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網吧的起源
1995年之前
國內的網吧剛剛興起,主要代表為上海的國內首家網吧3C+T,此時的經營形式主要模仿臺灣的網吧,走的是網絡咖啡屋模式,功能上大多只有上網終端服務和有限的游戲娛樂服務,部分網吧也提供飲料、食品等額外服務項目。網吧用戶對象大多為高校師生、企業職員以及外籍人士。由于個人上網不便和所需的費用以及設備價格過高,網吧成為了人們獲取網絡資源的最好場所。當時的網吧規模非常有限,消費價格相對較高,一般為每小時20元左右。
1995年至1998年
網吧的第一個發展高峰,網吧不再是單一的上網場所,開始向游戲類娛樂場所發展。用戶群體開始增加,不少時尚青年開始以網吧提供的游戲服務,作為重要的娛樂手段,使網吧行業獲得了巨大的客源與需求。由于網吧數量的發展和相互競爭的需要,網吧消費水平開始降低,一般為10到15元,服務內容也開始以單機游戲為主,上網服務由于并沒有更大的用戶群體擴充而成為了網吧的次要服務項目。此時的網吧規模一般都維持在10至20臺電腦之間,鮮有40臺電腦以上的網吧出現,網吧的形式也趨于本地化和簡陋化。
1998年至2000年
國內網吧的數量開始迅速膨脹,從而引起了大規模的行業內競爭。 而此時的網吧間競爭已不再是單一的價格戰,網吧業主開始在上網速度、硬件設備、上機價格上進行大規模的宣傳與競爭。最終導致網吧消費水平直線下降。在低無可低的情況下,網吧又紛紛推出通宵上機優惠、包時限優惠等措施,而在管理上大大放手,使網吧成為了一系列社會問題滋生的溫床,同時在此期間網吧行業發展開始變緩,開始淘汰大批競爭中的失敗者。
2000年至2002年
2000年,作為一種新的娛樂形式網絡游戲在國內開始流行,網吧開始接納網絡游戲用戶這些既需要游戲,又需要上網的玩家群體,使網吧行業的用戶進一步擴展。經過了2000年前的網吧大戰后,2001年上海東方網點連鎖管理有限公司成立,各地也開始了連鎖網吧的建設,不少地區網吧也自發的結合成網吧聯盟體系,開始了在網吧連鎖化經營上的嘗試。 網吧行業開始有所復蘇,并開始接納大量的網絡游戲玩家。但由于用戶的增加,使網吧放松管理所帶來的弊病開始顯現。2002年6月,藍極速事件爆發后,國家有關部門開始加大對網吧行業的監管力度。同年**頒布了《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使網吧行業開始了重新洗牌階段。網吧發展數量開始受到嚴格管理,缺乏管理的非正規中小型網吧關、停、并、轉,網吧行業進入正規化發展前的陣痛階段。網吧價格開始回漲,并達到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平民價格。
2002年以后
2003年文化部發布了《文化部關于加強互聯網上網服務經營場所連鎖經營管理的通知》,為網吧行業的發展指明了道路,國內網吧行業正式開始了連鎖化的發展道路。雖然此前在全國各地都出現過網吧連鎖店的形式,但大多沒有正規的連鎖化實質內容。而國內網絡游戲在2002年后也開始了飛速的發展,國內網民群體的大量出現,為網吧行業再次提供了極大的發展與推動,連鎖網吧的優越性在電腦設備購買更新、提供服務種類、經營管理手段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與相關產業的結合度將更為緊密。
2.中學生進網吧上網的原因,時間長短,時間段及都干些什么的大概百
我就說說我上網吧的原因吧。
我是一個計算機愛好少年。
只要有一臺計算機,我可以做到海枯石爛。
我的計算機知識都是自學而成,對計算機很熱愛。
我通常上網吧的原因是:跟朋友約好在網吧進行聯網對戰游戲。
其二,家里電腦設備不夠網吧好。(雖然我知道,網吧計算機遠遠不及我家電腦配置,但是我往往因為差一個耳機,跑到網吧。)
其三,網吧計算機游戲齊全,想玩什么玩什么。但是有時候因為游戲太多而不知道玩什么。
其四,有時候家里筆記本電腦被帶走了,或者我被網禁了,這時候我想上網,我會選擇網吧。
其五,我有時候會去網吧做一些家里計算機無法完成的程序,但這種情況極少。
上面是我為什么上網吧的原因。
現在我說說我都做些什么。
雖然我喜歡玩游戲,但是我沒有沉迷,也可以說,曾經沉迷過。
但是我現在上網都是做這些:
編程、制作網頁、搭建網站、遠程操控別人電腦、幫認識或陌生人拿回被盜密碼。
這些都是我14歲至今自學而成。
我有時候做這些事占日常生活的50%
希望對你有幫助,我想你應該是為自己的孩子而提問,這個我或許可以幫沉迷者走出困境。
如果有問題可以繼續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