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環保的名人事例啊 ~~
保護環境 造福人類 --中國民間環保大使田桂榮的環保之路 作為一名來自河南省新鄉縣的農村婦女,田桂榮多年來兢兢業業,扎根環境保護第一線,以驚人的毅力和執著的信念在中國的環保事業上譜寫了輝煌的篇章。
她是國際知名環保志愿者,是全亞洲惟一同時獲得福特國際環保獎和美國格雷特曼兩項大獎的獲得者,受到了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主任委員曲格平,國家環保總局局長解振華等領導的接見,被聯合國環境規劃暑譽為中國“民間環保大使”。 田桂榮從事環保工作如下: 一、自費9萬余元,回收廢舊電池65噸 1998年,當她得知廢舊電池對人類有強烈危害時,毅然決定自費回收廢舊電池。
她用綠色條幅制作了3000面三角旗,寫上回收廢舊電池的地址以及電話:制作了600個透明的廢舊電池回收箱、5萬張環保倡議書,到市內各學校發放。還在《新鄉日報》上以個人名義發出了題為《不要再糟蹋地球了》的倡議書。
從此,田桂榮憑著一個環保志愿者質樸的情感和對環保前前所未有的關注,走街串巷,以每年2分錢的價格回收廢舊電池。她還組織了大量環保宣傳活動,利用地球日,環境日,節假日開展環保宣傳,并通過電視,報紙使更多的 人認識到了廢舊電池的危害。
五年來,她個人投入9萬余元回收65噸廢舊電池,使近700萬平方米的土地免遭廢舊電池污染。 二、積極開展多種環保宣傳實踐和環境教育活動 田桂榮利用節假日在全省各地個人自費組織大規模的環保宣傳活動,僅在鄭州,新鄉就組織了“綠色申奧萬人簽名”,“生命之網愛環保”等大型活動38次,參與人數達26萬人。
同時,她還義務為大學生講授環保知識。幾年來,田桂榮曾到國內的110多所學校為30多萬學生宣傳環保知識,講解廢舊電池的危害性,直接受眾達360多萬人。
每逢寒暑假,田桂榮自費組織環保志愿者考察白色污染,河流污染,濕地保護等環保課題。為了保護母親河,田桂榮率領30多名大學生多次冒酷暑,徒步150公里沿衛河,人民勝利渠,共產主義渠,沁河和黃河考察排污口,進行水源污染,水質分析,與排污企業的違法排污行為進行面對面的斗爭,并向上級環保部門遞交考察報告24份,為進一步保護母親河,凈化水質源,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資料。
三、創建專業環保網站“田桂榮環保網”( 回答者: keka2007 - 經理 五級 10-26 23:39 就;環境棵好 環境棵好看機好看機后計劃計劃計劃家伙和環境計劃計劃 就 回答者: a498974209 - 初入江湖 二級 10-27 13:20。
2.愛護環境的名人事例
寧夏中冶美利紙業集團董事長劉崇喜的事跡。
1985年,大學畢業不久的劉崇喜離開機關辦造紙廠,已經扭虧為盈的造紙廠由于污染嚴重被曝光,勒令整改。在整改時他竟提出“不再向黃河排一滴污水”的豪言壯語,使數千職工大驚失色:投入數千萬元建設的污水處理系統,每天光向治污池投放藥物就需18萬元,他不是要把企業整死嗎?劉崇喜卻是經過長期調查研究后走的另一條生態治污的路子。
他派出500臺推土機,推平兩萬多座沙丘,采用方格麥秸桿治沙植樹的方法。他規定職工每人每年必須種500棵樹,并身先士卒,率領數千職工,睡在沙坡下,吃在風沙里,一棵一棵種樹。
用了7年時間,投入 4.8億元,種樹50萬畝,修了200多公里路,鋪管道筑渠20公里,引黃河水流入林區,修了5個人工湖,使這個年降雨量180毫米蒸發量卻高達1900多毫米的大沙漠,出現了綠樹連綿的林區、水鳥成群的湖泊!現已建成工業園,樹木造紙,污水處理后排到湖里,竟可以直接飲用,用湖水澆灌樹林,形成良性循環體系,50萬畝林子5年可收回成本。更可貴的是,把騰格里大沙漠整整“勸退”了10公里,造福一方百姓,可謂是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得到了雙贏,他所領導的企業成了我國西部最大的造紙企業。
3.關于人類保護環境的事例(要簡潔的100字左右)
現在我們的科技非常發達,市里幾乎沒有平房了,讓人看起來很舒服,但人們卻忽略了一個嚴重的問題,生活條件一旦提高,家家戶戶每月都要產出一大堆垃圾、煙塵和污水.垃圾可以破壞空氣,讓人們吸進有毒的氣體,煙塵帶到天空,破壞大氣層,使天空輻射射到人間.污水鉆進小河,使魚兒死亡,鳥類和人類吃了這些水里的魚,就會中毒,嚴重的會死亡. 現在,地球已經是個負載著60億人口的“百病重生”、“危機四伏”,需要緊急搶救的“病球”!保護環境,已經刻不容緩,當務之急必須要采取措施!不然我們將無處可去. 保護環境,我們能做些什么呢?一片碎紙的擺放,一口粘痰的附意,60億世界人民行動起來就能挽救我們的家園. 你可能會問道:這么小的事情,能有多大貢獻呢?正因為事小,所以人人都能做,如果我們真做了,作用就大了! 保護一棵大樹,給鳥兒一個家,小鳥生存了,可以幫我們吃掉害蟲,大樹還可以制造清新的空氣.保護一株小草,就阻止沙漠行走一步,保護我們綠色的家園. 來,行動起來,保護我們的家園,保護人類的未來.。
4.環保名人小故事
2004年諾貝爾和平獎在10月8日揭曉,肯尼亞環保主義者馬塔伊因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貢獻獲此殊榮。馬塔伊主要成就是領導了“綠色帶運動”,在非洲栽下3千萬棵樹,她也是首位獲得和平獎的非洲婦女。只要人們持續無情摧毀低等動物的生命,他就永遠不能體會健康或和平的真諦。因為人們若不能停止屠殺動物,那么他們就會互相殘殺。的確,播下謀殺及痛苦的種子的人是不可能收成快樂及愛心的果實的。
—畢達哥斯(Pythagoras)畢氏定理的發現者、西方的素食主義之父
可以作為論據使用的
5.關于環保的名人小故事
亞都麗致大飯店總裁————嚴長壽:
金錢誘惑 是一條不歸路
嚴長壽在美國運通公司當總務時,當時總經理時英國人,公司為他在陽明山仰德大道上租了一棟豪宅。總經理英國夫婦為了安全,希望養一只狗,很自然地,事情落在身為總務的嚴長壽身上。
他陪著總經理夫婦到信義路的狗園挑選,相中了一只杜賓犬。嚴長壽問狗店老板那只小狗要多少錢,想不到老板用臺語壓低聲音說:“如果4000塊成交的話,我可以給你1000元‘意思意思’。”但是嚴長壽月薪不過2000元,一只狗仔的回扣就抵得上半個月的薪水,誘惑固然大,但嚴長壽寧愿狗店用老實的價錢賣。因為他不希望外國老板因為語言不同、行情不熟而花了冤枉錢。
總經理夫婦高高興興地擁有了一只小狗,誰知道兩星期后小狗生病死了,獸醫院說那只小狗原本就生病了。嚴長壽聽到這個消息心頭暗自慶幸,幸好當初拒絕了狗店老板的“意思”。后來,他回到狗店要求老板退錢,店家自知理虧,把錢如數退還了。
誘惑是一條不歸路,嚴長壽表示,這是他在工作經驗中,第一次感受到操守的重要性。
嚴長壽另一次類似的經驗,發生在美國運通旅行部門采買新辦公室設備時。當時選定某家貿易商后,談妥價錢,簽好合約。過了兩天,貿易商到辦公室找到嚴長壽。只和他聊了幾句不找邊際的話,卻在臨走前硬塞了一個信封到他手里。嚴長壽心頭大驚,里面是8000元,相當于4個月的薪水。他不假思索地直接去見總經理,把情形告訴他。總經理認為約已經簽了,帳也已經做了,但是沒有理由便宜了經銷商,者筆錢不拿白不拿,就決定轉交公司的福利部門。
一個月后,訂貨來了,其中兩個箱子是原封的,兩個卻已經拆封過,另外一泰打字機更是什么盒子也沒有,直接抱來公司,嚴廠壽看了打字機的橡皮滾動條,發現3泰都有使用過的痕跡,可能是舊貨,它很委婉地請對方更換,對方卻保證都是新貨,辯稱箱子是海關拆驗的,在嚴長壽的堅持下,對方很不高興地抱走了,3天后,貿易商通過另一個人傳話給總經理:“聽說貴公司有一位姓嚴的年輕人,不但向廠商索取回扣,來故意找碴,刁難廠商。”總經理一聽哈哈大笑:“者件事我早就知道了,8000元在我這里,你要,可以拿回去否則我們將轉做員工福利基金!”傳話人頓時傻眼,啞口無言。
6.環保名人事跡
謝愛玲同志事跡材料
謝愛玲同志在擔任團運城地委書記期間,曾多次受到團中央和省地表彰,并得到**領導的肯定;在擔任中共永濟市委副書記期間,她主管的政法、信訪工作曾獲得國家和省市多項榮譽,她本人連續六年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工作者”稱號,并多次榮獲省、地表彰和獎勵,其先進事跡被多家新聞媒體進行報導。
2003年8月,謝愛玲同志被運城市人大常委會任命為運城市環保局局長。接過印有鮮紅國徽圖案的任命書,謝愛玲同志深感自己肩上的責任重大。她首先倡導在市電視臺開展了“運城市環保法律法規電視知識競賽活動”,在全市引起了強烈反響。隨后,她又在“4·22”地球日、“6·5”世界環境日、“12·4”全國法制宣傳日等重大節日,組織全市環保系統以多種形式深入宣傳環保法律知識,不斷提高全市各階層人士對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認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謝愛玲同志的一再努力和多次奔波下,市環保局與市委組織部聯合,在市委黨校縣處級領導干部培訓班中開設了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課程,對提高領導干部的環境意識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謝愛玲同志先后組織開展了 “清理整頓不法排污企業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及大運高速公路環保專項行動”等數十次環保執法專項行動。為貫徹落實省政府關于取締、關閉土焦改良焦爐的“雙十二”專項行動,謝愛玲同志帶領環保執法人員,出動鏟車1000余臺次,取締關閉土焦改良焦企業共66家,摧毀土焦34座、改良焦爐824座,炸掉煙囪80根,徹底取締關閉了全市范圍內的土焦和改良焦爐。在今年的專項行動期間,她又帶領環保執法人員,檢查企業4200廠次,查處違法案件90多起,對違法排污企業進行嚴厲打擊,保障了群眾健康。尤其是在專項行動中,徹底取締了聞喜、垣曲、絳縣的440余家非法小選礦,使這一多年沒有解決、嚴重危害群眾健康的環境問題得到了徹底解決,廣大人民群眾無不拍手稱快。
謝愛玲同志狠抓工業企業污染治理,使全市造紙、焦化、電解鋁等重點行業的環保治理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尤其是造紙行業的污染治理,得到了省內外環保專家的高度評價。謝愛玲同志組織在全省率先開展了污染源在線監測,對沿汾河、涑水河的12家造紙、化肥、制藥企業安裝了水質在線監測儀,環境監管水平大大提高。她組織開展“藍天行動”,加大市區內鍋(茶)爐的污染治理和監管力度,狠抓生活噪聲、交通噪聲、建筑施工噪聲控制,使群眾反映強烈的城市環境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
對群眾的來信來電舉報和污染糾紛,謝愛玲同志堅持以高度負責的態度,抽出有限的時間,對所有的案件都進行了公正、嚴肅的調解和處理。僅今年以來,謝愛玲同志就親自過問并督促有關人員辦理省環保局轉辦的環境信訪案件26件,接待群眾來訪10批,來信15封,來電24起,落實率達到99%以上,基本做到了件件有處理,案案有落實,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好評。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在謝愛玲同志的努力下,運城市的環保工作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各項工作也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全市工業企業達標率提高到93.8%,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連年得到削減,市區空氣質量二級天數已達到168天,比2003年增加35天,比2002年增加74天。運城市的兩條主要河流汾河和涑水河水質也在不斷得到改善。
路漫漫其修遠兮。謝愛玲局長正帶領著運城市環保局一班人忠實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環境質量的根本好轉,為全市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辛勤地工作者,為守護這一塊碧水藍天而默默地奉獻著。
7.有關人環保的事例
保護環境 造福人類
--中國民間環保大使田桂榮的環保之路
作為一名來自河南省新鄉縣的農村婦女,田桂榮多年來兢兢業業,扎根環境保護第一線,以驚人的毅力和執著的信念在中國的環保事業上譜寫了輝煌的篇章。她是國際知名環保志愿者,是全亞洲惟一同時獲得福特國際環保獎和美國格雷特曼兩項大獎的獲得者,受到了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主任委員曲格平,國家環保總局局長解振華等領導的接見,被聯合國環境規劃暑譽為中國“民間環保大使”。
田桂榮從事環保工作如下:
一、自費9萬余元,回收廢舊電池65噸
1998年,當她得知廢舊電池對人類有強烈危害時,毅然決定自費回收廢舊電池。她用綠色條幅制作了3000面三角旗,寫上回收廢舊電池的地址以及電話:制作了600個透明的廢舊電池回收箱、5萬張環保倡議書,到市內各學校發放。還在《新鄉日報》上以個人名義發出了題為《不要再糟蹋地球了》的倡議書。從此,田桂榮憑著一個環保志愿者質樸的情感和對環保前前所未有的關注,走街串巷,以每年2分錢的價格回收廢舊電池。她還組織了大量環保宣傳活動,利用地球日,環境日,節假日開展環保宣傳,并通過電視,報紙使更多的 人認識到了廢舊電池的危害。五年來,她個人投入9萬余元回收65噸廢舊電池,使近700萬平方米的土地免遭廢舊電池污染。
二、積極開展多種環保宣傳實踐和環境教育活動
田桂榮利用節假日在全省各地個人自費組織大規模的環保宣傳活動,僅在鄭州,新鄉就組織了“綠色申奧萬人簽名”,“生命之網愛環保”等大型活動38次,參與人數達26萬人。同時,她還義務為大學生講授環保知識。幾年來,田桂榮曾到國內的110多所學校為30多萬學生宣傳環保知識,講解廢舊電池的危害性,直接受眾達360多萬人。每逢寒暑假,田桂榮自費組織環保志愿者考察白色污染,河流污染,濕地保護等環保課題。為了保護母親河,田桂榮率領30多名大學生多次冒酷暑,徒步150公里沿衛河,人民勝利渠,共產主義渠,沁河和黃河考察排污口,進行水源污染,水質分析,與排污企業的違法排污行為進行面對面的斗爭,并向上級環保部門遞交考察報告24份,為進一步保護母親河,凈化水質源,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資料。
三、創建專業環保網站“田桂榮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