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 林徽因 的小故事~~
林徽因是中國著名的建筑學家和作家,為中國第一位女性建筑學家,同時也被胡適譽為中國一代才女。
三十年代初,與夫婿梁思成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中國古代建筑,成為這個學術領域的開拓者,后來在這方面獲得了巨大的學術成就。從三十年代初至中日戰爭爆發,幾年間他們走遍了全中國15個省、200多個縣,實地勘察了2000余處中國古代建筑遺構。
他們的工作為中國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并寫下有關建筑方面的論文、序跋等二十幾篇,另有部分篇什為其與梁思成等合著的建筑論文。在文學方面,她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包括散文、詩歌、小說、劇本、譯文和書信等作品 ,均屬佳作,其中代表作為《你是人間四月天》,小說《九十九度中》等。
此外,1949年以后,林徽因在美術方面曾做過三件大事:第一是參與國徽設計。第二是改造傳統景泰藍。
第三是參加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為民族及國家作出莫大的貢獻。只可惜她壯志未酬,在1955年4月1日清晨,經過長達15年與疾病的頑強斗爭之后,與世長辭,年僅51歲。
2.關于 林徽因 的小故事~~
林徽因是中國著名的建筑學家和作家,為中國第一位女性建筑學家,同時也被胡適譽為中國一代才女。
三十年代初,與夫婿梁思成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中國古代建筑,成為這個學術領域的開拓者,后來在這方面獲得了巨大的學術成就。從三十年代初至中日戰爭爆發,幾年間他們走遍了全中國15個省、200多個縣,實地勘察了2000余處中國古代建筑遺構。
他們的工作為中國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并寫下有關建筑方面的論文、序跋等二十幾篇,另有部分篇什為其與梁思成等合著的建筑論文。在文學方面,她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包括散文、詩歌、小說、劇本、譯文和書信等作品 ,均屬佳作,其中代表作為《你是人間四月天》,小說《九十九度中》等。
此外,1949年以后,林徽因在美術方面曾做過三件大事:第一是參與國徽設計。第二是改造傳統景泰藍。
第三是參加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為民族及國家作出莫大的貢獻。只可惜她壯志未酬,在1955年4月1日清晨,經過長達15年與疾病的頑強斗爭之后,與世長辭,年僅51歲。
3.林徽因的小故事以及從她身上能學習到什么精神
16歲的林徽因游歷歐洲,在英倫期間,結識了當時正在英國留學的徐志摩。
當時徐志摩已是一個兩歲孩子的父親。情竇初開的林徽因被徐志摩淵博的知識,風雅的談吐、英俊的外貌所吸引。
而徐志摩也愛上了林徽因,但林徽因后來才發現,自己對徐志摩只是崇拜,并無愛情。徐志摩深愛林徽因,回到中國與此時剛生下第二胎的妻子張幼儀離婚,但當他回到英國。
林徽因已經離開了英國,又回到了中國。 在這個選擇上,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少女那真正與眾不同的、早萌的智慧的閃光。
大多少女,跟隨感情的懵懂的指引,一意孤行。不惜跟全世界的人作對。
美其名曰是為了自我自由,為了愛情。年齡漸長,就會慢慢體會,長輩反對的事情,自然有他們身后幾十年的滄桑變化做底子,未必沒有道理的。
——往往我們懂得這個道理的時候,已經年華老去,在感情的路途上耗費了大量時光。身心俱疲了。
一個人把精力放在什么地方,最后總能被人看到。這樣的一個女子,一開始就標明心意,不做別人眼里的傳奇,要踏踏實實的過一生。
女孩在自己最漂亮最巔峰最受人寵愛的時候,放棄成為傳奇的誘惑和虛榮心的牽引,憑著本能選擇最踏實的生活狀態,實屬難得。感情,不等于生活。
4.誰幫我找一篇有關于林徽因,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
懂得愛的人才能夠愛
一切的偉大人物,
沒有一個是因為愛情而發狂的人,
這說明偉大的精神和偉大的事業,
可以摒除過度的激情。
但那荒淫縱欲的愛,
卻只會使人墮落毀滅。
——培根
一個優秀的女人,面對火一樣熱烈的愛著她的三個杰出的男人,會發生什么?
請不要馬上進行預測,也不需要開口。
一切,都很正常,沒有什么值得發掘的“看點”。
事情已經很遠,事件中的人,已經記入中國的歷史,他們都很優秀。
林徽因,出身世家,才貌雙全。建筑家,詩人,對于男人,這樣的頭銜也許也值得用一生來追求。
梁思成,建筑家,影響過中國歷史進程的梁起超的兒子,在中國的古建筑保護方面做出過開創性的貢獻。林徽因的丈夫。
徐志摩,新月派的主將,詩人,真正的詩人。他的詩,將他年輕的生命,定位在一個中國新詩開展的一個高峰。
金岳霖,哲學家,在金石書畫方面,也具有堪稱大師級的水平。
就是這樣四個優秀的人。
三個杰出的男人,他們明明白白的愛上了林徽因。
沒有什么桃色故事,也沒有什么為賢者隱的必要。
林徽因,與愛她的人,為今天的人提供了一個值得再三提起的范例。
徐志摩從來沒有掩藏過自己對于林徽因的愛,用他的詩,用他的人。
在與林徽因的交往中,徐志摩感到生命的力量。
當他臨行前,還特地到梁家去探望林徽因伉儷。因為沒有遇到,他自己坐在那兒喝了茶,然后留下了一張字條離開,在字條上他提到“此去生死未卜”。
能夠達到這樣的感情交流,應該說在他們之間,友誼已經達到了怎樣的高度。
在徐志摩突然長逝以后,林徽因寫下了被朱自清先生稱為“這是一首理想的愛情詩”的《別丟掉》,執著、纏綿地呼喚著“別丟掉”,過往的熱情,雖然熱情用流水役輕輕的嘆息的比喻營造出一種特殊的抒情氛圍,但是依然能夠看出詩人對于另外一個詩人的強烈的情感。追憶二人所見過的“明月”、“燈火”、“滿天的星”還在,斯人已逝,過往的一切“夢一樣的掛起”,可是,“你想要回那一句話”么,黑夜知道的那句話,已經不可能,山谷里有那句話的回音。
純純的詩情,理想的精神戀歌。
對于梁思成,徐志摩是他父親最好的學生,是他最好的朋友。
當林徽因告訴梁思成,自己的心同時愛上了兩個人的時候,梁思成很痛苦,也很理性——
沒有責備,沒有吼叫,
他在長長的夜里,比較著自己與金岳霖的長與短……
天明的時候,他平靜的告訴林徽因:“如果你選擇,我祝你幸福。”
這是襟懷,是一個對于愛有著深刻理解的人才能夠做出的真情道白。
林徽因向金岳霖說出了梁思成的決定,金岳霖選擇了退出:“我不能傷害一個愛你的人。”
這不是瀟灑的表演,金岳霖決定終生不娶,來守護自己的情真。
林徽因是幸福的,愛她的人很理性,愛她的人知道如何愛。
尊重她的選擇,只要她幸福;
愛她,甚至不能傷害一個愛她的人。
雖然林徽因沒有什么更多的驚天動地、可以傳世的生活法則,但是在三個杰出的男人對于自己的愛中,她做出了選擇,也保存著那份難得的友誼。關于這一點,有許多的文章,做出過上萬次的表述。
讓我們記住:
“愛雖栽培你,它也刈剪你。
愛不占有,也不被占有。
因為愛在愛中就滿足了。”
“因為所有造成善的愛,
它必然是自由的、慷慨的、無拘無束的和誠懇的。
但是愛是一種毫無束縛的力量,
如果任其自由放任,
它是不會約束在法律和習俗的范圍內的。”
愛,是人的主觀感受,是人的感情。
被愛的人,既是客觀存在的人,也是經過了主觀創造的人。
愛情是美好的,懂得愛的人,才知道如何去愛。
愛是一種責任,愛是一種理想。
婚外不應該有情,
可寬恕的罪,也依然是罪。
5.關于林徽因的介紹,她的故事,詩,等
原名徽音,福建省閩侯人。l904年6月10日生于杭州,1955年4月1日病逝于北京。1916年入北京培華女子中學,1920年4-9月隨父林長民赴歐洲游歷倫敦、巴黎、日內瓦、羅馬、法蘭克福、柏林、布魯塞爾等地,同年人倫敦圣瑪利女校學習。1921年回國復人培華女中讀書。1923年參加新月社活動。1924年留學美國,入賓夕法尼亞大學美術學院,選修建筑系課程,1927年畢業,獲美術學士學位。同年入耶魯大學戲劇學院,在G.P.帕克教授工作室學習舞臺美術設計。1928年3月與梁思成在加拿大渥太華結婚,婚后去歐洲考察建筑,同年8月回國,并回福州探親。在福州期間,曾為烏石山第一中學演講《建筑與文學》,為倉前山英華中學演講《園林建筑藝術》,1929年出任東北大學建筑系副教授,講授《雕塑史》和專業英語。是年,張學良出獎金征集東北大學校徽圖案,林徽因設計的“白山黑水”圖案中獎。1930年因患肺病到北京香山雙清別墅療養。1931年應聘到北京中國營造學社任參校。
從1931年到1946年在中國營造學社期間,參加調查研究中國古建筑,足跡遍及北京、河北、山西、浙江、河南、山東、陜西等地。
1946年后擔任清華大學建筑系教授,講授《中國建筑史》課并為研究生開設《住宅概說》等專題課。1949年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設計工作,1951年為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碑座設計紋飾和浮雕圖案,1951年調查研究景泰藍生產工藝并設計一批具有民族風格的景泰藍新圖案,還親自參與測試。
1950年兼任北京市都市計劃委員會委員、工程師,1953年當選中國建筑學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建筑學報》編委、中國建筑研究委員會委員。
參與設計的工程有北京大學地質館、灰樓學生宿舍。云南大學學生宿舍、清華大學教師住宅。中南海懷仁堂裝修工程等。
她發表的有關建筑的論文主要有《論中國建筑之幾個特征》、《平郊建筑雜錄》(與梁思成合著)、《清式營造則例》第一章緒論、《晉汾古建筑預查紀略》(署名林徽因、梁思成)、《由天寧寺談到建筑年代的鑒別問題》(署名林徽因、梁思成)、《中國建筑史》(遼、宋部分)、《中國建筑發展的歷史階段》(與梁思成、莫宗江合著)。
她的文學作品主要有《誰愛這不息的變幻》、《笑》、《清原》、《一天》、《激昂》、《晝夢》、《瞑想》等詩篇幾十首;話劇《梅真同他們》;短篇小說《窘》。《九十九度中》等;散文《窗子以外》、《一片陽光》等。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林徽因詩集》(1985年);人民文學出版社與香港三聯書店聯合編輯出版了《林徽因》(中國現代作家選集叢書之一)。
林徽因是20世紀中國建筑界的才女
6.林徽因的小故事以及從她身上能學習到什么精神
16歲的林徽因游歷歐洲,在英倫期間,結識了當時正在英國留學的徐志摩。當時徐志摩已是一個兩歲孩子的父親。情竇初開的林徽因被徐志摩淵博的知識,風雅的談吐、英俊的外貌所吸引。而徐志摩也愛上了林徽因,但林徽因后來才發現,自己對徐志摩只是崇拜,并無愛情。徐志摩深愛林徽因,回到中國與此時剛生下第二胎的妻子張幼儀離婚,但當他回到英國。林徽因已經離開了英國,又回到了中國。
在這個選擇上,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少女那真正與眾不同的、早萌的智慧的閃光。大多少女,跟隨感情的懵懂的指引,一意孤行。不惜跟全世界的人作對。美其名曰是為了自我自由,為了愛情。年齡漸長,就會慢慢體會,長輩反對的事情,自然有他們身后幾十年的滄桑變化做底子,未必沒有道理的。——往往我們懂得這個道理的時候,已經年華老去,在感情的路途上耗費了大量時光。身心俱疲了。一個人把精力放在什么地方,最后總能被人看到。這樣的一個女子,一開始就標明心意,不做別人眼里的傳奇,要踏踏實實的過一生。女孩在自己最漂亮最巔峰最受人寵愛的時候,放棄成為傳奇的誘惑和虛榮心的牽引,憑著本能選擇最踏實的生活狀態,實屬難得。感情,不等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