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給我一個育人的簡短小故事
相傳古代有位老禪師,一日晚在禪院里散步,看見院墻邊有一張椅子,他立即明白了有位出家人違反寺規**出去了。老禪師也不聲張,靜靜地走到墻邊,移開椅子,就地蹲下。
不到半個時辰,果真聽到墻外一陣響動。少頃,一位小和尚**而入,黑暗中踩著老禪師的背脊跳進了院子。當他雙腳著地時,才發覺剛才自己踏上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師傅。小和尚頓時驚慌失措,張口結舌,只得站在原地,等待師傅的責備和處罰。
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師傅并沒有厲聲責備他,只是以很平靜的語調說:
“夜深天涼,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2.我要 老師教書育人的故事
教育小故事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植物的生長有其自然規律,需耐心等待,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育人是長期系統、復雜的過程,她更需要我們懷有一顆愛心,耐心等待。
發通知書的第二天,我收到了一張賀卡,賀卡上畫著一個笑容滿面的小男孩雙手捧著一大把鮮花,有紅的、黃的、綠的、紫的……十分美麗。旁邊還工工整整地寫著“衷心地感謝您,賴老師!衷心地祝福您,永遠快樂,健康!——您的學生蘇閱”。蘇閱又進步了,他知道了感激,學會了關心別人,我真感到高興。
蘇閱的成長進步,讓我知道了要真心地去關心、愛護一個學生,而且這種愛需要等待,需要寬容。蘇閱生活在一個不健全的家庭里,父母在他三歲時就離了婚,父親把他寄養在他的姑婆家。姑婆五十多歲,自己的孩子已經長大成人,因此對蘇閱很嬌貫,遷就。好動任信的他上幼兒園時就喜歡和同學發生矛盾,一年級時,貪玩、打游戲,甚至發展到不按時上學。姑婆無力管教他,在我多次勸說下父親終于同意由蘇閱的母親帶養。他的母親是一位以打牌為職業的人,成天沉浸在麻將里,根本沒有精力來管理他,當他犯錯誤時,他的母親會狠狠地打他,常常是打得遍體鱗傷,有一次,頭上的傷口還縫了五針。但父母的打罵并沒有讓他改掉撒謊、拿東西、進游戲室、打架等壞毛病,他就是我們班上的問題學生。每位任課老師都知道坐在第一排的那個大眼睛男孩坐不住,好動,從不聽老師的講課,也不完成作業,真拿他沒辦法。
這學期開學不久的一天下午,有一位學生到我辦公室說:“賴老師快去!蘇閱又打人了。”真是的,昨天他才因為和同學打架被我叫到辦公室批評了,還寫了說明書,怎么今天又犯毛病了,我一邊往教室走,一邊想。走到教室門口就看見蘇閱正在和胡洪滔赤手空拳地搏斗,蘇閱一邊打,還一邊說:“今天,我不把你打癟,我不姓蘇……”“住手!蘇閱,你又犯毛病了!”我厲聲叫道。蘇閱松開手,氣乎乎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而胡洪滔的臉上已留下了幾條紅道道,剛才還比較勇敢,可見到老師,眼里的淚水怎么也噙不住,“哇——”地一聲哭了起來,我連忙安慰他,不要哭,并派班長陪他到醫務室擦藥。再看蘇閱一臉無所謂的樣子,令我十分生氣。但我還是盡量克制住自己的怒氣,先把事情弄清楚后再說,于是,我蹲下身子,盡量和氣地對他說:“蘇閱,你能給我談談這件事嗎?”蘇閱沉默不語,但明顯可以看出他沒有剛才那么傲慢了。我又說:“蘇閱你能談談今天為什么打架嗎?如果你能誠實地說出來,老師會原諒你的,也可以不寫說明書……”他開始斷斷續續地給我講事情的經過,原來他在地上拾到一塊很漂亮的橡皮,想占為己有,后來被胡洪滔發現了,說這塊橡皮是他的,于是兩人就打起來了。“為這塊小小的橡皮而打架值得嗎?”我沒有過多地責備他,只是把這個問題留給他回答。第二天我買了一塊一模一樣的橡皮送給了他。
又是一個星期一的早上,蘇閱始終不愿意坐著上課,要么站著,要么雙膝跪在凳子上。下課后,我發現了他不坐的原因是:屁股被打開了花,坐著疼。問他為什么挨打?他說,半期考試沒考好,挨了罵,心理不舒服,于是拿了媽媽皮包里的180元錢去打游戲……。他一邊說一邊用手捂著屁股,可能是疼,可能是害怕他的屁股再挨打。聽了他的敘述,我沒有批評他,而是親自到醫務室拿了一些藥輕輕地敷在他的傷口上。第二天我借給蘇閱一本有關電子游戲危害的書,讓他認真閱讀。下午放學后,又叫他的父母到學校來交談有關教育蘇閱的方法。告訴他們對待孩子的錯誤不能簡單、粗暴,要分析產生的原因,找出補救的措施,特別強調,對孩子的教育要有耐心,千萬不要急于求成,經常打罵孩子不但起不了教育的作用,還會讓孩子產生暴力,不能形成健全的人格。
我一次又一次地寬容蘇閱的過錯,后半期,我明顯感覺到他的進步:上課不那么好動了,作業也能完成。對于他每一點小的進步,我都會在全班表揚。期末考試,他居然雙科都考上了九十分,這個成績是我沒有想到的。發通知書那天,我發給他一張進步獎,還獎勵了一個大筆記本。蘇閱雙手捧著獎狀和筆記本站在講臺上,向著同學、老師深深地鞠了一個躬,我看見他眼里噙滿了淚水……
古人云:“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更何況是認識水平低的小學生, 他們極易發生過錯行為。當學生犯錯誤時,我們要給多寬容,給他改正的機會,耐心地等待,幫助其自悟自醒,那么學生就會從“自甘落后”的陰影中走出來,自信地抬起頭,一步步走向成功。
每一個孩子擺脫幼稚,告別無知,健康地成長,都需要一個過程,讓我們耐心等待,學會寬容,在等待中不忘播撒愛的陽光,讓等待充滿憧憬,寄托希翼。
3.關于老師的感人事跡/簡短點的
你好,這是譚千秋老師的感人事跡:
地動山搖。他弓著身子,張開雙臂緊緊地趴在課桌上,伴著雷鳴般的響聲,冰雹般的磚瓦、灰塵、樹木紛紛墜落到他的頭上、手上、背上,熱血頓時奔涌而出;他咬著牙,拼命地撐住課桌,如同一只護衛小雞的母雞,他的身下蜷伏著四個幸存的學生,而他張開守護翅膀的身軀定格為永恒……5月13日22時12分,當搜救人員從四川省德陽市漢旺鎮東汽中學教學樓坍塌的廢墟中搬走壓在他身上最后一塊水泥板時,所有搶險人員都被震撼、落淚。
這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一名農村普通教師的感人事跡。
2007年3月11日晚上,寒風呼嘯,大雪紛飛。由于是星期五,平時在校寄宿的學生和家在校外的老師都已離校,湖南省龍山縣石羔鎮中心小學校園里一片寂靜。深夜23時54分,擔負著值班護校任務的李成貴老師忽然被床前桌上安放的報警器的警報聲驚醒。他判定,一定有小偷進入電腦室。李老師從床上一躍而起,來不及叫醒熟睡的愛人,也顧不上穿上外衣和外褲,便向計算機教室跑去。
當李老師沖到教學樓二樓計算機教室門口時,只見第一扇鐵門已被撬開,計算機室里有黑影在晃動,他大喊一聲:“你們干什么?”兩個黑影聞聲從計算機室里竄了出來。李老師奮不顧身地撲向前面的黑影,一手抓住那個人的衣服,一邊高喊:“抓強盜……”誰知那個人揚起手中的鐵棒,打在李老師的頭上。李老師避閃不及,被打得眼前一黑,幾乎栽倒。恍惚中李老師又撲向跑在后面的那個家伙,將其抱住,再次高喊:“抓小偷啊。”這個強盜狗急跳墻,抽出刀向李老師頭上砍去……李老師被一連砍了5刀,血流如注,昏迷過去,倒在了血泊之中。幾分鐘后,李老師在寒風中蘇醒,不見了歹徒,便一邊大喊捉賊,一邊掙扎著找人。鮮紅的血跡灑在了身后的走廊上……
李老師的妻子和住在校內的其他教師聽到李老師的呼喊聲趕來了,急忙把李老師送到了醫院。經醫生檢查,李老師頭部遭重擊處顱骨下陷6毫米,頭、面、手部的多處刀傷,一共縫了四十多針。由于李成貴老師以高度的責任心及時發現了歹徒,并冒著生命危險與歹徒搏斗,保護了學校的財產,使石羔鎮中心小學價值十多萬元的32臺計算機絲毫未損。
李老師的英勇事跡,感動了廣大師生,縣委、縣政府、縣教育部門、學校領導和師生紛紛到醫院看望李老師。目前,李老師已傷愈出院。公安部門正在全力緝捕歹徒。
李老師23歲從師范學校畢業,在龍山縣的鄉村小學已工作了26個春秋。李老師那間小小的辦公室里有一個高高的書柜,在里面存放的眾多教育類書籍中,有兩排淺黃色的文件夾格外醒目。這就是李老師從教26年來所書寫的教案,每冊都有一寸多厚,裝訂得很整齊。書柜上方,掛著一排錦旗、獎牌和合影,每一面錦旗、每一塊獎牌、每一張合影的后面,都有著一段動人的故事。
2004年秋,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在龍山縣全面推開。李成貴老師由于年齡偏大,推薦年青有為的教師接替他的教導主任職務,自己擔任班主任工作。李老師的辦公桌前貼有一則座右銘:“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方正的楷書引人注目,這就是他的人生格言。
李老師來自農村,妻子是農村戶口。盡管家里并不富裕,但是李老師還是時常掏錢墊付貧困學生的學費、生活費和醫藥費。他深知農村學生讀書的艱難。去年秋季,他班上有個女學生曠課、遲到、早退較多,學習成績直線下降。李老師專程到這個學生家走訪,了解到她父親早逝,母親外出打工,家中現有4姐妹,家庭生活十分困難,小小年紀時常為生計發愁。李老師通過學校為她減免了部分學費,并發動全班學生為她捐款,并將他和學生捐的128元現金交到這個學生手中。這個學期,她沒有再遲到、早退過一次,學習成績躍居班上前十名。去年下學期,李老師班上的一個學生在擦窗戶時不慎從窗臺上摔下來,頭部撞了一個口子,鮮血直流。李老師背起這個學生奔向醫院,墊付了300多元的醫藥費,治好了這個學生的傷。這個學生的保險賠款發下來后,把錢還給李老師。李老師只收下200元,把其余的送給了這個學生作營養費。得到過李成貴老師的捐贈或救助的學生還有許多……
李老師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寫信給你們,希望通過你們,讓更多的人了解像李老師這樣的優秀農村教師的事跡。
4.班主任好的育人故事具有什么特點
如何做一名優秀班主任 班主任工作不知在哪兒看到過這樣一句話:世界上的愛各種各樣,而班主任對學生的愛是一種復雜而高尚的精神境界,這種愛是由班主任老師的智慧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種高尚的教學情操。
一名優秀的班主任,最重要的是愛學生。只有愛學生,才能打開學生們的心扉,取得他們的信任,才能更好地了解學生們的心理及學習,了解在課堂上了解不到的東西,從而展開針對性教育。
一名優秀的班主任,要深入了解學生,用真心關心學生,充分的信任、尊重、嚴格要求學生。總結為一點,就是愛學生,要無條件的愛每一個學生,好的,查的,美的,丑的,都要愛。
但是要有原則的愛,不要遷就放任的溺愛,要從學生的全面發展角度將愛嚴格要求結合起來,引導他們健康成長。一名優秀的班主任,要充分發揮其自身的表率作用。
班主任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到學生們的身心健康發展。在工作中,班主任要愛崗敬業,嚴守職業道德,“以愛潤其心,以言導其行”,即用愛心去滋潤學生,用話語去感化學生,激發學生前進的動力,使學生明白做人的道理。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要求學生做到做好的,班主任必須率先做好。一名優秀的班主任,要學會用智慧管理班級。
樹立班級奮斗目標,班級格言,建設健康的班級文化,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告訴他們要做自己的主人,從而形成良好的班風;加強班干部管理,明確班干部的責任與義務,充分信任他們,強調用智慧管理班級。即既要給班干部一定的管理空間,也不能完全放手,適時給予他們一些建議與指導。
通過學生的自治自理,提高班級各方面工作的進展。班主任工作中的“情感激勵”班主任工作“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教育實踐證明,激發學生良好的心理動機,調動其積極性和創造熱情,離不開行之有效的情感激勵。現在的學生思想活躍,情感豐富,知識面廣,班主任在開展教育工作時,應體現以“關心、理解、尊重、信任”為主要表現形式的情感因素,并以此激發學生的責任意識,努力學習,為實現共同目標而奮斗。
一、全面關心學生,體現“主觀能動、結合實施”的原則關心,是情感激勵的首要因素。班主任應當時時處處,為學生著想,對待學生的困難,盡力幫助,對待學生的憂思,熱情化解,真切的關心他們體貼他們,這樣必然使學生感受到老師的親情,人間的溫暖,從而激發強烈的親情感。
同時,在關心的過程中,應體現“主觀能動,結合實施”原則,既關心學生學習、生活過程中的實際問題,盡可能地幫助他們排憂解難,又要啟發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樹立遠大理想,在關心、幫助學生的同時,引導他們看到自身在班級體中的地位和責任,在學習、活動中,自覺擺在主人翁的地位,積極、主動的參與思考,獨立的、有主觀的克服困難、解決問題。在學期末的先進個人競選中,總是會有失敗者,在面對失敗的孩子,我更多了一份關注,更多了一份鼓勵與寬慰。
班里實在不乏優秀的孩子,王X,性格開朗,多才多藝,成績優異,在班里擔任課代表的職務,工作開展的有聲有色,真是老師得力的助手。但是由于長期的擔任班干部職責,形成了命令性口吻,對班中同學不是特別友好,從教師的角度可以理解她為集體著急的心,但是同學們卻為此耿耿于懷。
平時也沒少做工作,但是收效甚微。在學期末評選時,擔心的事情發生了她落選了!看到結果公布時她失望的神情,我悄悄來到她身邊,鼓勵的眼神望著她,輕撫她的后背,這份無聲的安慰讓她沒有掉一滴眼淚,堅持到了結束。
在假期的聯絡中,她表示會深刻反思自己的不足,希望同學們可以再次信任她!二、充分理解學生,體現“拓寬渠道、雙向溝通”的原則教育心理學表明,理解可以給人以友善,經人以安慰,給人以鼓舞,給人以心理上的平衡。青秒年學生,生理、心理發展尚未成熟,對理解的需求顯得極為強烈。
因此,班主任必須拓寬教育渠道,提高心理溝通藝術,才能取得相互間的理解,做到:(1)相互信任,在坦誠相見中求理解,玉主任要想真正理解學生,必須信任學生,以誠相待,虛心聽取學生意見,收集學生反映,注意學生的一言一行,用坦誠架設理解的橋梁;(2)主動接觸,在細心觀察中求理解,班主任處于主導地位,主動的、努力的創造與學生心理溝通的條件擴大與學生的接觸面,既能增強相互間的聯系,又能在細心觀察中了解學生所想、從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把握學生的心理活動,增進雙方理解;(3)充分尊重,在平等相待中求理解,教育者和學生相互尊重,互相平等,學生才能話好講,有言敢發。因此,班主任必須放下架子,平易近人,循循善誘,縮小雙方間的心理差距,創造良好的溝通氛圍,才能求得真誠的理解。
三、充分尊重學生,體現“因人制宜,有疏有教”的原則充分尊重學生既可密切聯系師生感情,又是可煥發學生創造熱情,激發奮發向上,銳意進取心理。但是,現在的學生知識面寬,思想活,對人生、思想、前途、事業、社會等,都有所思考,在考慮過程中,對什么是尊重也存有錯誤認識,若是對他們的設計,不管理正確與否,都。
5.教師的感人故事簡短的要主要內容
殷雪梅老師,在我家鄉引起巨大反響!
2005年4月7日,人民的好教師殷雪梅同志追悼大會在江蘇省金壇市舉行,10萬名金壇各界群眾揮淚送別以身擋車勇救學生的英雄教師殷雪梅。殷雪梅是金壇市城南小學二年級一班的班主任。3月31日中午,學校組織數百名學生排隊去影院觀看革命傳統教育影片。隊伍剛出校門,一輛小轎車飛馳而來,危急中,52歲的殷雪梅老師張開雙臂,奮力將走在馬路中間的6名學生推到路旁,她自己卻被轎車撞飛。金壇市人民醫院及本省和上海等地的醫療專家對殷雪梅進行了全力搶救,但她終因傷勢過重,于4月5日凌晨1時去世。
殷雪梅是一名十分優秀的好教師,參加工作近30年來,她愛崗敬業、愛生如子,深受學生和家長愛戴,先后多次獲得金壇市優秀教育工作者、先進教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她舍己救學生的消息傳出后,當地群眾和學生、家長紛紛到醫院探望,全國各地不少網友在網上發帖子表示慰問。在她去世后的兩天里,有近5萬人自發來到靈堂,以各種方式進行悼念。
6.教師的感人故事 (要短的)
好教師的故事 沒有一個教師不想成為好教師的,但是好教師的標準卻不盡相同,有幾個故事也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示。
有一個學生,在十多年后,當然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回憶自己中學時代的學習生涯時,最懷念的一位老師是曾經教訓過他的非常嚴厲的教師,就是因為他的一頓打罵把他打醒了,從此才努力學習的。 我不由想起以前教師的殺手锏,手中的教鞭,那是老師權力的象征。
現在的老師沒有了教鞭,也沒有了教師的權力。 我也不由想自己不能是個好老師,這倒不全是我沒有教鞭,而更因為是我自己就不是一個嚴厲的人。
另外一個故事:一個科學院院士,回憶自己中學時代的語文學習,應該說他的語文水平是非常不錯的,他說當時語文老師是個新出來的老師,普通話講得不知道是太標準或是太不標準的緣故,一句話也聽不懂,于是就自己看課外書,一節二節課看一本。 這個故事是講給我聽的,也是講給語文老師聽的。
我不知道那位新老師是不是一位好老師,如果我們以一般的標準來看他。但是我想他同時是最好的老師之一,因為她給了他選擇的自由。
血癌肝癌糖尿病病魔纏身 教書育人做學問鞠躬盡瘁 ——緬懷山東聊城大學商學院狄景山教授 狄景山教授病逝已經整整一個多月了。這一個多月來,狄老師的音容笑貌常常浮現在的我的眼前。
從1996年我上大學認識他以來,狄老師對我幫助很大。一直想寫點東西,思緒卻久久不能平靜,不知從何處下筆。
還是先簡單介紹一下狄老師的事跡吧。 狄老師一向工作兢兢業業,又銳意進取,勇于開拓創新。
1991年1月,年近不惑之年,正埋頭于事業的狄老師,突然有一天在課堂上昏迷過去。醫院檢查的結果令人震驚:血癌(白血病)。
上個世紀90年代初,白血病在中國大陸還是不治之癥。就是今天,白血病病人的康復率也是比較低的。
整整15年前,得了這種病,就等于判了死刑。而狄老師卻勇敢面對病魔,絲毫沒有想到放棄,用樂觀的精神跟病魔做斗爭。
經過多次痛苦的放、化療,狄老師艱難地挺了過來,并于次年上半年出院。9月份新學期一開始,就回到了三尺講臺,一如既往,不,比以往更勤奮、更敬業地忙于教書育人,搞科研。
用他自己的話說,死里逃生后,更應該通過努力的工作和科研來回報社會。而一般說來,經過放、化療,病人的身體極度虛弱,應該靜養。
白血病人有十年的危險期,也就是說十年內隨時可能復發。對于普通人來說的類似感冒這樣的小病,對處于危險期內的白血病患者來說,都可能是致命的。
而狄老師卻以一種仿佛去日無多的精神,爭分奪秒,只要身體條件許可,他就常常工作到深夜一兩點。 狄老師的主要成果基本上都是在戰勝白血病,重返工作崗位后取得的。
他取得的學術成果,對于一個高校教授來說,可能并不出眾。但是大家不要忘記,這是一個處于白血病危險期內的身體極度虛弱的人用生命換來的。
他生前擔任聊城大學商學院工商管理教研室主任,產業經濟學碩士生導師,同時兼任山東省市場經濟學會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為資源經濟學、管理學和農村經濟問題。
出版學術專著《現代經營學》。在《人文科學》、《企業研究》、《發展論壇》、《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等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30余篇。
近年來,主持和參與了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課題研究。他設計的《hsc管理模式》被企業應用,獲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榮獲“1999年度山東省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二等獎”。
多年來,他除在本校教學外,還應經常應邀到企業講學,進行企業診斷,幫助企業進行組織結構設計,企業形象設計,策劃企業的發展戰略。2001年被評為山東省企業培訓先進工作者。
他對股市也有很深的研究,對股市有獨到的見解,網上也能找到一些他寫的股評文章。 狄老師博學多才,在詩文詞賦、書法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
其創作的中篇小說《冤孽》、短篇小說《貓的悲喜劇》等,文筆優美,對國際國內的歷史和現實問題作了深度的探究和描述,以文學的形式深刻展現了歷史和現實。其書法作品多次被報刊采用,并被用于go-vern-ment部門的外事活動。
他喜歡攝影,我影集里面還有一張他送的照片,拍的是他描述家鄉的一副對聯,很好的把書法、攝影和文學三種藝術形式結合在一起。 我1996年認識狄老師的時候,他已經又被診斷出來患了糖尿病。
談到病情,他從來不回避,總是很樂觀地面對。第一次見面,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豁達的人生態度。
身患絕癥后,沒有一絲消極,反而以更飽滿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去,而且更加的樂于助人,更加的慷慨大方。我畢業后,每每給他打電話,聽到他的聲音,感受到他那豁達的人生觀,對我都是一種鼓勵。
(1):2001年,距離1991年發病正好十年,他已經平安度過了白血病人的危險期。我們都為此感到高興。
誰知道,他卻再次被送進醫院。原來十年前,在治療白血病時,由于輸血感染,他患上了丙型肝炎,已經發展成為肝硬化。
其實,白血病后重返工作崗位的狄老師,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是很清楚的。丙肝這么多年,肯定是有癥狀的。
可是這十年,他卻很少去醫院檢查。一心撲在工作上,唯恐耽誤工作。
他這樣的身體,一旦去醫院,醫生肯定會建議他休。
7.關于老師的感人事跡/簡短點的
用仁愛與豁達的胸懷包容每一位孩子從教三十多年來,她用慈母般的心胸去善待每一位學生。
當班主任時候,學生請病假,再忙她都會抽出時間去家里看望他(她);學生遇到困難,她都會千方百計去幫忙。學生吳雅紅,突然患了急性胃病,必須少吃多餐,她天天為她煮點心,一直堅持了一個學期,讓她能堅持學習,并且在當年的升學考試中考上了重點中學。
她心中始終牽掛著學生,即使自己做大手術還躺在病床上,聽到了許金發同學患了急性肝癌,學校師生為他捐款時,在出院的第二天,硬撐著還不能挺直的身體,瞞著家人,雇了一輛“港田”車,忍受著一路顛簸的痛苦,趕到金發同學家里看望他,給他送去了老師給他最后的疼愛。在參加鎮運動會前的訓練中,許燕討同學不慎腳扭傷了,下午放學,她天天載他去安海推拿,晚上住在她家,第二天再送他上學,堅持了半個多月,直到他的腳傷痊愈,并在鎮運動會中破了記錄,代表安海鎮參加市里的運動會,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績。
小啞女許亞萍同學,由于家庭經濟比較困難,家里人忽略了對她個人衛生的照顧,她的衣服既破舊又骯臟,很多同學都不愿意與她同桌,她送了幾套衣服給她,把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改變了她在同學面前的形象,在她的關照與教育下,班上的學生懂得關心她了,幫助她了,班級團結互助的風氣也得到發揚。三十多年來,她給家庭困難學生很多的幫助:在學校學生生病碰傷了,她送他們去診所看病,為他們貼上醫藥費:缺少學習用品,她送給他們;喜歡看書,送給他們課外書;家庭困難交不起學費,她悄悄地為他們補上……她總是默默地做著這一切,如母親般的無私關愛,默默奉獻。
“問題學生”是讓教師最頭疼的“問題”,教書三十幾年中,她從沒有讓手中的一位“問題學生”輟學或轉學。用愛去寬容他們的過錯,用真情去感動他們的人生。
許秀蓮同學,由于母親難產去世,再加上家庭的問題,給她幼小的心靈抹上了濃濃的陰影,小小年紀萌生幾次的自殺動機。知道了此事,她主動地請班主任把她交給自己,緊緊地跟蹤了她三年,與她談心,不斷地買書給她看,與她交談書中的故事,交談人生的快樂…….三年中,把她當女兒一樣的呵護,終于讓她走出了陰影,快樂地生活。
許輝農同學,是個讓教師接了都想馬上就退掉的學生。她努力地挖掘他身上的閃光點,讓他對自己也有了信心,改變了自己,最終成了一個成功的企業家。
對待“問題學生”,她總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以極大的耐心和愛心,給孩子留下改正錯誤的時間和空間,充分發揮家校聯系作用,經常去家訪,利用晚上打電話聊天的形式與家長溝通,了解學生的生活,給家長希望,也給孩子信心。她手中,收下了很多的“問題學生”,但經過她的教育,總能“脫胎換骨”,因此,老師們常笑著說“吳老師,我們班的某某同學看來又得來你這吃一帖靈丹妙藥了”,許奕祥、許傳芳、許奕志、小金龍、許鴻泰、郭林宏、許國鴻……當他們從她手中放飛時都能變成一個個全新的人,個個都是好孩子。
很多家長都愛把他們自己也教育不了孩子交給她,有的甚至把孩子送到她家,要求在學習上輔導他們,在生活上管教他們,她都盡量幫忙,但三十幾年來,我從不收家長的一分錢家教的補習費、一份小小的禮物。用善良與摯愛去善待每一位教師她是一位和藹可親的好教師,老師們喜歡她,接近她,與她交朋友,誰有困難或煩心事時,都愿意跟她聊一聊,說一說,她總是樂意傾聽并給予幫助或開導,在年輕教師心中,有時她更像是一位好母親。
她有一顆善良與仁愛之心,長期以來關愛著身邊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32633562的每一個人。學校的老教導退休前中風了,急需一大筆治療和康復的費用,他的家庭困難,無力支付,在校長的支持下,她頂風冒雨,奔走各校,為他募集醫藥費三萬多元,解除了他燃眉之急。
上學期沈英雪老師因病請假,她幫她尋醫找藥,晚上經常打電話關心她,鼓勵她要堅強起來,自動代課近一個月,不要學校一分錢補貼。只要老師遇到困難,她都竭盡全力給予幫助。
在與每屆學校領導相處中,她默默地當好一顆鋪路的小石子,團結合作,溝通上下左右,讓學校各項工作順利開展,難怪學校領導說“她是教師的粘合劑”。
8.誰有比較簡短的關于老師的故事
最感人的一句話
坐在散散淡淡的燈光里,和幾個朋友喝茶。不知是誰,聊起了自己曾經遭遇的最感人的一句話。
陳說,他小時候,家離學校很遠,每天很早起來,就趕著上學。有時候,睡過了頭,就經常遲到。班主任有個規定,凡是遲到的人都得站在教室外,一直要站到早自習結束為止。念四年級的時候,換了一個班主任,他認為自己應該給新來的班主任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
但偏偏那天下起了大雨,他趕到學校時,又遲到了。班主任說:“還是以前的老規矩,不過只站10分鐘。”他委屈地站在教室外。班主任說:“你怎么遲到了?”他便說了路被洪水淹沒的情況。班主任摸了摸他的頭,歉意地說:“快進教室吧,是老師錯怪你了。”從此后,這個堅持3年的罰站規定就取消了。
林接了陳的話題,說給自己留下記憶的也是一位老師。他很怕寫作文,老師一布置作業,他就擔心。有一次,老師布置了一篇《快樂的假日》的作文,但他無論如何也寫不出來。于是他找來了一本作文書,在上面抄了一篇。作文交上去后,老師沒有發現,結果給了一個很高的分。當老師在同學們面前朗讀這篇作文時,班中突然有個同學站起來說:“這篇作文是作文書上抄的。”老師呆在那里,而他也面紅耳赤。老師說:“對呀,林同學在作文上已經說明了,抄一篇作文,也是一種學習。”說完,老師意味深長地看著他。
聽了林的故事,大家都感嘆道:“這真是一位好老師。”
我也說了一個關于老師的故事。最后輪到蔣,蔣一直在抽煙。我對蔣說:“你說說看,你生命中哪句話最感人。”
蔣說:“既然大家都說老師,那我也說一個關于老師的。”3年前,有個同學突然告訴我,王老師患癌癥住院了,王老師在初中教過我。因為忙于工作,我一直沒有時間去看望他。深秋的一天,我接到同學的電話,說王老師讓我無論如何得去一趟。我不知道王老師為什么要我去,因為我和王老師之間的交往并不多。我到了醫院,說了自己的名字,王老師的眼睛因為癌細胞擴散已看不清人。他掙扎著握住我的手,用微弱的聲音說:“蔣,真對不住,老師當年錯怪你了。那只足球不是你拿的……”我就愣在那兒,無論如何也想不起來當年有這事。
王老師死后出殯,和一位同學聊起。同學說:“20年前,二班也有一個和你一樣名字的人。我聽完,恍然大悟。后來我設法找到那個人,他已是兩個孩子的父親,在一家碎石廠打工,聽了王老師臨終的話,漢子說:“王老師,怎么還記得當年的事,我都忘了呀!”說著說著,那漢子就哭了。
蔣說完,把那個煙蒂掐滅,說:“那天,我也哭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