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請給一些比較簡短的讀書資料和讀書故事
讀書資料:名人名言——求知篇 生活中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生活中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了翅膀。
——莎士比亞 書籍的使命是幫助人們認識生活,而不是代替思想對生活的認識。 ——科爾查克 好書有不朽的能力,它是人類活動最豐碩長久的果實。
——史美爾斯 書籍是人類知識的總結。 ——莎士比亞 書籍幫助我從一片爛泥塘里站了起來,如果沒有書的幫助,我會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高爾基 各種各樣的蠢事,在每天閱讀好書的作用下,仿佛烤在火上的紙一樣漸漸燃盡。 ——雨果 喜愛讀書,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無聊的時光換成巨大享受的時刻。
——孟德斯鳩 讀書是最好的學習,追隨偉大人物的思想,是富有趣味的事情啊。 ——普希金 書籍是最有耐心、最能忍耐和最令人愉快的伙伴。
在任何艱難困苦的時刻,它都不會拋棄你。 ——史美爾斯 讀書和學習是在別人思想和知識的幫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識。
——普希金 參考資料:.cn/a/etb/0409/*世界讀書日 10年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4月23日確定為“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又稱“世界讀書日”)。2005年4月23日是第10個“世界讀書日”。
自1995年世界讀書日宣布以來,每年的這一天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政府的支持下,出版機構、學校、圖書館、社區等各界人士都要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日慶典活動,把讀書日的宣傳活動變成一場熱熱鬧鬧的歡樂節日。 但是,在中國,這個世界性的讀書節還未被社會公眾所知曉,更談不上是節日。
據搜狐讀書網站2004年調查顯示:知道“世界讀書日”的人僅占6%,27%的人雖聽說過但不知詳情,67%的人從未聽說過這個日子。 閱讀對人成長的影響是巨大的,一本好書往往能改變人的一生。
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民族的閱讀水平。為共建和諧社會,進一步激發全民讀書的熱情,讓我們認真讀一本好書吧! 勤學古詩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唐 顏真卿《勸學》) 力學如力耕,勤惰爾自知。
但使書種多,會有歲稔時。(宋 劉過《書院》)施洋搓腳夜讀 二·七大罷工著名的工人領袖施洋,幼年家道貧寒,買不起燈油。
村里有一座叫隆興觀的古廟,廟里點有一盞長明燈,他就在古廟里讀書。冬季寒冷,腳凍得難受。
起初他不時地站起來跺腳,后來覺得這樣浪費時間,便削了一根圓滑的木棍,放在腳底下,一邊讀書一邊來回用腳搓木棍,搓暖了腳,他又能安心讀書了。 魯迅賣獎章 魯迅在南京江南水師學堂讀書時,因考試成績優異,學校獎給他一枚金質獎章。
他沒有戴此獎章,作為炫耀自己的憑證,而是拿到鼓樓大街把它賣了,買回幾本心愛的書和一串紅辣椒。每當讀書讀到夜深人靜、天寒體困時,他就摘下一只辣椒,分成幾片,放在嘴里咀嚼,直嚼得額頭冒汗,眼里流淚,嘴里“唏唏”,頓時,周身發暖,困意消除,于是又捧起書攻讀。
王亞南綁在柱子上讀書 我國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資本論》最早的中文翻譯者王亞南,1933年乘船去歐洲。客輪行至紅海,突然巨浪滔天,船搖晃得使人無法站穩。
這時,戴著眼鏡的王亞南,手上拿著一本書,走進餐廳,懇求服務員說:“請你把我綁在這根柱子上吧!”服務員以為他是怕自己被浪頭甩到海里去,就照他的話,將王亞南牢牢地綁在柱子上。綁好后,王亞南翻開書,聚精會神地讀起來。
船上的外國人看見了,無不向他投來驚異的目光,連聲贊嘆說:“啊!中國人,真了不起!” 黃侃誤把墨汁當小菜 1915年,著名學者黃侃在北大主講國學。他住在北京白廟胡同大同公寓,終日潛心研究“國學”,有時吃飯也不出門,準備了饅頭和辣椒、醬油等佐料,擺在書桌上,餓了便啃饅頭,邊吃邊看書,吃吃停停,看到妙處就大叫:“妙極了!”有一次,看書入迷,竟把饅頭伸進了硯臺、朱砂盒,啃了多時,涂成花臉,也未覺察,一位朋友來訪,捧腹大笑,他還不知笑他什么? 曹禺真讀書假洗澡 抗日戰爭期間,曹禺在四川江安國立劇專任教。
一年夏天,有一次曹禺的家屬準備了澡盆和熱水,要他去洗澡,此時曹禺正在看書,愛不釋手,一推再推,最后在家屬的再三催促下,他才一手拿著毛巾,一手拿著書步入內室。一個鐘頭過去了,未見人出來,房內不時傳出稀落的水響聲,又一個鐘頭過去了,情況依舊。
曹禺的家屬頓生疑惑,推門一看,原來曹禺坐在澡盆里,一手拿著書看,另一只手拿著毛巾在有意無意地拍水。 古代名人讀書故事 1:匡衡,字稚圭,西漢東海(漢郡名,今江蘇省邳縣以東至海,連山東省滋陽縣以東至海地區)人。
他出身農家,祖父、父親世代都是農民。傳到匡衡,卻喜歡讀書。
他年輕時家里貧窮,白天給人做雇工來維持生計,晚上才有時間讀書。可是家里窮得連燈燭也點不起。
鄰家燈燭明巒,卻又照不過來。匡衡就想出個法子,在貼著鄰家的墻上鑿穿一個孔洞,“偷”它一點光亮,讓鄰家的燈光照射過來。
他就捧著書本,在洞前映著光來讀書。 2:漢朝有個叫孫敬的人,從小勤奮好學,他每天晚上學到深夜,為了避免發困,他用繩子的一頭拴柱頭發,一頭拴在房梁上。
戰國時,有個。
2.關于讀書的一些對聯
【上聯】:品天下事
【下聯】:讀古今書
【上聯】:人生路漫漫
【下聯】:讀書情悠悠
【上聯】:運動強體魄
【下聯】:閱讀增慧心
【上聯】:閱千年豪氣
【上聯】:讀萬家情思
【上聯】:書香滿芳甸
【下聯】:開卷成自然
【上聯】:文字彰顯力量
【下聯】:知識啟迪人生
【上聯】:品讀經典名著
【下聯】:結交天下友朋
3.簡單的勵志的關于學習的對聯
1、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2、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3、學海,讓我們游泳;書林,讓我們欣賞。
4、你之心,在書林里;我的腦,在學海中。
5、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6、故作軒窗掩蒼翠,要將弦誦答潺湲。
7、天資聰穎慧根尚在,生性懶惰才智枉存。
8、自學好學勤學學而自用,無思厭思廢思思而無功。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10、學如黃鶴習如鵲,勤如羽翼奮如翅。
11、懶惰厭學難成器,勤奮博學出狀元。
12、努力拼搏,今朝汗灑書本;沖刺飛躍,明日笑映容顏。
13、胸中萬卷風雷動,無端直奔筆下來。
14、書到用時方恨少,學富五車不為多。
15、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心似平原野馬,易放難收。
16、身體好,學習好,品質更須好;做題難,練字難,用功都不難。
17、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18、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19、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20、若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莫過一日曝十日寒。
21、好好學習,如海綿吸水( 天天向上),似芝麻開花
22、愿乘風破萬里浪 甘面壁讀十年書
23、與有肝膽人共事 從無字句處讀書
24、虛心竹有低頭葉 傲骨梅無仰面花
25、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無欲則鋼
26、努力拼搏,今朝汗灑書本;沖刺飛躍,明日笑映容顏。
27、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地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找了好久
4.簡單的勵志的關于學習的對聯
學習的勵志對聯很多,選一些精華的給你: 上聯:效蘇秦之刺股折桂還需苦戰; 下聯:學陶侃之惜時付出必有回報。
上聯:學貴獨得輕獨享; 下聯:行成于思毀于隨。 上聯:春秋冬夏勤學苦練看誰人蟾宮折桂; 下聯:德智體美博學多才有我輩九天摘星。
上聯:劍鋒出磨礪; 下聯:梅馥發苦寒。 上聯:立志須知三古盛; 下聯:為書自起一家言。
上聯:良辰美景惜時如金敢與金雞爭晨暉; 下聯:書山學海甘之若飴誓同峨眉共比高。 上聯:為自我為將來誰言辛苦; 下聯:比學業比收獲莫做逃兵。
上聯:遠想出宏域; 下聯:高步超常倫。 上聯:今日寒窗苦讀,必定有我; 下聯:明朝獨占熬頭,舍我其誰? 上聯: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歸楚; 下聯: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上聯:與其臨淵羨魚; 下聯:不如退而結網。 上聯:書山有路勤為徑; 下聯:學海無涯苦作舟。
上聯:寶劍鋒從磨礪出; 下聯:梅花香自苦寒來。 上聯:玉不琢不成器; 下聯:人不學不知道。
上聯:懶惰厭學難成器; 下聯:勤奮博學出狀元。 上聯:努力拼搏,今朝汗灑書本; 下聯:沖刺飛躍,明日笑映容顏。
上聯: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下聯:心似平原野馬,易放難收。 上聯:身體好,學習好,品質更須好; 下聯:做題難,練字難,用功都不難。
5.短一些的30首對聯
德為世重
壽以人尊
菊水不皆壽
桃源境是仙
鶴算千年壽
松齡萬古春
壽考征宏福
和平享大年
露滋三秀草
云護九如松
南山欣作頌
北海喜開樽
上苑梅花早
仙階柏葉榮
籌添滄海日
嵩祝老人星
筵前傾菊釀
堂上祝椿齡
春風送福
喜氣臨門
春回大地
日暖人間
門門喜氣
戶戶春風
大地春光好
長天曉日紅
歲歲皆如意
年年盡平安
江山千古秀
社稷萬年春
臘盡千門暖
春歸萬物蘇
一年春作首
百事國為先
江山萬里如畫
神州四時皆春
冬去山明水秀
春來鳥語花香
思昨日藍田種玉;
樂今霄紅葉題詩。
銀河架橋牛女渡;
赤線牽足鳳凰飛。
自由結婚成一體;
勤儉致富創十星。
夫妻恩愛春常駐;
鸞鳳和鳴樂無窮。
今朝共飲交杯酒;
明日同吟創業詩。
梅開二度香尤盛;
鏡破重圓影更明。
青梅竹馬,同窗伴侶;
紅葉藍田,恩愛夫妻。
相敬如賓,并非婦順夫唱;
情深似海,那有男尊女卑。
鳳求凰,自由傳情破舊俗;
男嫁女,平等結偶樹新風
6.關于讀書的簡短故事
施洋搓腳 夜讀二·七大罷工著名的工人領袖施洋,幼年家道貧寒,買不起燈油。
村里有一座叫隆興觀的古廟,廟里點有一盞長明燈,他就在古廟里讀書。冬季寒冷,腳凍得難受。
起初他不時地站起來跺腳,后來覺得這樣浪費時間,便削了一根圓滑的木棍,放在腳底下,一邊讀書一邊來回用腳搓木棍,搓暖了腳,他又能安心讀書了。魯迅賣獎章 魯迅在南京江南水師學堂讀書時,因為考試成績優異,學校獎給他一枚金質獎章。
他沒有佩戴此獎章,來作為炫耀自己的憑證,而是拿到鼓樓大街把它賣了,買回幾本心愛的書和一串紅辣椒。每當讀書讀到夜深人靜、天寒體困時,他就摘下一只辣椒,分成幾片,放在嘴里咀嚼,一直咀嚼得額頭冒汗,眼里流淚,嘴里“唏唏”時,又捧起書攻讀。
巴金讀書 著名作家巴金的讀書方法十分奇特,因為他是在沒有書本的情況下進行的。讀書而無書的確算得天下一奇了,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巴金說:“我第二次住院治療,每天午睡不到一小時,就下床坐在小沙發上,等候護士同志兩點鐘來量體溫。
我坐著,一動也不動,但并沒有打瞌睡。我的腦子不肯休息。
它在回憶我過去讀過的一些書,一些作品,好像它想在我的記憶力完全衰退之前,保留下一點美好的東西。”原來他的讀書法就是靜坐在那里回憶曾經讀過的書。
王亞南 我國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資本論》最早的中文翻譯者王亞南,1933年乘船去歐洲。客輪行至紅海,突然巨浪滔天,船搖晃得使人無法站穩。
這時,戴著眼鏡的王亞南,手上拿著一本書,走進餐廳,懇求服務員說:“請你把我綁在這根柱子上吧!”服務員以為他是怕自己被浪頭甩到海里去,就照他的話,將王亞南牢牢地綁在柱子上。綁好后,王亞南翻開書,聚精會神地讀起來。
船上的外國人看見了,無不向他投來驚異的目光,連聲贊嘆說:“啊!中國人,真了不起!” 黃侃讀書1915年,著名學者黃侃在北大主講國學。他住在北京白廟胡同大同公寓,終日潛心研究“國學”,有時吃飯也不出書房門,準備了饅頭和辣椒、醬油等佐料,擺在書桌上,餓了便啃饅頭,邊吃邊看書,吃吃停停,看到妙處就大叫:“妙極了!”有一次,看書入迷,竟把饅頭伸進了硯臺、朱砂盒,啃了多時,涂成花臉,也未覺察,一位朋友來訪,捧腹大笑,他還不知笑他什么。
曹禺讀書 抗日戰爭期間,曹禺在四川江安國立劇專任教。一年夏天,有一次曹禺的家屬準備了澡盆和熱水,要他去洗澡,此時曹禺正在看書,愛不釋手,一推再推,最后在家屬的再三催促下,他才一手拿著毛巾,一手拿著書步入內室。
一個鐘頭過去了,未見人出來,房內不時傳出稀落的水響聲,又一個鐘頭過去了,情況依舊。曹禺的家屬頓生疑惑,推門一看,原來曹禺坐在澡盆里,一手拿著書看,另一只手拿著毛巾在有意無意地拍水。
張曜拜妻為師 清代咸豐年間有個武官叫張曜,因苦戰有功,被提拔為河南布政使。他自幼失學,沒有文化,常受朝臣歧視,御使劉毓楠說他“目不識丁”,因此改任他為總兵。
張曜從此立志要好好讀書,使自己能文能武。張曜想到自己的妻子很有文化,回到家要求妻子教他念書。
妻子說:要教是可以的,不過要有一個條件,就是要行拜師之禮,恭恭敬敬地學。張曜滿口應承,馬上穿起朝服,讓妻子坐在孔子牌位前,對她行三拜九叩之禮。
從此以后,凡公余時間,都由妻子教他讀經史。每當妻子一擺老師的架子,他就躬身肅立聽訓,不敢稍有不敬。
與此同時,他還請人刻了一方“目不識丁”的印章,經常佩在身上自警。幾年之后,張曜終于成為一個很有學問的人。
后來,他在山東做巡撫時,又有人參他“目不識丁”。他就上書請皇上面試。
面試成績使皇上和許多大臣都大為驚奇。張曜在山東任上,筑河堤,修道路,開廠局,精制造,做了不少利國利民之事。
因為他勤奮好學,死后皇帝謚他為“勤果”。鑿壁借光 西漢時候,有個農民的孩子,叫匡衡。
他小時候很想讀書,可是因為家里窮,沒錢上學。后來,他跟一個親戚學認字,才有了看書的能力。
匡衡買不起書,只好借書來讀。那個時候,書是非常貴重的,有書的人不肯輕易借給別人。
匡衡就在農忙的時節,給有錢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錢,只求人家借書給他看。過了幾年,匡衡長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勞動力。
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時候,才有工夫看一點書,所以一卷書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夠讀完。匡衡很著急,心里想:白天種莊稼,沒有時間看書,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時間來看書。
可是匡衡家里很窮,買不起點燈的油,怎么辦呢?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讀過的書。背著背著,突然看到東邊的墻壁上透過來一線亮光。
他嚯地站起來,走到墻壁邊一看,啊!原來從壁縫里透過來的是鄰居的燈光。于是,匡衡想了一個辦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墻縫挖大了一些。
這樣,透過來的光亮也大了,他就湊著透進來的燈光,讀起書來。匡衡就是這樣刻苦地學習,后來成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
囊螢映雪 晉朝時候,有一個人名叫孫康,非常好學。他家里很窮買不起燈油,夜晚不能讀書,他就想盡辦法刻苦地學習。
冬天夜里,他常常不顧天寒地凍,在戶外借著。
7.求對聯10個,要好一點,但要短
上聯:好讀書不好讀書。
下聯:好讀書不好讀書。
此聯為【明】徐渭所作。上聯指年少時好讀書卻不愛好讀書,年老時愛好讀書不好讀書。
上聯:閑人免進賢人進。
原對:盜者莫來道者來。
新聯:撈者莫來勞者來。
吾聯:罪客勿來醉客來。
此聯為【明】擔山和尚所作。
上聯:理想莫享醴。
下聯:前途弗圖錢。
上聯:獨覽梅花掃臘雪.
下聯:細睨山勢舞流溪.
此聯的妙處在于上聯急讀如音階:‘多來米發索拉西’。下聯為方言讀數字:‘一二三四五六七’。
上聯:暑鼠涼梁,提筆描貓驚暑鼠。
原對:饑雞盜稻,呼童拾石打饑雞。
古對:渴鶴汲漈,令奴響槍擊渴鶴。
此聯又作‘暑鼠量梁’。
上聯:暑鼠涼梁,筆璧描貓暑鼠驚竟沿檐,撞樁斯死,耄貓食尸。
原對:缺!
吾對:饑雞盜稻,同童拾石饑雞逸亦飛扉,碰棚彼斃,矢石落籮。
此聯為網友改上聯而出之新聯,余勉而對矣。
上聯:雞饑爭豆斗。
下聯:鼠暑上梁涼。
上聯:溪西犀喜戲。
下聯:囿右鼬悠游。
上聯:今宵消夏。
下聯:明晌賞花。
上聯:士農工(宮)商角徴羽。
下聯:寒熱溫涼(良)恭儉讓。
吾聯:鋁銅金鉬(木)水火土。
此聯也是一奇聯。上聯分兩部分:士農工商;宮商角徴羽。前為四業,后為五音,而有一個字重復,一個字諧音。原對寒熱溫涼為四覺,溫良恭儉讓為君子的五種德行。我的鋁銅金鉬為四種金屬,金木水火土為五行。
上聯:游西湖,提錫壺,錫壺落西湖,惜乎錫壺。
原對:缺!
古對:逢甲子,添家子,家子遇甲子,佳姿家子。
吾聯:過九畹,擎酒碗,酒碗失九畹,久惋酒碗。
吾聯:過桐巖,射彤雁,彤雁斃桐巖,痛焉彤雁。
九畹:三峽的九畹溪。
上聯:泥肥禾尚瘦。
下聯:晷短夜差長。
此聯諧音‘尼肥和尚瘦’;‘鬼短夜叉長’。
上聯:削發又犯法。
下聯:出家卻帶枷。
此聯為嘲一和尚犯法所作。
上聯:禾花何如荷花美。
下聯:莓子每比梅子酸。
上聯:畫廟廟畫妙化廟。
下聯:名園園名圓明園
8.關于一些讀書的故事
◎魯迅嚼辣椒驅寒
魯迅先生從小認真學習。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異,學校獎一枚金質獎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后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里嚼著,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寒堅持讀書。由于苦讀書,后來終于成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
◎王亞南苦讀成才
王亞南睡三腳床王亞南小時候胸有大志,酷愛讀書。他在讀中學時,為了爭取更多的時間讀書,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條腳鋸短半尺,成為三腳床。每天讀到深夜,疲勞時上床去睡一覺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腳方向傾斜過去,他一下子被驚醒過來,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讀。天天如此,從未間斷。結果他年年都取得優異的成績,被譽為班內的三杰之一。他由于少年時勤奮刻苦讀書,后來,終于成為我國杰出的經濟學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東坡,年輕時自認為已無書不讀,便大書一聯:“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后經一老翁指點,遂改成:“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郭沫若曾寫過一副讀書聯:“讀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意思是說,讀書要靠平時下功夫,不能一心血來潮就加班加點搞突出。要想獲得成功,必須鍥而不舍,持之以恒,決不能時而勤奮時而懈怠,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華羅庚把讀書過程歸結為“由厚到薄”、“由薄到厚”兩個階段。當你對書的內容真正有了透徹的了解,抓住了全書的要點,掌握了全書的精神實質后,讀書就由厚變薄了,愈是懂得透徹,就愈有薄的感覺。如果在讀書過程中,你對各章節又作深入的探討,在每頁上加添注解,補充參考資料,那么,書又會愈讀愈厚。因此,讀書就是由厚到薄,又由薄到厚的雙向過程。
9.求有趣對聯,簡短點的對聯故事
十副經典對聯賞析 做對聯不難,做出佳聯妙對不易。
要識別對聯的優劣,首先要提高鑒賞能力。因此多讀多記古今名聯是有益的。
這里選擇一些對聯,與朋友們共同欣賞。 1. 風聲雨聲讀書聲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此聯為明東林黨領袖顧憲成所撰(《名聯談趣》275)。
顧在無錫創辦東林書院,講學之余,往往評議朝政。后來人們用以提倡"讀書不忘救國",至今仍有積極意義。
上聯將讀書聲和風雨聲融為一體,既有詩意,又有深意。下聯有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雄心壯志。
風對雨,家對國,耳對心, 極其工整,特別是連用疊字,如聞書聲瑯瑯。 (《楹聯叢話》卷六)南京燕子磯旁永濟寺有一聯(《楹聯叢話》卷六)云: 松聲竹聲鐘磬聲聲聲自在 山色水色煙霞色色色皆空 又浙江天臺山中方廣寺原有一聯(蘇文洋《古今聯話》第139頁)云: 風聲水聲蟲聲鳥聲梵唄聲總合三百六十天擊鐘聲無聲不寂 月色山色草色樹色云霞色更兼四萬八千丈峰巒色有色皆空 以上兩聯與第一聯采用相同的藝術手段,均無作者和年代,因此不能斷定誰是創新,誰是仿效;但可以說明,相同的藝術手段,可以表達絕然不同的思想情趣。
2. 重九節塞上稱觴 八十君王處處十八公道旁介壽 九重天子年年重九節塞上稱觴 此聯是彭元瑞和紀曉嵐合作的萬松嶺行宮新聯(《楹聯叢話》卷二)。上聯由彭元瑞出句,下聯由紀曉嵐應對。
乾隆55年(1790年)重陽節前,乾隆從熱河木蘭圍場打獵回來,駐蹕于萬松嶺行宮。聯文是乾隆八十壽誕的頌詞,妙在切人(乾隆)、切地(萬松嶺)、切時(重陽節),而且采用了拆字(松-十八公)、疊字(處處,年年)和兩字顛倒自重自對(八十,十八;九重,重九)的高度技巧,不流于俗套,不是文字游戲,雖是奉承之作,可謂對聯極品。
3. 今年季子不回家 出有車入有魚當代孟嘗能客我 裘未敝金未盡今年季子不回家 此聯為"聯圣"方地山所作春聯。方是袁世凱的門客,袁世凱二兒子袁寒云的老師(《名聯趣談》284)。
有一年春節他寫了這副春聯,說東家待我非常好,今年春節不回家了。方把東家捧為孟嘗君,自比為蘇秦,既夸了東家,又夸了自己,確是大手筆的"杰作"。
王君實先生在四十年代講授此聯時,用了另一版本,下聯是"金未盡衣未敝",可惜未知其來源。 此聯在結構上由兩個三言句式和一個七言句式構成,讀起來,節律感很強,用二元序列表示為:110,110,1100011 / 001,001,0011100 可以看出:三言句式重復一次,而且與七言句式的前三位相重,因此,在結構上,三言句式只是七言句式的部分重復。
這是我們上面沒有提到的最佳結構。此聯在用典上也非常講究,上聯用《馮諼客孟嘗君》的故事,下聯用《蘇秦以連橫說秦》的故事,都出自《戰國策》。
讀這副對聯等于重溫了兩篇名著。 4. 東墻倒西墻倒 東墻倒西墻倒窺見室家之好 前巷深后巷深不聞車馬之音 朱熹贈漳州某士子聯(《楹聯叢話》卷一)。
朱熹是宋代理學家,但并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總是道貌岸然。此聯很有人情味,很幽默。
描繪了一個讀書人,居住條件雖差,但家庭和睦,生活愉快;雖然沒有人去拜訪他,倒可以安心讀書。上聯寫得有點夸張,但對比強烈。
這是最早的用韻聯, 有客醉無客睡福簡簡吁可愧 長歌粗短歌疏詩平平聊自娛 梁章鉅也寫過一副用韻聯如上(《楹聯叢話》卷十二)。此聯掛在"藤花吟館",記錄了他在58歲引疾歸里后在福州的生活和自我評價,對聯用韻,并非必要,但用了韻,讀起來更入調。
十年后他又將此聯作了修改: 客來醉客去睡老無所事吁可愧 論學粗論政疏詩不成家聊自娛 此聯掛在浦城的"草堂",時年68歲(《楹聯續話》卷二)。將兩聯比較,可以了解梁章鉅 在詩藝方面也是下了很大功夫的。
新相識舊相識春宵有約期方值試問今夕何夕一樣月色燈色該尋覓 這邊游那邊游風景如斯樂未休況是前頭后頭幾度茶樓酒樓盡勾留 此聯是何淡如(1820-?)為佛山"春色賽會"寫的對聯(《名聯談趣》54條)。寫出了民間歡樂的元宵節情景:燈月交輝,游人如織,多么美好的春夜! 用韻后加強了歡快浪漫的氣氛。
5. 酒狂稱圣草 書道入神明落紙云煙今古競傳八法 酒狂稱圣草滿堂風雨歲時宜奠三杯 這是梁章鉅為江蘇常熟草圣祠寫的對聯(《楹聯續話》卷一)。唐張旭曾為常熟縣尉,善草書,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筆,世稱"草圣"。
此聯將張旭的書酒風格寫活了。如見其人,如觀其字。
異代不同時問如此江山龍蟠虎臥幾詩客 先生亦流寓有長流天地月白風清一草堂 這是清代詩人顧復初為成都杜甫草堂寫的對聯(《古今聯話》第148頁)。杜甫是"詩圣",風格與"草圣"不同,而且草堂不是祠廟。
此聯從時代著眼, 上聯以感嘆口氣說,幾千年來能有幾個杜甫這樣的詩人。下聯說,即使像這樣的詩人在當時也并不得意,但他 的精神財富是流傳下來了。
6. 萍水因緣成一夢 萬里南天鵬翼直上扶搖那堪憂患余生萍水因緣成一夢 幾年北地燕支自悲淪落贏得英雄知己桃花顏色亦千秋 這是小鳳仙挽蔡鍔聯(《古今聯話》第202頁)。此聯情詞并茂,款款道來,兒女情長而不減英雄本色。
論者以為非小鳳仙所作,究竟出自何人手筆尚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