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超簡短成語故事(每個不超過50字)
疑鄰盜斧
從前有個鄉下人,丟了一把斧子。他以為是鄰居家的兒子偷去了,于是處處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越看越覺得那人像是盜斧的賊。后來,丟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來是前幾天他上山砍柴時,一時疏忽失落在山谷里。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見了鄰居的兒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賊了.
朝三暮四
宋有狙公者,愛狙,養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 得公之心。損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匱焉,將限其食,恐眾狙之不馴于已也,先誑之曰:“與若茅,朝四而暮三,足乎?”從狙皆伏而喜。 刻舟求劍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拔苗助長
宋人有憫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狐假虎威
荊宣王問群臣曰:“吾聞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誠何如?”群臣莫對。江一對曰:“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地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子隨吾后,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已而走也,以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帶甲百萬,而專屬之昭奚恤。故北方之畏昭奚恤也,其實畏王之甲兵也棗猶百獸之畏虎也。”
濫竽充數
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悅之,廩食以數百人。宣王死,閔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黔驢技窮
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蔽林間窺之。稍出近之,應應然,莫相知。他日,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益習其聲,又近出前后,終不敢搏。稍近,益狎,蕩倚沖冒。驢不勝怒,蹄之。虎因喜,計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喊,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2.簡短的一千零一夜故事(不超50字)
錢商和匪徒的故事
從前有個專做銀錢兌換生意的商人,在錢幣市場上開了個鋪子,做起買賣來。
有一天,他從鋪子里回家,身邊帶著一袋金錢,從一伙小偷身邊經過。這伙小偷望著那
袋金錢,非常眼紅,可一時又想不出好的辦法。這時,他們中一個詭計多端的家伙,向伙伴
們夸口說:“我有辦法把他手中那袋錢弄到手。”
“什么辦法?”伙伴們不相信。
“你們等著瞧吧!”這家伙顯得滿有把握,隨即跟蹤錢商去了。
錢商回到家中,把錢袋放在桌子上,然后預備洗手做禮拜。他一邊吩咐女仆:“我要做
禮拜,給我打盆水來洗手吧!”一邊忙忙到廁所去小便。女仆照他說的,小心翼翼去打
水,可她一時疏忽大意,忘了關大門,這下可給了那個小偷機會了,他輕而易舉地闖了進
去,拿了擺在桌子上的錢袋,立刻溜之大吉。
他回到伙伴中,講起偷錢的經過,不由洋洋得意。
伙伴們聽了他這番話,都咂舌稱贊,說:“向萬能之神安拉起誓,不可否認,你確實要
算最精明強干的人了。這件事干得尤其出色,這可不是任何人都能夠做得到的。不過現在錢
商家中一定鬧翻天了。你想,那個商人從廁所出來,發現錢袋不見了,必定要責怪女仆,并
且痛打她。這樣看來,你干的這件事情就不是盡善盡美了!你要能拯救那女仆,使她免除嫌
疑,不被打罵,那才真正算得上好漢哩。”
“若是安拉的意愿,我一定要拯救那丫頭,不讓她受冤枉。”
騙子說完后,離開伙伴們,又跑回錢商家的門前。
他側耳一聽,女仆被主人鞭撻得悲哀哭泣,悲慘不已。他迫不及待地,使勁把門一敲,
馬上聽見商人的聲音:“誰敲門呀?”
“我呀,你鋪子隔壁那家的仆人。”騙子隨口撒謊道。
錢商開了門,問道:“你找我有什么事?”
“我們主人向你致意。他說,你怎么這樣粗心,怎么會把這一袋金錢扔在鋪子門前,也
不收拾就走了?要是別人把它拾走,損失可就大了,幸虧我們主人發覺,替你收了起來。”
騙子說罷,拿出錢袋來。
錢商一見錢袋,非常詫異,嘀咕著:“這是我的那袋錢呀!”
“向安拉起誓,你得給我們主人寫張收據,我才能把錢交給你呢。”騙子故作鎮靜,
“不然,我恐怕主人會懷疑我沒交錢呢。請你寫張收據,蓋上私章吧。”
錢商當然深信不疑,轉回家去寫收據。
這時,騙子帶著錢袋,轉身一溜煙地逃得無影無蹤。這樣,女仆洗清了冤屈,錢袋也到
了那騙子手上。
3.神農嘗百草的故事簡短50字
神農嘗百草的故事:
神農氏本是三皇之一,他看到人們得病,又到都廣之野登建木上天帝花園取瑤草而遇天帝贈神鞭,神農拿著這根神鞭從都廣之野走一路鞭一路回到了烈山。神農嘗百草多次中毒,都多虧了茶解毒。因誓言要嘗遍所有的草,最后因嘗斷腸草而逝世。
擴展資料:
太古時候,人們沒啥吃,靠捋草籽、采野果、獵鳥獸維持生活。有時吃了不該吃的東西,中了毒,重時就被毒死。人們得了病,不知道對癥下藥,都是硬挺,挺過去就好了,挺不過去就死啦。神農帝為這事很犯愁,決心嘗百草,定藥性,為大家消災祛病。
有一回,神農的女兒花蕊公主病了。茶不思,飯不想,渾身難受,腹脹如鼓,咋調治也不見輕,神農很作難,想想,抓了一些草根、樹皮、野果、石頭面面,數了數,共十二味,招呼花蕊公主吃下,自己因地活忙,就走了。花蕊公主吃了那藥,肚子疼得像刀絞。
沒大一會兒,就生下一只小鳥,這可把人嚇壞了。都說是個妖怪趕緊把它弄出去扳了。誰知這小鳥通人性,見家人都煩它,就飛到地里尋神農。
神農正在樹下打瞌睡,忽聽:“嘰嘰,外公!嘰嘰,外公!”抬頭一看,是一只小鳥。嫌它吵人心煩,就一掄胳膊:“哇嗤——”的一聲,把它攆飛了。沒多大一會兒,這小鳥又飛回到樹上.又叫:“嘰嘰,外公!嘰嘰,外公!”
神農氏覺得怪氣,拾起一塊土圪垃,朝樹上一扔,把它嚇飛了。又沒多大一會兒,小鳥又回到樹上,又叫:“外公,嘰嘰!外公,嘰嘰!”神農一犯思想,聽懂了,就把左胳膊一抬,說:“你要是我的外孫,就落到我的手脖上!”那小鳥真的撲楞楞飛下來,落在神農的左手脖上。
神農細看這小鳥,渾身翠綠,透明,連肚里的腸肚物什也能看的一清二楚。神農一出嘴,這小鳥接過兩口唾沫星兒咽了。嘿,這唾沫是咋咽到肚里的也看的清清楚楚。神農高興透了。神農托著這只玲瓏剔透的小鳥回到家,家里人一看,嚇得連連回退,說:“快扔了,妖怪,快扔了……”
神農笑哈哈地說:“這不是妖怪,是寶貝喲!就叫它花蕊鳥吧!”神農又把花蕊公主吃過的十二味藥分開在鍋里熬。熬一味,喂小鳥一味,一邊喂,一邊看,看這味藥到小鳥肚里往哪走,有啥變化。
自各兒再親口嘗一嘗,體會這味藥在自己肚里是啥滋味。十二味藥喂完了,嘗妥了,一共走了手足三陰三陽十二經脈。
神農托著這只鳥上大山,鉆老林,采摘各種草根、樹皮、種子、果實;捕捉各種飛禽走獸、魚鱉蝦蟲;挖掘各種石頭礦物,一樣一樣的喂小鳥,一樣一樣的親口嘗。觀察體會它們在身子里各走哪一經,各是何性,各治何病。可哪一味都只在十二經脈里打圈圈,超不出。
天長日久,神農就制定了人體的十二經脈和《本草經》。神農想想,還不放心,就手托這只鳥繼續驗證,他來到太行山,轉游了九九八十一天,來到小北頂(神農壇),捉全冠蟲喂小鳥,沒想到這蟲毒氣太大,一下把小鳥的腸打斷,死了。神農真后悔,極悲痛,大哭一聲。
哭過,就選上好木料,照樣刻了一只鳥,走哪帶哪。后來,神農在小北頂兩邊的百草洼,誤嘗了斷腸草而死。在百草洼西北的山頂上,還有一塊像彎腰摟肚的人一樣的石頭,都說是神農變的。
為了紀念神農創中醫,制本草,人們把小北頂改名為神農壇,并在神農壇上修建神農廟。廟里塑了神農像,左手托著花蕊鳥,右手拿著藥正往嘴里送。每天都有很多人觀看神農壇風光,瞻仰神農塑像。
4.要退避三舍的故事
退避三舍的故事:
春秋時期,晉國內亂,晉獻公的兒子重耳逃到楚國。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許以如晉楚發生戰爭晉軍退避三舍。后來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重回晉國執政。晉國支持宋國與楚國發生矛盾,兩軍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誘敵深入而大勝。
擴展資料:
退避三舍(tuì bì sān shè),漢語成語,指主動退讓九十里,比喻退讓和回避,避免沖突。
出處:春秋晉公子重耳出亡至楚, 楚成王禮遇重耳,并問:“公子若反晉國,則何以報不谷?”重耳對曰:“若以君之靈,得反晉國,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舍,軍行三十里。后重耳返國執政, 晉楚城濮之戰,晉軍果“退三舍以辟之”。——《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僖公二十八年》
退避三舍的反義詞 :針鋒相對、鋒芒畢露、爭權奪利、挺身而出
針鋒相對比喻雙方在策略、論點及行動方式等方面尖銳對立。
鋒芒畢露是一個成語,讀音是fēng máng bì lù,意思是刀鋒和矛尖都露出來。比喻銳氣和才干全都顯露,透露出來。
挺身而出(tǐng shēn ér chū)是一個中國漢語詞語,意思是挺直身體站出來的意思。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退避三舍
5.魯智深的所有故事按順序排列,其中第一個故事內容概括不超50字
魯智深
人物簡介——天孤星花和尚魯智深
梁山泊第十三位好漢,十員步軍頭領第一名。魯智深原名魯達,宋渭州經略使種師中帳下提轄官,生得身長八尺、腰闊十圍、面園耳大、鼻直口方,腮邊一部絡腮胡須,為人性如烈火,好打抱不平,因三拳打死鎮關西,為避禍出走,后在五臺山文殊院出家為僧,因背上刺有花繡,故此江湖上人送綽號“花和尚”。九紋龍史進大鬧史家莊后,為尋師父王進來到渭州,先后巧遇開手師父李忠和提轄魯達。史、魯二人一見如故,相約來酒樓喝酒。正高興間忽隔壁有人啼哭,魯達不快叫來金氏父女,問明愿因,方知金女被本地惡霸鄭屠霸占,魯達大怒,便要去找鄭屠算帳,被史、李二人勸住,三人贈銀兩給金氏父女。次日,魯達先送走金氏父女,后來到狀元橋下找到鄭屠,借故與其動手,三拳將其打死出走,在雁門縣重遇金氏父女,得其婿趙員外引薦上五臺山文殊院剃度為僧,法名智深,因兩次酒后鬧事不容于僧眾,攜智真長老書信往投汴京大相國寺,于路先在桃花村醉打小霸王周通,后與史進重逢火燒瓦罐寺殺死生鐵佛。來到東京后被派往菜園,倒拔垂楊柳,鎮服眾潑皮,演武時遇林沖結為好友,林沖遭陷,魯智深大鬧野豬林救下林沖。后遇楊志,并與曹正等人奪得二龍山。三山聚義大戰呼延灼后,同上梁山。天文石碣位居天孤星,為一百單八將之十三,成為梁山泊步軍頭領。魯智深上梁山后英勇善戰,反對招安。梁山歸順朝庭平定遼國后,魯智深重上五臺山謁見智真長老問詢前途,智真長老曰:逢夏而擒,遇臘而執,聽潮而圓,見信而寂。后來,魯智深果然擒得方臘大將夏侯成,并親手抓獲方臘。在回京途中,在杭州恰逢錢塘江潮信大至,魯智深想起長老之言,問明“圓寂”之意,沐浴更衣,焚香打座,圓寂而逝。朝庭因其有擒獲方臘大功,加贈魯智深為義烈照暨禪師。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浥池之會故事概述簡短不超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