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預防禽流感的小知識
(1)免疫接種。嚴格認真地做好禽流感疫苗的免疫,特別是在禽流感的高發季節每隔3~4個月要進行一次H5N1RE-5+RE-4和H9的免疫,這兩種禽流感疫苗的防疫要間隔10天進行。
(2)切實搞好飼養管理。采取封閉式飼養,嚴防野鳥從門、窗進入禽舍;防止水源和飼料被野禽糞便污染;定期對禽舍及周圍環境進行消毒,加強帶雞消毒,定期消滅養禽場內的有害昆蟲及鼠類;死亡禽類必須焚燒或深埋。
作好禽類飼養管理,提高禽只的抵抗力,盡量減少應激因素的發生,注意秋冬、冬春之交季節的變化,做好保暖防寒工作;及時清理糞便,還可定期在雞舍使用中藥蒼術、丁香酚、艾葉、茵陳、青蒿、紅花等,熏蒸雞舍,減少不良氣體的刺激,從而達到減少呼吸道病和腸道病的發病率。
(3)對于出現死亡和產蛋率下降的雞群可及時使用提高免疫力的中草藥配合敏感的抗菌藥物用于治療。
2.求H7N9預防知識
<p>H7N9起病較急,典型的表現主要是肺炎" target="_blank">;病毒性肺炎特征,早期有高熱(38度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癥狀,隨后的5-7天內可能出現呼吸困難的癥狀。預防禽流感日常飲食需注意食用雞鴨等禽類時需要徹底煮熟,病毒在100℃中兩分鐘可被消滅,此外盡量不接觸活禽、豬。</p> <p>
預防禽流感也可以選擇一些清熱解毒的中藥方劑,幼兒園的小朋友體質較弱的易感人群,尤其需要重視,天津衛生局的防治方案中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被指定為兒童h7n9防治常用中成藥。 希望能夠幫到你。</p>
3.h7n9禽流感防治常識
h7n9禽流感防治常識有哪些
1、對于如何預防H7N9禽流感,專家建議,勤洗手、室內勤通風換氣、注意營養、保持良好體質有利于預防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出現打噴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癥狀時,要用紙巾、手帕掩蓋口鼻,預防感染他人。此外,還要特別注意盡量避免直接接觸病死禽、畜。
2、由于醫務人員比普通公眾接觸患有感染性疾病病人的機會更多,建議醫務人員在診治病人過程中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在接診疑似或確診H7N9禽流感病例時,應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即標準預防、飛沫傳播預防和接觸傳播預防措施。
具體內容
4.H7N9禽流感防治常識有哪些
防禽流感, 關鍵是遠離禽類動物
為預防人禽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最重要的是減少暴露、做好個人防護,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在此提醒大家,要避免接觸病死禽畜;食用禽肉蛋時要充分煮熟;盡量避免接觸野生禽鳥或進入野禽棲息地;在農家樂游玩時注意遠離禽類屠宰現場;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經常進行室內通風換氣;避免去人群密集、空氣污濁的公共場所;合理飲食起居,保證充足的營養和睡眠;適時加減衣服;多參加戶外體育活動。目前已有證據提示接觸活禽和活禽市場是人感染禽流感的重要危險因素。經呼吸道或直接接觸攜帶病毒的家禽及其排泄物、分泌物可能是H7N9禽流感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禽流感主要通過下列途徑感染:吸入含有禽流感病毒的飛沫或飛沫核;直接接觸禽流感病毒感染的禽類或其分泌物和排泄物;間接接觸受禽流感病毒污染的物品和環境。
禽類愛好者, 要重視清潔消毒
禽類愛好者要加強禽類飼養管理,提高禽體抗病力;注意籠舍的衛生清潔;保證籠舍的通風;鴿舍、鳥籠要特別注意衛生,注重日常消毒。家中飼養雀鳥,應避免它們與野禽接觸。一旦接觸后,要及時給鳥籠消毒,必要時還要到動物防疫部門進行防疫。在養鳥或者觀鳥時要盡可能避免接觸禽類及其糞便,處理它們的糞便時應戴上手套;接觸它們或它們的糞便后,必須用肥皂徹底清潔雙手。觀鳥過程中不撿死鳥,不吃野生禽鳥。
禽類從業人員, 要做好個人防護
在進行接觸禽類的工作活動過程中,應穿著防護服、佩戴口罩和手套,做好個人防護,減少與禽類的直接接觸。清潔禽舍時,要嚴格執行清潔和消毒程序;清潔完畢后,要及時徹底地洗手和消毒;當身體接觸禽類污物時,也要徹底清洗。發現病死禽時,應及時通知當地動物檢疫部門處理。出現發熱、咳嗽、咽痛、全身不適等癥狀時,應戴上口罩,盡快到發熱門診就醫,并主動告之醫生自身職業和發病前的活動史。保持勤洗手、室內勤通風換氣、注意營養,保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加強體育鍛煉。
經常清潔和消毒用于家禽準備的所有工作臺、設備和器具,經常洗手。處理禽肉時要做到生熟分開。特別是一些器皿、容器也應注意生熟分開。確保將食品烹調到適當的溫度。禽流感病毒普遍對熱敏感,對低溫抵抗力較強,65℃加熱30分鐘或煮沸(100℃)兩分鐘以上可滅活,完全熟透的家禽肉是可以食用的。但是病毒在較低溫下可存活1周,在4℃水中或有甘油存在的情況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當手部有破損,處理肉類時要佩戴手套。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預防h7n9的小知識簡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