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列寧的故事簡短
列寧上大學時開始吸煙。列寧的母親是醫生的女兒,她懂得吸煙的害處。她對兒子吸煙上了癮感到很傷腦筋,曾多次叫列寧戒除這一不良嗜好。
開始,列寧面對著母親的勸告只是微笑著說:“媽媽,我是健康的,吸這點煙不可能造成多大的危害。”母親疼愛兒子,她想了許多辦法叫兒子戒煙,可都沒有效果。后來,她終于想出一個好辦法。
有一次,母親對列寧說:“孩子,我們是靠你父親的撫恤金過日子,撫恤金是不多的,每一樣多余的花費都會直接影響到家庭生活。你吸煙雖然花費不多,但日久天長,也是一筆不少的開支,假如你不吸煙,那對家庭生活是有好處的。”那時,俄國的紙煙并不貴,母親是為了叫列寧不吸煙才這樣說。
列寧聽到母親的話,很受感動。他對母親說:“好好,您說的這些過去我沒有考慮到。好!從今天開始,我不吸煙了。”列寧說完,把口袋里的煙掏出來放在桌子上,不再摸它了。
2.列寧的故事簡短
1、列寧珍惜時間的故事 有一篇回憶錄,回憶一位同志向列寧匯報工作,列寧批準了他的計劃,并問道:“那么你們什么時候開始呢?” “明天開始”那位同志說。
列寧卻批評他說:“為什么不今天開始呢:就是現在!”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列寧是非常珍惜時間的。 2、列寧釋放暗殺他的兇手 列寧遭到敵人的暗害有三次,其中二三兩次早有介紹,唯獨第一次聞者甚少。
第一次是在1918年1月1日,列寧到某部駐地參加集會。 返歸途中遭到社會革命黨唆使的士兵的槍擊,汽車被打穿了好幾個窟窿,同車人受了傷,列寧卻安然脫險,兇手全部被逮捕。
當時,德國進攻新生的蘇維埃,關押在斯莫爾尼宮拘留所里的那些兇手就寫了信來,要求派他們到前線去。列寧是一個從不把個人的恩怨放在心上的人。
對信作了批示:“此案停止審理。人員釋放,派他們上前線。”
于是這幾個人全力以赴,出色地完成了托付給他們的任務。 他們當中有兩人至今仍在俄羅斯為蘇維埃工作,還有一個人在搞文學研究,正準備發表有關這一事件經過的作品。
3、列寧打碎花瓶 有一次母親帶著列寧到姑媽家中做客。小列寧把姑媽家的一只花瓶打碎了。
于是,姑媽問孩子們:“是誰打碎了花瓶?”小列寧因為害怕受姑媽批評。 便跟著其他孩子一起說:“不是我!“然而,母親猜到花瓶是淘氣的小列寧打碎的,因為這孩子特別淘氣,在家里經常發生類似的事情。
但是,小列寧向來是主動承認錯誤,從未撒過謊。她裝出相信兒子的樣子,一直沒有提起這件事,而是給兒子講誠實守信的美德故事,等待著兒子能主動承認。
有一天,小列寧突然在媽媽講故事時失聲大哭起來,痛苦地告訴媽媽:“我欺騙了姑媽,我說不是我打碎了花瓶,其實是我干的。” 聽說孩子羞愧難受的述說,媽媽耐心地安慰他,告訴他只要向姑媽寫信承認錯誤,姑媽就會原諒他。
于是,小列寧馬上起床。 在媽媽的幫助下,向姑媽寫信承認了錯誤。
從此以后,列寧沒有再說謊,長大以后,他也通過誠信這可貴的品質獲得了人民的支持。 4、列寧理發 十月革命勝利后的一天,列寧到理發館去理發。
當時,屋子里已經來了很多人。列寧一進門,便問誰是最末位的一位,意思是按照先后的次序等候。
等著理發的人都認識列寧,知道列寧日夜為國家大事操勞,每一分鐘都是極其寶貴的。于是急著對他說:“誰是末了一位這不要緊,現在空出位置來,請你先理吧。”
列寧回答說:“謝謝諸位同志們。不過這是要不得的,應該按班次和守秩序。
我們自己訂的法律,應該在一切瑣碎的生活里去遵守它。” 列寧一面說著,就一面找個椅子坐下來,并從衣袋里掏出一張報紙看起來。
等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431343637著理發的人們看到列寧態度很堅決,再沒有說什么,都以敬佩的眼光看著自己的革命領袖。 5、列寧戒煙 列寧上大學時開始吸煙。
列寧的母親是醫生的女兒,她懂得吸煙的害處。她對兒子吸煙上了癮感到很傷腦筋,曾多次叫列寧戒除這一不良嗜好。
開始,列寧面對著母親的勸告只是微笑著說:“媽媽,我是健康的,吸這點煙不可能造成多大的危害。”母親疼愛兒子,她想了許多辦法叫兒子戒煙,可都沒有效果。
后來,她終于想出一個好辦法。有一次,母親對列寧說:“孩子,我們是靠你父親的撫恤金過日子,撫恤金是不多的,每一樣多余的花費都會直接影響到家庭生活。
你吸煙雖然花費不多,但日久天長,也是一筆不少的開支,假如你不吸煙,那對家庭生活是有好處的。”那時,俄國的紙煙并不貴,母親是為了叫列寧不吸煙才這樣說。
列寧聽到母親的話,很受感動。他對母親說:“好好,您說的這些過去我沒有考慮到。
好!從今天開始,我不吸煙了。”列寧說完,把口袋里的煙掏出來放在桌子上,不再摸它了。
3.有哪些關于列寧的名人故事要短
1、列寧愛學習的故事列寧小時候是一個認真學習的孩子。
列寧在學校里,每門功課都學得很好。老師講課,他用心聽。
老師留的作業,他認真做。列寧做完學校里的功課,還讀許多課外書。
他常常把書里的故事講給別人聽。他愛書里那些勤勞勇敢的人,拿他們做自己的榜樣。
列寧十分愛護書。他從來不把書弄臟,也不把書到處亂扔。
列寧小時候就是這樣學習的。偉大的革命導師列寧,小時候是個學習成績優秀的孩子中,除了其他原因外,不懂就問的學習習慣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有一次,他和幾個小朋友挖到了一個屎克螂的窩,里面有很多圓圓的糞球。有個同學問:“屎克螂為什么要把糞球滾到窩里去呢?”大家都答不上來,他把列寧給問住了,他答應第三天把答案告訴大家。
他回家后,先是向哥請教,又找來好多書籍查找。第二天,他帶來了答案:原來是屎克螂把狼卵產在屎球上,幼蟲孵出來后,即把屎球當食物。
同學們都滿意地笑了。2、列寧打碎花瓶的故事有一次母親帶著列寧到姑媽家中做客。
小列寧把姑媽家的一只花瓶打碎了。于是,姑媽問孩子們:“是誰打碎了花瓶?”小列寧因為害怕受姑媽批評,便跟著其他孩子一起說:“不是我!“然而,母親猜到花瓶是淘氣的小列寧打碎的,因為這孩子特別淘氣,在家里經常發生類似的事情。
但是,小列寧向來是主動承認錯誤,從未撒過謊。她裝出相信兒子的樣子,一直沒有提起這件事,而是給兒子講誠實守信的美德故事,等待著兒子能主動承認。
有一天,小列寧突然在媽媽講故事時失聲大哭起來,痛苦地告訴媽媽:“我欺騙了姑媽,我說不是我打碎了花瓶,其實是我干的。”聽說孩子羞愧難受的述說,媽媽耐心地安慰他,告訴他只要向姑媽寫信承認錯誤,姑媽就會原諒他。
于是,小列寧馬上起床,在媽媽的幫助下,向姑媽寫信承認了錯誤.從此以后,列寧沒有再說謊,長大以后,他也通過誠信這可貴的品質獲得了人民的支持。3、列寧吃“墨水瓶”的故事列寧因為參加革命而被捕入獄。
在獄中他仍然堅持工作,想利用在監獄的時間寫一本書。可是監獄里只許犯人看書,不許犯人寫字。
監獄里既沒有紙,也沒有墨水,這可怎么辦呢?列寧想了很久,終于想出了一個辦法。他用牛奶在書上寫字,寫完后根本看不出任何痕跡,需要看的時候,只要放在電燈下或者火旁烤一烤就可以看見字了。
監獄里會向生病的犯人供應少量的牛奶。于是,列寧開始裝病,牛奶送來后,列寧就用牛奶在家人給他送來的書上寫東西。
監獄里的看守經常監視犯人,他們常透過門上的小窗往里看,觀察犯人都在干什么。為了不讓看守發現,列寧非常小心。
他在面包中間摳出一個小洞,把牛奶倒在中間,他管這叫“墨水瓶”。有一次,看守看見列寧在寫字,便兇巴巴地沖進牢房,說道:“這下可抓到你了!”列寧站起來說:“墨水都沒有,我怎么寫?”一邊說一邊把“墨水瓶”往嘴里塞。
看守沒有找到證據,只好走出了列寧的房間。等看守走遠后,列寧趕緊用面包又做出一個“墨水瓶”接著寫作。
以后,每當看守走近的時候,列寧都鎮靜地吃掉“墨水瓶”。列寧就是用這種方法在獄中完成了一些偉大的著作。
列寧出獄后,笑著對朋友們說,有一天他在兩個小時內吃了五六個“墨水瓶”,把他撐壞了。朋友們聽了都哈哈大笑。
列寧在那么艱苦的條件下依然能夠保持樂觀的態度,以驚人的毅力堅持寫作,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4、高爾基為了讀書寧愿挨打高爾基,前蘇聯大文豪,列寧稱他是“無產階級藝術的最杰出的代表人物”。
他出生在沙俄時代的一個木匠家庭,4歲喪父,寄養在外祖母家。因為家庭極為寒,他只讀過兩年小學。
10歲時就走入冷酷的“人間”。他當過學徒,搬運工人,守認人,面包師。
還兩度到俄國南方流浪,受盡苦難生活的折磨。但他十分喜歡讀書,在任何情況下,他都要利用一切機會,撲在書上如饑似渴地讀著。
如他自己所說:“我撲在書,就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一樣。”他為了讀書,受盡了屈辱。
10歲時在鞋店當學徒,沒有錢買書,就到處借書讀。那時的學齡前徒,實際上是奴仆:上街買東西,生爐子,擦地板,洗菜帶孩子……每天從早晨干到半認。
在勞累一天之后,用自制的小燈,堅持讀書。老板娘禁止高爾基讀書,還到閣樓上搜書,搜到書就撕碎。
因為讀書,還挨過老板娘的毒打。高爾基為了看書,什么都能忍受,甚至甘愿忍受拷打。
他說過:“假如有人向我提議說:‘你去廣場上用棍棒打你一頓!’我想,就是這種條件,我也可以接受的。”由于高爾基一生如饑似渴地讀書,勤奮不懈地努力,他寫下了大量有影響的作品:《海燕》、《鷹之歌》、《母親》、《克里姆·薩姆金的一生》、《童年》、《人間》、《我的大學》。
除此之外,還寫了劇本和大量的政論、特寫、文藝評論等。5、高爾基因禍得福一次,高爾基在燒水時,讀書讀得入了神,沒有發覺水早就燒開了,結果把茶缸燒壞了。
這下可闖了禍,兇狠的女主人抄起一根松木棍,不容分說就朝高爾基身上打來,一邊打還一邊罵,把高爾基打得遍體鱗傷,以至不得不請醫生來看。高爾基身上青一塊,紫一塊,有的地方都滲出了血,木刺都扎進肉里去了。
4.高中作文簡短素材30字
課本作文素材--------抒情篇
1 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
2 沉默呵,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3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4 我想大聲呼喊:我愛生活,我愛一切正義和真理。
5 老當益壯,寧移百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6 她艱難的命運,堅韌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隨時光流轉,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鮮明深刻。
7 夜正長,路也正長,我不如忘卻,不說的好吧。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將來總會有記起他們,再說他們的時候的。
8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9 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10 言有窮而情不可終。
11 生前凡是天才的人,死后就不可能不化作靈魂。
12 雖不養鳥,每天早晨,有鳥語盈耳。無需掛畫,門外有幅巨畫,名叫自然。
13 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愿意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三分之一的零頭。
14 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15 花自飄零水自流------此情無計可消愁,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16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17 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18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19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20 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
21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22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23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24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25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26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27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28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29 愿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終成眷屬,愿你在塵世獲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30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5.列寧的故事短篇
列寧打碎花瓶的故事 有一次母親帶著列寧到姑媽家中做客。
小列寧把姑媽家的一只花瓶打碎了。于是,姑媽問孩子們:“是誰打碎了花瓶?”小列寧因為害怕受姑媽批評,便跟著其他孩子一起說:“不是我!“然而,母親猜到花瓶是淘氣的小列寧打碎的,因為這孩子特別淘氣,在家里經常發生類似的事情。
但是,小列寧向來是主動承認錯誤,從未撒過謊。她裝出相信兒子的樣子,一直沒有提起這件事,而是給兒子講誠實守信的美德故事,等待著兒子能主動承認。
有一天,小列寧突然在媽媽講故事時失聲大哭起來,痛苦地告訴媽媽:“我欺騙了姑媽,我說不是我打碎了花瓶,其實是我干的。”聽說孩子羞愧難受的述說,媽媽耐心地安慰他,告訴他只要向姑媽寫信承認錯誤,姑媽就會原諒他。
于是,小列寧馬上起床,在媽媽的幫助下,向姑媽寫信承認了錯誤.從此以后,列寧沒有再說謊,長大以后,他也通過誠信這可貴的品質獲得了人民的支持。
6.列寧的故事 ,一定要短
1、列寧遭到敵人的暗害有三次,其中二三兩次早有介紹,唯獨第一次聞者甚少。
第一次是在1918年1月1日,列寧到某部駐地參加集會。返歸途中遭到社會革命黨唆使的士兵的槍擊,汽車被打穿了好幾個窟窿,同車人受了傷,列寧卻安然脫險,兇手全部被逮捕。
當時,德國進攻新生的蘇維埃,關押在斯莫爾尼宮拘留所里的那些兇手就寫了信來,要求派他們到前線去。列寧是一個從不把個人的恩怨放在心上的人,對信作了批示:“此案停止審理。
人員釋放,派他們上前線。” 于是這幾個人全力以赴,出色地完成了托付給他們的任務。
他們當中有兩人至今仍在俄羅斯為蘇維埃工作,還有一個人在搞文學研究,正準備發表有關這一事件經過的作品。 2、有一篇回憶錄,回憶一位同志向列寧匯報工作,列寧批準了他的計劃,并問道:“那么你們什么時候開始呢?”“明天開始”那位同志說。
列寧卻批評他說:“為什么不今天開始呢:就是現在!”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列寧是非常珍惜時間的。 3、有一次母親帶著列寧到姑媽家中做客。
小列寧把姑媽家的一只花瓶打碎了。于是,姑媽問孩子們:“是誰打碎了花瓶?”小列寧因為害怕受姑媽批評,便跟著其他孩子一起說:“不是我!“然而,母親猜到花瓶是淘氣的小列寧打碎的,因為這孩子特別淘氣,在家里經常發生類似的事情。
但是,小列寧向來是主動承認錯誤,從未撒過謊。她裝出相信兒子的樣子,一直沒有提起這件事,而是給兒子講誠實守信的美德故事,等待著兒子能主動承認。
有一天,小列寧突然在媽媽講故事時失聲大哭起來,痛苦地告訴媽媽:“我欺騙了姑媽,我說不是我打碎了花瓶,其實是我干的。”聽說孩子羞愧難受的述說,媽媽耐心地安慰他,告訴他只要向姑媽寫信承認錯誤,姑媽就會原諒他。
于是,小列寧馬上起床,在媽媽的幫助下,向姑媽寫信承認了錯誤.從此以后,列寧沒有再說謊,長大以后,他也通過誠信這可貴的品質獲得了人民的支持。 4、偉大的革命導師列寧,小時候是個學習成績優秀的孩子中,除了其他原因外,不懂就問的學習習慣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有一次,他和幾個小朋友挖到了一個屎克螂的窩,里面有很多圓圓的糞球。有個同學問:“屎克螂為什么要把糞球滾到窩里去呢?”大家都答不上來,他把列寧給問住了,他答應第三天把答案告訴大家。
他回家后,先是向哥請教,又找來好多書籍查找。 第二天,他帶來了答案:原來是屎克螂把狼卵產在屎球上,幼蟲孵出來后,即把屎球當食物。
同學們都滿意地笑了。 5、十月革命勝利后的一天,列寧到理發館去理發。
當時,屋子里已經來了很多人。列寧一進門,便問誰是最末位的一位,意思是按照先后的次序等候。
等著理發的人都認識列寧,知道列寧日夜為國家大事操勞,每一分鐘都是極其寶貴的。于是急著對他說:“誰是末了一位這不要緊,現在空出位置來,請你先理吧。”
列寧回答說:“謝謝諸位同志們。不過這是要不得的,應該按班次和守秩序。
我們自己訂的法律,應該在一切瑣碎的生活里去遵守它。”列寧一面說著,就一面找個椅子坐下來,并從衣袋里掏出一張報紙看起來。
等著理發的人們看到列寧態度很堅決,再沒有說什么,都以敬佩的眼光看著自己的革命領袖。 在規定、制度、公約面前,人們是一律平等的。
比如理發要按先后次序,這對誰都應該一樣——不管是普通群眾還是革命領袖。人們所以向列寧投來敬佩的眼光,就在于他以普通顧客的身份出現,并且在人們衷心地要求他可以不講秩序的時候,他仍然堅持“在一切瑣碎的生活里”講秩序。
7.列寧的故事簡單的說一說
列寧八歲的時候,有一天,跟爸爸到姑媽家去做客。
表兄弟表姐妹見到列寧都很高興,拉著他一道去玩。他們zhidao在房間里捉迷藏。
列寧不小心碰了桌子,桌子上的一只花瓶掉下來,打碎了。孩子們正玩得起勁,誰也沒有注意,還是互相追趕著。
姑媽聽見聲音,跑進來一看,花瓶碎了,就問:“是誰打碎的?”表兄弟表姐妹都說:“不是我!”列寧也低聲說:“不是我。”姑媽笑著說:“那一定是花瓶自己打碎的。”
大家都笑起來版,只有列寧沒有笑。回到家里,權列寧躺在床上不說話。
媽媽問他為什么不愉快,列寧把打碎花瓶的事告訴了媽媽。媽媽叫他寫信給姑媽,承認自己說了謊。
過了幾天,郵遞員送來姑媽是回信。姑媽在信上說:“你做錯了事能自己認錯,是個誠實的孩子。”
8.高中作文素材(關于名人事例)要簡短的,50字以內,要近年的議論文
1.春秋末期,范蠡助越王勾踐實現霸業后果斷放棄榮華富貴,下海經商,最終成為一名成功的企業家.而他的親密戰友文種,舍不得放棄,最終導致殺身之禍.2.不耽于枕席我國古代文學家司馬光,以一個圓木頭做枕頭,用來驚醒自己,起來繼續寫作,還給它取名為“警枕”.俄國著名詩人馬雅可夫斯基,為使自己不睡得太久,常用塊大劈柴作枕頭.發明家愛迪生工作起來常常幾天幾夜不睡覺,實在困乏了,就把桌上的書籍壘起來當枕頭.鑿壁偷光與映月讀書西漢學者匡衡貧而好學.夜晚無燈,為了能借鄰家的燭光讀書,他在墻壁上鑿了個洞.南齊時的江泌家境貧寒,白天做鞋,晚上才能抽空學習.點不起燈,他就拿書登上屋頂,借著月光讀書.3.不能輕視背誦背誦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中國歷來有“博聞強識”的治學之說.梁啟超為學生講解七千余字的《治安策》,且講且背,并不看書.魯迅先生為了背誦一篇文章,不僅朗讀,而且動手抄寫一遍,以此加深印象.4.一生才三天美國夏威夷島上學生們上課時,總要先背誦一段祈禱詞:一個人的一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經過去永不復返.今天和你在一起,但很快也會過去.明天就要到來,也會消逝.抓緊時間,一生只有三天.5.《明日歌》與《今日歌》明代錢福寫了一則《明日歌》,內容為: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無窮老將至.晨昏滾滾水東流,今古悠悠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明代文嘉又寫了一則《今日歌》,內容為:今日復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為,此事何時了?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為君聊賦《今日詩》,努力請從今日始.成就是用時間換來的司馬遷寫《史記》花了18年;左思寫《三都賦》花了10年:李時珍寫《本草綱目》花了30年;哥白尼寫《論天體的運動》花了30年;達爾文寫《物種起源》花了22年:彌爾頓寫《失樂園》花了21年:偉大的馬克思寫《資本論》整整花了40年的功夫.6.滴水穿石一滴從巖石滴下來的水看來是微不足道的,然而長年累月地滴,卻能造成奇跡.桂林的山洞中有不少長如石柱、蔚為奇觀的石鐘乳,就是巖石滴水的含有物歷數萬年的積累而形成的.7.會走路的“黑板”物理學家安培一天傍晚在街上散步,忽然他腦子里考慮到一個題目,就向前面一塊“黑板”走去,隨手從口袋里掏出粉筆頭,在“黑板”上演算起來.可是,“黑板”一下子挪動了地方,而安培的演算題還沒有做完,他不知不覺地追隨在“黑板”的后面計算.“黑板”越走越快,安培覺得追不上了,這時候他看見街上的人都朝他哈哈大笑,他才發現那塊會走動的“黑板”原來是一輛黑色的馬車車廂的背面.8.牛頓忘記吃飯英國大物理學家牛頓有一次請朋友來家里吃飯,飯菜做好了,可朋友還沒到,他就進實驗室專心致志地做實驗去了.朋友來后找不著牛頓,因急于上班,就獨個兒把飯菜吃了,并把吃剩的雞骨頭放在盒子里,然后走了.傍晚時,牛頓做完實驗,準備吃飯.但當他看見盒子里的雞骨頭時,顯出恍然大悟的樣子,哈哈大笑地說:“我以為自己還沒吃飯呢,原來早就吃過了.”9.文章不厭百回改古今中外,精于修改自己文章的人是很多的.曹雪芹寫《紅樓夢》轉載自百分網,請保留此標記“批閱十載,增刪五次”.托爾斯泰寫《戰爭與和平》,曾反復修改七次.馬克思寧肯把自己的手稿燒掉,也不愿把未經加工的著作遺留于身后.福樓拜是19世紀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一天,莫泊桑帶著一篇新作去請教福樓拜,看見福樓拜桌上每頁文稿都只寫一行,其余九行都是空白,很是不解.福樓拜笑了笑說:“這是我的習慣,一張十行的稿紙,只寫一行,其余九行是留著修改用的.”10.程門立雪北宋楊時仰慕程頤的學問,到洛陽拜程頤為師.當他到程頤家中求教時,程頤正靜坐睡覺.楊時求學心切,又不敢驚動老師,便肅立門外等候.當時大雪紛飛,寒氣逼人.待程頤一覺醒來,雪已下了一尺深了.后來,人們就用“程門立雪”來比喻學子畢恭畢敬就學師門.11.邯鄲學步燕國有個人聽說趙國人走路姿勢很好看,就來到趙國首都邯鄲學走路.結果,他趙人走路的姿勢沒學會,連原來的走法也忘了,只好爬著回去.這個故事比喻盲目模仿,結果把自己固有的本領、特色也丟了.12.王羲之苦練書法我國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刻苦練習書法.相傳他在紹興蘭亭“臨池學書”,苦練了20年.由于他經常在池里洗筆刷硯,竟把池里的水染黑了.有一次,他的兒子王獻之問他寫字的秘訣,他指著家里的十八口水缸說:“你把這十八口缸里的水寫完,就知道寫字的秘訣了.”王獻之真的把十八口缸水寫完了,果真也成為了大書法家.13.梁啟超的讀書法其一,讀書要分專精和博覽兩類.一面要養成讀書心細的習慣,一面要養成讀書眼快的習慣.心不細則毫無所得,等于白讀,眼不快則時間不夠用,不能博取資料.其二,有些書要熟讀成誦,如有價值的文學作品和有益身心的格言.其三,要做讀書筆記.因為好記性不如爛筆頭.14.要重視討論我國古代學者是十分重視與自己親密的朋友討論學問的.陶源明《移居》詩中就有“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的。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列寧高中作文簡短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