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團結的名人事例
1、鄧稼先、錢學森等科學家及廣大科技工作者團結奮進,使“兩彈一星”成為上世紀中華民族最輝煌的偉業之一。
2、孔融四歲的時候,常常和哥哥一塊吃梨。每次孔融總是拿一個最小的梨子。
有一次,爸爸看見了,問道:“你為什么總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說:“我是弟弟,年齡最小,應該吃小的,大的還是讓給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禮讓、相互幫助、團結友愛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驚喜,從此,孔融讓梨的故事也就流傳千載,成為團結友愛的典范。 3、維勒和李比希都是19世紀德國杰出化學家。
他們兩人的性格迥異,李比希激烈,爽朗,風風火,像一團烈火;維勒平和、沉穩 、文文靜靜,像一盆冷水。但兩個感情很好,親密無間。
他們密切配合,致力于科學研究。 共同對無機化學、有機化學作出了貢獻,同是有機化學的創始者。
李比希在自傳中寫道:“我的最好運氣,就是有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多年來我和這位朋友真誠合作,毫無隔閡……手攜手地向前,這一位行動時,那一位已經準備好。”
由于兩人的真誠合作,因此,才創造出科學研究上的輝煌。 4、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誼與合作是人類的典范 。
從1842年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會晤起,40年里,他們在領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偉大斗爭中,團結作戰,患難與共, 建立了真摯的友誼。兩人合作,共同創立的馬克思主義學說。
5、萊特兄弟的故事萊特兄弟,美國發明家。1903年他們共同合作成功地完成首次飛行試驗后,兄弟兩人名揚全球。
2.團結的短小故事
團就友愛的十個小故事1、孔融讓梨 孔融(153—208年),魯國人(今山東曲阜),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學創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
據史書記載,孔融幼時不但非常聰明,而且還是一個注重兄弟之禮、互助友愛的典型。孔融四歲的時候,常常和哥哥一塊吃梨。
每次,孔融總是拿一個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見了,問道:“你為什么總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說:“我是弟弟,年齡最小,應該吃小的,大的還是讓給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禮讓、相互幫助、團結友愛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驚喜。
從此,孔融讓梨的故事也就流傳千載,成為團結友愛的典范。 2、螞蟻的壯舉 突如其來的水包圍了一小塊陸地,那一小塊陸地有許多的螞蟻,是螞蟻的家園。
螞蟻們對水是很敏感的,因為它們不會水。天要是要下大雨了,它們總是能夠預先知道,于是就能看到它們浩浩蕩蕩搬家的場面。
但是這一次它們無法預先知道,因為這一次是人禍,那個人挖開了溝渠,要澆灌他的菜園子。天災可以預知,但是對于人禍螞蟻們就無法預知了。
螞蟻們爬出了洞穴,一陣慌亂,螞蟻們秩序了,它們聚攏,聚攏,聚攏成了一個大大的螞蟻團,這時,水漫了上去,螞蟻團就漂在了水面,而且在微風的吹動下,螞蟻團滾動,在水面上向前滾動。沒有一只螞蟻松手,那螞蟻團好像向前漂得很輕靈。
終于,他們抵達了陸地,它們分散開來,它們一定又一次開始重建家園。 那人看得呆了。
他在想,假如有螞蟻不想在最外邊想在里邊安全著,還會有那緊密的螞蟻團嗎?假如有更多的螞蟻這樣想,還會有螞蟻團嗎?他的腦海閃現了一個詞:團結。這是他因為目睹螞蟻的壯舉而創造的一個詞!他想:這是一個多么好的詞啊! 他把螞蟻的壯舉講給他的子孫,臨了總要說一句:“團結啊!” 他的子孫把螞蟻的壯舉講給他們的子孫,臨了總要說:“這就是團結啊!” 后來螞蟻的故事傳丟了,一代叮囑一代:“團結啊! 3、十兄弟 一個有不少于十個兄弟的家庭,也不曉得是為了女人還是家產的事,鬧得是兄弟不和,外人見笑。
年邁的母親看著兒子們像一盤散沙,心急如焚,趕緊把兒子們召集起來開會。會上,母親拿出一大把筷子,先是分給每個兒子每人一根筷子,讓他們折,結果,個個都輕易折斷了;然后,母親拿出十根捆綁在一起的筷子,再讓他們逐個折,這下誰也沒折斷。
大家也用不著母親說了,心里恍然大悟,明白了只有團結一起,才不受他人欺負。這會開得精短簡約,但收效巨大。
從此,兄弟一笑抿恩仇。4、葫蘆兄弟的故事 傳說葫蘆山里關著蝎子精和蛇精。
一只穿山甲不小心打穿了山洞,兩個妖精逃了出來,從此百姓遭難。穿山甲急忙去告訴一個老漢,只有種出七色葫蘆,才能消滅這兩個妖精。
老漢種出了紅、橙、黃、綠、青、藍、紫七個大葫蘆,卻被妖精從如意鏡中窺見。它們摧毀不了這七個葫蘆,就把老漢和穿山甲抓去。
七個葫蘆成熟了,相繼落地變成七個男孩,穿著七種顏色的服裝。他們為了消滅妖精,救出老漢和穿山甲,一個接一個去與妖精搏斗。
紅娃是大力士,但有勇無謀,落入蜘蛛網被擒。橙娃是千里眼和順風耳,卻被妖精的六棱鏡射瞎了眼睛。
黃娃是硬鐵頭,由于寡不敵眾,被妖精用磁石吸住。綠娃有水性,被妖精用罌粟花醉倒。
青娃會火功,又被妖鏡的寒光變成冰人。藍娃有隱身術,想去偷妖精的如意寶鏡,反被他們吸進自己的寶葫蘆,也被他們活捉。
妖精把七兄弟送進煉丹爐,想煉成七心丹。這時,他們聯合起來,發揮各人的法術,沖出煉丹爐,終于打敗妖精,并把他們收進寶葫蘆里。
故事啟示: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團結就是力量,可以戰勝一切的困難。5、偷油的老鼠 - 三只老鼠同去一個很深的油缸偷油喝,夠不到油喝的它們想了一個辦法,就是一只老鼠咬著另一只老鼠的尾巴,吊下缸底去喝油,大家輪流喝,有福同享。
第一只老鼠最先吊下去喝油,它想:“油就這么多,大家輪流喝一點兒也不過癮,今天算我運氣好,干脆自己跳下去喝個飽。”夾在中間的老鼠想:“下面的油沒多少,萬一讓第一只老鼠喝光了,那我怎么辦?我看還是把它放了,自己跳下去喝個痛快!”第三只老鼠也暗自嘀咕:“油那么少,等它們兩個吃飽喝足,哪里還有我的份兒?倒不如趁這個時候把它們放了,自己跳到缸底飽喝一頓。”
于是,第二只老鼠狠心地放開第一只老鼠的尾巴,第三只老鼠也迅速放開第三只老鼠的尾巴,它們爭先恐后地跳到缸里去了。最后,三只老鼠都淹死在油缸里。
故事啟示:團隊成員之間只有真誠合作,才能順利實現團隊目標。6、兩驢吃草 兩頭驢,被一根繩拴住了,它們的兩邊各有一堆草。
它們反向走各去吃自己這邊的草,可是繩子不夠長,兩頭驢吃不到各自方向的那堆草。經過思考,它們共同協作先吃一邊的草再吃另一堆草。
它們能看到共同的利益而進行協作,如果它們互不相讓只看到自己眼前的利益,將誰也吃不到草。7、將相和 秋戰國時期,趙國優秀將領廉頗以英勇善戰聞名立下無數戰功,地位很高。
藺相如當時是一位趙王身邊宦官的門客,被推薦完成送和氏璧換取秦國十五做城的任務。當時。
3.關于團結名人簡短的小故事
不是名人,也有催人淚下的故事。
《湯姆叔叔的小屋》:主要寫的是奴隸時代下,黑人受白人奴役的血淚史和抗爭史,其中有一節寫年輕的母親伊麗莎在逃亡中抱著三歲的兒子在開始融化的冰河上跳越過河,尤其令人感動不已,還有像安琪兒一樣善良美麗的少女伊娃為了世界上的種種悲哀而香消玉殞······
《黑色棉花田》:小說主要講了《獨立宣言》下解放后的黑人,仍然過著沒有民主、自由、平等······的生活。它通過以孩童的角度敘述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來揭露宣言的虛偽、可笑。
《茶花女》、《這里的黎明靜悄悄》、《牛虻》、《肖申克的救贖》、《短臂山》、《簡愛》、《呼嘯山莊》、《胭脂扣》、《悲慘世界》·····
4.關于團結的故事(要簡短的)
某王國,傳說中的王國,擁有巨大的財富,成千上萬的人民在這片和平的土地上幸福地生活著,王國因為和平存在了很多年,沒有任何戰爭,人們逐漸忘卻了自我保護,只知道和平、快樂地生活著。
終于,人們缺少防范意識引來了魔族的入侵。魔族控制了野外的動物,使它們成為怪物,向MU王國發起進攻,人民因為長時間沒有經歷戰爭,所以根本不是怪物的對手,只有退回城鎮,只有在這里才是安全的,魔鬼的怪物是不敢進入城鎮的。
為了保衛家園,全體人民團結在了一起,人們開始鍛煉自己,王國開始訓練自己的軍隊,無數的勇士誕生了,英勇的反擊戰開始了,人們為了保衛自己的家園而團結在了一起。
強大的敵人節節深入,人們終于明白敵人是有備而來的,在人們幸福和平的生活的時候敵人早就已經開始蠢蠢欲動了。雖然眼前的敵人十分強大,但是,只要大家團結在一起,就有希望,就有奇跡,所有的人都堅信這一點。
人們的團結終于沒有使MU王國遭到毀滅,在最后的關頭堅持了下來,守住了幾座重要的城池,等待自己的勇士成長起來之后再把入侵者開出自己的家園。
在勇者大陸和仙蹤林,王國的勇士開始了自己艱難的歷練,他們不斷的與敵人抗爭和周旋,在不斷的斗爭中使自己逐漸成長起來,他們始終把抗擊侵略者,保衛自己的家園作為與敵人做斗爭的動力,在此過程中,勇士們發現單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團結的力量是強大的,只有大家團結在一起,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勇氣和力量。
王國的智者時刻告誡人民要團結,這是他們最厲害的武器,為了把敵人趕出自己的家園,為了讓人民能過上平安、幸福的生活,所有的人都團結在了一起,現在,驅逐入侵者的時機到來了,無數的勇士發誓保衛自己的國家,保衛自己的人民。
有了團結以后,人民和勇士有了力量的源泉,在勇者大陸的劍士和魔法師,以及仙蹤林的弓箭手迅速成為了勇士的領袖,他們成為了最強的勇士,在抗擊外來入侵的斗爭中成為了主力軍,他們之間相互團結,人們也相信他們,支持他們。
敵人的力量開始減弱,也許是害怕了人們團結一致造成的強大力量源泉,他們開始逐步撤退,人民的勇士趁勝追擊,把入侵者趕出了自己的家園。一場可歌可泣的的保衛家園,抗擊侵略的戰爭終于結束了,人民團結一致,共同抗敵,最終正義戰勝了邪惡,人民取得了勝利!
長短可以自己縮一下
5.關于團結的著名事例
1、鄧稼先、錢學森等科學家及廣大科技工作者團結奮進,使“兩彈一星”成為上世紀中華民族最輝煌的偉業之一。
2、老一代中國女排隊員們團結拼搏,上世紀八十年代榮獲奧運會、世錦賽、世界杯賽“五連冠”。郎平、孫晉芳、張蓉芳、梁艷、楊錫蘭等已成為當時中國體育的標志性人物。
3、汶川大地震發生后,廣大解放軍、武警官兵與醫療救護人員及無數志愿者團結一心,全力戰斗在搶險救災第一線,有的還獻出了寶貴生命。而抗震小英雄陳浩的事跡更令國人感動。他們用實際行動證明:在大災大難面前,中華民族是偉大的民族、團結的民族、永遠不可戰勝的民族。
4.唐玄宗時,郭子儀和李光弼曾同是朔方節度使安思順的屬下部將。兩人之間有矛盾,平時互不講話。后來安祿山叛亂,郭子儀升任朔方節度使,統兵抵御。李光弼就成了郭子儀的部將。皇帝命令郭子儀率部出征,李光弼擔心郭子儀會利用手中權力尋機報復。李光弼硬著頭皮對郭子儀說:“我過去得罪您,是我的不是,今后不管處置我,我無怨言,只希望高抬貴手放過我妻兒 ……”沒等李光弼說完,郭子儀緊緊抱住李光弼,滿眼流淚地說:“國家危急,百姓遭殃,正需要我們同心協力,眼下正需要你這樣人才,此時,怎能計較個人恩怨?”從此,郭李同心,將帥協力,在平息安史叛亂中,戰功卓越顯著。
5.維勒和李比希都是19世紀德國杰出化學家。他們兩人的性格迥異,李比希激烈,爽朗,風風火,像一團烈火;維勒平和、沉穩 、文文靜靜,像一盆冷水。但兩個感情很好,親密無間。他們密切配合,致力于科學研究。共同對無機化學、有機化學作出了貢獻,同是有機化學的創始者。李比希在自傳中寫道:“我的最好運氣,就是有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多年來我和這位朋友真誠合作,毫無隔閡……手攜手地向前,這一位行動時,那一位已經準備好。”由于兩人的真誠合作,因此,才創造出科學研究上的輝煌。
6.名人團結的故事
1、最經典的莫過于劉關張三兄弟
從桃源結義到關羽過五關斬六將到古城釋嫌到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親率幾十萬大軍攻打東吳。雖然最后失敗了,但這種團結的兄弟精神永遠被后人懷念。
2、還有就是廉頗和藺相如的故事,我想大家都知道了吧。
廉頗最后被藺相如所啟發感動,兩人成了好朋友
3、還有就是**
他無論是在戰爭時期,還是在建設時期,都在積極的協調高層領導之間的關系,尤其是老毛和其他領導人的關系。并且他的這一能力用到外交上幫助中國建立了廣泛的友誼
參考資料:字多一點的我實在找不到
7.關于團結的名人故事(3個以上,每個故事50字左右)
1、孔融四歲的時候,常常和哥哥一塊吃梨。每次,孔融總是拿一個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見了,問道:“你為什么總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說:“我是弟弟,年齡最小,應該吃小的,大的還是讓給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禮讓、相互幫助、團結友愛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驚喜。從此,孔融讓梨的故事也就流傳千載,成為團結友愛的典范。
2、馬克思與恩格斯這兩位革命巨人之間的友誼,是世界上的任何友誼都沒法比的。馬克思對恩格斯的才能十分敬佩,說自己總是踏著恩格斯的腳印走。而恩格斯總是認為馬克思的才能要超過自己,在他們的共同事業中,馬克思是第一提琴手而自己是第二提琴手。《資本論》這部經典著作的寫作及出版,就是他們偉大友誼的結晶。
3、吐谷渾阿豺有疾,召母弟慕利廷曰:「汝取一箭折之。」慕利廷折之。「汝取十九支箭折之。」慕利廷不能折。阿豺曰:「汝曹知乎?單者易折,眾者難摧。戮力一心,然后社稷可固。」阿豺有子二十人,終生同心協力。
附上翻譯:從前,吐谷渾國的國王阿豺有20個兒子。他這20個兒子個個都很有本領,難分上下。可是他們自恃本領高強,都不把別人放在眼里,認為只有自己最有才能。平時20個兒子常常明爭暗斗,見面就互相譏諷,在背后也總愛說對方的壞話。
阿豺見到兒子們這種互不相容的情況,很是擔心,他明白敵人很容易利用這種不睦的局面來各個擊破,那樣一來國家的安危就懸于一線了。阿豺常常利用各種機會和場合來苦口婆心地教導兒子們停止互相攻擊、傾軋,要相互團結友愛。可是兒子們對父親的話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表面上裝作遵從教誨,實際上并沒放在心上,還是依然我行我素。
阿豺的年紀一天天老了,他明白自己在位的日子不會很久了。可是自己死后,兒子們怎么辦呢?再沒有人能教誨他們、調解他們之間的矛盾了,那國家不是要四分五裂了嗎?究竟用什么辦法才能讓他們懂得要團結起來呢?阿豺越來越憂心忡忡。
有一天,久病在床的阿豺預感到死神就要降臨了,他也終于有了主意。他把兒子們召集到病榻跟前,吩咐他們說:“你們每個人都放一支箭在地上。”兒子們不知何故,但還是照辦了。阿豺又叫過自己的弟弟慕利延說:“你隨便拾一支箭折斷它。”慕利延順手撿起身邊的一支箭,稍一用力,箭就斷了。阿豺又說:“現在你把剩下的19支箭全都拾起來,把它們捆在一起,再試著折斷。”慕利延抓住箭捆,使出了吃奶的力氣,咬牙彎腰,脖子上青筋直冒,折騰得滿頭大汗,始終也沒能將箭捆折斷。
阿豺緩緩地轉向兒子們,語重心長地開口說道:“你們也都看得很明白了,一支箭,輕輕一折就斷了,可是合在一起的時候,就怎么也折不斷。你們兄弟也是如此,如果互相斗氣,單獨行動,很容易遭到失敗,只有20個人聯合起來,齊心協力,才會產生無比巨大的力量,可以戰勝一切,保障國家的安全。這就是團結的力量啊!”
兒子們終于領悟了父親的良苦用心,想起自己以往的行為,都悔恨地流著淚說:“父親,我們明白了,您就放心吧!”
阿豺見兒子們真的懂了,欣慰地點了下頭,閉上眼睛安然去世了。
折箭的道理告訴我們:團結就是力量,只有團結起來,才會產生巨大的力量和智慧,去克服一切困難。
8.關于團結的名人事例
1.唐玄宗時,郭子儀和李光弼曾同是朔方節度使安思順的屬下部將。兩人之間有矛盾,平時互不講話。后來安祿山叛亂,郭子儀升任朔方節度使,統兵抵御。李光弼就成了郭子儀的部將。皇帝命令郭子儀率部出征,李光弼擔心郭子儀會利用手中權力尋機報復。李光弼硬著頭皮對郭子儀說:“我過去得罪您,是我的不是,今后不管處置我,我無怨言,只希望高抬貴手放過我妻兒 ……”沒等李光弼說完,郭子儀緊緊抱住李光弼,滿眼流淚地說:“國家危急,百姓遭殃,正需要我們同心協力,眼下正需要你這樣人才,此時,怎能計較個人恩怨?”從此,郭李同心,將帥協力,在平息安史叛亂中,戰功卓越顯著。
2.維勒和李比希都是19世紀德國杰出化學家。他們兩人的性格迥異,李比希激烈,爽朗,風風火,像一團烈火;維勒平和、沉穩 、文文靜靜,像一盆冷水。但兩個感情很好,親密無間。他們密切配合,致力于科學研究。共同對無機化學、有機化學作出了貢獻,同是有機化學的創始者。李比希在自傳中寫道:“我的最好運氣,就是有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多年來我和這位朋友真誠合作,毫無隔閡……手攜手地向前,這一位行動時,那一位已經準備好。”由于兩人的真誠合作,因此,才創造出科學研究上的輝煌。
9.有什么關于團結的名人事例
國旗上的五星象征全國人民大團結
國旗的設計者曾聯松,首先考慮以五角星象征偉大的中國**,進而以四顆 小星象征人民,他又以五星所形成的橢圓形表達我國地理特征;星呈黃色,表現了民族特征 。紅色象征革命。每顆小星各有一個尖角正對大星的中心點,表達人民對黨的向心之意。五 星于旗面的左上方,似閃閃辰星映照大地。1949年8月中旬,曾聯松將國旗設計稿寄出。9月 25日,**拿著五工產:“這個圖案表現我們革命人民大團結。”9月27日,全國政協第 一屆全體會議正式通過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為紅地五星旗,象征中國革命人民大團 結。
將相和〓戰國時候,趙國藺相如完璧歸趙有功,拜為上卿,位在大將廉頗很不服氣,揚 言要侮辱藺相如。相如總是躲避廉頗。相如的門客認為他害怕廉頗將軍。相如說:“秦王我 都不怕,難道還怕廉頗?秦國之所以不派兵來攻打趙國,就因為趙國有我與廉頗將軍在。我 所以那樣對待廉頗將軍,是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啊!”廉頗聽到這番話后,很是慚愧,親自 上相如門前請罪,兩個結成了刎項之交。
天鵝、梭魚和大蝦〓有一次,天鵝、梭魚和大蝦,它們在一起承擔運送一車行李。它們 三個一起套上大車,拼命地拉。
它們用盡了力氣,但是大車還是留在原地,絲毫不動。對它們來說,行李根本不重,可 是天鵝一個勁兒要飛上云霄,大蝦使勁往后退,梭魚一心要向水里鉆,——它們當中究竟誰 對誰不對,這用不到我們來評說,不過這輛車直到現在還留在原地。
筷子的教誨〓從前有戶人家,三個孩子喜歡扯皮打架,很不和睦,父親為此十分犯愁。 后來,他想了個法子,把三個孩子叫到身邊,讓他們把筷子折斷了。父親又拿一把筷子,捆 好,讓孩子們折。孩子們費盡了力氣,誰也沒能將這筷子折斷。父親看著孩子們意味深長地 說:“團結才有力量啊!”
水滴和大海的啟示〓佛經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佛祖釋迦牟尼問他的弟子:“一滴水 怎樣才能不干呢?”弟子們苦思冥想,眾說紛紜,但始終答不出來。釋迦牟尼說:“把它放 到江、河、海洋里去。”是啊,一滴水風一吹便干,只有投入大海才能永不干涸。可見團結 就是力量。
還有:/wenda/thread?tid=6ccf29a4e3478d39
10.有沒有有關團結的短小事例
團結協作 畫《兩驢吃草》畫的是兩頭驢,被一根繩拴住了,它們的兩邊各有一堆草。
它們反向走各去吃自己這邊的草,可是繩子不夠長,兩頭驢吃不到各自方向的那堆草。經過思考,它們共同協作先吃一邊的草再吃另一堆草。
它們能看到共同的利益而進行協作,如果它們互不相讓只看到自己眼前的利益,將誰也吃不到草。 秋戰國時期,趙國優秀將領廉頗以英勇善戰聞名立下無數戰功,地位很高。
藺相如當時是一位趙王身邊宦官的門客,被推薦完成送和氏璧換取秦國十五做城的任務。當時秦國強大,大家都知道送去和氏璧也得不到秦國的城池,不送又怕得罪秦國,藺相如肩負國家利益和榮辱,冒生命危險以聰明才智和膽識完壁歸趙,得到趙王賞識和封賞。
不久秦趙兩國國君在滇池相會,藺相如又立大功為、找國挽回面子。趙王封他為上卿,官位在廉頗之上。
廉頗對藺相如不滿,覺得自己在沙場上為趙國拼命,攻下無數城池立下汗馬功勞,藺相如動動嘴皮字就比自己功勞還大,很不服氣。藺相如得知廉頗對自己有意見處處忍讓,別人說他是怕廉頗,他卻說:“秦王我都不怕,難道能怕廉將軍?現在秦國不敢入侵,因為趙國有得力將相,一旦我們不和,就會削弱趙國力量,秦國趁機入侵怎么辦?我不論功爭權,為的是國家大局,將相的共同利益!”此話傳到廉頗耳里,廉頗也是身明大義之人,主動負荊請罪。
將相和的佳話流傳至今。如果兩人爭權奪利,只顧自己利益,國家都有可能因此滅亡,更別提兩人自己的利益了,所以說團結協作使他們將相都吃到了“草”。
我很小的時候就聽過山羊過河的寓言。寫的是兩只小羊在一座只能走一人的獨木橋中間相遇,它們互不相讓最后一同掉進河里。
本來只要有一只羊肯協作,兩只羊都可以過河的。可是它們只看到自己眼前的利益,沒有團結協作的精神,最后只能是沒“草”吃,眼睜睜的“餓”死。
結協作不只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更是一種道德品質。它體現了人們的智慧,是社會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在社會生活中,人與人之間就像有一根無形的線把人們都串起來。如果沒有團結協作的精神,可能會什么事都做不成。
學生要和老師協作,工人要和管理人員協作…… 總而言之,在一個人曲折漫長的生命之路上,少不了遇到坎坷,這時就需要和別人團結協作才能渡過難關吃到你眼前的“青草”。 一個和尚挑水喝, 二個和尚抬水喝, 三個和尚沒水喝。
一只螞蟻來搬米,搬來搬去搬不起, 兩只螞蟻來搬米,身體晃來又晃去, 三只螞蟻來搬米,輕輕抬著進洞里。 兩首童謠,敘述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
“三個和尚”之所以“沒水喝”,是因為不負責任,互相推諉;“三只螞蟻來搬米”之所以能“輕輕抬著進洞里”,是團結合作的結果。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關于團結的名人故事簡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