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漢樂府詩集有哪些短小的詩
江南
江南可采蓮,
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
魚戲蓮葉北。
《上邪》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悲歌》
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思念故鄉,郁郁累。欲歸家無人,欲渡河無船。心思不能言,腸中車輪轉。
《長歌行》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戰城南
戰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烏可食。為我謂烏:“且為客豪!野死諒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水深激激,薄葦冥冥。梟騎戰斗死,駑馬徘徊鳴。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獲君何食?愿為忠臣安可得?思子良臣,良臣誠可思:朝行出攻,暮不夜歸。
《有所思》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問遺君?雙珠玳瑁簪,用玉紹繚之。聞君有他心,拉雜摧燒之。摧燒之,當風揚其之,當風揚其灰。從今以往,勿復相思!相思與君絕!**狗吠,兄嫂當知之。妃呼豨!秋風肅肅晨風颸,東方須臾高知之。
2.急需樂府詩集簡介簡單點
樂府詩集是繼《詩經·風》之后,一部總括我國古代樂府歌辭的著名詩歌總集,由宋代郭茂倩所編。
現存100卷,是現存收集樂府歌辭最完備的一部。主要輯錄漢魏到唐、五代的樂府歌辭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謠,共5000多首。
它搜集廣泛,各類有總序,每曲有題解。 《樂府詩集》把樂府詩分為郊廟歌辭,燕射歌辭,鼓吹曲辭,橫吹曲辭,相和歌辭,清商曲辭,舞曲歌辭,琴曲歌辭,雜曲歌辭,近代曲辭,雜歌謠辭和新樂府辭等12大類﹔其中又分若干小類﹐如《橫吹曲辭》又分漢橫吹曲﹑梁鼓角橫吹曲等類﹔相和歌辭又分為相和六引﹑相和曲﹑吟嘆曲﹑平調曲﹑清調曲﹑瑟調曲﹑楚調曲和大曲等類﹔清商曲辭中又分為吳聲歌與西曲歌等類。
在這些不同的樂曲中﹐郊廟歌辭和燕射歌辭屬于朝廷所用的樂章﹐思想內容和藝術技巧都較少可取成分。鼓吹曲辭和舞曲歌辭中也有一部分作品藝術價值較差。
但總的來說﹐它所收詩歌﹐多數是優秀的民歌和文人用樂府舊題所作的詩歌。
3.樂府資料 要簡單一點的
近體樂府
教師CN(*)依法保護知識產權,倡導網絡文化,部分內容來自網絡,如果我們的文章涉及或侵犯您的有關權益,請即時與我們聯系,請注明網址及文章,我們會即時處理或刪除,感謝您的合作!
轉載聲明:如果您要轉載本站文章,請載明出處“教師CN”。
特別聲明:教師CN部分文章需征求教師CN同意方可轉載,請與我們聯系,經允許后再行轉載。
先秦時期,詩都是配合樂曲吟唱的歌辭(詞),所以詩即是歌。從其意義來命名,稱為詩;從其聲音來命名,稱為歌。 不配合音樂而清唱的,
稱為"徒歌",或曰"但歌"。漢武帝建置樂府以后,合樂吟唱的詩稱為"樂府歌辭",或曰"曲辭"。后世簡稱"樂府"。從此以后,"詩"成為一種不配合音樂的文學形式的名詞,與"歌"或"樂府"分了家。
魏晉以后,詩人主要是作詩,也為樂曲配詞,到了唐代,古代的樂曲早已失傳,或者不流行了,詩人們雖然仍用樂府舊題目作歌詞,事實上已不能吟唱。這時候,"樂府"幾乎已成為一種詩體的名詞,與音樂無關,于是就出現了"樂府詩"這個名稱。初唐詩人所作"飲馬長城窟"、"東門行"、"燕歌行"等等,都是沿用古代樂府題目(曲名)擬作的歌辭,事實上是樂府詩。而不是樂府,因為它們都無樂譜可唱。
盛唐詩人運用樂府詩體,寫了許多反映新的社會現實的詩,但他們不用樂府舊題,而自己創造新的題目,例如杜哺的"兵車行"、"麗人行"和"三吏""三別"等,這一類的詩,稱為"新題樂府"。后來,白居易就簡化為"新樂府"。新樂府也還是一種詩體,而不是樂府。
這是一個很突出的現象:唐代詩人集中的所謂"樂府",幾乎全不是樂府,而是樂府詩。有許多真正配合音樂而寫的絕句和五七言詩,例如"涼州詞"、"簇拍陸州"、"樂世"、"河滿子"等,卻從來不被目為樂府,而隸屬于絕句或長短句。
4.《樂府詩集》中有哪些名篇
1、《江南》——漢代佚名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譯文:江南又到了適宜采蓮的季節了,蓮葉浮出水面,挨挨擠擠,重重疊疊,迎風招展。在茂密如蓋的荷葉下面,歡快的魚兒在不停的嬉戲玩耍。一會兒在這兒,一會兒又忽然游到了那兒,說不清究竟是在東邊,還是在西邊,還是在南邊,還是在北邊。
2、《上邪》——漢代佚名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譯文:上天啊,我渴望與你相知相惜,長存此心永不褪減。除非巍巍群山消逝不見,除非滔滔江水干涸枯竭。除非凜凜寒冬雷聲翻滾,除非炎炎酷暑白雪紛飛。除非天地相交聚合連接,我才敢將對你的情意拋棄決絕。
3、《長歌行》——漢代佚名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譯文:園中的葵菜都郁郁蔥蔥,晶瑩的朝露陽光下飛升。春天把希望灑滿了大地,萬物都呈現出一派繁榮。常恐那肅殺的秋天來到,樹葉兒黃落百草也凋零。百川奔騰著東流到大海,何時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時努力,到老來只能是悔恨一生。
4、《陌上桑》——漢代佚名
節選原文:
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喜蠶桑,采桑城南隅。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
譯文:太陽從東南方向升起,照到我們秦家的小樓。秦家有位美麗的女兒,自家取名叫羅敷。羅敷善于采桑養蠶,有一天在城南邊側采桑。用青絲做籃子上的絡繩,用桂樹枝做鉤籠。頭上梳著墮馬髻,耳朵上戴著寶珠做的耳環;淺黃色有花紋的絲綢做成下裙,紫色的綾子做成上身短襖。
行人見到羅敷,就放下擔子捋著胡須注視她。年輕人看見羅敷,禁不住脫帽重整頭巾。耕地的人忘記了自己在犁地,鋤田的人忘記了自己在鋤田;以致于農活都沒有干完,回來后相互埋怨,只是因為貪看了羅敷的美貌。
5、《孔雀東南飛》——漢代佚名
節選原文: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為君婦,心中常苦悲。君既為府吏,守節情不移,賤妾留空房,相見常日稀。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妾不堪驅使,徒留無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
譯文:孔雀朝著東南方向飛去,每飛五里便是一陣徘徊。“我十三歲就能織出白色的絲絹,十四歲就學會了裁衣。十五歲學會彈箜篌,十六歲就能誦讀詩書。十七歲做了你的妻子,但心中常常感到痛苦傷悲。你既然已經做了府吏,當然會堅守臣節專心不移。只留下我孤身一人待在空房,我們見面的日子常常是日漸疏稀。”
“每天當雞叫的時候我就進入機房紡織,天天晚上都不能休息。三天就能在機上截下五匹布,但婆婆還故意嫌我緩慢松弛。不是我紡織緩慢行動松弛,而是你家的媳婦難做公婆難服侍。我已經受不了你家這樣的驅使,徒然留下采也沒有什么用處無法再驅馳。你這就稟告公公婆婆,及時遣返我送我回娘家去。”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漢樂府
5.找樂府詩集10首
十五從軍征 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
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 遙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從狗竇入,雉從梁上飛。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烹谷持作飯,采葵持作羹。
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 出門東向望,淚落沾我衣。
戰城南 戰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烏可食。為我謂烏:“且為客豪,野死諒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水深激激,蒲葦冥冥。
梟騎戰斗死,駑馬獨徘徊。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獲君何食?愿為忠臣安可得?思子良臣,朝行出攻,暮不夜歸。
病婦行 婦病連年累歲,傳呼丈人前一言。當言未及得言,不知淚下一何翩翩。
“屬累君兩三孤子,莫我兒饑且寒,有過慎莫笪笞,行當折搖,思復念之。”亂曰:抱時無衣,襦復無里。
閉門塞牘,舍孤兒到市。道逢親交,泣坐不能起。
從乞求與孤兒買餌,對交啼泣,淚不可止。“我欲不傷悲不能已!”探懷中錢持授交。
入門見孤兒,啼索其母抱。徘徊空舍中,“行復爾耳,棄置勿道。”
孤兒行 孤兒生,孤子遇生,命獨當苦。父母在時,乘堅車,駕駟馬。
父母已去,兄嫂令我行賈。南到九江,東到齊與魯。
臘月來歸,不敢自言苦。頭多蟣虱,面目多塵土。
大兄言辦飯,大嫂言視馬。上高堂,行取殿下堂。
孤兒淚下如雨,使我朝行汲,暮得水來歸。手為錯,足下無菲。
愴愴履霜,中多蒺藜。拔斷蒺藜腸肉中,愴欲悲。
淚下渫渫,清涕累累。冬無復襦,夏無單衣。
居生不樂,不如早去,下從地下黃泉。春氣動,草萌芽。
三月蠶桑,六月收瓜。將是瓜車,來到還家,瓜車反覆。
助我者少,啖瓜者多。愿還我蒂,兄與嫂嚴。
獨且急歸,當興校計。亂曰:里中一何譊譊,愿欲寄尺書,將與地下父母,兄嫂難與久居。
悲歌 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思念故鄉,郁郁累累。
欲歸家無人,欲渡河無船。心思不能言,腸中車輪轉。
古歌 秋風蕭蕭愁殺人,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何人,誰不懷憂?令我白頭。
胡地多飆風,樹木何修修。離家日趨遠,衣帶日趨緩。
心思不能言,腸中車輪轉。 飲馬長城窟行 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
遠道不可思,宿昔夢見之。 夢見在我傍,忽覺在他鄉。
他鄉各異縣,輾轉不相見。 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
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 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
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飯,下言長相憶。
【子夜四時歌七首】梁·武帝 【春歌】 蘭葉始滿地,梅花已落枝。持此可憐意,摘以寄心知。
【夏歌三首】 江南蓮花開,紅光復碧水。色同心復同,藉異心無異。
閨中花如繡,簾上露如珠。欲知有所思,停織復踟躕。
含桃落花日,黃鳥營飛時。君住馬已疲,妾去蠶已饑。
【秋歌二首】 繡帶合歡結,錦衣連理文。懷情入夜月,含笑出朝云。
當信抱梁期,莫聽回風音。鏡上兩入髻,分明無兩心。
【冬歌】 寒閨動黻帳,密筵重錦席。賣眼拂長袖,含笑留上客。
【子夜四時歌八首】王金珠 【春歌三首】 朱日光素水,黃華映白雪。折梅待佳人,共迎陽春月。
階上香入懷,庭中花照眼。春心郁如此,情來不可限。
吹漏不可停,斷弦當更續。俱作雙思引,共奏同心曲。
【夏歌二首】 玉盤貯朱李,金杯盛白酒。本欲持自親。
復恐不甘口。 垂簾倦煩熱,卷幌乘清陰。
風吹合歡帳,直動相思琴 【秋歌二首】 疊素蘭房中,勞情桂杵側。朱顏潤紅粉,香汗光玉色。
紫莖垂玉露,綠葉落金櫻。著錦如言重,衣羅始覺輕。
6.長歌行古詩簡潔大意
長歌行
詩人:漢無名氏 朝代:漢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長歌行的意思長歌行古詩賞析
【注釋】
①長歌:長聲歌詠,也指寫詩;
②行(xíng):古代歌曲的一種體裁, 歌行體的簡稱,詩歌的字數,和句子的長度不受限制。
③長歌行是指“長聲歌詠”為曲調的自由式歌行體。
④衰:讀cui,古時候人們讀的沒有shuai這個音。
【譯文】
園中有碧綠的葵菜,露水將要被早晨的陽光曬干。春天把幸福的希望灑滿了大地,所有生物都呈現出一派繁榮生機。只擔心瑟瑟的秋天來到,樹葉兒枯黃而漂落百草凋零衰亡。千萬條大河奔騰著東流入大海,什么時候才能重西流?人也一樣少年時不努力,到老來只能是白白悔恨了。
【賞析】
這首詩選自《樂府詩集》卷三十,屬相和歌辭中的平調曲。《樂府解題》說這首古辭“言芳華不久,當努力為樂,無至老大乃傷悲也。”把“努力”理解為“努力為樂”,顯然是一種曲解。漢代的五言古詩,許多是慨嘆年命短促、鼓吹及時行樂的。這首詩從整體構思看,主要意思是說時節變換得很快,光陰一去不返,因而勸人要珍惜青年時代,發奮努力,使自己有所作為。其情感基調是積極向上的。
《樂府詩集》是宋代郭茂倩編的一部樂府詩總集,全書一百卷,分十二類。上起漢魏,下迄五代,兼有秦以前歌謠十余首。除收入封建朝廷的樂章外,還保存了大量民間入樂的歌詞和文人創造的新樂府詩。全書各類有總序,每曲有題解,對各種歌辭、曲詞的起源和發展,均有考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