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農村農民的好人好事200字
中國好村民陳松勇救落水者
陳松,男,1974年9月生,靖宇縣那爾轟鎮那爾轟村漁民。從小就在松花抄江邊長大,見慣了父親在漁船上打漁做活,略通水性的他也沒少跟著2113玩耍。小學畢業后,因家庭困難被迫放棄學業,開始了打漁生涯。現年42歲的陳松濃眉大眼,皮膚黝黑。為人憨厚老實,對人熱情,樂于助人。多年來,他在危機時刻共挽救了8人,做過的好事更是舉不勝舉。
2013年8月4日16時許,陳松駕駛自家的小掛機漁船行駛在5261湖面上,突然聽到湖面上傳來呼救的聲音,他隨即改變原定行駛方向,駕船循聲駛去。當4名落水者相繼抓住小船的船沿時,小船發生嚴重傾斜。為了確保船4102上人員安全和成功營救落水者,陳松和朋友們在盡量保持小船平穩的同時,立即采用拉、拽等方法1653,成功救出因船失事而落入湖中的4名落水者。2015年7月,陳松榮登“中國好人榜”。
2.好人好事 要簡短的哦
春節期間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123路駕駛員徐濱,拾到西門子手機一只,交還給乘客,受到乘客的表揚.乘客鄒宏來信說,乘123路時不慎把包忘在了車上,過了半小時才想起此事,這時很沮喪地抱著一線希望來到了車隊問訊,競出乎意料地該包被乘務員發現交給了車隊,該包安然無恙地在調度室內由調度員保管著,失主說:“此時的心情很激動,雖然包內錢不多,但有許多單位的資料,如果遺失會造成很大的損失,但是我很幸運,因為碰上了屠元隆,胡敏奮二位好心的司售人員”,并感慨的說:“誰說現在社會上好人少了,我要說世上還是好人多”,這是為上海的司售人員樹立了好形象,好榜樣。
3.村里好人好事日記二十個字
今日的早晨太陽公公還是路出了他那燦爛的笑臉,同學與教官依然活躍在那熟悉的訓練場上。
雖然這天氣還算不上季度酷熱,那看看同學們曬得紅撲撲的小臉,那脖子滴下來的汗珠,可見這天氣還是不能低估,雖然同學們都很累,但更累可以說是最累得還是教官。大家都真真切切的見證著鐘教官那響亮的嗓音,從自我介紹開始,一點點沙啞,每當讓同學們稍作休息的時候,總會看見鐘教官撇過身去,從口袋里摸出潤喉糖,更難能可貴的是鐘教官堅持不用大喇叭。靠自己的喉嚨來下令,有好幾次都喊得嗓子冒煙了,可他仍然堅持著,同學們都為之動容,紛紛帶來西瓜霜含片給教官保護嗓子。
或許鐘教官的嗓音在所有教官中不是最洪亮最有力的,但我們整個143連中,他是最棒的教官,他沒有許多的話語,只是默默的堅守這10天屬于他的崗位。
或許私下里他還是個有些靦腆的大男生,大訓練場上的他有著一股軍人那干練,堅定,樸實的光環圍繞在他周身。
鐘教官,也許只是軍營中普通的一名戰士,但此時此刻,在我們143連,他是我們的偶像,他是我們所崇敬的教官。
4.好人好事100條案例
將客戶忘在保險大廳的保險單送到客戶家中幫助半路上汽車出故障的司機拖車,拖到汽車修理店義務幫助樓上樓下鄰居修家電,不收費開車數百里,送滯留在售票大廳的八旬老太張美玲回家,老太太及其家人深受感動經常買文具送給班里家庭困難的學生,并組織班里同學積極向邊遠地區的貧困家庭捐助閑置的衣物傍晚送迷路的老太太回家,并請一天沒有吃飯的老太太吃了一頓豐盛的晚餐愛護環境衛生,經常組織同事和朋友們參加義務環境衛生清掃工作,給市民創造一個潔凈的生活環境經常喂小區的流浪狗、流浪貓,而且積極號召小區內其他人積極獻愛心,是個典型的“熱心腸”。
5.村民好人好事作文
在這個世界上,無論是生活中還是工作中,有很多遇上困難的人是需要我們伸出手去幫助的。但有些人會坐視不理,則有些會很熱心地幫助他們。“幫助別人等于幫助自己”這是我看過的格言,我很喜歡,當別人對我一點點的好,我會感動,可能許多幫助過你的人都不會留下名字,但在你的心里你會永遠記得起幫助過你的人。
在這一年里,在我身邊發生了很多事情,好人好事一件件不定時地在腦海里重播,不斷的回味著一些能讓自己進步的事情。
老師總是教導我們說:“一尺不如行一寸,莫以善小而不為,敬業奉獻俯首甘為孺子牛。”
確實,在我們的身邊,一直就有很多的好人好事。在我們美麗的校園里,經常可以看見,有些同學彎下腰來撿地上的廢紙,時常回有同學主動留下打掃著教室,經常有聽到拾金不昧的同學被表揚,過馬路時有些同學會主動維持交通持續,阻止那些亂穿馬路的行人。
有一次,我上完課,在公交站旁等公交車,過了一會兒,公交車來了,我上了車并坐下,有一個老奶奶站在我前面,而旁邊坐的是一位阿姨。不一會兒,我和阿姨異口同聲的說:“老奶奶您坐吧!”于是老奶奶臉上露出慈祥的笑容說:“小姐你自己坐吧,我坐小朋友的!”我們說著說著就到了站,老奶奶和我都下車了。我看見老奶奶要到對面去,我就說:“老奶奶我來扶您過馬路吧!”“好”老奶奶高興地說。我扶老奶奶到了對面,老奶奶說:“小朋友,謝謝你!你又給我讓座位,又扶我過馬路。謝謝你哦,再見!
更多的好人好事就出現在眼前,就意味著祖國越來越美好,社會越來越和諧!
6.求好人好事事例 那內容簡短些 150字左右兩篇 本人出手抄報用的 謝謝了
尹升
一位古稀老人,知名畫家,在36年的漫長歲月里,演繹著蕩氣回腸的真情故事。他用賣畫的收入先后贍養了17位孤老人;在不到40平米的單元房里,曾同時三位老人和他一起生活;他以兒子的身份為贍養了15年的老人送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他用善良和真愛,溫暖了老人們的晚年,也溫暖了這個世界。面對這樣一位老人,面對這樣的人間大愛,我們除了尊敬,更有一份深深的感動。
王文柱
這是一位普通的農民,他熱衷科學種田,成立“傻柱子種植協會”,把研究成果無償傳授給鄉親;他設立“科學種田獎”,自掏腰包獎勵周邊農民。十幾年間,為農民增收超億元,自己卻搭進數十萬。因為熱愛,他樂此不疲,因為熱愛,他付出無悔。土地給了他淳厚的秉性,知識給了他寬廣的胸襟,他,對這片土地愛得這般深沉;他,把新時代農民的內涵詮釋得如此動人。
**
她,是任丘張華綠色家園會長,她,用堅強和愛心劃出一道道美麗的人生軌跡。架著雙拐南下北上,帶頭組織殘疾人聯誼會,成立殘疾人柔力球俱樂部,開辦殘疾人圖書室,舉辦殘疾人才藝展,資助孤兒姐妹,幫教服刑人員,帶動18位家園人進行捐獻遺體公證。她,把自己的身心融入公益事業中,讓殘缺的生命得到了升華,讓有限的生命拓展了寬度,不僅帶給自己一個更廣闊的世界,更讓身邊的病殘者活出了自信和精彩。
皮玉龍
一名高三學生,在得知自己身患癌癥的一天時間里,做出一個讓人敬佩的決定:捐出眼角膜,回報社會,回報好心人。這個決定,讓一位老教師和一個男孩子重見光明,也讓他,這個年輕短暫的生命美麗成一顆耀眼的流星。他走了,把他清澈的目光留在這個世界上,替他守望他眷戀的親人和同學,注目這個美好而溫暖的世界。大善之舉,恩澤他人,愛如豐碑,感動長存。
張鳳鳴
一位84歲的革命老人,退休后回到家鄉,傾盡心血,自費在村邊建起一座烈士陵園,并用微薄的退休金為公益事業捐款5萬余元。十年守護烈士英靈,與墓碑為伴,赤誠不改;營造一方精神圣地,與崇高為伍,矢志不渝。他讓英烈得到慰藉,也讓后人學會銘記;他讓我們懂得付出的意義,也讓我們感受心靈的純粹。
范西俄
一位普通農民,帶領全家四代二十多口人投身希望工程,助學10年,捐款10萬,這個普通農家,成為我國唯一四代投身希望工程的家庭。他們,讓山里的貧困孩子沐浴到知識的陽光,讓更多的人走進助學的隊伍。在范西俄和他的家人身上,我們看到滄州百姓的大仁大義,慈善情懷,也看到來自民間的力量和社會的希望。
孟德榮
他是滄州師專生物系的副教授,也是南來北往的候鳥們的驛站長。十多年來,他奔走在滄州的濕地之間,聆聽鳥的鳴唱,感受濕地的呼吸。他創建滄州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義務護鳥,自費開展濕地鳥類環志、開展科學研究,他用行動喚起人們的環保意識。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了人類對自然博大的愛。他讓我們知道,對大自然的保護和尊重,就是人類對自身最好的珍愛。
黃驊愛心社
一個網絡上的愛心團體,三年來,以“一對一”的形式,把繼續學業的希望帶給200多名貧困學生。他們的網絡救助,為公益事業開拓了一種全新的模式。虛擬的網
絡延伸著真實的關愛,現代的平臺承載著傳統的美德。這些網絡中行走的年輕人,把理想、激情和凝聚的愛心,化作點點燭光,照亮貧困學生的求學路,也改變著自己的價值觀。予人玫瑰,他們滿手馨香。
謝清潔
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68歲的她就是一個做了一輩子好事的好人。她一生簡樸,卻近300次為助殘扶困公益捐款20多萬元,她用奉獻換來轄區居民安居樂業,以奔走帶給困境中的人們生活的希望,用無私的愛給孤單的心靈以真實的暖意。在她身上,我們看到人格的力量,信仰的力量,堅持的力量。她用行動告訴我們,生活可以這樣選擇,她用笑容告訴我們,付出可以如此快樂。她,是這個社會的道德標桿,精神楷模。
潘淑蘭
她是一位普通的農村婦女,一位樂善好施的熱心人。靠收破爛富起來的她,冬天,把電暖風和新被子搬上孤寡老人炕頭;過節,把吃喝用品送到老人手里。村里建養老院,她熱心捐資;對貧困學子,她善心相助。她最真實的想法是:自己有了能力,一定要回報鄉親,回報社會。樸素的善良,母性的情懷,一顆感恩的心,只為孤單者不再孤單,貧寒者不再貧寒,無助者得到人間的關愛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