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渾源在山西的哪個地區
渾源縣,隸屬于山西省大同市,位于山西省東北部,地處桑干河支流渾河中上游。
渾源縣地處黃土高原的邊緣地帶,全縣海拔高度為1050—2333米之間。縣境地貌南山北坡中間川。南山區面積占全縣總面積的54%;北坡區面積占全縣總面積的29%;川區面積占全縣總面積的17%。域內地勢起伏較大,臥羊場山海拔最高,主峰高達2333米。渾河西部河床海拔最低,僅為1050米。境內山脈較多,主要有恒山、臥羊場山、穆桂英山、胡子嶺、馬鬃崖、翠屏山、搶風嶺等,海拔均在2000米以上。其中恒山山脈山勢陡峭,溝壑縱橫,沿東北――西南走向,將全縣分為南北兩部分,構成渾源的地貌骨架。境內河流主要有渾河、唐河,分屬海河流域的桑干河水系和唐河水系。境內山脈主要為恒山山脈,西銜雁門,東延燕云,兩千米左右山峰并肩而立,號稱108峰。
2.渾源縣的地理環境
渾源縣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春季干旱多風,夏季溫熱多雨,秋季天清氣爽,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氣溫6.2℃,平均降雨量424.6毫米。無霜期平均為140天,山區為110~120天。 渾源縣屬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冬季少雪,天氣寒冷,多晴朗天氣。春季干燥多大風,風沙。夏季溫和,雨季集中(7月下旬~9月上旬),多局部性大雨、暴雨,且常發生山洪。秋季溫涼,晴天較多,能見度好,天氣穩定少變。冬春長,夏秋短。
渾源縣年平均降水量388mm,年最大降水量595mm,年最小降水量215.8mm。3~5月降水量約占全年降水量的15%,6~8月降水量約占全年降水量的61%,9~10月降水量約占全年降水量的22%,12~2月降水量約占全年降水量的2%。年平均蒸發量1932.3mm,年最大蒸發量2395.5mm,蒸發量大于降水量,地下水初見3~10m。
渾源縣全年各月盛行北風,年平均風速3.5m/s,冬春偏大,夏秋偏小。極端最大風速曾達33.7m/s。最大凍土深度為1.29~1.5m。 渾源探明的礦藏達20多種,其中煤炭、油母頁巖、花崗巖、膨潤土、沸石、瑩石均為優質礦種。
渾源煤田面積約為320平方公里,煤炭地質儲量為36.3億噸。原煤既有無煙煤也有煙煤,發熱量為5000~6500千卡/公斤。花崗總儲量達6億立方米,主要分布在青磁窯鄉等南山區。膨潤土儲量1億噸,是全國大型優質鈣基膨潤土礦藏之一;沸石儲量4億噸,為山西唯一產地;花崗巖儲量1.93億立方米,尤其是黑色花崗巖為世界石材精品,被譽為“北岳黑”,出口是常稱為“Shanxi Black”。 渾源涼粉以土豆淀粉為原料,加入適量的明礬,攪成糊狀,在火上滾熟,涼冷倒出即成,故又名粉砣。大豆為渾源縣的優勢作物之一,主要生產于北岳恒山山脈的高寒山區。渾源酥大豆具有香、酥、個兒大、淀開花、皮好看五大特點。
3.靈丘位于山西的哪個地區,是怎樣的 地形
靈丘縣,隸屬于山西省大同市,位于山西省東北部,大同市東南角,地理坐標為東經113°53′—114°33′,北緯39°31′—39°38′。東與河北淶源、蔚縣接壤,西與繁峙、渾源毗鄰,南與河北阜平交界,北與廣靈相連。
靈丘地處黃土高原。由85.8%的土石山區、8%的丘陵和6.2%的平川三部分構成,素有“九分山水一分田”之說。境內群山連綿,有大小山峰500余座,其中海拔1500米以上的55座,2000米以上的3座,中、東部山峰屬太行山余脈,西、北部山峰屬恒山南延,最高海拔太白巍山主峰2234米,為群峰之冠,最低海拔獨峪鄉花塔村冉莊河出口處558米。
4.大同巿地理位置、地形概況、氣侯情況、著名景點、主要物產
大同市位于省境北部,介于內外長城之間,是大同盆地的中心。
為山西省第二大工業城市,晉、冀、蒙三省(區)和山西省北部各縣的交通樞紐,為山西省北部門戶,自古就是軍重重鎮和戰略要地。 全市總面積14176平方千米。
總人口298萬人(2003年)。市人民政府駐城區迎賓西路。
郵編:037008。代碼:140200。
區號:0352。 大同市轄4個市轄區、7個縣。
即城區、礦區、南郊區、新榮區等4個區和陽高縣、天鎮縣、廣靈縣、靈丘縣、渾源縣、左云縣、大同縣等7個縣。 塞上古城大同,是我國北方的歷史文化名城,曾為三代京華,兩朝重鎮。
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早在舊時器時代,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在這里繁衍生息,夏、商、周屬冀州、并州。
戰國末期開始置郡沒治,公元前三世紀,大同已建城池,趙之名將李牧修筑烽火臺及部分長城。西漢初,大同稱平城縣屬雁門那。
公元 398年,北魏遷都平城(今大同),建都達96年之久。在此期間,大同曾大興土木,修建城池、宮室、宗廟上百座,聞名中外的云岡石窟就是這一時期開鑿的。
北齊天保七年改稱恒安鎮,北周置云中縣,隋改為云內縣屬冀州郡。唐初名定襄縣和云中縣,屬云州治天寶初為大同軍治。
遼重熙十七年始置大同縣,為遼金陪都稱西京,至元二年云中縣并入大同縣。明、清兩件皆設大同府。
1949年建大同市屬察哈爾省管轄,1952年劃歸山西省。1993年 7月原雁北地區撤銷,左云、大同縣、陽高、天鎮、渾源、廣靈、靈丘等原雁北地區所屬部分縣,統劃大同市所轄。
該市三面環山,御河縱貫南北。中部、南部是廣闊的平川(大同盆地),整個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
山區可分為南、中、北三段。南部山區山勢險峻,主峰塔兒山海拔1714米。
大同煤田主要分布在這里。中部山區,最高峰為大鐘山,海拔1417米,是大同中部制高點。
北部山區群山交錯,為深坡陡,最高峰銀星山海拔1565米,野孤嶺海拔1201米,與東南部馬鋪山構成大同北部門戶,也是京包鐵路咽喉。西北部丘陵、山地交錯,溝谷縱橫,地形復雜。
境內主要河流有御河、十里河、口泉河、淤泥河。雨季河水暴漲,平時水量極小。
較大水庫有趙家窯水庫、石家寨水庫。城區和礦區水源充足,山區部分鄉村飲水困難。
該市氣候干寒多風,溫差較大,年均氣溫6.4度,一月均溫--11.8度,七月均溫21.9度,年均降雨量 400O毫米左右,初霜期為九月下旬,無霜期 125天左右。 全市現有耕地801.7萬畝,占總面積的百分之三十一。
主要種植谷子、玉米、薯類、小麥、該麥、葫麻、蔬菜等。由于市域內多丘陵山地,無霜期短,雨量稀少,故農業不甚發達。
該市礦藏資源豐富,主要有煤炭、石灰石、高嶺土、耐火粘土、石墨等。其中尤以煤炭儲量為最,且煤質好、熱量大,是優良的動力用煤,素稱“工業細糧”。
著名的“大同煤田”總面積達1700多平方公里,是我國主要煤田之一,可供動力、煉焦、化工、民用。全市主要工業行業有煤炭、電力、機械、建材、化工等。
大同礦務局年產原煤3000萬噸以上,占全市原煤產量的四分之三,居全國之首。此外山西柴油機廠、大同水泥廠、大同機車廠等都是規模宏大、機械化程度較高的國營骨干企業。
大同西部云崗溝內的四臺溝礦,是我國自行設計的特大型礦井,年產原煤 500萬噸。大同二電廠是京、津、唐地區城市供電基地之一。
大同境內交通發達,該市地處同蒲、京包、大秦鐵路的交會處,為晉、冀、蒙三省(區)的交通中心,也是由北京經烏蘭巴托至莫斯科的國際鐵路線的重要聯運站。大秦鐵路是我國第一條重載運煤鐵路專用線,并有口泉和云岡兩條支線,連通市區和各主要煤礦。
大同現有對外公路七條,分別和北京、包頭、太原、繁峙、保定、左云、豐鎮相通。另有至塘沽的大塘公路正在建設。
境內還有縣級和鄉鎮級公路多條構成了四通八達的公路交通網。 大同市歷史悠久,是我國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文物古跡眾多。
屬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云岡石窟;善化寺;上、下華嚴寺等。 大同市行政區劃 大同市 面積14176平方千米,人口298萬(2003年)。
城 區 面積 46平方千米,人口58萬。郵政編碼037008。
區人民政府駐迎賓西路30號。 礦 區 面積 62平方千米,人口44萬。
郵政編碼037001。區人民政府駐新平旺同泉西路248號。
南郊區 面積 966平方千米,人口28萬。郵政編碼037001。
區人民政府駐五一路。 新榮區 面積1006平方千米,人口11萬。
郵政編碼037002。 陽高縣 面積1678平方千米,人口29萬。
郵政編碼038100。縣人民政府駐龍泉鎮。
天鎮縣 面積1635平方千米,人口21萬。郵政編碼038200。
縣人民政府駐玉泉鎮。 廣靈縣 面積1283平方千米,人口18萬。
郵政編碼037500。縣人民政府駐壺泉鎮。
靈丘縣 面積2720平方千米,人口23萬。郵政編碼034400。
縣人民政府駐武靈鎮。 渾源縣 面積1965平方千米,人口35萬。
郵政編碼037400。縣人民政府駐永安鎮。
左云縣 面積1314平方千米,人口14萬。郵政編碼037100。
縣人民政府駐云興鎮。 大同縣 面積1501平方千米,人口17萬。
郵政編碼037300。縣人民政府駐西坪。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渾源是怎樣的地形簡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