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格列佛游記的 大人國故事情節是什么
格列佛是英國一個酷愛航海旅行的人。
他年青時學醫,后來在海輪上擔任外科醫生,多次環游世界,到過許多地方,有過不少的奇遇。最值得稱道的是他到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國、慧馬國的四次游歷。
下面便是他的游歷見聞。 一六九九年五月四日,格列佛應“羚羊號”船長的雇請,乘船到太平洋一帶航海,因遇風暴,“羚羊號”觸礁沉沒了。
他和五個水手跳入救生艇中逃生,可是半途那艇也翻了。格列佛只身被風浪刮到利立浦特島上。
上岸后,他由于過度疲乏,躺在草地上酣睡了一覺。待他醒來時,他覺得全身都動彈不得,他的四肢、身體被緊緊捆縛住了,連他的頭發也一根根地被縛牢在地上。
他只能仰天躺著,太陽曬得他睜不開眼睛。這時,他聽到四周有一種輕微的嘈雜的響聲。
同時,他感到他的左腿上有生物在爬動。那東西漸漸爬上他的身體,走到他胸膛,又去到他的下頷邊。
格列佛略略把眼光朝下一看,只見一個不到六英寸的小人,兩手執著弓箭,背著箭壺,神氣傲然地領頭走著,后面跟著四十幾個小人,全是戎裝打扮。格列佛大喊了一聲,嚇得他們拼命奔逃。
有的從他身上滾落到地面,有的自相踐踏負了傷。 過了一會兒,小人又圍攏過來。
格列佛感到不耐煩了,把左手略微一翻動,便有幾百支箭向他射來,他覺得被針剌一般。格列佛只好躺著不動。
小人在他右耳約三、四碼的地方,搭起了一座高臺,一位很體面的長官模樣的人站在高臺上,向他發布演說,意思是要他投降。格列佛別無出路,只好表示歸順。
于是有五十個小人跑上前來,割斷了繩索,給他松了綁。格列佛用手指了指口,表示他餓得要命了。
小人便在他身體兩側,安放了幾把梯子,上百個小人挑著籃子,把一籃一籃的食物輪流往他的口里倒下去。格列佛一口得吞食二、三籃的食物,小人應接不暇地倒。
他們為格列佛食量之大,驚奇不已。 接著小人用了一萬五千匹御馬把他拉進京城。
皇帝(他比他的臣民高一指甲)帶領他的大臣們站在一座高塔上瞻仰格列佛的風采。小人國的居民也絡繹不絕地跑來觀看,因為這是他們從未見過的巨人。
皇帝召開大臣會議,討論如何處置格列佛的問題。有人擔心格列佛的食量太大,他一人的伙食,可供一千七百二十個小人的食用。
光飲食一項,就有可能引起國內的饑荒;有人主張把格列佛弄死,但又擔心他的龐大的尸體發臭后,會造成京城的瘟疫。最后,皇帝決定暫時讓格列佛留著,派了五百人給他當差,還叫了三百個裁縫,按國內最時興的樣式,給他趕制了一件衣服。
一天,格列佛得到國王的允許,讓他參觀皇城和皇宮。那皇城四周是城墻,高二英尺半,闊十一寸,每十尺之間筑一雉堡。
格列佛從西門跨進了城,他小心翼翼地在街上走著,生怕踩傷了市民。他身上穿著短衣,因為他怕衣襟掛壞了屋脊和房檐。
街道兩旁的房屋都是三層至五層,每幢房子窗口和陽臺都擠滿了看熱鬧的市民。兩條主要街道有五尺開闊,那些巷子只能容納格列佛的一只腳。
皇宮在城市中央,有一帶高二尺的御墻。國王希望格列佛參觀他宏大的宮闕,但格列佛無法進去。
后來,他想出一個妙法:在御園中選了最大的幾棵樹木,用小刀把它削制成三尺來高的兩張椅子。一張放在外庭,一張放在內庭,他踩著椅子進入了宮殿,躺在宮內一塊空地上,抬頭仔細觀看宮殿。
在那兒,他看到了豪華的陳設和簇擁著婢仆的皇后和公主。 小人國的幅員并不大。
他們有著奇特的風俗。國王在選拔官吏時,讓人們在繩上跳舞,誰跳得高便可以當大官。
財政大臣被認為是全國跳得最高的人(超出別人一英寸)。在盛大的節日里,官員們還在皇帝執著的橫桿上下表演特技。
按表演技藝的高低,分別賞給不同顏色的絲帶。這個國家有兩個政黨。
他們的區別是一黨穿的鞋跟高些,另一黨的鞋跟低些。高跟黨自認為是合乎古代制度的,而國王則偏向低跟黨。
因此,政府的官員都是低跟黨的人擔任。兩黨仇恨很深。
皇太子則兩邊討好。為此,他的鞋跟一只高,一只低。
這個國家常和鄰近島國不來夫斯古發生戰爭。戰爭起因是利立浦特島國改變了吃雞蛋的習慣,不先磕破大端,而是要人們先磕破小端。
國內那些慣于遵循古制的人不服,分成在“大端派”和“小端派”。他們互相攻擊對方是“異端邪說”。
“大端派”在國內遭到鎮壓,他們便逃亡到不來夫斯古,引起兩個帝國的戰爭。不久前,不來夫斯古新造了一批戰艦,準備再度和利立浦特國開戰。
格列佛為了表示對利立浦特的忠心,他跨過海面,用繩子把敵方的戰艦全部拉了過來。為此,國王賜給他尊貴的爵位。
接著,國王又命令他把不來夫斯古滅掉,把它淪為自己的一個行省。格列佛不同意,他對皇帝說:“我永運不愿做人家的工具,使一個自由、勇敢的民族淪為奴隸。”
國王和大臣便對他不滿起來,要加害于他。 一次,皇宮失火。
由于運水困難,格列佛撒了一泡尿澆滅了大火。這使皇后十分反感。
加上海軍大臣嫉妒他的功勞,財政大臣又懷疑他的妻子和格列佛私通,于是國王召開了一次密謀會,要給格列佛定叛國罪,并把他的雙眼剌瞎。格列佛得知后,慌忙逃到不來夫斯古國。
再從那兒找到了一只小船,便乘船離去。他在公海上遇到一只英國商船。
2.結合《格列佛游記》的具體故事分析一下它的諷刺藝術
如果50字的話只要最后一段就可以了,可是50字好少,感覺說不明白
小說第一卷中所描繪的小人國的情景乃是大英帝國的縮影。英國國內托利黨和輝格黨常年不息的斗爭和對外的戰爭,實質上只是政客們在一些國計民生毫不相干的小節上勾心斗角。
小說的第二卷則通過大人國國王對格列佛引以為榮的英國選舉制度、議會制度以及種種政教措施所進行的尖銳的抨擊,對英國各種制度及政教措施表示了懷疑和否定。
小說的第三卷,作者把諷刺的鋒芒指向了當時的英國哲學家,脫離實際、沉溺于幻想的科學家,荒誕不經的發明家和顛倒黑白的評論家和歷史家等。
小說第四卷,作者利用格列佛回答一連串問題而揭露了戰爭的實質、法律的虛偽和不擇手段以獲得公爵地位的可恥行為等。
綜觀小說的全部情節,《格列佛游記》政治傾向鮮明。它的批判鋒芒,集中在抨擊當時英國的議會政治和反動的宗教勢力。小說通過格列佛在利立浦特(小人國)、布羅卜丁奈格(大人國)、勒皮他(飛島國)和慧骃國的奇遇,反映了18世紀前半期英國社會的一些矛盾,揭露批判了英國統治階級的腐敗和罪惡及英國資本主義在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時期的瘋狂掠奪和殘酷剝削。
3.《格列佛游記》諷刺對象
給你找了個完整的,你應該會用得上:
小說第一卷中所描繪的小人國的情景乃是大英帝國的縮影。英國國內托利黨和輝格黨常年不息的斗爭和對外的戰爭,實質上只是政客們在一些國計民生毫不相干的小節上勾心斗角。 小說的第二卷則通過大人國國王對格列佛引以為榮的英國選舉制度、議會制度以及種種政教措施所進行的尖銳的抨擊,對英國各種制度及政教措施表示了懷疑和否定。 小說的第三卷,作者把諷刺的鋒芒指向了當時的英國哲學家,脫離實際、沉溺于幻想的科學家,荒誕不經的發明家和顛倒黑白的評論家和歷史家等。 小說第四卷,作者利用格列佛回答一連串問題而揭露了戰爭的實質、法律的虛偽和不擇手段以獲得公爵地位的可恥行為等。 綜觀小說的全部情節,《格列佛游記》政治傾向鮮明。它的批判鋒芒,集中在抨擊當時英國的議會政治和反動的宗教勢力。小說通過格列佛在利立浦特(小人國)、布羅卜丁奈格(大人國)、勒皮他(飛島國)和慧骃國的奇遇,反映了18世紀前半期英國社會的一些矛盾,揭露批判了英國統治階級的腐敗和罪惡及英國資本主義在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時期的瘋狂掠奪和殘酷剝削。
4.格列佛游記中具有諷刺意義的片段(三片)簡略一點
第一章:小人國 第二章:大人國 第三章:飛碟王國 第四章:馬人國
一和二,形成對比,現出獨特,三四讓人好笑,看起來有趣。
小說的第一卷中所描繪的小人國的情景乃是大英帝國的縮影。在這個縮微的國度里,黨派之爭勢不兩立,鄰邦之間不但想戰勝而且要奴役對方。小人國的國王用比賽繩技的方法選拔官員,為獲得國王賞給的幾根彩色絲線,官員不惜小丑似地做著可笑的表演。這個小朝廷是當時英國的縮影,連利立浦特的朝政風習和典章制度也同當時的英國政局一模一樣英國國內托利黨和輝格黨常年不息的斗爭和對外的戰爭,實質上只是政客們在一些與國計民生毫不相干的小節上勾心斗角。
小說的第二卷則通過大人國國王對格列佛引以為榮的英國選舉制度、議會制度以及種種政教措施所進行的尖銳的抨擊,對英國各種制度及政教措施表示了懷疑和否定。格列佛長篇大論地向大人國國王介紹英國的歷史、制度和現狀,以及種種為國家為自己辯解的事,可是從大人國的眼光看來,英國的歷史充斥著“貪婪、競爭、殘暴、偽善、淫欲、陰險和野心”產生的惡果。作者借國王的話,“那樣一個卑微無能的小蟲”是“自然界中爬行于地面的小毒蟲最有害的一類”,諷刺了英國社會的方方面面。
小說的第三卷,作者把諷刺的鋒芒指向了當代英國哲學家,脫離實際、沉溺于幻想的科學家,荒誕不經的發明家和顛倒黑白的評論家和歷史家等,以及英國對于愛爾蘭的殖民統治俯筏碘禾鄢鼓碉態冬卡和壓迫的揭露。通過對拉格多科學院人士所從事的無聊而荒唐的科學研究,諷刺了英國當時的偽科學;有關勒皮他島的描繪則批評了英國對愛爾蘭的剝削壓迫。
小說的第四卷,作者利用格列佛回答一連串問題而揭露了戰爭的實質、法律的虛偽和不擇手段以獲得官爵的可恥行為等。
縱觀小說的全部情節,《格列佛游記》政治傾向鮮明。它的批判鋒芒,集中在抨擊當時英國的議會政治和反動的宗教勢力。
作者通過描寫格列佛4次遇險,寫出了作者看透了當代的腐敗,以諷刺的方法,抨擊了當時腐敗的社會。
5.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格列佛初到大人國的經歷
概括: 格列佛到了大人國,被一農夫作玩物四處玩耍,被皇后買去,夸耀自己國家時,被國王抨擊;之后,陪國王出巡時,被鷹所叼走,回到了祖國. 以下是詳細: 格列佛又一次出海時,遭遇風暴,被刮到了一個陌生的陸地,那里的居民身高猶如鐵塔,他被大人國的一位農夫當做玩物帶回。
為了賺錢,農夫把格列佛當作小玩藝裝入手提箱里,帶到各城鎮表演展覽,讓他耍把戲,供人觀賞。后來,他被皇后買去,得以與國王相助。
國王召見他,他慷慨陳詞,夸耀自己的祖國的偉大,政治的賢明,法律的公正,然而遭到國王的抨擊與駁斥。 格列佛在該國的第三年,陪同國王巡視邊疆.由于思鄉心切,他假裝生病,來到海邊呼吸新鮮空氣。
天空中的鷹錯把他住的箱子當成烏龜叼了起來。幾只鷹在空中爭奪,箱子掉進海里,被路過的一艘船發現,格列佛獲救后,乘船回到英國。
6.《 格列佛游記》里的三個有關諷刺的故事情節名字,
1.格列佛歷險的第一地是小人國。在這個縮微的國度里,黨派之爭勢不兩立,鄰邦之間不但想戰勝而且要奴役對方。小人國的國王用比賽繩技的方法選拔官員,為獲得國王賞給的幾根彩色絲線,官員不惜小丑似地做著可笑的表演。這個小朝廷是當時英國的縮影,連利立浦特的朝政風習和典章制度也同當時的英國政局一模一樣。
2.在第二卷里,作者更是指名道姓地批抨英國。格列佛長篇大論地向大人國國王介紹英國的歷史、制度和現狀,以及種種為國家為自己辨解的事,可是從大人國的眼光看來,英國的歷史充斥著“貪婪、競爭、殘暴、偽善、淫欲、陰險和野心”產生的惡果。作者借國王的話,“那樣一個卑微無能的小蟲”是“自然界中爬行于地面的小毒蟲最有害的一類”,諷刺了英國社會的方方面面。
3.在第三卷里,通過對拉格多科學院人士所從事的無聊而荒唐的科學研究,諷刺了英國當時的偽科學;有關勒皮他島的描繪則批評了英國對愛爾蘭的剝削壓迫。
作者在對當時英國的議會政治和反動的宗教勢力進行無情、辛辣的諷刺、抨擊時,有的直言相譏,有的利用異邦人的唇舌,有的隱喻挖苦,有的以獸譏諷人,凡此種種,風趣滑稽,神情皆備。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大人國故事的諷刺對象簡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