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溺水后自救技能,簡略一些
溺水后自救方法
一、不會游泳者的自救
(1)落水后不要心慌意亂,一定要保持頭腦清醒。
(2)冷靜地采取頭頂向后,口向上方,將口鼻露出水面,此時就能進行呼吸。
(3)呼吸要淺,吸氣宜深,盡可能使身體浮于水面,以等待他人搶救。
(4)切記:千萬不能將手上舉或拼命掙扎,因為這樣反而容易使人下沉。
二、會游泳者的自救
(1)一般是因小腿腓腸肌痙攣而致溺水,應心平靜氣,及時呼人援救。
(2)自己將身體抱成一團,浮上水面。
(3)深吸一口氣,把臉浸入水中,將痙攣(抽筋)下肢的拇指用力向前上方拉,使拇指蹺起來,持續用力,直到劇痛消失,抽筋自然也就停止。
(4)一次發作之后,同一部位可以再次抽筋,所以對疼痛處要充分按摩和慢慢向岸上游去,上岸后最好再按摩和熱敷患處。
(5)如果手腕肌肉抽筋,自己可將手指上下屈伸,并采取仰面位,以兩足游泳。
三、互救
(1)救護者應鎮靜,盡可能脫去衣褲,尤其要脫去鞋靴,迅速游到溺水者附近。
(2)對筋疲力盡的溺水者,救護者可從頭部接近。
(3)對神志清醒的溺水者,救護者應從背后接近,用一只手從背后抱住溺水者的頭頸,另一只手抓住溺水者的手臂游向岸邊。
(4)如救護者游泳技術不熟練,則最好攜帶救生圈、木板或用小船進行救護,或投下繩索、
竹竿等,使溺水者握住再拖帶上岸。
(5)救援時要注意,防止被溺水者緊抱纏身而雙雙發生危險。如被抱住,不要相互拖拉,應放手自沉,使溺水者手松開,再進行救護。
2.關于的知識自救自護
如何應對意想不到的災難?遇險時如何自救?有關專家總結了以下不同險情的正確自救方法。
地震發生時:應先躲避后逃生,等搖晃停止后再出門。躲避時不要站在房間中央,應及時尋找有支撐物的地方躲避。
撤離時應走樓梯,不要乘電梯。 車輛著火時:車輛著火要及時報警,隨后要充分利用隨車滅火器材積極自救,沒有滅火器材或者滅火器材數量不夠的,可以用衣服、棉被等物撲火。
地鐵故障時:要注意聽地鐵人工廣播,并聽從工作人員統一指揮和引導,沿著規定方向疏散。最好用濕的衣服、毛巾、口罩等織物蒙鼻,逆風而行,不要深呼吸。
乘船落水時:應迅速穿上救生衣,發出求救信號。除非別無他法,否則不要棄船。
一旦棄船,應迎著風向,雙臂交疊在胸前,壓住救生衣,雙手捂住口鼻跳水。 高樓失火時:逃生勿入電梯,利用樓梯救急。
身居樓層較高時,可用房間內的床單、窗簾等織物撕成能負重的布條連成繩索,系在窗戶或陽臺的構件上向無火層逃離。當所有通道被切斷時,最佳的避難場所是衛生間。
食物中毒時:應馬上向急救中心120呼救,隨后用手指、筷子等刺激舌根部催吐,大量飲用溫開水或稀鹽水,減少毒素的吸收。 被劫持時:最重要的是盡量保持鎮定,不要做無謂抗爭。
同時,要盡量觀察劫持者的特征,為獲救或日后案件偵破贏得線索。 發生燙傷時:做好現場急救和早期適當處理可使傷勢不再繼續加重,預防感染和防止休克。
遇到燙傷情況發生: 1、應沉著鎮靜,使受傷者脫離火源。 2、衣服著火時,立即脫去著火衣服或就地打滾撲滅火焰,切勿奔跑,以免風助火勢,加重傷情; 3、可用被褥、毯子等覆蓋滅火。
4、高溫水或油燙傷時,應立即將被燙部位浸入冷水中或冷水及冰水沖洗,以減少熱力繼續留在皮膚上起作用。 5、嚴重燙傷時,創面不要涂藥,用消毒敷料或干凈被單等簡單包扎,防止進一步損傷和污染。
6、在寒冷季節要注意身體的保暖,盡快送醫院。 小面積的輕度燙傷: 1、早期未形成水泡時,有紅熱剌痛者,可擦用菜油、豆油、清涼油和藍油烴等或用消毒的凡士林紗布敷蓋,也可用醬油濕敷,可起到消腫、止痛作用。
2、已形成水泡者,先用0.1%新潔爾滅溶液或75%酒精涂拭周圍皮膚,創面用生理鹽水或肥皂水沖洗干凈,在無菌條件下,將泡內液體抽出,創面用三磺軟膏、四環素軟膏、燙傷膏或消毒凡士林紗布加壓包扎。 二度燙傷:處理應注意預防感染,并給止痛片減輕疼痛。
大面積燙傷:必須立即送醫院急救。 游泳自救的方法 1.腿部抽筋 若在淺水區發生抽筋時,可馬上站立并用力伸蹬,或用手把足拇指往上掰,并按摩小腿可緩解。
如在深水區,可采取仰泳姿勢,把抽筋的腿伸直不動,待稍有緩解時,用手和另一條腿游向岸邊,再按上述方法處理即可。 2.嗆水 嗆水時不要慌張,調整好呼吸動作即可。
如發生在深水區而覺得身體十分疲勞不能繼續游時,可以呼叫旁人幫助上岸休息。 3.腹痛 是腹部受驚所致。
入水前應充分做好準備工作,如用手按摩腹臍部數分鐘,用少量水擦胸、腹部及全身、以適應水溫。如在水中發生腹痛,應立即上岸并注意保暖。
可以帶一瓶藿香正氣水,飲后腹痛會漸漸消失。 4.頭暈 游得時間過長或恰好腹中空空,可能會頭暈、惡心,這是疲勞缺氧所致。
要注意保暖,按摩肌肉,喝些糖水或吃些水果等,很快可恢復。 危急病人自救互救方法 顱腦損傷的急救: 現場急救首先要止血包扎。
如已引起鼻、耳、眼等五官出血,切勿用棉球等填塞法止血,否則會使血液積聚在頭顱內引起顱內高壓和感染。應讓其流出,可用清潔布不停地將流出的血液擦去。
出現血腫,應該用冷毛巾敷在腫塊上促進消散。對昏迷者應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
心絞痛的急救: 病人應坐下或臥床休息,如在室外,應原地蹲下休息。立即口服硝酸甘油或消心痛。
一時無急救藥時,可針刺或指掐內關節,也有止頭痛、安靜、活血作用。 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救: 應絕對臥床休息,避光,防止不良刺激。
有條件時應及時吸氧。給予硝酸甘油片含服。
進食流汁或半流汁,保證必需的熱量并保持大便通暢。需在醫生的指導下才可搬運病人。
中風的急救: 醫學上稱中風為腦血管意外。家屬或現場人不可隨意推動和翻動病人。
減少光、聲的刺激。病人取平臥位,不宜加墊枕頭,需脫開病人衣服,用紗布包住病人舌頭拉出,并及時消除其口腔內黏液、分泌物和嘔吐物,使呼吸道通暢。
把冰塊或冷毛巾安置于病人前額,以利止血和降低顱內壓。搬運病人時需保持水平位。
兒童自護自救的十種方法 兒童如何應付突發事件和威脅呢?下述十種方法可供參考。 一、注意獲取感覺 在緊要關頭,應該相信直覺。
家長不僅要告誡孩子留神從接觸的人或事中獲取不安的感覺,還要注意傾聽,鼓勵孩子講出他感覺不安的人和事。 二、學會識別誘惑 平時,家長應告訴孩子,對于陌生人問路或請求協助尋找丟失的寵物之類的事應保持警惕,這是犯罪分子誘拐兒童的兩種普遍策略。
如:有的罪犯裝作認識你,叫出你的名字(其實他可能是看到了繡在孩子衣服上的名字或跟蹤你時聽到有人這么稱呼過);有的罪犯自稱是消防人員;編造你家房子著火的緊急情況,等等。家。
3.關于“安全自救意識”的短小文章
提到消防,同學們自然會想到令人毛骨悚然的火災二字。是的,火,帶給人們光明,賦予人們溫暖。但是火也吞噬了無數生命,留下了累累傷痕。我們不會忘記,2003年11月24日凌晨,俄羅斯莫斯科人民友誼大學學生宿舍發生火災,近200名學生受傷,41名學生死亡,其中,中國留學生受傷46人,死亡11人。這場大火用血淋淋的數字和慘痛的代價,給我們敲響了安全防范的警鐘,警醒我們火災是威脅日常學習、生活安全的重要因素。身處人員密集的校園的我們,應在腦海中長期鳴響“119”警鈴,提高防火意識和技能。希望大家能做到“三懂”、“三會”。“三懂”即懂得火災的危險性,增強消防意識;懂得火災形成的原理,不玩火;懂得火災預防,積極開展消防宣傳。“三會”即學會火災報警方法,學會使用滅火器撲救小火,學會火災自護自救的方法。要時刻牢記消防安全,學習消防知識,消除火災隱患,防微杜漸,防范未然。
與消防安全同等重要的是我們校園安全。校園安全與我們每個師生密切相關。它關系到我們學生能否健康成長,能否順利完成學業;它關系到我們老師能否在一個寧靜、安全的環境中教書育人,為國家培養和造就各種人才。因此,校園安全是我們做好學校各項工作的基礎和前提,也是學校教育的首要任務之一。
據了解,我國每年大約有1.6萬名中小學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有40多人,也就是說每天將有一個班的學生在"消失"。校園安全涉及到青少年生活和學習方面的安全隱患有20種之多,其中包括交通事故、食物中毒、火災火險、溺水、體育運動損傷等等,這些都時刻在威脅著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有專家指出,通過安全教育,提高我們中小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80%的意外傷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而導致悲劇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的青少年欠缺安全防衛知識,自我保護能力差,因此對少年兒童進行安全教育的形勢相當緊迫。
我想每一個人都不能也不應該忘記安全與生命是緊緊聯系在一起的。關注安全就是關注生命,關注安全就是關注我們自己!
安全是師生幸福生活的保證,安全是學校健康發展的前提;安全不僅關系師生本人、關系學校、關系家庭,安全同時也關系到我們整個社會、整個國家和整個民族。
為了進一步做好我校的安全教育工作,現提出以下幾點要求,希望全校師生都能認真做好。
第一、我們全校師生都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識,充分認識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若發現有安全隱患,要及時向學校匯報,防患于未然。
第二、要注意心理安全。同學之間要互相體諒和互相理解,多看看別人的長處,尊重同學的不同個性;同時自己也要以平和的心態來處理自己面對的困難。
第三、體育課、實驗課一定要聽從老師的要求,嚴格按照要求來做,不得擅自行動。如有身體不適要提前老師,便于老師另作安排。上體育課和課外活動前要充分做好準備活動,運動時不要劇烈碰撞,以免撞傷或摔傷。
第四、課間活動要注意安全,課間游戲不在教學樓內玩,上下樓梯往右走,避免同學之間的磕磕碰碰。
第五、要注意食品衛生安全。不要到無牌小店去購買食品。
第六、要注意教室的安全。放學離校要關好門窗,關閉所有電源。
第七、要注意交通安全。上下學一定要嚴格遵守交通規則。
第八、學會自我保護,在校外不受外界和陌生人的誘惑,不到游戲機房和網吧活動,不到施工場地玩耍;一人在家,拒絕與陌生人搭話、給陌生人開門。
我們要創建"平安校園",保校園寧靜,讓孩子平安。希望全校師生都能把安全作為學習、工作和生活的第一準則,都能學習和掌握一些必要的安全知識,了解一些在緊急狀態下的急救、自救方法,衷心的希望我們的每一位學生都能在健康的環境下茁壯成長。
同學們,我們熱愛生活,我們在校園中演繹活力,憧憬明天;我們珍愛生命,我們在生活中處處留意,拒絕傷害。讓安全的意識常駐我們心間,讓生命的絢爛閃耀我們四周!
4.請問有什么自護自救技能
如何應對意想不到的災難?遇險時如何自救?有關專家總結了以下不同險情的正確自救方法。
地震發生時:應先躲避后逃生,等搖晃停止后再出門。躲避時不要站在房間中央,應及時尋找有支撐物的地方躲避。
撤離時應走樓梯,不要乘電梯。 車輛著火時:車輛著火要及時報警,隨后要充分利用隨車滅火器材積極自救,沒有滅火器材或者滅火器材數量不夠的,可以用衣服、棉被等物撲火。
地鐵故障時:要注意聽地鐵人工廣播,并聽從工作人員統一指揮和引導,沿著規定方向疏散。最好用濕的衣服、毛巾、口罩等織物蒙鼻,逆風而行,不要深呼吸。
乘船落水時:應迅速穿上救生衣,發出求救信號。除非別無他法,否則不要棄船。
一旦棄船,應迎著風向,雙臂交疊在胸前,壓住救生衣,雙手捂住口鼻跳水。 高樓失火時:逃生勿入電梯,利用樓梯救急。
身居樓層較高時,可用房間內的床單、窗簾等織物撕成能負重的布條連成繩索,系在窗戶或陽臺的構件上向無火層逃離。當所有通道被切斷時,最佳的避難場所是衛生間。
食物中毒時:應馬上向急救中心120呼救,隨后用手指、筷子等刺激舌根部催吐,大量飲用溫開水或稀鹽水,減少毒素的吸收。 被劫持時:最重要的是盡量保持鎮定,不要做無謂抗爭。
同時,要盡量觀察劫持者的特征,為獲救或日后案件偵破贏得線索。 發生燙傷時:做好現場急救和早期適當處理可使傷勢不再繼續加重,預防感染和防止休克。
遇到燙傷情況發生: 1、應沉著鎮靜,使受傷者脫離火源。 2、衣服著火時,立即脫去著火衣服或就地打滾撲滅火焰,切勿奔跑,以免風助火勢,加重傷情; 3、可用被褥、毯子等覆蓋滅火。
4、高溫水或油燙傷時,應立即將被燙部位浸入冷水中或冷水及冰水沖洗,以減少熱力繼續留在皮膚上起作用。 5、嚴重燙傷時,創面不要涂藥,用消毒敷料或干凈被單等簡單包扎,防止進一步損傷和污染。
6、在寒冷季節要注意身體的保暖,盡快送醫院。 小面積的輕度燙傷: 1、早期未形成水泡時,有紅熱剌痛者,可擦用菜油、豆油、清涼油和藍油烴等或用消毒的凡士林紗布敷蓋,也可用醬油濕敷,可起到消腫、止痛作用。
2、已形成水泡者,先用0.1%新潔爾滅溶液或75%酒精涂拭周圍皮膚,創面用生理鹽水或肥皂水沖洗干凈,在無菌條件下,將泡內液體抽出,創面用三磺軟膏、四環素軟膏、燙傷膏或消毒凡士林紗布加壓包扎。 二度燙傷:處理應注意預防感染,并給止痛片減輕疼痛。
大面積燙傷:必須立即送醫院急救。 游泳自救的方法 1.腿部抽筋 若在淺水區發生抽筋時,可馬上站立并用力伸蹬,或用手把足拇指往上掰,并按摩小腿可緩解。
如在深水區,可采取仰泳姿勢,把抽筋的腿伸直不動,待稍有緩解時,用手和另一條腿游向岸邊,再按上述方法處理即可。 2.嗆水 嗆水時不要慌張,調整好呼吸動作即可。
如發生在深水區而覺得身體十分疲勞不能繼續游時,可以呼叫旁人幫助上岸休息。 3.腹痛 是腹部受驚所致。
入水前應充分做好準備工作,如用手按摩腹臍部數分鐘,用少量水擦胸、腹部及全身、以適應水溫。如在水中發生腹痛,應立即上岸并注意保暖。
可以帶一瓶藿香正氣水,飲后腹痛會漸漸消失。 4.頭暈 游得時間過長或恰好腹中空空,可能會頭暈、惡心,這是疲勞缺氧所致。
要注意保暖,按摩肌肉,喝些糖水或吃些水果等,很快可恢復。 危急病人自救互救方法 顱腦損傷的急救: 現場急救首先要止血包扎。
如已引起鼻、耳、眼等五官出血,切勿用棉球等填塞法止血,否則會使血液積聚在頭顱內引起顱內高壓和感染。應讓其流出,可用清潔布不停地將流出的血液擦去。
出現血腫,應該用冷毛巾敷在腫塊上促進消散。對昏迷者應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
心絞痛的急救: 病人應坐下或臥床休息,如在室外,應原地蹲下休息。立即口服硝酸甘油或消心痛。
一時無急救藥時,可針刺或指掐內關節,也有止頭痛、安靜、活血作用。 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救: 應絕對臥床休息,避光,防止不良刺激。
有條件時應及時吸氧。給予硝酸甘油片含服。
進食流汁或半流汁,保證必需的熱量并保持大便通暢。需在醫生的指導下才可搬運病人。
中風的急救: 醫學上稱中風為腦血管意外。家屬或現場人不可隨意推動和翻動病人。
減少光、聲的刺激。病人取平臥位,不宜加墊枕頭,需脫開病人衣服,用紗布包住病人舌頭拉出,并及時消除其口腔內黏液、分泌物和嘔吐物,使呼吸道通暢。
把冰塊或冷毛巾安置于病人前額,以利止血和降低顱內壓。搬運病人時需保持水平位。
兒童自護自救的十種方法 兒童如何應付突發事件和威脅呢?下述十種方法可供參考。 一、注意獲取感覺 在緊要關頭,應該相信直覺。
家長不僅要告誡孩子留神從接觸的人或事中獲取不安的感覺,還要注意傾聽,鼓勵孩子講出他感覺不安的人和事。 二、學會識別誘惑 平時,家長應告訴孩子,對于陌生人問路或請求協助尋找丟失的寵物之類的事應保持警惕,這是犯罪分子誘拐兒童的兩種普遍策略。
如:有的罪犯裝作認識你,叫出你的名字(其實他可能是看到了繡在孩子衣服上的名字或跟蹤你時聽到有人這么稱呼過);有的罪犯自稱是消防人員;編造你家房子著火的緊急情況,等等。
5.關于自救的故事要短的
兩個自救的故事地震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因為恐懼而失去理智,那樣的話,不僅僅會浪費體力,還會使生存下來的幾率大大減少。
所以,當我們真的遇到了地震,或其他自然災害時,一定不要驚慌,而要十分冷靜地面對,爭取自救。在汶川5?12地震時,有這么一個小女孩:她才三、四歲,路還走不穩,話還說不太利索,卻因為地震被壓在了廢墟之下,那里看不到外面,一片漆黑。
可是,這個小女孩堅強的活了下來,并在地震發生后60多個小時后獲救。她叫思雨,人們都稱她為“廢墟下的百靈鳥”。
地震時,她為了讓自己和小伙伴們時刻保持著清醒,雖然石塊壓住了,還一直在唱歌。這不單單給了她們自己希望,也使救援隊的叔叔聽見了她的聲音,終于在黃金救援72小時結束之前,把她們給救了出來。
5?12的時候,還有一個自救的故事。這是關于一個學校的,兩點多時,學校剛剛上課。
忽然,大地開始了顫抖,玻璃什么的都碎掉了。所有老師幾乎在第一時間里發覺這是一場地震,立馬組織起了有秩序的撤離。
就在教學樓因為撐不住劇烈的震動而倒塌時,所有的師生都撤到了操場上,竟無一人傷亡!事后,這個學校的校長說,這都歸功于他們學校每個月組織的逃生演習,學生和老師們都已經把逃生的路線和次序背的十分清楚,這一次,就像來了一次實地考驗。他還說,經過這次地震,他更加清楚的知道了逃生演習的重要性,準備在以后更多的教學生們一些自救的知識。
這兩個自救的故事告訴我們,當遇到危險時,我們要將心情平靜,并要讓自己擁有獲救的希望,千萬不能失去信心。當然,我們也要多多少少知道些自救的方法,幫助自己度過危險。
6.有哪些自救的小故事,短一點的
9歲的曉佳爸爸是搞建筑的大老板,爸爸非常忙,曉佳要見一次爸爸很不容易。
一天下午,曉佳的媽媽去"每家瑪"買衣服,曉佳自已在家寫作業,不一會兒住在三樓的曉佳家門響了,有人在調門,曉家在屋子喊了一聲:"誰呀"?外邊人說:"我是你爸爸單位的,你爸爸讓我來接你",曉佳一聽說是爸爸單位的人馬上把門打開,一位陌生的面孔對曉佳說:"你爸爸讓我來車接你去明珠城吃飯去"。曉佳放下手里的筆就跟這位陌生的叔叔走了,在樓群的深處,一臺沒有照的車停在一個胡同里,曉佳被叫上車后立即被兩個人捺住硬是放在了車上的一個大袋子里。
此時,聰明的曉佳知道自已被綁架了,哭鬧已沒有用,曉佳感覺車走了很長時間,路很不好走,車停下時已是天黑了。曉佳被帶到一個好似農民的家里,這里好象是一個山溝,周圍只有幾戶人家。
曉佳的爸爸、媽媽心都碎了,報警后還是沒有一點線索。警員和他們守在家里的電話旁,三天過去了,就在笫四天早上,這個陌生的小屋里突然來了一個又高又大個頭的人,氣勢洶洶地指著坐在小板橙上吃方便面的曉佳說:"我再折騰你那個王八獨子爸爸幾天,讓他死都死不起,他不是有錢嗎,不給我一百萬,我就要了你的狗命"。
曉佳知道,爸爸是怎么也找不到這里來的,有幾次出去上側所,曉佳發現這里是一個大山溝,山上有道,還有?煤的人,他決定逃出去。 看守小佳的是一個40多歲的人,滿臉胡須,整天不說一句話,一天,曉佳突然問胡須:"叔叔,你家住在哪兒?你有兒子嗎?"一句話問的大胡子極度不安,原來胡子也有美滿家庭,自從他參加了黑社會團伙家就散了,一次他學習非常好的11歲兒子出來找他時被車撞死了。
一天曉佳對大胡子說:"叔叔讓我回家吧,你們大人之間的事我不懂,也不關我的事,你行行好吧,我以后認你當我的干爸爸"一名話把大胡子說的開懷大笑。打這以后的一周時間里,曉佳努力地與大胡子多溝通,給他講故事,嘮一些有趣的事兒,贏得了大胡子的好感,慢慢放松了對曉佳的看管。
曉佳心里好象有了底兒,他在想如果那個大個子綁匪要與爸爸通電話自己要爭取和爸爸說上幾句子話,要用暗語,告訴爸爸:“去找大山叔叔借錢,為了我他能賣煤,能拿三萬”。 一天早晨在大胡子出去取面包時的10分鐘時間里,沒有把曉佳綁在橙子上,曉佳順利地逃了出來。
在大山里小佳沒有方向,不知向哪走,情急之下曉佳突然想起有一次媽媽給他講在二戰時期一個飛行員跳傘落在森林里迷了路順著小溪流水方向走獲救的故事,曉佳大膽地向山里走,終于在不遠處發現了一個小溪,他沿山泉流水而下,傍晚時正害怕的曉佳在前方發現一個農場,曉佳獲救。 ――生存點評: 這個例子是很典型的智慧求生成功案例,不僅體現了年僅9歲的小佳充滿智慧,用智求生存,也體現了家庭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媽媽的一個小溪的故事使孩子走出困境求得生存。
孩子的成功之處還在于被綁架后始終保持冷靜和警覺,堅定求生的信念和做好逃生的準備,以美好的具體期待減少身心痛苦。小佳主動與綁匪溝通,用孩子的單純感動了綁匪,使其放松警惕,正是這種溝通為自已贏得了存活的時機與空間。
此外,小佳還盡可能進食,維護良好身體狀態,這都是成功之處。 后來警察叔叔問小數佳為什么想起了用暗語報警,那段暗語又是什么意思時,小佳解釋說:“那是有一次看課外讀物時看到一個故事時有用暗語報警的情節給了他啟示,他那句話的意思是在大山里,這里還有小煤礦,共三個人。
要教育孩子一旦遇綁架怎么辦?除此之外還要伺機留下求救信號,如:眼神、手勢、私人物品、字條等。一旦落入綁架者手中,應凡事順從,降低資態,以降低綁匪警惕。
可適當告知綁匪家長姓名、電話、地址等,如對方持有利器,先設法安撫攀談,勸他放下武器。遇此情況,特別是青少年要衡量是否有能力逃跑,若無有把握,千萬不要以語言或動作刺激綁匪,導致不測。
要像曉佳那樣,多設幾個方案,等待時機,設法潛逃或報警。這期間要熟記綁匪容貌、口音、交通工具及周圍環境等特征,反復回憶事件經過及細節,于獲救后提供警方。
預防綁架案件發生,關鍵在孩子的家長,家長在生活中要不給孩子留下遭遇生存危機的條件,這就要求家長朋友待人接物時不宜奈耀財富,財不外露,避免向地下錢莊等非法融資組織和帶有黑社會特征的人借貸,勿交損友,不要參賭,正確處理好自己的經濟行為,不要在外邊設立敵對面,并有針對性地教育孩子在家不要給打著任何借口的人開門,在外不要跟遇見的有任何借口的人走,以預防被綁架發生。 二、迷路洞中 科教片指路 星期日,11歲的琪琪和同學10歲的阿明漫山遍野地在尋找可愛的"阿花"。
"阿花"是琪琪養了五年的小狗,前幾天突然丟了。這天上午九時許,有人說昨天看見一只小狗向山上跑了。
琪琪和阿明一口氣跑到離家三公里外的大山中,還是不見阿花的蹤影,突然間,阿明在一個下山的路口處發現一個1.8米高的山洞口,阿明說:"阿花能跑進去不,咱倆去看看"。倆人扒開洞口周圍野草鉆了進去,剛進洞時洞內有亮光,看得清楚,洞里奇型怪狀,縱橫交錯,很好玩。
7.自救小故事 短一點 (2個)
當前,家庭教育中孩子們遭險自救成功生存方面的教育在家庭領域幾乎成為空白。
客觀地說,廣大青少年們,包括我們的家長,已經很習慣地生活在各種完善的社會保障之中,大多數人的安全逃生技能幾乎是一片空白,當各種災難突然降臨時,如果不能得到外界的救援,許多人幾乎只能坐以待斃。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更重要的是喚醒家長和孩子的防范生存意識,筆者在幾年里搜集整理了《青少年遭遇危險生存成功系列案例》,這些例子得到了有關青少年生存安全專家的重視,并給預了客觀地點評,向家長和青少年讀者介紹"逃生指南"方面的知識,起到提示,引路的作用。
在此筆者還提示一點,假如你遭遇同樣的危險,但有時你自己的常識和判斷更適合你面對困境時的客觀情況,要運用知識,結合現場實際,靈活掌握運用,獲得平安生存。 一、與綁匪溝通 借機逃出魔掌 9歲的曉佳爸爸是搞建筑的大老板,爸爸非常忙,曉佳要見一次爸爸很不容易。
一天下午,曉佳的媽媽去"每家瑪"買衣服,曉佳自已在家寫作業,不一會兒住在三樓的曉佳家門響了,有人在調門,曉家在屋子喊了一聲:"誰呀"?外邊人說:"我是你爸爸單位的,你爸爸讓我來接你",曉佳一聽說是爸爸單位的人馬上把門打開,一位陌生的面孔對曉佳說:"你爸爸讓我來車接你去明珠城吃飯去"。曉佳放下手里的筆就跟這位陌生的叔叔走了,在樓群的深處,一臺沒有照的車停在一個胡同里,曉佳被叫上車后立即被兩個人捺住硬是放在了車上的一個大袋子里。
此時,聰明的曉佳知道自已被綁架了,哭鬧已沒有用,曉佳感覺車走了很長時間,路很不好走,車停下時已是天黑了。曉佳被帶到一個好似農民的家里,這里好象是一個山溝,周圍只有幾戶人家。
曉佳的爸爸、媽媽心都碎了,報警后還是沒有一點線索。警員和他們守在家里的電話旁,三天過去了,就在笫四天早上,這個陌生的小屋里突然來了一個又高又大個頭的人,氣勢洶洶地指著坐在小板橙上吃方便面的曉佳說:"我再折騰你那個王八獨子爸爸幾天,讓他死都死不起,他不是有錢嗎,不給我一百萬,我就要了你的狗命"。
曉佳知道,爸爸是怎么也找不到這里來的,有幾次出去上側所,曉佳發現這里是一個大山溝,山上有道,還有?煤的人,他決定逃出去。 看守小佳的是一個40多歲的人,滿臉胡須,整天不說一句話,一天,曉佳突然問胡須:"叔叔,你家住在哪兒?你有兒子嗎?"一句話問的大胡子極度不安,原來胡子也有美滿家庭,自從他參加了黑社會團伙家就散了,一次他學習非常好的11歲兒子出來找他時被車撞死了。
一天曉佳對大胡子說:"叔叔讓我回家吧,你們大人之間的事我不懂,也不關我的事,你行行好吧,我以后認你當我的干爸爸"一名話把大胡子說的開懷大笑。打這以后的一周時間里,曉佳努力地與大胡子多溝通,給他講故事,嘮一些有趣的事兒,贏得了大胡子的好感,慢慢放松了對曉佳的看管。
曉佳心里好象有了底兒,他在想如果那個大個子綁匪要與爸爸通電話自己要爭取和爸爸說上幾句子話,要用暗語,告訴爸爸:“去找大山叔叔借錢,為了我他能賣煤,能拿三萬”。 一天早晨在大胡子出去取面包時的10分鐘時間里,沒有把曉佳綁在橙子上,曉佳順利地逃了出來。
在大山里小佳沒有方向,不知向哪走,情急之下曉佳突然想起有一次媽媽給他講在二戰時期一個飛行員跳傘落在森林里迷了路順著小溪流水方向走獲救的故事,曉佳大膽地向山里走,終于在不遠處發現了一個小溪,他沿山泉流水而下,傍晚時正害怕的曉佳在前方發現一個農場,曉佳獲救。 ――生存點評: 這個例子是很典型的智慧求生成功案例,不僅體現了年僅9歲的小佳充滿智慧,用智求生存,也體現了家庭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媽媽的一個小溪的故事使孩子走出困境求得生存。
孩子的成功之處還在于被綁架后始終保持冷靜和警覺,堅定求生的信念和做好逃生的準備,以美好的具體期待減少身心痛苦。小佳主動與綁匪溝通,用孩子的單純感動了綁匪,使其放松警惕,正是這種溝通為自已贏得了存活的時機與空間。
此外,小佳還盡可能進食,維護良好身體狀態,這都是成功之處。 后來警察叔叔問小數佳為什么想起了用暗語報警,那段暗語又是什么意思時,小佳解釋說:“那是有一次看課外讀物時看到一個故事時有用暗語報警的情節給了他啟示,他那句話的意思是在大山里,這里還有小煤礦,共三個人。
要教育孩子一旦遇綁架怎么辦?除此之外還要伺機留下求救信號,如:眼神、手勢、私人物品、字條等。一旦落入綁架者手中,應凡事順從,降低資態,以降低綁匪警惕。
可適當告知綁匪家長姓名、電話、地址等,如對方持有利器,先設法安撫攀談,勸他放下武器。遇此情況,特別是青少年要衡量是否有能力逃跑,若無有把握,千萬不要以語言或動作刺激綁匪,導致不測。
要像曉佳那樣,多設幾個方案,等待時機,設法潛逃或報警。這期間要熟記綁匪容貌、口音、交通工具及周圍環境等特征,反復回憶事件經過及細節,于獲救后提供警方。
預防綁架案件發生,關鍵在孩子的家長,家長在生活中要不給孩子留下遭遇生存危機的條件,這就要求家長朋友待人。
8.自護自救知識
版面有限 ★蛇咬傷 一、臨床表現:根據不同蛇毒所含的不同毒液分為三類。
1.以神經毒素為主的毒蛇咬傷 局部反應輕,全身癥狀有惡心、嘔吐,視物模糊,復視,說話和呼吸困難,出現不同程度的癱瘓等神經中毒癥狀。 2.以溶血毒素為主的毒蛇咬傷 局部反應嚴重,全身癥狀有血液循環的改變,如全身性出血,心腎功能受損,休克等。
3.兼有神經毒素和溶血毒素的毒蛇咬傷 兼有兩種毒素的中毒癥狀,且互相加重,短時間內即可至死。 二、診斷:要與毒蟲的咬傷,刺傷相鑒別。
目睹蛇咬即確診,還要鑒別有毒蛇和無毒蛇的咬傷,難以鑒別時,均按毒蛇咬傷處理,不能等癥狀出現后再行處理。無毒蛇咬傷一般僅有一排整齊的小齒印,而毒蛇咬傷還有或僅有一對較大的齒痕。
掌握后可減輕心理負擔哦。 三、處理: 1.在咬傷部位之近心端,距傷口5-10厘米處扎止血帶,可減少毒液吸收。
2.傷側肢體制動以減慢毒液播散。傷后可緩慢步行,不可慌亂跑動,以免加速血液循環,促進毒素的擴散與吸收。
3.嚴禁使用酒精涂擦,以免血管擴張,加速毒素吸收。 4.盡量排出傷口毒液:(1)可用肥皂水或清水(禁熱水)清洗傷口。
(2)向肢體遠端方向擠壓。(3)用口吸吮,口腔粘膜破潰禁用。
(4)撥火罐。(5)注射器吸引。
5.解毒藥物治療。季德勝蛇藥片由多種中草藥加工配成,既可內服、亦可外敷于傷口周圍。
6.及早送醫院處理。 [/size] [size=2] ★簡述心肺復蘇術(CPCR) 一、基本概念:心跳呼吸停止是醫學上最緊急的情況,一般稱之為死亡。
死亡的全面概念有三種,即: 1.臨床死亡:心跳呼吸已停止,但時間在4-6分鐘之內,大腦皮層細胞還沒有發生完全性的、不可逆性的改變。此期完全可以恢復。
越早進行復蘇成功率越高,時間是成功與否的關鍵,時間就是生命。 2.生物學死亡:心跳呼吸停止,時間超過6分鐘,大腦皮層細胞發生了完全性的、不可逆性的改變。
此期不能搶救成功。但是請注意,個體差異與普遍規律不一定一致,可能超過6分鐘能復蘇的,尤其是溺水和電擊所至,冬天溺水的病人更易搶救,此期行動上必須搶救,不允許此時此刻不搶救。
3.社會死亡:心跳呼吸停止經搶救,心肺復蘇成功,但腦復蘇不成功或不完全成功,嚴格講是真正植物人。 二、死亡是怎樣發生的(發生的形式) 1.心跳呼吸同時停止,多由心臟疾病引起。
2.呼吸先停止,導致組織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積,酸中毒加重,因沒有呼吸支持,機體儲氧經數分鐘耗盡,繼而心跳停止。 三、死亡的判斷:要點為“一看、二摸、三聽”。
“一看”,病人意識喪失,無任何反應,面呈死相,瞳孔散大或一大一小,胸廓無起伏。“二摸”,大動脈搏動消失,一般摸勁動脈(離心最近,喉結兩側2-3厘米)或股動脈(體表最大)。
“三聽”,聽不到心跳音和呼吸音。整個判斷過程要在10-20秒內完成。
四、心肺復蘇的方法: 國際標準的心肺復蘇分為三期九步,I期為基礎生命支持,就是現場搶救、初期復蘇;II期和III期為專業醫務人員的事。I期現場搶救的三步為: A(air way)保持呼吸道通暢:首先要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嘔吐物,異物,利用將下頜托起和將頭部后仰的方法消除舌后墜引起的呼吸道梗阻,開放氣道。
或在肩下墊小枕。 B(breathing)進行人工呼吸:有口對口和口對口鼻兩種方法,是將空氣由搶救者的口直接對準病人的口(或鼻、口鼻)吹入肺內,再借助肺臟的自動回縮將空氣排出。
C(circulation)建立人工循環:有胸外和胸內心臟按壓。胸外心臟按壓是通過有節律地按壓胸骨下段(胸骨中、下1/3交界處),間接地按壓左右心室,使血液流入動脈,也就是用人工的方法對心臟進行擠壓,以代替心臟的自然收縮,從而達到維持循環的目的。
五、心肺復蘇操作 1.判斷:方法上述,可以拍肩,不可搖頭,可按人中,時間5-8秒,不超過10秒。整個判斷過程必須在10-20秒內完成。
2.開放氣道:解開病人衣服,置病人于平臥仰頭位(頭低足高位亦可),躺在硬地板或硬板床上,或在病人背下墊一塊木板,否則無效。保持呼吸道通暢的方法見上述。
3.口對口人工呼吸兩次:搶救者位于病人右側(視現場情況不強求)一手將病人的下頜向上、后方鉤起,使其頭部向后仰;另一手壓迫于病人前額保持病人頭部后仰位置,同時以拇指和示指將病人的鼻孔捏閉。然后搶救者深吸一口氣,包住病人的口部用力吹入。
人工呼吸的頻率為10-14次/分,潮氣量(每次吹入氣體量)為800-1200毫升。呼出性人工呼吸的含氧量為15-18%(空氣含氧量為21%)。
有效指標為,吹氣時胸廓擴張上抬,在吹氣過程中可聽到呼吸音。 4.判斷頸動脈有無搏動,5秒內完成。
若有,表示恢復,搶救成功,繼續觀察;若無,繼續下一步。 5.胸外心臟按壓:搶救者立于或跪于病人一側,沿季肋摸到劍突,選擇劍突以上4-5厘米處的部位(擠壓點,即胸骨下段)將一手掌根部置于擠壓點,另一手掌的根部復于前者之上,手指向上方蹺起,兩臂伸直,然后搶救者憑自身重力通過雙臂和雙手掌,垂直向下加壓,使胸骨下陷3-5厘米(視病人體形),壓后即放開,使胸骨自行恢復原位。
如此反復操作,擠壓時心臟排血,松開時心臟再充盈,形成人工循環。有效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