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游子吟大意(簡短一點)
《游子吟》表達了詩人對母愛的感激以及對母親深深的愛與尊敬。
基本介紹:
《游子吟》是唐代詩人孟郊創作的一首五言古體詩。這是一首母愛的頌歌。全詩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過回憶一個看似平常的臨行前縫衣的場景,凸顯并歌頌了母愛的偉大與無私,表達了詩人對母愛的感激以及對母親深深的愛與尊敬。此詩情感真摯自然,千百年來廣為傳誦。
游子吟⑴
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⑵。
臨行密密縫⑶,意恐遲遲歸⑷。
誰言寸草心⑸,報得三春暉⑹。
解釋:
⑴游子:古代稱遠游旅居的人。吟:詩體名稱。
游子吟
游子吟
⑵游子:指詩人自己,以及各個離鄉的游子。
⑶臨:將要。
⑷意恐:擔心。歸:回來,回家。
⑸誰言:一作“難將”。言:說。寸草:小草。這里比喻子女。心:語義雙關,既指草木的莖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⑹報得:報答。三春暉:春天燦爛的陽光,指慈母之恩。三春:舊稱農歷正月為孟春,二月為仲春,三月為季春,合稱三春。暉:陽光。形容母愛如春天溫暖、和煦的陽光照耀著子女。
2.游子吟的詩意
唐朝詩人孟郊(751-814)字東野,唐代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曾任溧陽縣尉、協律郎等職。一生窮困潦倒,但性格耿直,不同流俗。孟郊的詩,多是傾訴窮愁孤苦之作,他一生窘困潦倒,直到五十歲時才得到了一個溧陽縣尉的卑微之職。他要接母親來溧陽,以盡孝心。于是就作了這首詩表達自己的對母親的感情.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今譯:
慈祥母親手中把針線。
遠游孩子身上的新衣。
臨行嚴嚴實實細細縫,
耽心此番出去遲遲歸。
誰說短短寸草那點心,
可報慈母春輝般恩惠?
3.游子吟的譯文,簡短,還有古詩名字是什么意思
作品原文
游子(1)吟(2)
《游子吟》詩意畫
[2] [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
游子身上衣。
臨(3)行密密縫,
意恐(4)遲遲歸()5。
誰言寸草(6)心(7),
報得三春暉(8)。[3]
編輯本段
注釋譯文
注解
(1)游子:出門遠游的人。詩中指孟郊
(2) 吟:吟誦。吟:詩歌的一種名稱。
(3)臨:將要。
(4)意恐:擔心。
(5)歸:回來,回家。
(6)寸草:萱草。萱草(花)是我國傳統的母親花,相對于西方的康乃馨。
(7)寸草心:以萱草(花)來表達子女的孝心。
(8)三春暉:比喻指慈母之恩。三春:春季的三個月。舊稱農歷正月為孟春,二月為仲春,三月為季春;暉,陽光;形容母愛如春天和煦的陽光。
翻譯
慈祥的母親手里把著針線,
為即將遠游的孩子趕制新衣。
臨行時她忙著縫兒子遠征的衣服,
又擔心孩子此去難得回歸。
誰能說像萱草的那點孝心,
可報答春暉般的慈母恩惠?[4]
4.游子吟的詩意思
游子吟
朝代:唐代
作者:孟郊
原文: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寫翻譯 寫賞析 糾錯 全屏
評分:
參考翻譯
寫翻譯
譯文及注釋
作者:佚名
譯文
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制身上的衣衫。
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
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5.《游子吟〉這首詩的意思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作者:孟郊,字東野,中唐詩人,與韓愈為忘年之交,五十歲才考上進士,終身傾心於詩詞的創作。翻譯:慈祥的母親在孩子即將遠行的時候,忍著內心的悲傷,一針一線為其縫制衣服,深怕他受涷著涼,一方面又擔心他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來相聚,母親這份慈愛與關切,真不是我們微小的心意所能報答。
賞析:這首游子吟是藉著游子感恩之心,來表達母愛的偉大。上帝無法照顧到每一個人,所以才創造出母親。
母親關愛子女,呵護子女,完全是出自於天性,毫無保留、毫無怨言,就像游子吟里的慈母,把自己的愛心與期盼,完全溶入一針一線里,讓人讀了好似一股暖流通過心底。我們只要體會出這番意境,把感恩的心付諸行動,就不枉費詩人的一番苦心了。
6.游子吟全詩的意思
游子吟
唐樂府·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注解】:
1、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2、三春暉: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暉,陽光;形容母愛如春天和煦的陽光。
【韻譯】:
慈祥的母親手里把著針線。
為將遠游的孩子趕制新衣。
臨行她忙著縫得嚴嚴實實,
是耽心孩子此去難得回歸。
誰能說象小草的那點孝心,
可報答春暉般的慈母恩惠?
【評析】:這是一首母愛的頌歌。詩中親切真淳地吟頌了偉大的人性美——母愛。
詩的開頭兩句,所寫的人是母與子,所寫的物是線與衣,然而卻點出了母子相依為命的骨肉之情。中間兩句集中寫慈母的動作和意態,表現了母親對兒子的深篤之情。雖無言語,也無淚水,卻充溢著愛的純情,扣人心弦,催人淚下。最后兩句是前四句的升華,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熾烈的情懷,對于春日般的母愛,小草似的兒女,怎能報答于萬一呢?
全詩無華麗的詞藻,亦無巧琢雕飾,于清新流暢,淳樸素淡的語言中,飽含著濃郁醇美的詩味,情真意切,千百年來撥動多少讀者的心弦,引起萬千游子的共鳴。
7.【游子吟的譯文,簡短,每段的意思寫清楚
作品原文 游子(1)吟(2)《游子吟》詩意畫[2] [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 游子身上衣. 臨(3)行密密縫, 意恐(4)遲遲歸()5. 誰言寸草(6)心(7), 報得三春暉(8).[3]編輯本段注釋譯文注解 (1)游子:出門遠游的人.詩中指孟郊 (2) 吟:吟誦.吟:詩歌的一種名稱. (3)臨:將要. (4)意恐:擔心. (5)歸:回來,回家. (6)寸草:萱草.萱草(花)是我國傳統的母親花,相對于西方的康乃馨. (7)寸草心:以萱草(花)來表達子女的孝心. (8)三春暉:比喻指慈母之恩.三春:春季的三個月.舊稱農歷正月為孟春,二月為仲春,三月為季春;暉,陽光;形容母愛如春天和煦的陽光.翻譯 慈祥的母親手里把著針線, 為即將遠游的孩子趕制新衣. 臨行時她忙著縫兒子遠征的衣服, 又擔心孩子此去難得回歸. 誰能說像萱草的那點孝心, 可報答春暉般的慈母恩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