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好的測評量表應該具備哪些條件
常用測評量表
人格測試量表
EPQ人格測試(成人)
卡特爾16項個性因素測試(16PF)
氣質測試
性向測試
明尼蘇達(MMPI)多相人格測試
心境投射測驗
二、智力測試量表
韋氏智力測驗(兒童)
畫人智力測驗
瑞文智力測驗
韋氏智力測驗(成人)
幼兒智力測驗
比內-西蒙智力測驗
三、心理健康量表
90癥狀清單(SCL--90)
抑郁狀態量表
康奈爾醫學指數(CPI)
焦慮自評量表
簡明精神病量表
社會功能缺陷評定量表
四、心理狀態測量量表
成人人際關系量表
成人心理壓力量表
社會適應能力量表
心理適應性量表
社會支持問卷
心理年齡量表
生活事件量表
防御方式問卷
情商(EQ)測試
五、學生心理專用量表
提高學習能力因素診斷測驗
小學生心理健康綜合測量量表
學習障礙的鑒別
中學生心理健康綜合測量
中學生學習態度與態度測驗
六、人力資源管理量表
職業能力傾向測試
社會適應能力診斷量表
心理發展狀態測驗
行動潛力測驗
個人風格測評問卷
員工健康狀況測評
員工素質測評
工作環境測評量表
職業滿意度量表
人力資源管理能力測評
成功商數測試
霍蘭德職業興趣量表
婚戀測試量表
婚姻質量測試
2.怎樣測試出自己詞匯量到底知道多少
用什么方法可以測出自己的英語詞匯量?英語詞匯的測量方式有很多,不過來得最快的還是詞匯軟件,現在推薦兩款軟件給你。
第一款叫做扇貝單詞。使用這款軟件測試詞匯量,你需要做的事情如下:首先,下載軟件并用微信登錄或者注冊新賬號,建議微信登錄,這樣快捷方便。
其次,打開軟件,這時候頁面上會顯示學習新詞匯,點擊進入,你需要把當天的詞匯量看完才可以進行測試。第三,測試詞匯量。
看完一天的詞匯之后完成打卡,退到主頁,這時會有一個測試詞匯量的地方,點擊進去就可以進行測試了。第二款軟件叫做百詞斬,具體測試方式和扇貝有點不一樣,你只需要點擊進去就能看到測試的標志,點擊測試即可。
3.員工素質測評的測評量化形式
一次量化與二次量化中的“一”與“二”可作兩種解釋。
首先,當“一”與“二”做序數詞解釋時,一次量化是指對素質測評的對象進行直接的定量刻畫。例如,違紀次數、出勤頻數、身高、體重、產品數量等等。
一次量化的對象一般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1333361303133具有明顯的數量關系,量化后的數據直接提示了素質測評對象的實際特征,具有實質意義,因而也可稱之為實質量化。二次量化即對素質測評的對象進行間接的定量刻畫,即先定性描述后再定量刻畫的量化形式。
例如,對工人降低生產成本的行為,先依據“成本意識”測評標準,用“強烈”“一般”和“淡漠”三個詞進行定性描述,然后再用“3”表示“強烈”,“2”表示“一般”,“1”表示“淡漠”。這樣,對工人的“成本意識”測評就實現了量化。
這種量化就是所說的二次量化。其次,當“一”和“二”作基數詞解釋時,一次量化是指素質測評的量化過程可以一次性完成。
素質測評的最后結果可以由原始的測評數據直接綜合與轉換。例如,面試評分中的量化往往是一次量化,面試的結果直接由主試的評分相加平均得到。
二次量化則不然,它是指整個素質測評量化過程要分兩次計量才能完成。例如,模糊數學中的綜合評判法,在模糊數學綜合評判中,欲對某個素質進行評判,它不是將該素質直接評判為優、良、中或差,而是先將該素質分解為一組分素質,賦予每個分素質一定的權重,完成第一次量化,即縱向量化;然后對各個分素質進行評判打分,完成第二次量化,即橫向量化,例如,“5” “4” “3” “2” “1”分別賦予“很好”“較好”“一般”“較差”“很差”。
類別量化與模糊量化都可以看做是二次量化(第一次解釋的二次量化)。所謂類別量化就是把素質測評對象劃分到事先確定的幾個類別中去,然后給每個類別賦予不同的數字。
例如,把職員劃分為管理型、技術型與非技術型三種,然后給“管理型”賦予數字“3”,給“技術型”賦予數字“2”,給“非技術型”賦予數字“1”。這種素質測評類別量化的特點是,每個測評對象于且僅屬于一個類別,不能同時屬于兩個以上的類別。
量化在這里是一種符號性的形式量化,“分數”在這里只起符號作用,無大小之分。模糊量化則要求把素質測評對象同時劃分到事先確定的每個類別中去,根據該對象的隸屬程度分別賦值。
例如,可以把管理者的風格劃分為“民主型”“專制型”“中介型”,每一種都可以擬定一些具體標準。一個管理者的所有行為,可能有些符合“民主型”,有些符合“專制型”與“中介型”三者的程度,分別打分,例如給“民主型”賦值0.6,其他兩種類型各賦0.2.這種素質測評模糊量化的特點是,每個測評對象是那些分類界限無法明確,或測評者認識模糊和無法把握的素質特征。
類別量化的測評對象則是那些界限明確且測評者能完全把握的素質特征。 在同一類別中,常常需要對其中的諸素質測評對象進行深層次的量化,這就是順序量化、等距量化與比例量化,他們也都可以看做是二次量化。
順序量化一般是先依據某一素質特征或標準,將所有的素質測評對象兩兩比較排成序列,然后給每個測評對象一一賦予相應順序數值。例如,按生產優質品數量,把全車間工人的生產效果順序賦予“1”(第一名)、“2”(第二名)……就是一種順序量化。
等距量化則比順序量化更進一步,它不但要求素質測評對象的排列有強弱、大小、先后鄧順序的關系,而且要求任何兩個素質測評對象間的差異相等,然后在此基礎上才給每個測評對象一一賦值。例如,對公司的主要領導干部的能力實行量化測評,從第1個開始依照間隔一個難度等級賦值,排列第一位的賦值“1”,與第一位相差一個難度等級的人賦值“2”,與第1位相差2個難度等級的人賦值“3”,以此類推。
等距離化可以使素質測評對象進行差距大小的比較。 在素質測評的量化過程中,常會遇到對于不同類別(或者說不同質)的對象如何綜合的問題。
類別量化僅起到了給測評對象“數值”分類的作用,并沒有解決其量化的綜合問題,因此,類別量化之后常常需要再作當量量化。所謂當量量化,就是先選擇某一中介變量,把諸種不同類別或不同質的素質測評對象進行統一性的轉化,對他們進行類似同類同質的量化。
例如,對個項測評指標的縱向加權,實際上就可以看著是一種當量量化。當量量化實際上也是近似的等值技術。
當量量化常常是一種主觀量化形式,其作用是使不同類別不同質的素質測評對象量化,能夠相互比較和進行數值綜合。品德測評、知識測評和能力測評的內容和方法。
1、品德測評:FRC品德測評法;問卷法。投射技術測評法(其特點a.目的具有隱蔽性b.內容的非結構性與開放性c.反應的自由性)2、知識測評:依次為:知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價。
3、能力測評:一般能力、特殊能力、創造力、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