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十大名勝古跡介紹,要簡短的
1、萬里長城 它是中華民族的象征,也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工程之一。從公元前7世紀前后的春秋戰國開始修筑,直到16世紀的明代終止。它穿越巍巍群山,跨過莽莽草原,橫亙8個省、市、自治區,全長6700公里。
2、北京故宮 它是明清兩代皇宮,是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在長達8公里的南北中軸線上,貫穿著9重宮殿,大小數十個院落,9000多間房間,周圍還有10多米高的城墻和50多米寬的護城河。
3、承德避暑山莊 它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地方,是我國現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宮苑。總面積達564萬平方米,有建筑物110余處,有宮殿、湖區、平原、山巒等景區和散布其中的幾十個景點。
4、秦始皇陵兵馬俑 位于陜西省臨潼縣秦始皇陵東側,是陪葬坑中的一組陶塑藝術作品。其中1號坑最大,面積為230米*62米,坑內有與真人真馬大小相同的武士俑和戰馬俑6000多個排成40路縱隊的方陣。此外,還有2、3、4號坑。1977年這里建立了秦始皇陵兵馬俑博物館。
5、杭州西湖 它三面環山,一面臨市。西湖面積6.03平方公里,風景名勝甚多,宋時有西湖十景,元代又有錢塘十景,1986年又評選出西湖新十景。
6、蘇州園林 蘇州園林的勝景天下聞名,其中最有名的是拙政園、留園、西園和獅子林四大古名園。
7、黃山 位于安徽省黃山市,方園250公里。它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馳名中外,稱為“四絕”。
8、長江三峽 它是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的總稱,是著名的長江天險。西起重慶市奉節白帝城,東到湖北宜昌南津關,全長123公里,雄奇多姿,沿岸名古勝跡甚多,如白帝城、神女峰、昭君村、屈原故里、三游洞等。
9、桂林山水 桂林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名揚天下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譽。這里,漓江從桂林通往陽朔的100多公里,蜿蜒穿流于峻峭的群峰之間,山水相映,組成一幅幅錦繡畫卷,美不勝收,故又有“陽朔山水甲桂林”之說。
10、臺灣日月潭 位于臺灣中部投縣叢中,是臺最大的天然湖,面積4.5平方公里。潭周環境優美,景色宜人。山腰湖畔興建有許多寺廟樓宇,如文武廟、孔雀園、玄光寺、玄奘寺等。玄奘寺中存放著唐玄奘的部分遺骨。
2.描寫名勝古跡的片段
西湖,是一首詩,一幅天然圖畫,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不論是多年居住在這里的人還是匆匆而過的旅人,無不為這天下無雙的美景所傾倒。陽春三月,鶯飛草長。蘇白兩堤,桃柳夾岸。兩邊是水波瀲滟,游船點點,遠處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此時走在堤上,你會被眼前的景色所驚嘆,甚至心醉神馳,懷疑自己是否進入了世外仙境。
而西湖的美景不僅春天獨有,夏日里接天蓮碧的荷花,秋夜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后疏影橫斜的紅梅,更有那煙柳籠紗中的鶯啼,細雨迷蒙中的樓臺---無論你在何時來,都會領略到不同尋常的風采。
如果說世界上真有仙境,那就在九寨溝。傳說很久以前,剽悍的男神達戈用風云磨成一面寶鏡,送給心愛的女神色謨,不料魔鬼插足,女神不慎打碎寶鏡,碎片散落人間,變成114個晶瑩的海子(藏語:湖泊),于是地球上便有了一個“夢幻仙境”,那就是九寨溝。
三峽橫空出世,鬼斧神工的地理奇觀,雄、壯、險、奇的天然美景,是造物主在大地上刻畫雕琢出的驚世杰作。三峽是大自然的運動在地球表面留下的種種奇跡中最驚心動魄、最雄奇壯觀的精彩華章,是大自然創造的奇跡。三峽兩岸可以欣賞到舉世罕見的峽谷地貌、溶洞景觀、名山水景、原始森林及距今4000多年歷史文化和200萬年前古人類活動遺跡。山,是三峽的骨架與軀體;水,是三峽的靈魂與血脈。三峽保存著在世界上也極為罕見又完整豐富的地層古生物資料和地質地貌現象,是中國最大的國家地質公園,被譽為“地質博物館”。
故宮,又名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北1公里、景山南門對面,東西寬753米,南北長961米,面積達72萬平方米,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宮殿建筑群。故宮外圍是一條寬52米、深6米的護城河;河內是周長3公里、高近10米的城墻,城墻四面都有門,南有午門,北有神武門,東有東華門,西有西華門;城墻四角還聳立著4座角樓,造型別致,玲瓏剔透。故宮大體上可以分為兩大部分,南為工作區,即外朝,北為生活區,即內廷。外朝內廷的所有建筑排列在中軸線上,東西對稱,秩序井然。
3.描寫名勝古跡的句子
在丹霞地貌的山峰中間夾著一條羊腸小道。那石階小道像一架云梯,從天空中斜插而下。又窄又陡的石頭臺階,只能容得下兩個人走過去。我們順著臺階先到東面,那兒有許許多多鵝卵形的小山丘,小山丘色彩斑斕,仿佛是畫家有意畫下的彩虹橋似的,各個山丘大小不同,色彩層層也不相同。
遠遠的便看見,長城猶如一條長龍,盤臥在山陵上。 爬上長城,看著人群來來往往,我心中便產生一種好奇心,從高出往下看會是什么樣呢?于是我便隨著人群一起向上涌去。一路上我遇見了許多外國友人,想必他們也是久聞長城的大名,想來看看長城是怎樣的壯觀,宏偉.過了一會,我看見一個小房子似的堡壘,原來那就是烽火臺,敵人來時,用來點狼煙的,這不僅使我想起"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故事.
由山門入內,一彎清水環山一周。拾級而上,勝跡遺蹤目不暇接。虎丘悠久的歷史,留下了許多名勝古跡、傳說故事。前后山景物,現存的千人石、劍池、白蓮池、云巖寺塔、雙井橋等名勝古跡即達50多處。無論春曉、夏日、秋月、冬雪、煙雨、夕陽,游覽各有雅趣,無所不宜。云巖寺塔又名虎丘塔,是虎丘的標志,塔頂已向北偏東傾斜,千年古塔,傾斜不倒是我國著名的斜塔。虎丘山中,境界開闊,氣象萬千。有一平坦大石,可容千人,故名千人坐。
4.描寫名勝古跡的片段
1、在日光巖瞳眺望,景色美得醉人。只見天空中飄浮著幾朵金色的云,晚霞映紅了天邊,層層樹木,郁郁蔥蔥,幾乎遮蓋了整個小島;樹叢間,一座座別致的樓房隱隱約約,一塊塊巨石側臥,一個個小小的池塘泛著漣漪;對面的廈門港碼頭巨輪、漁帆盡收眼底,真令人心曠神怡,疲勞頓消。
2、在離白石井三四步的地方,豎有一塊高一米、寬五十厘米的石碑,上面刻有四個蒼勁有力的篆體大字“白石涌泉”。雖然下面沒有落款,但那瀟灑的字體,使人一看就知道出自名家之手,有的老人說,這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時留下的真跡。
3、在丹霞地貌的山峰中間夾著一條羊腸小道。那石階小道像一架云梯,從天空中斜插而下。又窄又陡的石頭臺階,只能容得下兩個人走過去。我們順著臺階先到東面,那兒有許許多多鵝卵形的小山丘,小山丘色彩斑斕,仿佛是畫家有意畫下的彩虹橋似的,各個山丘大小不同,色彩層層也不相同。
5.描寫名勝古跡的段落五十字
★廬山避暑勝地,果然名不虛傳。這一天天氣晴朗。憑窗逃眺,但見近處古木參天,綠陰蔽日;遠處山巒起伏,白云出沒。有時一帶樹林忽然不見,變成了一片云海;有時一片白云忽然消散,變成了許多樓臺。
★內蒙,對于歷史學家來說,是一個富有誘惑力的地方,因為這里在悠久的歷史時期中,一直是游牧民族生活和活動的歷史舞臺。而這些游牧民族的歷史活動又是中國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砦活動,在世界史上也不能沒有它們的篇章。然而這個歷史學寶庫,到現在,還沒有完全打開,至少沒有引起史學家足夠的注意。
★肖邦故居的門口很小,里面的院子大得出乎我的想像,雖然是一片蕭瑟,但樹木多得驚人,深邃的樹林里鋪滿經冬未掃的厚厚樹葉,疏朗的枝條篩下霧一樣飄曳的陽光,右手的方向還有條彎彎的小河(肖邦9歲時在這條小河里學會游泳),寧靜得如同曠世已久的童話,闊大得如同一個貴族的莊園。
★橫空出世的天山山脈亙古積雪的峰巔,翠籠山腰,密密如織的松柏,滿溝遍坡如開屏孔雀裊裊娉婷的翠柳、白樺、綠楊和山杏,野果枝頭虹霞般五彩繽紛的花朵,自高峰飛流直下、跳梁山間的懸泉瀑布,漱石舐岸,歡騰跳躍的潺潺山溪,搖曳水濱的百草,山花爛漫的廣袤草原。漫山遍野的群群牛羊,珍珠般鑲嵌在草原上的頂氈房,牧人的悠揚歌聲,銀色飄帶般縈繞綠洲的伊犁河,夾岸遠伸,無邊無際的蘋果園,豐饒的田野……這里世代生活著以辛勤的汗水澆灌這片錦繡大地的心靈美似伊犁河谷英雄人民。
★大昭寺建筑是西藏典型的寺廟建筑,其氣勢宏偉、壯觀、典雅嘆為觀止。樓頂上輝煌燦爛的金頂、鎏金勝利寶幢,展翅欲飛的“香香”鳥(神話中一種人首烏身動物名),安詳的**雙鹿,齜牙咧嘴的鱷魚頭,還有那深褐色的“邊貝”墻(寺院外墻上端用灌木樹枝桿合黃土砌成的短墻),把大昭寺建筑裝點得無以復加。
★大青山是一條并不很高但很寬闊的山脈,這條山脈像一道墻壁把集寧以西的內蒙分成兩邊。值得注意的是山的南北,自然條件迥乎不同。山的北邊是暴露在寒冷的北風之中的起伏不大的波狀高原。據《漢書·匈奴傳》載,這一帶在古代就是一個“少草木,多大沙”的地方。
6.描寫名勝古跡的作文
有的地方原可以留在心里,任想象去勾畫,大可不必跋山涉水去以疲憊的姿態去擁抱感受的,如長城。
在沒去過長城前,曾有多少次與之擦肩而過。不說早幾年,曾在長城的腳下,生活和工作了三年,那時候好像隨時都可以去的,但是又都沒有去成,因為我覺得要去某個地方總的有某個好的借口。就如人與山水的有緣,緣分未至,去又如何,不去又如何?和長城,那之前,是緣分未到了。雖是常常的看到燕山的水瘦山寒中一抹淡淡的影子,但是,只是停留在眼中,或者是如風一縷,從心頭掠過,沒有多少印象。
至多,是心里的想象。在月下,一輪的皎潔中,月在中天,山如黛,長城縱橫。可是萬里吧,從那大漠的荒蕪中好像無中生有,一直延伸蜿蜒,經過了幾世的輪回,突然如海。如何的生?如何的逝?為何,留下的是月下無言的身影。
總是靜穆的,這樣的無言,這樣的沉浸!
只是我去時,長城卻是在白日中沸騰!如何,還是那樣黑色的城磚,那樣條形的方石突兀的橫埂在萬山群中。山雖是在這個季節,也是蒼翠的綠意,然而城磚和條石的靜默即使不去想歷史的沉靜,這數千年來的風雨,注入每一塊縫隙的也都是歷史云煙消散后的滄桑,長城如此,那泊在長城邊沿的鐵炮也是如此的。只是,今日沸騰,在長城的肩山、脊背上,都是喧囂的人聲,這種喧囂,似乎是一種惶惑,是長城幾千年云煙在沸騰,還是這來去匆匆的游客?
一堵城墻,橫埂了數萬里,靜默了幾千年。到底,這留下來的是如何的風韻?曾經的殺戮,或者,男人的血汗筑起、女人的眼淚哭倒?但是明明的在那里,任風云變幻,一邊是關內,一邊是塞外。關內塞外的區別,何止是季節的變遷,又何止是楊柳風和塞外雪花大如輪的區別,總是一種無言的訴說吧。
訴說有誰能懂?當曾經的風云慢慢沉靜,站在這灰色的城頭,透過箭樓堞墻看,腳下是長城,長城腳下是塞外。塞外,曾經的塞外是如何的樣子,總是一種冷清和荒涼吧,這冷清和荒涼之中住的又是哪些人,這哪些人如何去承受宿命中注定的冷清和荒涼?
終是在白日晃晃的陽光中想起心頭的一輪明月,秦時明月漢是關。長城、明月,這樣的物事,想起來,都還是一種永恒!
而永恒的東西給人的也許不全是一種滿足或是滿意,如明月,曾經照在頭頂的那一輪,在昨天或者舊年,不是也照過舊人的人影,看過江清月白,吟過悲歡離合,而月依然,人卻已逝。如此,今日照我的明月到明日也依然照在他人的頭頂,是時,他會想起我今夜舉頭望月的身影?而長城,有多少地方已經破敗,已經湮滅。如我,今日站著的城頭——八達嶺,稍向遠方看去,在萬山從中偶爾露出的城墻,也是野草叢生。或許明年今日,也是轟然倒塌,頹萎在荒山野草中了。
而腳下的八達嶺,應該算是萬里長城中保存或是開發的最好的了,但是當因為這偶一心動,陪著她來,也算是緣分已到,只是入眼的滿是城墻的古意,古意中值得一游的地方卻是寥寥。一處當年**留字的地方——不到長城非好漢,可以留影;另一處——好漢坡,海拔888米,也算是一景吧。其他的地方,論起景物的轉換,實在是乏善可呈。除了累,如果說累可以當作攀登長城的感受或者收獲的話,那也實在勉強,這弱勢的山坡自是不能和泰山或者華山的兇險比,也是不能和一步一景的黃山比的。更何況對我這樣自小慣于爬山涉水的人,一雙始終在路上的腳也早已習慣了惡水窮山。
只是因為感念同游人的緣,這一趟跋涉倒是在陽光和清風中回味良久,也是入心了。
如明月幾度,不管明年他日,世事如何,今日入心得,總是如這長城永恒!風雨會有,今日的景,今日的心總是無可改變!
7.名勝古跡的簡短故事
天涯海角景區介紹
天涯海角游覽區坐落與中國最南的三亞市西郊26公里處,該景區主要是由熱帶海灘花崗巖風景區、購物區和度假村組成,集成熱帶海洋風光,歷史遺跡,中華民俗文化為一體的旅游風景區。
"南天一柱"據說是清代宣統年間崖州知州范云梯所書。"南天一柱"來歷還有傳說。相傳很久以前,陵水黎族有兩位仙女知道后偷偷下凡,立身于南海中,為當地漁家指航打漁。王母娘娘惱怒,派雷公雷母抓她們回去二人不肯,化為雙峰石,被劈為兩截,一截掉在黎安附近的海中,一截飛到天涯之旁,成為今天的"南天一柱"。 遠古先民的“地方天圓”,認為大地是方形的,故有東南西北的說法,天是圓的,天籠蓋著“四方大地”,大地東南西北分別有四跟柱子支撐著天空,如此的南天一拄迎合了人們的地方天圓之說。人們見此“南天一拄”大可不必擔心天要塌崩下來。
1986版的兩圓人民幣的背面圖案采用的就是這“南天一柱”的風景圖。
景點之名的來歷: 古時候交通不便,此地遠離中原,是人跡罕至的蠻荒之地,古代帝王往往將這里作為流放“逆臣”的地方。被流放的人跋山涉水來到這里,面對著茫茫大海,他們發出了“到了天之涯,海之角”的感嘆。清代雍正年間,當地官員程哲于命人在此鐫刻了“天涯”二字,后又有文人在另一塊巨石上題刻"海角"二字,從此以后,這里就成為一處天下聞名的風景點了。
傳說:“天涯”和“海角”這兩塊大石頭也是有來歷的,傳說一對熱戀的男女分別來自兩個有世仇的家族,他們的愛情遭到各自族人的反對,于是被迫逃到此地雙雙跳進大海,化成兩塊巨石,永遠相對。后人為紀念他們的堅貞愛情,刻下“天涯”“海角”的字樣,后來男女戀愛常以“天涯海角永遠相隨”來表明自己的心跡。
又有說古時候交通閉塞,"鳥飛尚需半年程"的瓊島,人煙稀少,荒蕪凄涼,是封建王朝流放"逆臣"之地。來到這里的人,來去無路,望海興嘆,故謂之"天涯海角"。宋朝名臣胡銓哀嘆"區區萬里天涯路,野草若煙正斷魂"。唐代宰相李德裕用"一去一萬里,千之千不還"的詩句傾吐了謫的際遇。這里記載著歷史上貶官逆臣的悲劇人生,經歷代文人墨客的題詠描繪,成為我國富有神奇色彩的著名游覽勝地。 這里碧水藍天一色,煙波浩翰,帆影點點,椰林婆娑,奇石林立,那刻有"天涯"、"海角"、"南天一柱"、"海南南天"等巨石雄峙海濱,使整個景區如詩如畫,美不勝收。據記載,"天涯"題刻是清代雍正年間崖州知府程哲所書。
"南天一柱"據說是清代宣統年間崖州知州范云梯所書。"南天一柱"來歷還有傳說。相傳很久以前,陵水黎族有兩位仙女偷偷下凡,立身于南海中,為當地漁家指航打漁。王母娘娘知道后非常惱怒,派雷公雷母抓她們回去,二人不肯,化為雙峰石,被劈為兩截,一截掉在黎安附近的海中,一截飛到天涯之旁,成為今天的"南天一柱"。
現在景區內還建有海水浴場、釣魚臺及海上游艇等設施,一座座由現代建筑和仿古典傳統園林式建筑風格相結合的"天涯購物寨"、"天涯漫游區"、"天涯畫廊"、"天涯民族風情園"、"天涯歷史名人雕像"等屹立在海角景區,令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附近有"點火臺"、"望海閣"、"懷蘇亭"和曲徑通幽組成的多層次游覽勝地。 直飲水。
8.描寫名勝古跡的文章
希翼之火の燃 11級 2009-01-17 舉報
游長城
在北京的日子已經過去很久了,但是它卻一直縈繞在我心里。
那天我醒得很早,等著爸爸媽媽起來,因為我們約好今天去登八達嶺長城。
到了八達嶺長城腳下,已經快是中午了,我說:“我們先吃些東西吧”。老爸說:“饞貓”。吃過飯好像有了好些用不完的力量,到了長城的腳下,抬頭望去長城是那樣的高大宏偉。我奮力穿梭在擁擠的人群中,手腳并用,一步步向著長城的頂峰攀登,把爸爸媽媽遠遠的甩在身后,眼看著就要到達長城的最高峰,長城變得更加陡峭。我往下望了望,啊!真陡!叫人膽戰心驚,感覺要掉下去似的,下面的人好像是小螞蟻在排隊搬家。終于憑借著我自己的力量登上了最高峰,我好高興,可以是小小男子漢了。
在下長城時,老媽說:“上山容易下山難”。我卻不以為然,結果一下摔倒了,膝蓋也流血,褲子也從褲腳撕破到頂了,穿著這條破褲子好涼快。快到山底了,聽到旁邊有個小妹妹對她媽媽說:“媽媽,那個小哥哥的褲子可真酷啊”,我臉一下就紅了。
回頭望去在巍峨的山間,有個大幅的宣傳牌“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我想到08年的奧運會時,會有好些外國人,來到我們的長城,萬里長城真是我們民族的驕傲,北京奧運會將是全世界的盛會。
北京真好,長城真好,我愛我的祖國!
9.描寫名勝古跡寫一段話 ,100字左右
明故宮遺跡
【明故宮遺跡】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南京市區中山東路東段。明故宮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建筑規制與現存的北京故宮相似,規模宏偉,一派皇家威儀。東起東華門,西至西華門,南達洪武門,北抵玄武門,南北縱距2.5公里,東西橫距2公里,占地5平方公里。坐北向南,分內宮城和外皇城。曾作為明初洪武、建文、永樂三代皇宮,達54年之久。明成祖遷都北京后,南京明故宮仍留原有建制。清為駐防城,咸豐三年(1853)原有建筑毀于兵火。現存地面文物有午朝門、東安門、西華門(三門墩臺)、內外五龍橋、石壁、碑刻、石柱礎等。在原三大殿遺址范圍內的地下,埋有300余個大小石柱礎。現以午朝門為主體進行修整,并擬辟為公園向游人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