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語:一諾千金 故事主人公:季布 故事: (故事要短)
一諾千金 ( yī nuò qiān jīn )
解 釋 許下的一個諾言有千金的價值。比喻說話算數,極有信用。
出 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季布欒布列傳》:“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用 法 偏正式;作謂語;常與出言不茍連用
示 例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5回:“姑娘縱然不便~,一定是兩心相印。”
近義詞 言而有信
反義詞 言而無信
典故
故事 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個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為人俠義好助。只要是他答應過的事情,無論有多大困難,都設法辦到,受到大家的贊揚;。
楚漢相爭時,季布是項羽的部下,曾幾次獻策,使劉邦的軍隊吃了敗仗。劉邦當了皇帝后,想起這事,就氣恨不已,下令通緝季布。
這時敬慕季布為人的人,都在暗中幫助他。不久,季布經過化裝,到山東一家姓朱的人家當傭工。朱家明知他是季布,仍收留了他,后來,朱家又到洛陽去找劉邦的老朋友汝陰候夏候嬰說情。劉邦在夏候嬰的勸說下撤消了對季布的通緝令,還封季布做了郎中,不久又改做河東太守。
有一個季布的同鄉人曹邱生,專愛結交有權勢的官員,借以炫耀和抬高自己,季布一向看不起他。聽說季布又做了大官,他就馬上去見季布。
季布聽說曹邱生要來,就虎著臉,準備發落幾句話,讓他下不了臺。誰知曹邱生一進廳堂,不管季布的臉色多么陰沉,話語多么難聽,立即對著季布又是打躬,又是作揖,要與季布拉家常敘舊.并吹捧說:“我聽到楚地到處流傳著‘得黃金千兩,不如得季布一諾’這樣的話,您怎么能夠有這樣的好名聲傳揚在梁、楚兩地的呢?我們既是同鄉,我又到處宣揚你的好名聲,你為什么不愿見到我呢?”季布聽了曹邱生的這番話,心里頓時高興起來,留下他住幾個月,作為貴客招待。臨走,還送給他一筆厚禮。
后來,曹邱生又繼續替李布到處宣揚,季布的名聲也就越來越大了。
出處《史記·季布來布列傳》
西漢初年有一個叫季布的人,他為人正直,樂于助人,特別是非常講信義。只要是他答應過的事,無論有多么困難,他一定要想方設法辦到,所以在當時名聲很好。 季布曾經是項羽的部將,他很會打仗,幾次把劉邦打敗,弄得劉邦很狼狽。后來項被圍自殺,劉邦奪取天下,當上了皇帝。劉邦每想起敗在季布手下的事,就十分生氣。怒憤之下,劉邦下令輯拿季布。
幸好有個姓周的人得到了這個消息,秘密地將季布送到魯地一戶姓朱的人家。朱家是關東一霸,素以“任俠”聞名。此人很欣賞季布的俠義行為,盡力將季布保護起來。不僅如此,還專程到洛陽去找汝陰侯夏侯嬰,請他解救季布。
夏侯嬰從小與劉邦很親近,后來跟劉邦起兵,轉戰各地,為劉邦建立漢王朝立下了漢馬功勞。他很同情季布的不幸處境,在劉邦面前為季布說情,終于使劉邦赦免了季布,還封他為郎中。不久又任命他為河東太守。
當時,楚地有個名叫曹丘生的人,能言善辯,專愛結交權貴。季布和這個人是同鄉,很瞧不起他,并在一些朋友面前表示過厭惡之意,偏偏曹丘生聽說季布又做了大官,一心想巴結他,特地請求皇親國戚竇長君寫一封信給季布,介紹自己給季布認識。竇長君早就知道季布對他印象不好,勸他不要去見季布,免得惹出是非來,但曹丘生堅持要竇長君介紹。竇長君無奈,只好勉強寫了一封推薦信,派人送到季布那里。
季布讀了信后,很不高興,準備等曹丘生來時,當面教訓教訓他。過了幾天,曹丘生果然登門拜訪。季布一見曹丘生,就歷露厭惡之情。曹丘生對此毫不在乎,先恭恭敬敬地向季布施禮,然后慢條斯理地說:“我們楚地有句俗語,叫做‘得黃金百兩,不如得季布一諾’。您是怎樣得到這么高的聲譽的呢?您和我都是楚人,如今我在各處宣揚您的好名聲,這難道不好嗎?您又何必不愿見我呢?”
季布覺得曹丘生說得很有道理,頓時不再討厭他,并熱情款待他,留他在府里住了幾個月。曹丘生臨走時,還送他許多禮物。曹丘生確實也照自己說過的那樣去做,每到一地,就宣揚季布如何禮賢下士,如何仗義疏財。這樣,季布的名聲越來越大。 后人用“一諾千金”亞形容一個人很講信用,說話算數
好的話望采納!
多謝合作!
2.季布守信的故事
楚地有個叫曹丘的先生,擅長辭令,能言善辯,多次借重權勢獲得錢財。
他曾經侍奉過趙同等貴人,與竇長君也有交情。季布聽到了這件事便寄了一封信勸竇長君說:“我聽說曹丘先生不是個德高望重的人,您不要和他來往。”
等到曹丘先生回鄉,想要竇長君寫封信介紹他去見季布,竇長君說:“季將軍不喜歡您,您不要去。” 曹丘堅決要求竇長君寫介紹信,終于得到,便起程去了。
曹丘先派人把竇長君的介紹信送給季布,季布接了信果然大怒,等待著曹丘的到來。曹丘到了,就對季布作了個揖,說道:“楚人有句諺語說:‘得到黃金百斤,比不上得到你季布的一句諾言。
’您怎么能在梁、楚一帶獲得這樣的聲譽呢?再說我是楚地人,您也是楚地人。由于我到處宣揚,您的名字天下人都知道,難道我對您的作用還不重要嗎?您為什么這樣堅決地拒絕我呢!” 季布于是非常高興,請曹丘進來,留他住了幾個月,把他作為最尊貴的客人,送他豐厚的禮物。
季布的名聲之所以遠近聞名,這都是曹丘替他宣揚的結果啊。
3.季布的故事 除季布一諾千金以外
季布是楚地人,為人好逞意氣,愛打抱不平,在楚地很有名氣。
項羽派他率領軍隊,曾屢次使漢王劉邦受到困窘。等到項羽滅亡以后,漢高祖出千金懸賞捉拿季布,并下令有膽敢窩藏季布的論罪要滅三族。
季布躲藏在濮陽一個姓周的人家。周家說:“漢王朝懸賞捉拿你非常緊急,追蹤搜查就要到我家來了,將軍您能夠聽從我的話,我才敢給你獻個計策;如果不能,我情愿先自殺。”
季布答應了他。周家便把季布的頭發剃掉,用鐵箍束住他的脖子,穿上粗布衣服,把他放在運貨的大車里,將他和周家的幾十個奴仆一同出賣給魯地的朱家。
朱家心里知道是季布,便買了下來安置在田地里耕作,并且告誡他的兒子說:“田間耕作的事,都要聽從這個傭人的吩咐,一定要和他吃同樣的飯。”朱家便乘坐輕便馬車到洛陽去了,拜見了汝陰侯滕公。
滕公留朱家喝了幾天酒。朱家乘機對滕公說:“季布犯了什么大罪,皇上追捕他這么急迫?”滕公說:“季布多次替項羽窘迫皇上,皇上怨恨他,所以一定要抓到他才干休。”
朱家說:“您看季布是怎樣的一個人呢?”滕公說:“他是一個有才能的人。”朱家說:“做臣下的各受自己的主上差遣,季布受項羽差遣,這完全是職分內的事。
項羽的臣下難道可以全都殺死嗎?現在皇上剛剛奪得天下,僅僅憑著個人的怨恨去追捕一個人,為什么要向天下人顯示自己器量狹小呢!再說憑著季布的賢能,漢王朝追捕又如此急迫,這樣,他不是向北逃到匈奴去,就是要向南逃到越地去了。這種忌恨勇士而去資助敵國的舉動,就是伍子胥所以要鞭打楚平王尸體的原因了。
您為什么不尋找機會向皇上說明呢?”汝陰侯滕公知道朱家是位大俠客,猜想季布一定隱藏在他那里,便答應說:“好。”滕公等待機會,果真按照朱家的意思向皇上奏明。
皇上于是就赦免了季布。在這個時候,許多有名望的人物都稱贊季布能變剛強為柔順,朱家也因此而在當時出了名。
后來季布被皇上召見,表示服罪,皇上任命他做了郎中。 漢惠帝的時候,季布擔任中郎將。
匈奴王單于曾經寫信侮辱呂后,而且出言不遜,呂后大為惱火,召集眾位將領來商議這件事。上將軍樊噲說:“我愿帶領十萬人馬,橫掃匈奴。”
各位將領都迎合呂后的心意,齊聲說:“好。”季布說:“樊噲這個人真該斬首啊!當年,高皇帝率領四十萬大軍尚且被圍困在平城,如今樊噲怎么能用十萬人馬就能橫掃匈奴呢?這是當面撒謊!再說秦王朝正因為對匈奴用兵,才引起陳勝等人起義造反。
直到現在創傷還沒有治好,而樊噲又當面阿諛逢迎,想要使天下動蕩不安。”在這個時候,殿上的將領都感到驚恐,呂后因此退朝,終于不再議論攻打匈奴的事了。
季布做了河東郡守,漢文帝的時候,有人說他很有才能,漢文帝便召見他,打算任命他做御史大夫。又有人說他很勇敢,但好發酒瘋,難以接近。
季布來到京城長安,在客館居留了一個月,皇帝召見之后就讓他回原郡。季布因此對皇上說:“我沒有什么功勞卻受到了您的恩寵,在河東郡任職。
現在陛下無緣無故地召見我,這一定是有人妄譽我來欺騙陛下;現在我來到了京城,沒有接受任何事情,就此作罷,遣回原郡,這一定是有人在您面前毀謗我。陛下因為一個人贊譽我就召見,又因為一個人的毀謗而要我回去,我擔心天下有見識的人聽了這件事,就窺探出您為人處事的深淺了。”
皇上默然不作聲,覺得很難為情,過了很久才說道:“河東對我來說是一個最重要的郡,好比是我的大腿和臂膀,所以我特地召見你啊!”于是季布就辭別了皇上,回到了河東郡守的原任。 楚地有個叫曹丘的先生,擅長辭令,能言善辯,多次借重權勢獲得錢財。
他曾經侍奉過趙同等貴人,與竇長君也有交情。季布聽到了這件事便寄了一封信勸竇長君說:“我聽說曹丘先生不是個德高望重的人,您不要和他來往。”
等到曹丘先生回鄉,想要竇長君寫封信介紹他去見季布,竇長君說:“季將軍不喜歡您,您不要去。”曹丘堅決要求竇長君寫介紹信,終于得到,便起程去了。
曹丘先派人把竇長君的介紹信送給季布,季布接了信果然大怒,等待著曹丘的到來。曹丘到了,就對季布作了個揖,說道:“楚人有句諺語說:‘得到黃金百斤,比不上得到你季布的一句諾言。
’您怎么能在梁、楚一帶獲得這樣的聲譽呢?再說我是楚地人,您也是楚地人。由于我到處宣揚,您的名字天下人都知道,難道我對您的作用還不重要嗎?您為什么這樣堅決地拒絕我呢!”季布于是非常高興,請曹丘進來,留他住了幾個月,把他作為最尊貴的客人,送他豐厚的禮物。
季布的名聲之所以遠近聞名,這都是曹丘替他宣揚的結果啊! 其中的成語: 通過“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就是現在的“一諾千金”。
4.一諾千金的簡短小故事是什么
【成語】: 一諾千金
【拼音】: yī nuò qiān jīn
【解釋】: 諾:許諾。許下的一個諾言有千金的價值。比喻說話算數,極有信用。
【成語故事】:
秦朝末年,楚國有一個叫季布的人,他這個人個性耿直,而且非常講信用,只要他答應的事,就一定會努力做到,也因此他受到許多人的稱贊,大家都很尊敬他。
他曾經在項羽的軍中當過將領,而且率兵多次打敗劉邦,所以當劉邦建立漢朝,當上皇帝的時候,便下令捉拿季布,并且宣布:凡是抓到季布的人,似黃金千兩,藏匿他的人則遭到滅門三族的懲罰。可是,季布為人正直而且時常行俠仗義,所以大家都想保護他。起初季布躲在好友的家中,過了一段時間,捉拿他的風聲更緊了,他的朋友就把他的頭發剃光,化裝成奴隸和幾十個家僮一起賣給了魯國的朱家當勞工。
朱家主人很欣賞季布,于是專程去洛陽請劉邦的好朋友汝陰侯滕公向劉邦說情,希望能撤銷追殺季布的通緝令,后來劉邦果真赦免了季布,而且還給了他一個官職。有一個和季布同鄉、名叫曹邱生的人,他一向喜歡和有權有勢的朋友來往,于是就托人寫介紹信給季布,希望能和季布認識、交朋友。可是季布一見到他就很反感,根本不想再理會曹丘生,但是他面對季布討厭的神色,像是沒發生什么事的繼續說:您也知道我們都是楚國人,人們常說‘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諾’這句話是我到處替您宣揚的結果,可是您為什么總是拒絕見我呢?季布聽完曹邱生的話,非常高興,頓時改變了態度,而將他當作上賓來招待。
5.信守承諾簡短小故事
季布“一諾千金”使他免遭禍殃
秦末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說話算數,信譽非常高,許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濃厚的友情。當時甚至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這就是成語“一諾千斤”的由來)后來,他得罪了漢高祖劉邦,被懸賞捉拿。結果他的舊日的朋友不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著滅九族的危險來保護他,綞使他免遭禍殃。一個人誠實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獲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誼。反過來,如果貪圖一時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實惠”。但為了這點實惠他毀了自己的聲譽而聲譽相比于物質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無異于失去了西瓜撿芝麻,得不償失的。
6.一諾千金故事簡短介紹
西漢初年有一個叫季布的人,他特別講信義。只要是他答應過的事,無論有多么困難,他一定要想方設法辦到。當時還流傳著一句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得到一百兩黃金,也不如得到季布的一個承諾)"。
后來,劉邦打敗項羽當上了皇帝,開始搜捕項羽的部下。季布曾經是項羽的得力干將。所以劉邦下令,只要誰能將季布送到官府,就賞賜他一千兩黃金。
但是,季布重信義,深得人心。人們寧愿冒著被誅滅三族的危險為他提供藏身之所,也不愿意為賞賜的一千兩黃金而出賣他。
有個姓周的人得到了這個消息,秘密地將季布送到魯地一戶姓朱的人家。朱家很欣賞季布對朋友的信義,盡力將季布保護起來。不僅如此,他還專程到洛陽去找汝陰侯夏侯嬰,請他解救季布。
夏侯嬰從小與劉邦很親近,后來為劉邦建立漢王朝立下了漢馬功勞。他也很欣賞季布的信義,在劉邦面前為季布說情,終于使劉邦赦免了季布。不久劉邦還任命他做了河東太守。
后來人們就用“一諾千金”來形容一個人很講信用,說話算數。
在“一諾千金”的故事中,講信用讓季布死里逃生。反之,不講信用則可能給自己帶來禍患。那個在山上放羊喊“狼來了”的孩子,就是因此而喪生的。他屢次喊“狼來了”,人們上山救他卻撲了空;后來,狼真的來了,任憑他怎么大聲喊,再也沒人相信他了。
信用是多么寶貴啊!我們可以失去金錢,因為可以再賺;可以失去工作,因為可以再找;但一旦信用失去了,就難以挽回了!
因為,失去信用就意味著失去一切。
7.季布一諾千金故事
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個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為人俠義好助。只要是他答應過的事情,無論有多大困難,都設法辦到,受到大家的贊揚。于是楚地流行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
楚地有個叫曹丘的先生,專愛結交有權勢的官員,借以炫耀和抬高自己。 與竇長君略有交情。季布曾寫信勸竇長君說:“我聽說曹丘先生不是品德高尚的人,您不要和他往。” 曹丘先生為了結識季布,請竇長君寫封信舉薦他去拜見季布,竇長君說:“季將軍不喜歡您,您不要去。”曹丘還是堅持起程去準備拜見季布。
曹丘把竇長君的介紹信送給季布,季布對曹丘不冷不熱,曹丘一進廳堂,就對季布作了個揖吹捧說道:“楚人有句諺語說:‘得到黃金百斤,比不上得到你季布的一句諾言。’您怎么能在梁、楚一帶獲得這樣的聲譽呢?再說我是楚地人,您也是楚地人。我如果到處宣揚你的美名,您的好名聲天下人都知道,難道我對您不重要嗎?為什么不愿見我呢!”
季布聽了非常高興,當曹丘貴客招待,留他住了幾個月,把他作為最尊貴的客人,送他豐厚的禮物。曹丘又繼續替季布到處宣揚,季布的名聲也就越來越大了。
擴展資料:
季布,楚地人,曾效力于西楚霸王項羽,多次擊敗劉邦軍隊。項羽敗亡后,被漢高祖劉邦懸賞緝拿。后在夏侯嬰說情下,劉邦饒赦了他,并拜他為郎中。
漢文帝的時候,有人向漢文帝推薦季布,說他很有能力。于是漢文帝就派人把季布調到了京城,不過又有人對漢文帝說季布喜歡耍酒瘋不能重用,于是漢文帝就沒有接見季布,而是讓他回到原來的地方去任職。
季布說皇帝召我進京是有人推薦我,不接見我是因為有人誹謗我,看來天子缺少識人的能力,這讓天下的英雄和賢者怎么來歸附于天子的身邊呢?漢文帝聽說之后十分尷尬,于是就說因為季布駐守的地方十分重要,因此才派季布去駐守的。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季布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一諾千金
8.誠信的小故事,大約50字
答:誠信的小故事
一、黃金百斤,不如季布一諾
季布,漢朝人,他以真誠守信著稱于世。時人諺云:“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意思是說,季布的一句話,比金子還要貴重。后來,季布跟隨項羽戰敗,為劉邦通緝,不少人都出來保護他,使他安全地渡過了難關。最后,季布憑著誠信,還受到漢王朝的重用。
分析:只有誠信待人者,才能被別人誠信相待。
二、孟信不賣病牛
古代,有個叫孟信的人,一次被罷免了官職以后,家里很窮,甚至連吃的東西都沒有了。一天,家里人趁孟信外出把家里僅有的一頭病牛賣了,來換糧食。孟信回家后發現病牛被賣了,就把家里人打了一頓,還去把病牛要了回來,他對買主說這是病牛,沒什么用處了,這樣的病牛不能賣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