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論述生物工程500字
論述生物工程:
生物工程,是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興起的一門新興的綜合性應用學科,90年代誕生了基于系統論的生物工程,即系統生物工程的概念。所謂生物工程,一般認為是以生物學(特別是其中的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遺傳學、生物化學和細胞學)的理論和技術為基礎,結合化工、機械、電子計算機等現代工程技術,充分運用分子生物學的最新成就,地操縱遺傳物質,定向地改造生物或其功能,短期內創造出具有超 遠緣性狀的新物種,再通過合適的生物反應器對這類“工程菌”或“工程細胞株”進行大規模的培養,以生產大量有用代謝產物或發揮它們獨特生理功能一門新興技術。
2.如何論述生物技術的基本內容
生物技術是現代生物學發展及其與相關學科交差融和的產物,其核心是以DNA重組技術為中心的基因工程,還包括微生物工程、生化工程、細胞工程及生物制品等領域。
所謂生物技術(Biotechnology)是指“用活的生物體(或生物體的物質)來改進產品、改良植物和動物,或為特殊用途而培養微生物的技術”。生物工程則是生物技術的統稱,是指運用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遺傳學等原理與生化工程相結合,來改造或重新創造設計細胞的遺傳物質、培育出新品種,以工業規模利用現有生物體系,以生物化學過程來制造工業產品。簡言之,就是將活的生物體、生命體系或生命過程產業化的過程。生物工程包括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發酵工程、生物電子工程、生物反應器、滅菌技術以及新興的蛋白質工程等,其中,基因工程是現代生物工程的核心。基因工程(或稱遺傳工程、基因重組技術)就是將不同生物的基因在體外剪切組合,并和載體(質粒、噬菌體、病毒)的DNA連接,然后轉入微生物或細胞內,進行克隆,并使轉入的基因在細胞或微生物內表達,產生所需要的蛋白質。
3.求一篇生物工程方面的論文3000字左右,選修課要交
20世紀70年代以來,生物科學的新進展,新成就如雨后春筍,層出不窮。
從總體上看,當代生物科學主要朝著微觀和宏觀兩個方面發展:在微觀方面,生物學已經從細胞水平進入到分子水平去探索生命的本質;在宏觀方面,生態學的發展正在為解決全球性的資源和環境等問題發揮著重要作用。下面僅通過生物工程和生態學方面的幾個實例來說明。
生物工程方面 生物工程(也叫生物技術)是生物科學與工程技術有機結合而興起的一門綜合性的科學技術。也就是說,它是以生物科學為基礎,運用先進的科學原理和工程技術手段來加工或改造生物材料,如DNA、蛋白質、染色體、細胞等,從而生產出人類所需要的生物或生物制品。
生物工程在近些年來迅猛發展,碩果累累。 生物工程在醫藥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
例如,長期以來,預防乙型肝炎的疫苗是從乙肝病毒攜帶者的血液中提取和研制的,這樣的疫苗生產周期長,產量低,價格昂貴。現在,采用生物工程的方法,將乙肝病毒中的有關基因分離出來,引人細菌的細胞中,再采用發酵的方法,或者引人哺乳動物的細胞中,再采用細胞培養的方法,就能讓細菌或哺乳動物的細胞生產出大量的疫苗。
我國研制的生物工程乙肝疫苗已經在1992年投放市場,在預防乙型肝炎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除乙肝疫苗以外,還有抑制病毒在細胞內增殖的干擾素等多種生物工程藥物已經問世。
我們知道,人類的許多疾病都與基因有關。在基因水平上對人類的疾病進行診斷和治療,是科學家們正在探求的另一個重大課題。
為了弄清人類約10萬個基因的結構和功能,美國從1988年開始實施“人類基因組計劃”,目前這項研究已經成為國際間合作的一項重大科研課題。 生物工程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前景更為誘人,1988年,我國科學家人工合成了抗黃瓜花葉病毒的基因,并且將這種基因導人煙草等作物的細胞中,得到了抵抗病毒能力很強的作物新系,1989年,我國科學家成功地將人的生長激素基因導人鯉魚的受精卵中,培育成轉基因鯉魚。
與非轉基因鯉魚相比,轉基因鯉魚的生長速度明顯加快,1993年,我國研制的兩系法雜交水稻開始大面積試種,與原來普遍種植的三系法雜交水稻相比,平均每公頃增產15%,1995年,我國科學家將某種細菌的抗蟲基因導人棉花,培育出了抗棉鈴蟲效果明顯的棉花新品種。 生物工程在開發能源和環境保護等方面同樣有著廣泛的應用。
我們知道,煤炭、石油等能源終將枯竭,目前全世界已經面臨著能源危機。使用煤炭、石油等能源,還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
因此,科學家們正在努力探索開發新的能源,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用生物工程開發生物能源。美國科學家在1978年成功地培育出能直接生產能源物質的植物新品種——“石油草”,這種植物的莖稈被割開后,就會流出白色乳狀的液體,經提煉就得到石油。
在利用細菌治理石油污染方面,由于石油中的不同組成成分往往需要用不同的細菌來分解,科學家就將不同細菌的基因分離出來,集中到一種細菌內,從而得到了“超級菌”。這種“超級菌”分解石油的速度比普通細菌快得多,凈化石油污染的能力得到明顯的提高。
生態學方面 生態學是研究生物與其生存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科學。20世紀60年代以來,人類社會面臨的人**炸、環境污染、資源匱乏、能源短缺和糧食危機等問題日益突出。
要解決這些問題,都離不開生態學。因此,生態學的研究受到高度重視,并且取得了顯著的進展。
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的基本原理,已經成為人類謀求與大自然和諧共處、實現社會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基礎;運用生態學原理,我國推行生態農業的建設,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涌現了一批生態村、生態農場和生態林場,為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積累了經驗。例如,安徽省穎上縣小張莊,從前是個窮地方,生態環境惡劣,旱澇災害頻繁,農業結構單一,糧食產量很低。
70年代中期,小張莊開始進行生態農業的建設,整治土地,興修水利,大力營造防護林,使當地生態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小張莊在大力發展種植業和林業的同時,還利用當地的飼草資源和魚塘,大力發展養殖業。
養殖業為農田提供了大量的有機肥,從而改良了土壤。這個村還利用人畜糞便生產沼氣,發展沼氣能源。
沼氣池的渣液用來喂養魚,塘泥肥田,從而建立起了良性循環的農業生態系統。 上面舉例說明了20世紀70年代以來生物科學的新進展。
當然,生物科學的新進展遠不止這些。除了在生物工程和生態學領域以外,生物科學在其他許多領域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進展,向人們展示出美好的前景。
例如,腦科學的研究已經深入到分子水平,這不僅對腦病的防治和智力的開發有重要意義,而且將為研究生物計算機提供理論基礎。光合作用和生物固氮的研究,細胞生物學的研究,等等,也都獲得一系列的成就,在21世紀將會有更大的發展。
由于生物科學的迅猛發展和它對人類社會所產生的巨大影響,許多科學家都認為,生物科學將是21世紀領先的學科之一。
4.生物工程的論文
[生物工程]果酒釀造用果汁成分的優化
目 錄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緒論 1
1.1 果酒的概述 1
1.1.1 果酒的生產方法及其特點 1
1.2 果酒釀造的工藝流程 2
1.2.1 發酵前的處理 2
1.2.2 發酵 3
1.2.3 成品調配 4
1.2.4 過濾、殺菌、裝瓶 4
1.3 楊梅果酒 4
1.3.1 楊梅果酒生產工藝流程 5
1.3.1 楊梅果酒的發展 5
1.4 荔枝果酒 5
1.4.1 荔枝果酒生產工藝流程 6
1.5 影響果酒發酵質量因素及其控制措施 6
1.5.1 生物因素 6
1.5.2 物理因素 7
1.5.3 化學因素 8
1.6 我國酒業的現狀及發展對策 10
1.7 本課題的立題背景及研究內容 10
1.7.1 立題背景 10
1.7.2 實驗內容及方案擬訂 11
第二章 實驗材料與方法 13
2.1 實驗材料與儀器 13
2.1.1 所用設備與儀器 13
2.1.2 實驗試劑與藥品 13
2.1.3 實驗材料 14
2.1.4 菌種的培養 14
2.2 實驗方法 16
2.2.1 實驗大體流程 16
2.2.2用單因素酸配制發酵液 16
2.2.3 所提供的兩種果酒酵母的選擇 17
2.2.4 最優參數含量的選擇 17
2.2.5 果汁發酵釀制果酒 18
第三章 結果與討論 20
3.1 所提供的兩種果酒酵母的選擇 20
3.2 發酵液最優參數的選擇 20
3.2.1 混合酸比例的選擇 20
3.2.2 糖度的最優選擇 24
3.2.3 SO2含量的最優選擇 25
3.2.4 接種量的最優選擇 26
3.3 果汁發酵釀制果酒 27
3.3.1 楊梅汁的發酵 28
3.3.2 荔枝汁的發酵 29
3.4 所釀得的產品的質量 30
3.4.1 感官指標 30
3.4.2 理化指標 30
3.4.3 微生物指標 30
3.5 討論 30
3.5.1 SO2的用量 30
3.5.2 溫度的影響 31
3.5.3 接種量的影響 31
3.5.4 酸度的影響 31
3.5.5 糖度的影響 31
3.5.6 釀制果酒應注意的問題 32
第四章 結論與展望 33
4.1 結論 33
4.2 展望 33
參考文獻 35
致 謝 36
5.生物工程應該寫些什么論文
1、在中小學課外科技活動,對生物學科的某一專題是某一現象進行探索研究,把研究過程中樞觀察紀錄的資料,加工整理,綜合分析,去會有共,并指出自己的觀點。把上述的工作用文字系統全面的表達出來,這就是生物科學小論文。
2、學生論文的特點 課題應具體,題目不應過大。因為基礎知識薄弱,研究深度淺。生物科技小論文是學生進行生物科技活動的總結,這對擴大學生知識領域、培養能力、發展創造力,都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完成生物小論文課題的方法
小論文課題確定后,怎樣去完成研究課題呢?下面分別作些介紹。
(一) 考察法 即調查某一區域內的某些生物種類組成、數目和分布的規性等。如某的去昆蟲種類及數目變化;環境寶物種的各種動物吹氣候變化的調變,等等。
這種研究犯法化錢少,不需要復雜的儀器和設備一般的中小學都可進行。但指導教師事前應適當撲導,讓學生與縣長掌握一定的動物分類知識,并且事先訂好固定的考察計劃。
(二) 觀察法:就是對某種動植物的個體進行仔細的觀察,以了解掌握其生活習性和生長發育的規定性。佩觀察的對象必須要有一定的數目,因為只對一個個體進行觀察,其必然性的因素太大,回引響研究的結論。觀察的同時,應隨時注意收集實物資料,使證據更完全,效果更好。
(三) 實驗法 在人物改變某個環境因素條件下(如營養、溫度、光照等),觀察在某一特定環境下,環境對生物產生的引響,找出其中的規定性的研究方法。注意點:1:要有對照組 2:研究的對象要有一定的數目。
例:"營養對青蛙蝌蚪發育的影響"。
實驗時,分天然水和坦然誰加少是農家肥,兩族作對照。試驗過程中,除了營養條件不同外,其他條件如蝌蚪的來源、大小、水溫、光照等都要盡權,一免其他因素影響了實驗。 以上三種方法在實驗研究中常有的,以那一中為止,以課題內容、性質而定。但不要用那種方法,都要引導學生進行仔細的觀察,特別是在變化過程,要做好計數和測量,記錄下來,然后用統計學得出正確的結論
6.我想找一篇 生物工程的論文
[生物工程]果酒釀造用果汁成分的優化
目 錄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緒論 1
1.1 果酒的概述 1
1.1.1 果酒的生產方法及其特點 1
1.2 果酒釀造的工藝流程 2
1.2.1 發酵前的處理 2
1.2.2 發酵 3
1.2.3 成品調配 4
1.2.4 過濾、殺菌、裝瓶 4
1.3 楊梅果酒 4
1.3.1 楊梅果酒生產工藝流程 5
1.3.1 楊梅果酒的發展 5
1.4 荔枝果酒 5
1.4.1 荔枝果酒生產工藝流程 6
1.5 影響果酒發酵質量因素及其控制措施 6
1.5.1 生物因素 6
1.5.2 物理因素 7
1.5.3 化學因素 8
1.6 我國酒業的現狀及發展對策 10
1.7 本課題的立題背景及研究內容 10
1.7.1 立題背景 10
1.7.2 實驗內容及方案擬訂 11
第二章 實驗材料與方法 13
2.1 實驗材料與儀器 13
2.1.1 所用設備與儀器 13
2.1.2 實驗試劑與藥品 13
2.1.3 實驗材料 14
2.1.4 菌種的培養 14
2.2 實驗方法 16
2.2.1 實驗大體流程 16
2.2.2用單因素酸配制發酵液 16
2.2.3 所提供的兩種果酒酵母的選擇 17
2.2.4 最優參數含量的選擇 17
2.2.5 果汁發酵釀制果酒 18
第三章 結果與討論 20
3.1 所提供的兩種果酒酵母的選擇 20
3.2 發酵液最優參數的選擇 20
3.2.1 混合酸比例的選擇 20
3.2.2 糖度的最優選擇 24
3.2.3 SO2含量的最優選擇 25
3.2.4 接種量的最優選擇 26
3.3 果汁發酵釀制果酒 27
3.3.1 楊梅汁的發酵 28
3.3.2 荔枝汁的發酵 29
3.4 所釀得的產品的質量 30
3.4.1 感官指標 30
3.4.2 理化指標 30
3.4.3 微生物指標 30
3.5 討論 30
3.5.1 SO2的用量 30
3.5.2 溫度的影響 31
3.5.3 接種量的影響 31
3.5.4 酸度的影響 31
3.5.5 糖度的影響 31
3.5.6 釀制果酒應注意的問題 32
第四章 結論與展望 33
4.1 結論 33
4.2 展望 33
參考文獻 35
致 謝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