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端午節活動主持人臺詞
端午偏逢風雨狂,村童仍著舊衣裳;
相邀情重攜蓑笠,敢為泥深戀草堂;
有客同心當骨肉,無錢買酒賣文章;
當年此會魚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合:各位同仁大家好!
女:今天我們歡聚一堂,在這里舉行“迎端午聯誼會”預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男:感謝公司精心準備這臺“迎端午”聯誼會,歡迎各位的到來,
女:端午節是我國一大傳統節日,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大家知道端午節都有哪些民俗活動嗎?
男:以包粽子,飲雄黃酒、
女:戴桅子花、掛艾蒿、賽龍舟等民俗活動,
男:今天也為大家準備了道文藝大餐,請欣賞《小背簍》。
女:一枝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下面的節目更精彩,風和雨寄托相思情,讓他們《相思風雨中》有請***深情演唱這首《相思風雨中》
男:有關青春的一切,幸福與淚水、歡樂和寂寞都會寫在手上的記事本里,****也把她的《記事本》帶來了,真情大爆光啊,有請---演唱《記事本》
女:每個人的成長是一本書,我們公司的成長和發展更是耐人尋味,下面我們一起回味、感受、展望公司的美好歷程,祝愿我們的公司更強、更大、更美!讓我們一起《走進新時代》……
2.端午節班會主持稿
我自己剛寫了一個端午節活動領導致辭。你可以參考一下: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社區的父老鄉親們:
大家好!
五月初五是我們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今天我們歡聚一堂,共同緬懷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首先,我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向大家表示節日的祝福,并通過你們向你們的家人致以節日的問候和美好的祝愿。感謝各位居民為建設和諧社區做出的努力與貢獻,祝愿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古往今來,紀念屈原,弘揚民族精神,抒發愛國情懷,已成華海內外華夏兒女的共識,千百年以來,屈原的愛國精神不斷激勵著我們為祖國建設、城市發展做出不懈的努力。
一個城市的發展,必須要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兩不誤。而精神文明建設不僅需要自上而下的宣傳引導,更離不開自下而上的推動和民間的自我教育。社區活動作為一個平臺,他的作用應當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我們應借助這個平臺大力發展社區文化、樓院文化、家庭文化,充分利用各類文體活動中心、圖書室、俱樂部等文化場館,經常組織具有社區特點的群眾性文體活動,豐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強社區文化凝聚力,形成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依托社區資源和人才優勢,組建各種業余文化團隊。倡導各類專業文化團體、科普團體參與社區文化建設,提高社區文化品位,營造健康的社區文化環境。今天我們所開展的“端午”系列活動正是充分發揮了社區內部的資源優勢,在紀念屈原的同時,加強了愛國主義傳統教育。
。..
回首過去,我們思緒紛飛,感慨萬千;立足今日,我們胸有成竹,信心百倍;展望未來,我們引吭高歌,一路歡笑。涿州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讓我們攜起手來為了我們家園的明天而努力奮斗。
最后,祝大家度過一個歡樂祥和的端午佳節!
3.端午節主持詞二人
開場語
(男)各位尊貴的游客、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女)歡迎大家來到漢興圣地芒碭山體驗和感受中華文化。
(男)今天,芒碭山漢博苑廣場披紅掛彩,古樂悠揚,盛裝迎接各位賓客的到來。
(女)今天,我們將在這里舉行端午節聯歡活動,對您的參與,我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男)再隔一天就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值此佳節來臨之際,我謹代表芒碭山景區全體員工向各位送上最誠摯的端午節祝福:
(女)艾葉香,香滿堂,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齊)祝您端陽節快樂!
(男)今天我們大家在這里歡聚一堂,用歡樂的歌樂,經典的誦讀,有趣的民俗活動,來紀念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弘揚我們的民族文化精神。
(女)"相約芒碭 粽香快樂"端午聯歡活動現在開始
串詞(不含現場活動部分)
(男)今天的活動內容為,健康快樂動起來,一同感受節日的氣氛。一會還會有豐厚的禮品送給大家。端午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陽,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于異的。但不論如何這歌舞還是每個節日已必須的,下面請欣賞景區舞蹈隊演出的《漢風長袖舞》。
(女)時逢端陽五月天,炎黃后輩思屈原。離騷九歌貫千古,傲骨詩風越萬年。今朝吾輩過端午,吟詩抒懷敬先賢。端午節的起源有許多傳說,其中又以紀念屈原投江最為著名。人們一想到屈原必然會想起端午,一到了端午必然會想到屈原。屈原和端午也因此構成了中華民族一個特殊的文化符號,他是傳承民俗的節日,也是唯一一個紀念文人的節日。下面請欣賞陳非為你帶來的配樂朗誦《汨羅不滅的永恒》
(男) 過端午節,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艾草,游百病,佩香囊,賽龍舟,比武,擊球,蕩秋千,給小孩涂雄黃,飲用雄黃酒、吃五毒餅、咸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漸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諸國。其中灑雄黃酒是一項非常吉祥而且具有祈福意義的活動,可以驅毒氣,帶來一年的清爽,但不能喝奧!下面我們也給大家灑上雄黃,愿你百病全無,清清爽爽。
猜謎(獎撲克牌)
(女)中華民族是古老的民族,中華民族也是嶄新的民族,在中國**的領導下偉大祖國,日新月異,多嬌的江山更加壯麗;今年是黨建黨90周年,我們要把最美的歌兒獻給她,下面有請李創新老帥為我們獻上歌曲《最美的歌兒獻給媽媽》,來表達我們對黨的節日祝福
(女)有一個地方我們永遠不能忘記,那兒是我們的家園 (男)芒碭山--山青水亦秀,地杰人亦靈。
(女)有一首歌,讓我們非常親切溫暖,它唱出了我們的家園; (男)芒碭山--漢興圣地,中華民族的共同家園 請欣賞合唱《芒碭山是咱共同的家園》
結束語:
(女)老節日,如好酒,清清淡淡,越久越醇; (男)真友誼,如好友,簡簡單單,
(女)愿我們的真友誼在這老節日里,越來越真;希望我們的活動能給大家帶來節日的快樂和祥和,
(男)祝愿大家能過一個安康幸福的端午節。將我們的祝福帶給家人和朋友。
4.急需一份端午節的主持稿(公司聚餐)
這是我們公司原來中秋時用的,自己改一下哈
自己改一下就是了
開幕詞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今天,又一個中秋佳節到來了,我們從來沒有像今夜這樣特別關愛天邊這輪月亮。人們在月下做著團圓美夢,人們在月下聚餐賞景,人們在月下飲酒作詩,人們在月下寄物托思,人們在月下期盼美好,人們在月下無限遐思……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在一段凄美的故事發生后,月亮便成為人們渴望團圓的象征。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在游子的鄉愁里,思緒如飛,歸心似箭。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在戀人的思念里,冷月如霜,宛若凍結了曾經的熱量。
“花間一壺酒, 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 對影成三人。”在詩人的酒杯里,醉滿了濃烈的詩行。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在月下的團聚里,天倫之樂回蕩滿堂。
月在水里,月在天上;月在畫里,月在心上。
今夜,我們放飛所有夢想,去打撈那輪美麗的月亮。
[中秋]晚會現在開始。
中秋晚會開幕詞:
(男)中秋節,在這個人們喻為最有人情味、最具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里;
(女)都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的這一份思念當然會更深切,在一輪皎皎明月高掛的時刻。我們熱忱的歡迎我們戰友論壇聯盟所有聊天室的朋友和戰友們相聚在中年茶座!
(男)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 來形容“悲歡離合”。中秋之夜月色皎潔,人們仰望如玉如盤的明月,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征,相信能夠與親人相聚的朋友們,昨晚定是與家人親朋一起仰望明月促膝而談著。
(女)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今天讓來自我們戰友論壇的朋友們延續十五的輕松,在我們的中年茶座共相聚首。在這里我代表我們茶座的室主昊天大哥和全體管理及所有的朋友真誠而熱情的歡迎大家的光臨。今天讓我們在網絡中的相逢相聚在我們共同的園子里普寫出一曲難忘而歡快的歌!
(男)朋友們,我們有的人是在各自的聊天室盡展才藝、把歌言歡、輕吟淺誦。。。。。而識的,有的人卻是在我們的戰友論壇里文賦詩詞以筆墨相交而識的。。。。。。不管你來自江浙水鄉還是白山黑水,也不管你是來自中原大地還是雪域高原,更不管你是來自異國他鄉還是外太空星際。
(女)無論在天涯無論在海角,今夜有明月做證!愿我們相聚在茶座的朋本資料權屬文秘資源網放上鼠標按照提示查看文秘資源網友們節日快樂,人月共圓!愿我們的戰友論壇和我們的聯盟明天更燦爛!現在我宣布:戰友論壇語音聯盟中秋共聚中年茶座十五的月亮十六圓追月聯歡晚會現在開始。
2004年中秋佳節晚會臺詞
甲:時光的車輪展過一道深深的痕跡,留下金秋的收獲。
乙:皎潔的月亮傳達一種深深的思念,思念中秋的團聚。
丙:收獲是我們成功的希望,希望的種子播灑在新聚焦的校園。
丁:團聚是我們醞釀著友情,團聚的親情充滿著新聚焦的校園。
甲:今天,花好月圓,我們師生濟濟一堂,共敘思念之情。
乙:今天,中秋佳節,我們一起歡度時光,同抒“走進新聚焦,就業無煩惱”的激情。
丙:今天,菁菁校園,我們在嘹亮歌聲中把希望起航。
丁:今天,月夜良辰,我們在溫馨笑語中讓理想飛翔。
甲:中秋節的思念,在新聚焦學校里放飛遠方的眷戀。
乙:中秋節的團圓,在新聚焦學校里把濃濃情意展現。
丙:新聚焦的希望,在我們的心房。
丁:新聚焦的掘起,是我們的理想。
甲:在這里,讓我們激情歌唱,歌唱我們美好的未來。
乙:在這里,讓我們盡情歡呼,歡呼我們在新聚焦學習的愉快。
丙:在這里,讓我們誠摯祝福,祝福新聚焦學子中秋佳節快樂。
丁:在這里,讓我們真心祈禱,祈禱新聚焦電腦學校明天會更好。
甲:中秋佳節,溫馨校園濃濃情。
乙:中秋佳節,我們同唱《*****》。
丙:中秋佳節,我們相互祝福
丁:中秋佳節,我們高歌一曲——放飛心中的歌
合:放飛心中的歌,讓我們心中的歌在新聚焦校園里放飛,2004年中秋晚會,現在開始。
5.端午節的習俗 簡短些
我國民間過端午節是較為隆重的,慶祝的活動也是各種各樣,比較普遍的活動有以下種種形式:
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于吳、越、楚。
其實 ,“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游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后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區劃龍舟,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義。夜龍船上,張燈結彩,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貴州苗族人民在農歷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谷豐登。云南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巖紅窩。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劃龍舟的傳說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每年端節都要舉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龍舟競賽活動。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臺灣開始舉行龍舟競渡。當時臺灣知府蔣元君曾在臺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臺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在香港,也舉行競渡。
此外,劃龍舟也先后傳入鄰國日本、越南等及英國。1980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并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1991年6月16日(農歷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鄉中國湖南岳陽市,舉行首屆國際龍舟節。在競渡前,舉行了既保存傳統儀式又注入新的現代因素的“龍頭祭”。 “龍頭”被抬入屈子祠內,由運動員給龍頭“上紅”(披紅帶)后,主祭人宣讀祭文,并為龍頭“開光”(即點晴)。然后,參加祭龍的全體人員三鞠躬,龍頭即被抬去汩羅江,奔向龍舟賽場。此次參加比賽、交易會和聯歡活動的多達60余萬人,可謂盛況空前。爾后,湖南便定期舉辦國際龍舟節。賽龍舟將盛傳于世。
6.關于端午節的班隊會主持詞
關于端午節的班隊會主持詞
(一)活動序幕
女:今天真高興,爸爸媽媽來到學校和我們一起活動。
男: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爸爸媽媽!(鼓掌)
女:(面對著男主持問)陳雋旸,你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嗎?
男:這可難不倒我!我國的傳統節日有(邊說邊扳手指頭)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立夏節、中秋節、重陽節等。這些傳統節日都有一些習俗,要吃一些特殊的食品,舉行一些特殊的活動。比如中秋節吃月餅賞月,立夏節吃雞蛋,清明節全家踏青掃墓,元宵節鬧花燈……
女:看來你知道的還不少嘛。
男:先別夸我。我也來考考你:你知道哪個傳統節日要吃粽子嗎?
女:這個問題太簡單了,讓小朋友回答你吧!大家說什么節吃粽子?
(全班同學齊回答:端午節)
男:那么端午節為什么要吃粽子?在端午節里還有些什么習俗和活動呢?今天就讓我們走近端午節去了解一下吧。
女、男(齊說):話說“端午”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女: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就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也叫“端陽”、“ 龍日”、“夏節”、“ 五月節”、“ 詩人節”“女兒節”、“小兒節”等等。
男: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大多相同的。
(二)端午故事
女:端午節是中國古老的傳統節日,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下面就請大家聽聽故事大王陳皓燁講講端午節的故事。
1.《屈原與端午節》
男:謝謝陳皓燁給我們講的精彩故事!(鼓掌)原來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不過我還聽說一個與端午節有關的故事——《孝女曹娥舍身救父》,請沈超給大家講講這個故事。大家歡迎!(鼓掌)
2.《孝女曹娥舍身救父》
女:沈超講的故事真感人,謝謝!(鼓掌)我也知道一個與端午節有關的故事,就請李思雪來說一說。
3.《秋瑾舍身為革命》
男:看來與端午節有關的故事還真不少呢!
(三)端午習俗
1.懸艾葉、菖蒲
女: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于地廣人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于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同的習俗。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懸掛菖蒲、艾草,佩香囊, 賽龍舟,比武,擊球,蕩秋千,給小孩涂雄黃,飲用雄黃酒,吃咸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
男:李思晴,你剛才說的菖蒲、艾草是什么東西?
女:別著急,我馬上請武佳慧和伍佳宇給你介紹一下這兩樣東西。
大家歡迎!(鼓掌)
男:原來菖蒲、艾草還有這樣的功能啊。過端午的時候,我一定要讓媽媽買一些掛在家門口。
2.端午詩會
女:端午節還被稱作“詩人節”。幾位小朋友給我們帶來了端午節的詩篇。
男:那就請上來念給大家聽一聽(鼓掌)
(1)節令門·端 陽(清)李靜山
(2)競 渡 歌(唐)張建封
(3)七 律·端午老 舍
3.賽龍舟
女:你知道端午節最熱鬧的習俗是什么嗎?
男:這還用說,就是賽龍舟嘛。
女:為什么比賽的船要刻成龍的形狀呢?
(播放《賽龍奪錦》)
女:說了半天,我都有些心癢了,真想親身經歷一下。
男:別急,今天就讓你過把癮。下面我們玩個游戲叫“賽龍舟”。
(游戲:賽龍舟))
4.品棕樂
女:除了賽龍舟,端午節的主要習俗就是品嘗粽子。
男: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女: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可見我國的粽子南北風味有別。
男: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女:說了這么多,我肚子里的饞蟲都快爬出來了。
男:別急,別急。我就知道你會這么說。所以接下來就請大家一起品嘗美味的粽子吧。
女:等等,今天我們的爸爸媽媽也來了。讓他們和我們一起分享吧。
(小朋友和家長一起分享粽子)
男、女(齊說)話說“端午”主題班會到此結束,感謝爸爸媽媽參與我們的活動!(鼓掌)恭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7.端午節簡單資料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詩人節”等。端午節有吃粽子、懸掛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賽龍舟等習俗。
端午節起源于中國,最初為古代百越地區(長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帶)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歷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后因戰國時期的楚國(今湖北)詩人屈原在該日抱石跳汨羅江自盡,統治者為樹立忠君愛國標簽將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
8.關于端午節的班隊會主持詞
關于端午節的班隊會主持詞 (一)活動序幕 女:今天真高興,爸爸媽媽來到學校和我們一起活動。
男: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爸爸媽媽!(鼓掌) 女:(面對著男主持問)陳雋旸,你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嗎? 男:這可難不倒我!我國的傳統節日有(邊說邊扳手指頭)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立夏節、中秋節、重陽節等。這些傳統節日都有一些習俗,要吃一些特殊的食品,舉行一些特殊的活動。
比如中秋節吃月餅賞月,立夏節吃雞蛋,清明節全家踏青掃墓,元宵節鬧花燈…… 女:看來你知道的還不少嘛。 男:先別夸我。
我也來考考你:你知道哪個傳統節日要吃粽子嗎? 女:這個問題太簡單了,讓小朋友回答你吧!大家說什么節吃粽子? (全班同學齊回答:端午節) 男:那么端午節為什么要吃粽子?在端午節里還有些什么習俗和活動呢?今天就讓我們走近端午節去了解一下吧。 女、男(齊說):話說“端午”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女: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就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也叫“端陽”、“ 龍日”、“夏節”、“ 五月節”、“ 詩人節”“女兒節”、“小兒節”等等。
男: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大多相同的。 (二)端午故事 女:端午節是中國古老的傳統節日,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
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下面就請大家聽聽故事大王陳皓燁講講端午節的故事。 1.《屈原與端午節》 男:謝謝陳皓燁給我們講的精彩故事!(鼓掌)原來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
不過我還聽說一個與端午節有關的故事——《孝女曹娥舍身救父》,請沈超給大家講講這個故事。大家歡迎!(鼓掌) 2.《孝女曹娥舍身救父》 女:沈超講的故事真感人,謝謝!(鼓掌)我也知道一個與端午節有關的故事,就請李思雪來說一說。
3.《秋瑾舍身為革命》 男:看來與端午節有關的故事還真不少呢! (三)端午習俗 1.懸艾葉、菖蒲 女: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于地廣人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于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同的習俗。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懸掛菖蒲、艾草,佩香囊, 賽龍舟,比武,擊球,蕩秋千,給小孩涂雄黃,飲用雄黃酒,吃咸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
男:李思晴,你剛才說的菖蒲、艾草是什么東西? 女:別著急,我馬上請武佳慧和伍佳宇給你介紹一下這兩樣東西。 大家歡迎!(鼓掌) 男:原來菖蒲、艾草還有這樣的功能啊。
過端午的時候,我一定要讓媽媽買一些掛在家門口。 2.端午詩會 女:端午節還被稱作“詩人節”。
幾位小朋友給我們帶來了端午節的詩篇。 男:那就請上來念給大家聽一聽(鼓掌) (1)節令門·端 陽(清)李靜山 (2)競 渡 歌(唐)張建封 (3)七 律·端午老 舍 3.賽龍舟 女:你知道端午節最熱鬧的習俗是什么嗎? 男:這還用說,就是賽龍舟嘛。
女:為什么比賽的船要刻成龍的形狀呢? (播放《賽龍奪錦》) 女:說了半天,我都有些心癢了,真想親身經歷一下。 男:別急,今天就讓你過把癮。
下面我們玩個游戲叫“賽龍舟”。 (游戲:賽龍舟)) 4.品棕樂 女:除了賽龍舟,端午節的主要習俗就是品嘗粽子。
男: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女: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
可見我國的粽子南北風味有別。 男: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女:說了這么多,我肚子里的饞蟲都快爬出來了。 男:別急,別急。
我就知道你會這么說。所以接下來就請大家一起品嘗美味的粽子吧。
女:等等,今天我們的爸爸媽媽也來了。讓他們和我們一起分享吧。
(小朋友和家長一起分享粽子) 男、女(齊說)話說“端午”主題班會到此結束,感謝爸爸媽媽參與我們的活動!(鼓掌)恭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