽,讓我們深深感受到了母愛的無私與偉大。當她得知楚元患有自閉癥的時候,她難過、她無助,可是她堅強,她沒有向命運低頭,她選擇用自己的方式來愛護楚元、幫助楚元。她對楚元的教育方式也許有著不合理的地方,但她對楚元的關懷和愛是毋庸置疑的。她一天到晚都陪著楚元,陪他訓練,陪他游泳,陪他登山,陪他比賽,為他請教練,帶他逛超市,給他批改作業······為了楚元,丈夫離開了她;為了楚元,她忽略了對另一個兒子的關心;為了楚元,她不惜一切為他創造更好的跑步條件;為了楚元,她低聲下氣地給人賠禮道歉;為了楚元,她像母雞保護小雞一樣,為他擋去所有的傷害······母親為楚元做盡了一切,卻只有一個愿望,希望楚元比她先離開人世。這是怎樣的一種心情?是無助,是無奈,亦是一種深沉的愛······
母親對楚元的愛就像馬拉松一樣,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不管再苦再累,從未間斷。也正是在母親愛的關懷下,在教練正確的引導之下,楚元漸漸有了正常人的情感認知,并且得到了親人的理解與社會的肯定。從母親落水時的茫然無知,到母親生病住院時的默默守候;從不給教練東西吃,到遞水給教練;從不吃教練的東西,到接受他人的冰淇淋;從開始的表情木訥,到后面的展開笑顏······這些對常人來說,也許根本不值一提,可是對自閉癥患者來說,卻是不小的進步。當楚元跑完馬拉松后,對著照相機綻放笑容的那一刻,是如此耀眼,這是楚元的成功,更是母親的成功。
影片中楚元的自閉癥狀雖然有所減輕,但僅僅是在母親與教練關懷下的結果,缺乏專業的矯正與干預。盡管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矯正楚元自閉行為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矯正自閉行為,需要增強與患者的接觸、交往以及溝通,而楚元的母親只做到了某些方面。一開始是母親讓楚元練習馬拉松,而沒有和楚元進行溝通,看他是否喜歡。也許自閉癥患者不能正確的表達自己的喜好,可是在經過長期訓練以后,當楚元喜歡上跑步,真心想參加馬拉松比賽,并且教練也認為楚元可以的情況下,母親卻極力反對,沒有和楚元做有效的溝通。母親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楚元,也許這是出于對楚元的愛與保護,但這份愛也可能會是阻礙楚元向前的因素。如果不是楚元自己堅持參加馬拉松,而是選擇聽媽媽的話,那他永遠都不可能實現自我。馬拉松比賽開始前,楚元問母親“楚元的雙腿?”“楚元的身體?”當母親含淚做出回答時,這才是深入心靈的有效溝通。除了和患者的交往與溝通以外,在矯正自閉行為的過程中,還應為患者創造輕松、和諧、融洽的外部環境。楚元的父親與弟弟對他漠不關心,他母親與他父親之間、與他弟弟之間也存在著一些對立因素,整個家庭不夠和諧。另外,楚元母親與其教練之間也存在著對立。這些都可能成為矯正楚元自閉行為的障礙。
從社會工作專業來講,自閉癥患者也是社會工作服務的對象之一。對于服務這類特殊的群體,社會工作者除了要有專業的知識與技巧以外,更需要有一顆包容、理解、接納的心。
1/2頁
像影片中,有些人對自閉癥患者所表現出來的鄙夷或漠視,是社會工作者萬萬不能有的態度。社會工作具有接納、尊敬人的專業價值。接納意味著接受與尊重。在面對自閉癥患者的時候,社會工作者要用專業的倫理價值,以包容、接納的心,去尊重、關心、幫助他們,給予他們來自社會的關愛。
人生就如一場馬拉松,42.195公里就是人生的縮影,一路上有平坦、有崎嶇,也有掌聲、有淚水,只要能堅持跑到終點,任何人都是勝利者。也許有人命運坎坷,但只要不向命運低頭,堅持自己的信念,終將會有到達終點的一天。
3. 田野馬拉松志愿者感言
想要用兩個字來形容這一天的體會,那就是震撼。
我們是提前一天到達比賽的起點,我校的20名志愿者是干著看管物資和分配物資的工作。我們的工作主要是在比賽前就會完成,我們的物資都是為志愿者準備的,我們要保證所有志愿者飲食充足。
搬運物資是一項體力活,但我院提起準備為我們加強了有近兩周的體能訓練。保證了我們在物質搬運的活動開展過程中有充足體能和精力。我們也要協助運送物質的車輛吧物質分配到各個站點上,物質運送一般在凌晨開始,氣溫很低,但我們的激情如火。我們幾乎一夜未睡,也很疲倦,但我們仍然干勁十足。
凌晨五點左右志愿者們開始陸續的到達,看著他們一張張洋溢著興奮的臉龐,我更加覺得當志愿者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我們是在起點處的,所以很幸運的看到了運動員們開跑的瞬間,運動員們檢錄完就在跑道里站好,這時有攝影的飛機飛過,好幾千人同時招手吶喊,那場景真是叫一個震撼呀!
開跑槍聲響起,運動員們開始跑起來了,我站在跑道旁為他們加油,他們對我微笑、招手有些還和我擊掌。內心激情澎湃,覺得之前所做的一切都值了
42.195公里的賽道上,處處洋溢著感動和希望、堅持和拼搏。馬拉松是給了我們像駿馬一樣飛騰地舞臺,讓選手們盡情綻放光彩。我,一名普通的大學志愿者,已經深刻體會到了體育精神,一種不怕挫敗、堅持到底的勇氣。真的為之感動,奔跑的人們。
4. 馬拉松的由來(簡短一點的)
馬拉松是古希臘的一個地名,位于雅典城東北30公里。
公元前490年,波斯遠征軍入侵希臘,在馬拉松這個地方布陣的消息傳到雅典后,雅典就派出一名叫裴里匹底斯的信使前往斯巴達求援。這位信使用35小時走完了150公里的路程。
但是斯巴達人卻說10天之后才能出兵。信使把消息帶回馬拉松,失去救援的雅典人背水一戰,結果以少勝多打敗了波斯人。
這位信使帶著勝利的喜訊又從馬拉松跑到雅典城的中央廣場(距離為42.195公里),向雅典人民高喊:“我們勝利了!慶祝吧!”隨即倒地身亡。為了紀念這位信使,人們把“馬拉松”作為一項固定的比賽項目,一直延續至今。
5. 道德馬拉松的感想
道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點燃希望之燈;道德是燈,照亮人生之路;道德是路,引導人們走向燦爛的輝煌! 樂于助人,是貼近我們學生最常見的道德。
難怪某雜志社對學生最贊賞的品質進行調查,"樂于助人"被排在第一位。雷鋒,被人們傳唱了30多年,因為他總是樂于助人,好事做了一火車,扶老攜幼,解囊相助,雪中送炭,成為當之無愧的楷模。
秋云,一個身殘志堅的好姑娘,用自己柔弱之軀譜寫了一曲助人之歌,使那些"孤帆遠影"的人們重新"直掛云帆濟滄海"。徐虎,上海灘上最受歡迎的老百姓,十幾年如一日上門排憂解難,把樂于助人這一中華民族流傳的美德唱得緋紅,表現得淋漓盡致……難怪康德老人曾說:"在這個世界上,惟有兩樣東西深深地震撼著我們的心靈,一是我們頭上燦爛的星空,一是我們內心崇高的道德。
" 但在回答另一份調查"你如果遇到別人碰上麻煩事時會怎樣對待"時,一些人卻作出"悄悄走開"的選擇。的確,"悄悄走開"的選擇省得了一時的麻煩,但你同時卻背離了社會道德的準則。
在美麗的西子湖畔,有幸掩埋岳飛、秋瑾一代名將的地方,曾上演了一幕令人心痛的悲劇:一位小孩掉進湖中,在生與死的旋渦中掙扎,旁觀者數百,卻無一相救,居然有人提出"出價一百才救"的主意,孩子在人們的麻木中停止了掙扎,黑發送幼童的悲劇終于上演,可悲,可惡,可嘆! 伸出你的手,足以使一個生命蘇醒;停住你的腳,足以使一份道德重現。 現代價值觀必須擺脫自我與自私的束縛,跨越金錢與名利的柵欄,走出道德淪喪的怪圈,跳出明哲保身的溝壑,才能使道德之花絢爛,才能使助人為樂溫暖人們的心。
現代價值觀不能到文藝復興的個性解放中挖掘,不能到薩特的存在主義中挑撿,不能到卡夫卡的人性異化中剪取,必須立足于社會主義的廣闊背景,吸取五千年的道德精髓。讓我們的明天美德隨處可見,讓看到別人困難卻走開的人重新負起助人為樂的責任。
6. 《馬拉松跑》的讀后感怎么寫
今天我在“改變你一生的故事全集”讀到了一片令我很有感受的文章,叫“我的身后有一只狼”。
故事主要講了一位名不見經傳年輕的運動員第一次參加馬拉松就獲得了金牌,還打破了世界紀錄。記者問他的訣竅是什么,運動員答道:“我訓練時想象后面有一只狼。”原來,運動員在一個晚上跑步,他聽見了狼聲,跑得越來越快,最后運動員才發現那是他的教練裝的。比賽時他就想象背后有一只狼,于是取得了比賽的勝利。
這篇文章教了我一個深刻的道理,“人如果沒有壓力就什么也沒有。”文中的那位名不見經傳的年輕運動員一樣,如果沒有狼的叫聲在后面,會有他的今天嗎?人如果有了壓力,就會發揮出自己的極限,曾經有個真實的故事,“在一個東方國家,那是一個秋天。因為很是干燥,又是在農村,有許多干草垛。大火就被一個火星兒給點燃了,但這時房間里還有一個可愛的孩子在熟睡著。那位孩子的母親跑了出來,但想到自己的孩子還在里面,母親的臉都白了。于是她不顧旁人的勸阻,沖了進去,把孩子救了出來。事后,一些人分析了一下,結果發現,那位母親沖進去的速度比世界上百米賽跑的速度還要快。”但是什么使這位母親使出了難以置信的力量,我認為,那是因為一種壓力,如果自己的孩子不在里面,只是別的人的話,她可能并不會跑得如此之快,那都是壓力給予了這位母親力量。
這篇文章是我悟出了一個道理:“人活著就是為了含辛茹苦。人的一生肯定會有各種各樣的壓力,于是內心總經受著煎熬,但這才是真正的人生。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容易變得庸庸碌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