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陳姓的簡短來源
陳姓的簡短來源如下:陳氏源于宛丘(今河南淮陽),望于固始(今河南固始縣)、盛于潁川(今河南長葛),南開閩漳,遍及全球。
在中國,陳姓是大姓,七千萬的人口位居第五位,其中潁川衍派約5000萬;在海外,五千萬的華人中,又有“陳林半天下”之稱。陳姓是全球華人、韓國人、越南人的姓氏,在廣東省、福建省、浙江省、海南省、江蘇省、香港、澳門以及臺灣、新加坡 馬來西亞都是第一大姓。
中國姓氏密度圖冊中,陳姓分布與閩海民系的分布范圍極一致,在浙南、福建以及廣東沿海皆極高密度,呈極深紅色,人口密度在7.8%以上,在珠三角、長三角呈次深紅色,人口密度在6.5%-7.8%之間,在北方游牧民族的地區極少分布。南方地區陳姓位居第一大姓,則在北方地區位居第七大姓,超過很多北方典型姓氏。
陳姓圖騰的產生,先從陳字說起。陳字的含義之一是陣列。
陳字在古代與陣字相通,故古代陳字意義之一為陣列,即旌旗之下,戰車、士兵列陣于國土待戰出征。史載:是黃帝發明了古代高輪車,高輪車成為黃帝部落的象征,故黃帝又稱軒轅氏。
2.陳姓的來源是什么簡短(20字)
來源:
據《通志·氏族略》記載:周武王滅商朝紂王以后,建立周朝以后,找到舜的后人“陳胡公媯滿”,封他在陳(今河南淮陽)這個地方,建立了“陳國”。胡公滿傳至十世孫媯完,陳國內亂,陳厲公的兒子媯完怕株連自己,出逃到齊國,以故國為氏,稱陳氏。
陳姓人是舜帝的后裔。在舜當天子之前,堯把他的兩個女兒人嫁給了舜,并讓他們居住在媯河邊。于是舜的后代便稱為媯姓。西周初年,周武王滅了商朝以后,他找到當時舜帝的后代媯滿,把大女兒嫁給他,封他在陳,建立了陳國,定都宛丘(今河南淮陽)。
他選賢任能,揚善罰惡,勵精圖治,使陳國強盛了許多年。媯滿死后,謚號為胡公,故又稱陳胡公、胡公滿。他的子孫便以國為姓,稱為陳氏,并尊陳胡公為陳姓的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431366237得姓始祖。
擴展資料:
陳姓名人
1、陳獨秀:中國近現代史上偉大的愛國者、偉大的革命家與改革家、偉大的民主主義者、偉大的啟蒙思想家。他是新文化運動的發起者,是20世紀中國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的倡導者;是五四運動的總司令,是五四運動的思想指導者;是馬克思主義的積極傳播者;是中國**最重要的創始人。
2、陳毅: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政治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國共內戰時期的重要將領,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一。
3、陳賡: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國家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優秀領導者,新中國國防科技、教育事業的奠基者之一。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陳
3.陳姓的由來(簡短)
陳姓最早出自媯姓或姚姓,舜帝的后裔。
舜,也稱虞舜,黃帝八世孫,生于姚地,以地取姓為姚。 據《通志?氏族略》記載:周武王滅紂以后,建立周朝以后,找到舜的后人陳胡公虞滿,封他在陳(今河南省淮陽縣)這個地方,建立了「陳國」。
舜帝的后裔虞滿子孫有以國為姓的,即成為陳姓的由來。以國為姓,受姓始祖胡公滿,陳姓主要得姓于周朝初年的陳胡公滿。
胡公滿是三皇五帝之一的虞舜姚姓的后代。胡公滿傳至10世孫陳完,陳國內亂,陳厲公的兒子陳完怕株連自己,出奔到齊國,以故國為氏,稱陳氏。
后改為田氏。到十代孫田和時,廢齊康公而自立為齊太公,并受到周王朝和諸侯列國的承認。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田代齊姜”。 公元前221年,齊王建時,齊國為秦所滅。
齊王建亡國后,子孫紛紛改姓避難,舜帝一系又經歷了一次大分化。田姓今在中華大姓中列第34位。
齊王建三子:升、桓、軫。升、桓改為王氏,其后代即漢代王莽一族。
軫奔楚為相,后遷入潁川(今河南長葛)。田軫復姓陳。
自秦漢以來,由田姓復姓歸宗的潁川陳氏一支,在中國歷史上十分顯赫,繁衍極盛,播遷極廣。
4.陳姓的來源,(簡短些)
陳姓為古帝舜的后裔的姓。周武王滅商后,追封先賢遺民,封舜的后裔與陳(地名,今河南淮陽),國號陳,其后子孫均以陳為姓。陳姓第12代孫陳完因避難逃到齊國,改姓田,齊國被秦國滅后,田軫逃到河南禹州、許昌一帶,恢復陳姓。此后,陳姓在中原發展成為名門望族。陳姓還有一支是少數民族改姓,也出自河南。
陳姓的大發展是在公元557年,陳霸先在江蘇南京稱帝,國號陳,此時,陳國封了許多陳姓王,使陳姓子孫遍及長江和朱江之間。唐朝初期,朝廷派陳政、陳元光父子經過幾年的戰爭鎮壓了福建南部的叛亂,局勢平定后,陳元光定居福建,成為南方陳姓最主要的一支。
南宋期間,因金兵南侵,中原姓氏大批遷入廣東。陳姓也由此遷入廣東,明末,陳姓又遷入臺灣。陳姓遷如越南的時間較久遠,宋代時人最多。至今,陳姓仍被列為越南十大姓之首。
5.陳姓的由來,能拜托簡短一些么
陳姓出自姚姓或媯姓,舜帝的后裔。舜,也稱虞舜,黃帝八世孫,生于姚地,
所以姓姚。
據《通志
?
氏族略》記載:周武王滅商朝紂王以后,建立周朝以后,找
到舜的三十四世后人媯滿,武王為籠絡天下。特封媯滿為諸侯,并把大女兒太姬嫁
給他,
封國于
—
陳
(今河南省淮陽縣)
,
謚號稱為胡公。
在這個地方,
建立了
「陳國」
舜帝的后裔滿的子孫有以國為姓的,即成為陳姓的由來。
6.陳姓的傳說故事簡短
陳姓
陳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五位的大姓,人口眾多。
尋根溯源
1、商朝末年,舜的第33代孫遏父(又稱閼父)投附了周國,擔任陶正一職,他制陶的技藝極為精湛,博得了周文王的歡心。周武王滅商建周朝后,追封先賢遺民時,把遏父的兒子媯滿封于陳(今河南開封以東,安徽亳州以北),國號陳,榮為侯爵,奉守著帝舜的宗祀,并將大女兒太姬嫁給他為妻。媯滿死后,謚號為陳胡公,所以又被稱為胡公滿。按照胙土命的慣例,他以國為氏,稱陳氏,為陳氏的開山始祖。
公元前672年媯滿的第12代孫陳完因避難逃到齊國,改姓田。后來他的10世孫田和建立了田氏齊國。戰國末年,齊被秦滅。齊王的長子升次子桓先后改姓王氏,三子田軫逃至潁川(今河南禹州、許昌一帶),恢復陳姓。從此陳氏一門在中原瓜瓞連綿,生生不息,發展成為名門望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