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誰有簡短有關地球的知識
藍天綠地、高山流水、山川大地是多么的壯美;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物生靈是多么可愛。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中,人與自然互相制約、互相影響、和諧共處。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類對環境的影響逐漸變大。尤其是當工業革命的號角吹響時,“征服自然,人定勝天”的旗幟高高舉起,人和自然的關系出現了明顯的變化,地球也就失去了往日的寧靜。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不但大大提高了生產力,而且讓人類制造出了許多自然界原本沒有的東西。人類肆意地向大自然索取資源的同時,還任意地排出廢物,這種對環境的破壞在短期內往往難以恢復。恩格斯說過:“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大約35億年前,從地球上生物出現時起,就不斷有新物種產生,也不斷有物種滅絕。可是工業革命以來,由于人類過分的行為,一些物種正以驚人的速度消失。據不完全統計,鳥類在1600-1800這200年間滅絕25種,1800-1950年間滅絕75種,現在每3年滅絕2種,從1600年以來,約有100種已知的哺乳動物滅絕。了解一下有關地球的知識,不僅讓你的頭腦更加豐富,而且還能讓你更加熱愛生命,對生命的認識產生新的認識。
發展一定要有新思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經濟發展是得不償失的。人類生活的地球已有46億年的歷史,地球豐饒的自然資源和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觀為人類生存與發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條件。在茫茫宇宙中,地球是迄今所知的惟一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我們要像珍惜生命一樣愛護地球,保護地球環境,和諧人和地球的關系,對地球有更多的了解,更加珍惜我們這個來之不易的生存環境。
2.關于地球的資料越短越好
地球
Earth
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地球在太陽系中并不居顯著的地位,而太陽也不過是一顆普通的恒星。但由于人類定居和生活在地球上,因此對它不得不尋求深入的了解。
行星地球 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順序,地球是第3個行星,它與太陽的平均距離是1.496億千米,這個距離叫做一個天文單位(A)。地球的公轉軌道是橢圓形,其軌道長半徑為149597870千米,軌道偏心率為0.0167,公轉軌道運動的平 均速度是29.79千米/秒。
地球的赤道半徑約為6378 千米,極半徑約為6357千米,二者相差約21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徑約為6371千米。地球的平均密度為5.517克/厘米。地球的尺度和其他參量見表。
形狀和大小 中國古代對天地的認識有所謂渾天說。東漢張衡在《渾天儀圖注》里寫道:“天體圓如彈丸,地如雞中黃……天之包地猶殼之裹黃。”地球是圓的這個概念在遠古就已模糊地存在了。723年唐玄宗派一行和南宮說等人,在今河南省選定同一條子午線上的13個地點,測量夏至的日影長度和北極的高度,得到子午線一度之長為351里80步( 唐代的度和長度單位)。折合現代的尺度就是緯度一度長132.3千米,相當于地球半徑為7600千米 ,比現代的數值約大20%。這是地球尺度最早的估計(埃及人的測量更早一些,但觀測點不在同一 子午線上,而且長度單位核算標準不詳,精度無從估計)。
精確的地形測量只是到了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之后才有可能,而地球形狀的概念也逐漸明確。地球并非是很規則的正球體。它的表面可以用一個扁率不大的旋轉橢球面來極好地逼近。扁率e為橢球長短軸之差與長軸之比,是表示地球形狀的一個重要參量。經過多年的幾何測量、天文測量以至人造地球衛星測量,它的數值已經達到很高的精度。這個橢球面不是真正的地球表面,而是對地面的一個更好的科學概括,用來作為全球各地大地測量的共同標準,所以也叫做參考橢球面。
3.寫英語作文(對地球的了解)80字
Dear Mayor:
I'm a middle school student. I'm writing to tell you something aroud us. Nowadays, there are many left-behind children whose parents work away from their hometowns. Most of them are from the coutryside, you know, they have many problem. They are always lonely and stressed out because they are short of their parents' love. At the same time, they are easy to make mistakes even do some thing against the laws, because they're short of their families' care.
How to solve their problems? In my eyes, the government can set up a parents school for these children on holidays, you can organize" hand-in-hand" activity to call on more people to help them. You can also raise money to donate to these children. As the song says:"If everyone gives their love, the world will be better." It's very important for us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se children if we want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Best wishes to you!
Sincerely, Li Hua
4.誰幫我找一找有關地球的資料,簡略一點
地球是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為第三顆。它有一個天然衛星---月球,二者組成一個天體系統---地月系統。
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同時圍繞太陽公轉。地球自轉與公轉運動的結合產生了地球上的晝夜交替和四季變化。地球自轉的速度是不均勻的。同時,由于日、月、行星的引力作用以及大氣、海洋和地球內部物質的各種作用,使地球自轉軸在空間和地球本體內的方向都要產生變化。地球自轉產生的慣性離心力使得球形的地球由兩極向赤道逐漸膨脹,成為目前的略扁的旋轉橢球體,極半徑比赤道半徑約短21千米。
阿波羅飛船看到的地球 阿波羅飛船看到的地球 地球升起在月球的地平線上地球可以看作由一系列的同心層組成。地球內部有核、幔、殼結構。地球外部有水圈和大氣圈,還有磁層,形成了圍繞固態地球的外套。
地球作為一個行星,遠在46億年以前起源于原始太陽星云。
地球基本數據
赤道半徑 6378140米
扁率因子 298.257
質量 5.976*1027克
平均密度 5.52克/厘米3
表面重力加速度(赤道) 978.0厘米/秒2
表面重力加速度(極地) 983.2厘米/秒2
自轉周期 23時56分4秒(平太陽時)
公轉軌道半長徑 149597870千米
公轉軌道偏心率 0.0167
公轉周期 1恒星年
黃赤交角 23度27分
參考資料:
5.我想了解以前的地球是怎么樣的
地球形成于太陽形成后的50億年左右,結構為巖石行星,內部有熱流的行星(這正是有生命的星球的原動力之一,另一個是陽光和水,這是生命起源的3大要素),因為有內部熱流才有地殼的不斷變遷,才有地址的豐富的礦產,才有自傳和磁場! 1 早期的地球是個大火球,科學上把地球形成歸功與超行星的爆炸,形成了太陽,太陽的分裂形成了地球,水星和金星和地球和火星都可能是太陽分裂出來的,而木星后面的是自己通過引力聚集起來的大型氣體星球,而天王星 海王星則有可能是超行星爆炸后溢流下來的! 因為是太陽分裂出來的。
所以地球早期是大火球,就是巖漿星球!,由于自身的質量不夠不能核聚變,所以就不斷的冷卻放熱,形成了大氣! 經過10億年的冷卻 地球涼了下來,大氣充滿了CO2 S N 等元素,下起了酸雨! 早期的海洋是酸性的! 而且 地球是紅色的,因為海洋當中充滿了Fe元素,是Fe再呼吸(地址學家根據現在地球的鐵礦脈來分析出來的) 2 由于巖漿不斷冷卻形成了 陸地,早期的陸地就這么形成了~再由于 地球內部的巖漿是流動的,所以就會有地震,地殼的運動,不斷的造山運動,才會有海拔的不同,才會有不同的氣候,才會為淡水提供保留的地方,才會從上倒下的滋潤著萬物,最終流入海洋! 3 生命的起源于10億年前,具體不清楚只能是大概,但是通過地址學家對化石的研究表明,生命一次大爆發是再5億年前的寒武紀~ 為什么地球存在了40億年沒有生命的變化,為什么會在寒武紀大爆炸, 可能是因為那時候地球的氣候比較穩定,海水的養分豐富,但是最主要的是海洋里的氧氣非常多,比現在高30倍!所以生命才會大爆炸! 5億年出現現代生命的祖先,3億年第一只陸地動物上岸了,1億年陸地生物大爆發恐龍統治地球海盯奮故莪嘎烽霜甫睛,6500萬年前 生物大滅絕,200萬年前人類祖先出現了,10萬年前智人出現,1萬年前現代人出現,現在我們人類正在創造地球空前的文明,智慧的文明! 4 由于當時氧氣的含量比現在高很多,所以節肢動物很大,蜘蛛跟現在的狗一樣大! 植物很高,為了適應生活 所以恐龍很大! 具體就這樣了, 建議你看看 國產的科教 電影,《 宇宙與人》,能很好的回答你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