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學習了《畫楊桃》這一課的感受(不少于300字)
課文說的是圖畫課上,老師讓我們畫楊桃,“我”根據自己看到的,把楊桃畫成像個五角星的樣子,受到同學們取笑。老師通過這件事,既啟發我們知道同一個從事物從不同角度看會有不同結果,又教育我們要實事求是地看待問題,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作者第一部分先略寫父親教導我畫畫要實事求是。第二部分具體細致地敘述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事,以楊桃為主線,寫“我”、老師和同學看楊桃時的不同情景。“我”看楊桃時,按照父親的教誨在自己的角度認認真真地看楊桃,并實事求是地畫成了像五角星的形狀,自己覺得很滿意;老師看楊桃,是老師聽到同學們想當然地嘲笑我畫的楊桃時,親自到我的座位上審視楊桃;同學們看楊桃,是老師請同學們輪流坐到我的位置上看楊桃,發現這個角度看楊桃,確實就像個五角星。老師借機教育同學們看事物要有自己的角度,并能實事求是地反映。同時要尊重別人的看法。因為即使對待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看,都是不同的。不同的人物在看楊桃時候,體現出不同人物的思想情感。最后寫父親和老師的教誨使“我”一生受用。作者通過人物的對話、神態描寫,生動形象地說明了同一個事物,從不同角度觀察有不同結果的思想方法。
┏ (^ω^)=?
2.課文畫楊桃感想439字
今天,我們學了《畫楊桃》這一篇課文,它講的是“我”讀小學四年級的時候,爸爸開始教“我”畫畫,并且告訴“我”:“你看見一件東西,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有一次上圖畫課,老師讓我們畫楊桃,“我”畫好了,是一個五角星。同學哈哈大笑,老師讓那幾個同學輪流坐到“我”的位置上,并問他們:“現在你看看那楊桃,像你平時看到的楊桃嗎?”那幾個同學都說:“不像。”最后,老師告訴我們:“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爸爸和老師的教誨讓“我”一生受用。
這一節課,李老師也帶了一個楊桃,讓我們來畫。我也像文章里的“我”一樣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并在心里反復念著這一句話。我看見的楊桃是扁扁的,雖然只是幾條波浪線,卻很難畫。如果你這一條線畫偏了,那一條線又是歪的,那可什么也不像。
我畫的第一條線彎得坡度不是很大,第二條是直線,第三條向下彎……第四條是從第三條線的下面斜著過去……第五條線,再從第四條線的中間穿出來,還有一個尖尖的頭,就完工了!接著,我又修改了幾條畫得不是很標準的線。我多么想看成的是五角星啊,那樣就簡單極了。要知道,畫一個五角星能有多難呢?
我把頭扭了扭,看看周圍同學的畫,竟沒有一個是五角星的!我又仔細想了想,要是畫成五角星,那要站在門后面畫呀。
我還給我的楊桃加了眼睛、鼻子、嘴巴、手、腳和兩條朝天辮,我給她起名為:楊桃妹妹,可愛極了~
3.讀了《畫楊桃》之后的感受
“你看見一樣東西,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讀了《畫楊桃》這篇課文,我最喜歡這一句。
然而,這篇課文主要講了這么一個事故:作者回憶了一次圖畫課畫楊桃,因為我看的角度不同,所以畫成了個“五角星”。老師經過到我的位置上來審視,得到了贊同。有一些同學笑話我,但經過到我的位置上審視,才相信這個事實。
事實就是事實,做人和畫畫一樣,要尊重和相信事實,不要隨意下判斷。從而教育我們:當看見別人跟我們不一樣時,我們不能馬上就嘲笑他,而是要學會換位思考,想想他人是從什么角度看的,或許是對的。
讀了這篇課文,使我最感動的人是那位老師。是那位老師教會我們要相信自己的眼睛;是那位老師,沒有和同學們一樣,人云亦云,而是不顧自己的身份,到我的座位上來審視講桌上的楊桃……是那位老師,在我的心中,他不僅僅是一個圖畫老師,更是一個教會我們怎樣做人的老師!
媽媽:上個星期剛說老師不布置作文,這不,上周末就布置寫一篇讀了第三單元后的感想。雯雯選寫這篇《畫楊桃》,沒有經過任何修改,一氣呵成。可能是那天做《畫楊桃》的課后題時,錯了好幾處閱讀理解題,于是,我也把這篇課文看了一遍,之后,和雯討論了好多精彩句子的理解,她也發表了自己的想法,對那位老師當時說的話和做的事,有她自己的想法,這樣寫起來得心應手!本來想等老師批改后再發上來,不知為什么,這個作業老師竟然沒要求馬上上交,不管,發上來再說!
4.讀《畫楊桃》有感的作文怎么寫50字
《畫楊桃》講述了作者在小學四年級時在圖畫課上畫楊桃的事情。作者的老師把兩個楊桃擺在講桌上,正因為作者的座位在前排靠邊的地方,所以作者看到的楊桃像五角星。當他把畫交上去時,有幾個同學看了哈哈大笑,還不停地說他。老師一言不發,坐到了作者的座位上,審視了一下講桌上的楊桃,對大家說了一句令人感觸最深的話,老師說得最好的一句是: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的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
在我身邊也發生過類似的事。比如:有一次圖畫課,老師把一個水杯放在講桌上讓我們畫,我的旁邊有人開始畫了不過我還沒有動筆。過了一會,我開始畫了起來,很快旁邊那幾位同學畫完了,我一邊畫,一邊聽到他們對一個同學指指點點,那個同學還哭了,那幾個畫完的同學對哭的那個同學說:“你畫得是什么呀,一點都不像。”老師走了過來,對他們說:“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才對。”那幾個同學馬上不說話了。
從這次圖畫課,我知道了我們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不要想當然。
5.讀完畫楊桃這篇文章之后有什么感想
感想:這是一篇精讀課文,主要講的是圖畫課上練習畫楊桃時發生的事情。“我”根據自己看到的,把楊桃畫成像個五角星的樣子,同學們覺得好笑。老師卻通過這件事,啟發同學們懂得了看問題或做事情的時候,不能憑空想象,要堅持科學的思想方法,一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不要輕下結論。
作者先略寫父親教導我畫畫要實事求是,接著具體地敘述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事,最后寫父親和老師的教誨使“我”一生受用。作者通過人物的對話、神態描寫,突出老師對“我們”循循善誘的教育,生動形象地說明了從不同角度觀察有不同結果的思想方法。
6.【讀《畫楊桃》的收獲作文】
讀《畫楊桃》的收獲今天我讀了第十一課,這篇課文的題目叫《畫楊桃》。
《畫楊桃》共有19個自然段,在這19個自然段中,我最喜歡第18自然段,因為它告訴了我一個道理:一個人人都熟悉的東西,看的角度不同,它的樣子也許就不像平時看到的那樣。楊桃就是這樣,它是一種橢圓狀,并且有五條棱,但從它的一端看卻像個五角星。
所以,當別人把楊桃畫成五角星時,要看看別人是從什么角度看的。這篇課文告訴我,遇到事情要從多個角度去思考,細心觀察。
當別人的意見與自己不同時,不要急著否定,要看看別人是從什么角度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