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去年的樹》要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去年的樹 同學們,你們知道《去年的樹》這個故事嗎?這個故事可感人了.我讀了這個故事后,被小鳥珍視友情、遵守諾言的品質所感動了. 故事中的一只鳥和一棵大樹是形影不離的好朋友,一年冬天,小鳥要去南方過冬了,臨別之際,它們約定:來年春天再相見,小鳥再來為大樹唱歌.春天到了,小鳥為了這個約定,從南方飛回來了.可物是人非,樹已經不見了,只留下一截樹根在無聲的哭泣.為了找到好友,履行承諾,它四處尋找,從森林找到鋸木廠,從鋸木廠找到村莊,再找到小姑娘家.當她歷經艱辛找到小姑娘家時,卻眼睜睜地看著樹做的火柴已化為燈火,但小鳥還是沒有忘記諾言,它在燈火旁唱起了去年它唱給大樹聽的歌,一遍又一遍,久久不肯離去. 從小鳥身上,我想到了我們人類.人類是高等動物,可是許多時候,有些人的高等竟比不過一只鳥.薄情寡義的、虛情假意的、背信棄義的、見利忘義的.《去年的樹》這篇課文,讓我記住一直重情重義、一諾千金的小鳥.我想,有時候我們人類的確應該學習一下小鳥的這種品質。
2.寫一篇去年的樹觀后感
《去年的樹》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作品。文章講述的故事是:鳥兒和樹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給樹聽,將要飛回南方時,鳥兒答應了樹的請求——來年還要回來唱歌給它聽。可是第二年春天,當鳥兒飛回來找它的朋友時,樹卻不見了。只看到了短短的樹根,鳥兒四處尋訪,最后找到由樹做成的火柴點燃的燈火。朋友不在了,友情還在,面對著由朋友的生命點燃的煤油燈,唱起了去年的歌。全文通過小鳥和樹、樹根、大門、小女孩這四組對話告訴做人要信守諾言,珍惜朋友之間的情意。
文章在四次的對話中展開了故事的情節,在通俗易懂的語言中蘊涵著“信守諾言,珍惜友情”,“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等深厚的人文精神。本課的重點其實就是讓學生對“信守諾言,珍惜朋友之間的情意”方面有所感染。在教學中這位教師能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本,自由發展”的教學思路,深化“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這一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在教學過程中,教者以讀文貫穿整個課堂。在朗讀中,引導學生走進課文中的種種角色,體會每一個角色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多次對話,感悟鳥兒與樹的深厚情誼。學生通過自讀感悟、角色對話、拓展想象等過程,感悟文中所蘊涵的語言美、思想美、意境美;從而實現學生心靈與文本之間真誠的對話。 另外教者在引導學生精讀時,能充分的調動學生語言積累,引導學生將積累的語言加以活用。如引導學生體會鳥兒是怎樣地尋找好朋友樹,自然引出“百折不撓、心急如焚、堅定不移、千辛萬苦、不顧一切”等等貼切的詞語,并引導學生積累。在交流分享彼此的感受中,孩子們深深感受到鳥兒與大樹的深情厚誼。并且寫出自己的感受。
聽完這節課后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老師那精美的語言,極強的表現力征服于整個課堂,征服所有的聽者,我深深的感到自己的語言教學的匱乏。尤其是在我的計算機課堂上,總是按以往的教學模式“任
務驅動”式的教學完成一節課的任務,我總是說的很少而且語言枯燥無味,不能完全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認為學生做的多,這樣是能給學生更多的操作機會,這樣是不客觀的。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深深的知道語言的交流,不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而且還能和學生進行心靈的勾通,達到預想的教學效果,這樣才能更好的完成一節課的教學。課堂教學是真、善、美的心路歷程。是教師語言完美的展現,是心靈與心靈的碰撞,是充分地尊重學生獨特的情緒體驗,是給予學生自由表達的機會,讓他們在知識的海洋任意遨游,讓他們的人生更加精彩美麗!
總之,作為一名合格的老師不僅需要較好的文化底蘊,更重要的是如何把自己的保種能力應用到教學設計中,從某種意義上說,教學就是在教師、學生與教材之間的互動中展開的.而要想很好的完成教學任務,首先就要讓學生走進教材,讓學生體會每一個教學環節,創設情境,引領學生自主探索,激發學生想象力,給學生更大想象創作空間,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成能課堂的主角,把學生真正帶入教學的情境中。老師的真功夫就就應展現在課堂上,捫心自問,我還有太多需要學習的地方,而且這是在不斷實踐和反思中提升的。仔細想想既然選擇了選擇了教師,我就會一直努力下去,使自己能夠真正地做到課堂的“主宰”。
3.四年級《去年的樹》讀后感(三百字)
《去年的樹》這篇文章,主要講一只小鳥為了實現自己的諾言,千方百計地尋找自己的朋友——樹,最后面對著用樹枝做成的火柴點燃的燈火,唱起了去年的歌的故事。贊美了鳥兒高尚的、令人蕩氣回腸的真摯情誼。為什么呢?因為鳥兒有一顆實現諾言的心。讀了這篇文章,使我想起了一件往事。
那是在四年級時,有一次,老師在講臺上問:“誰愿意為我們班爭取榮譽,做一張關于抗震救災內容的手抄報?”我一聽是為自己的班集體爭光沒等老師說完便高高地舉起了手。老師接著說:“今天晚上必須做完。”我一琢磨,時間太緊張了,就放下了手,又一想,時間少怕什么?又舉起了手,老師就確定了我們十名同學。
放學回家后,吃過晚飯就趕緊做作業,一個多小時過去了,我的作業也完成了。 卻把 老師布置的手抄報忘得一干二凈,洗漱完后就睡覺了。第二天早上,我高興地來到學校,剛進教室門,班長就問我要手抄報,我這才想起忘了做,便說我交給老師了。過了一會老師來到教室,問到我時,我說班長收去了,老師看了我一眼輕輕地說:“你再這樣我可不喜歡你了,說完就上課了”。當時我覺得沒什么大不了的,下步為例唄!
通過讀《去年的樹》一文,我為自己過去的行為感到后悔,答應了別人就一定要去做,可不能說了不算,我為什么要撒謊呢?我還不如文中那只小鳥呢!與那只誠實守信的鳥兒相比,我差的太遠了。今后 ,我要向那些誠實守信的同學學習,做一個說話算話、踐行諾言的好孩子。
4.去年的樹讀后感
[去年的樹讀后感]一只鳥和一棵樹是好朋友,鳥兒天天給樹唱歌,樹和鳥兒都很幸福,去年的樹讀后感.但是,冬天到了,鳥兒要到南方去了,它們約好第二年春天還要在一起享受快樂.可是第二年春天,鳥兒再回來的時候,樹卻不見了,鳥兒非常焦急.原來,伐木人把他砍倒,做成火柴,賣掉了.小女孩告訴它,火柴被用光了,可是火柴點燃的火,還亮著.鳥兒飽含深情地對燈火唱起了去年唱過的歌,唱完以后,它又凝視了燈火一會兒,仿佛在說:我唱的歌,你聽見了嗎?再見了,我的朋友.然后帶著內心的眷戀飛走了.我終于明白了什么叫做友誼.是什么讓鳥兒那么執著地去找樹?是什么讓鳥兒不知疲倦地要搞清樹的下落?那不就是鳥兒對樹的一片真情嗎?知音難覓,我為鳥兒與大樹的生死離別而傷感,也為鳥兒對大樹那真摯的友情而欣慰.這種超越生死的友情,讓我對情感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也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友誼的可貴.媽媽感悟:這篇童話情深意濃,帶著些許傷感色彩,表現了一只鳥和一棵樹之間生死不渝的友情.鳥兒對友情的執著是令人動容的.他不辭勞苦,一路追尋,盡管最終只找到了火柴點燃的燈火,面對朋友用生命點亮的燈火,小鳥深情地凝望,然后唱起了他們之間的友誼之歌,讀后感《去年的樹讀后感》.在鳥兒那深情凝視的目光中,我們分明看到了樹的身影,分明感受到了鳥兒與樹之間的那份真摯、深沉的感情.讀罷此文,鳥兒對樹的那種濃濃深情在腦際縈繞縈繞.鳥兒飛走了,燈火熄滅了,眼前的畫面似乎正在慢慢消失,漸漸遠去……可是,這個故事所帶給我們的感動將永遠留在我的心中.此篇以淡淡的憂傷氣息,敘述了一個美麗的故事,簡潔的話語,傷感的筆調,讓孩子也沉浸在這份真摯的友誼中,沉浸在這個美麗的故事中,所感,所想,余味無窮.我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去年的樹》這篇文章一直在我的腦海里跳來跳去.文章寫了從前有一棵樹和一只鳥,鳥天天唱歌給樹聽,而當鳥兒給樹唱歌的時候樹也靜靜地聽著,秋天到了鳥兒要飛回南方,春天來臨鳥兒卻再也找不到樹了.是啊,人類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胡亂地砍伐樹木,但他們是否想過如果人類再大量砍樹的話,到最后我們人類也會像恐龍一樣永遠消失在地球上的.這讓我想起伐木工人.他們為了掙錢過上好日子,天天上山去砍樹然后運到其它地方去賣,這樣雖然能掙錢,但是如果地球上沒有了樹,我們就會缺少氧氣.想起以前,天是那么的藍,水是那么的清,而現在我們經過消毒的水也沒有過去的干凈.樹是我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人類缺少樹我們就不能生活在地球上,樹還可以擋風遮雨美化環境.如果沒有樹地球就會變成沙漠.沒有樹的后果是多么可怕啊!我簡直不敢往下想.讓我們一起保護環境,多植樹,不亂砍亂伐樹木.留一片茂密的森林做小猴的樂園,孔雀的故鄉 〔去年的樹讀后感〕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5.《去年的樹》的賞析
《去年的樹》是小學語文四年級教材上冊第11課。文章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鳥兒和樹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給樹聽,將要飛回南方時,鳥兒答應了樹的請求──還要回來唱歌給它聽。可是第二年春天,當鳥兒飛回來找它的朋友時,樹卻不見了。鳥兒四處尋訪,最后找到由樹做成的火柴點燃的燈火。鳥站在燈火前,唱了去年的歌,又看了一會兒,就飛走了。 每個人讀完這篇童話都會有種莫名的惆悵,僅僅是被一種高尚的、令人蕩氣回腸的友情所感染和感動嗎?在一遍一遍的品讀中,我感到,這并不是這篇童話想要表達的全部思想。它并不是在寫鳥,而是在寫樹,通過鳥這條明線,暗寫“去年的樹”。通過寫“去年的樹” 歷經磨難變成燈火,告訴我們,生命是需要升華的,只有升華的生命才值得朋友為之歌唱。“去年的樹”雖然沒有了,鳥還可以在燈火中回憶起自己的朋友。那么當我們不在世間的時候,我們是否留下了值得朋友回憶和歌唱的東西呢?這就是這篇童話讓我們惆悵的原因。 《去年的樹》用高超的文學手法,將主角隱藏在暗線中,通過寫樹的朋友“鳥”的活動,側面寫樹的經歷,表面上寫了鳥追蹤朋友的曲折,實際上寫了樹幾經磨練升華生命的光輝歷程。正是這種寫法,渲染了一種哀傷但不悲涼,凄美但不惋惜的情緒。 童話的結尾是全文的高潮,也是點睛之筆。“唱完了歌,鳥兒又對著燈火看了一會兒,就飛走了。”鳥兒為什么沒有掉眼淚就飛走了?是因為它并不悲傷和惋惜,它的朋友給它留下了燈火,看著這燈火,它能回憶起它們在一起的美好時光,這就是它的朋友給它留下的最好的東西,所以它沒有悲傷,飛走了。
記得采納啊
6.4年級11課去年的樹小練筆
今天,我們上了一篇感人的故事,叫《去年的樹》,是發生在一只小鳥和一棵樹身上的故事.有一只鳥每年都要給樹唱歌,今年,當它飛回來找樹時,那樹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最后,鳥兒歷盡千辛萬苦,終于找到了樹,它被做成火柴,用光了,可燒出的火還在煤油燈里,接著,鳥兒就唱起了去年的歌.看完這篇課文后,我體會到了他們深厚的友情,可當我學完了之后,我更加體會到了,它們的不舍之情,可我沒忘那些破壞大自然環境,砍樹的伐木人,他們既破壞了環境,更破壞了了小鳥和樹的感情,我想 對鳥兒說:“聽到你失去了珍貴的朋友我很傷心,可你這份有愛之心更令我難忘,堅強起來,我們大家都相信你會懷著友愛之心找到更多的朋友!”我還想提醒那些伐木者,樹,是大自然中不可缺少的東西,如果沒有樹,兇猛的沙塵暴與洪水將向我們襲來,破壞了人與動物美好的生存空間.人類只有一個地球,讓我們行動起來,共同保護小鳥和它們美好的家園--樹,維護大自然的生態環境。
7.【誰有《秋天的雨》《去年的樹》自己設計的教案
去年的樹教學目標:1、認識課生生字,掌握新詞.了解課文內容.分角色朗讀課文.2、以朗讀促進感悟.3、體會童話提示的道理.一、引言1、同學們,童話一直伴隨著我們長大,它像一粒美麗的種子,播種在我們心田,為我們插上想像的翅膀,留給我們許多難忘的記憶.今天,讓我們再次走進奇妙的童話世界!2、齊讀課題吧!(板書課題)3、看到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什么呢?二:新授(一)學習新字詞. 過渡:小疑有小進,大疑有大進.讓我們帶著自己的疑問走進這個童話故事,想信你們會有更多的體會和感受.好,請同學們自由的讀課文,注意將生字讀準確,不好讀的地方多讀幾遍.1、課文讀完了嗎?生字新詞掌握得如何呢?敢應戰嗎?(認讀生詞:融化,剩下,煤油燈,伐木人)2、這個“伐”字是本字的生字,請把手舉起來,和老師一起書空.伐字左邊是個單人旁,右邊的斜勾有點長.看到這個字,你想到了哪個字?大家在寫的時候不要忘了一撇.“伐”字還可以組哪些詞呢?(重點學習“伐”字,和“代”進行區別,并組詞).3、這課還有一些特殊的詞語,它們都有一個什么字呀?這些兒字在一個音節的后面,要和前面的音節讀成一個音,稱為兒化韻.(范讀第一個,抽生讀后面幾個.鳥兒,哪兒,這兒,細條條兒,一會兒)4、單個詞會讀了,那放在句子中還會不會讀呢?(出示句子:1,一棵樹和一只鳥兒是好朋友.2、立在這兒的那棵樹,到什么地方去了呀?3、鳥兒睜大眼睛,盯著燈火看了一會兒?)(二)學習第1-4自然段.過渡:詞語也會啦,句子也會了.剛才同學們都對去年的樹感興趣.那么去年在這棵樹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請同學們自由是閱讀1-4自然段.看看讀了以后有什么感受.(學生讀書)1、誰來說說自己的感受呢?(引導學生通過重點字詞感受朋友之間的友誼,通過語言體會朋友之間的承諾.相機總結)2、能不能帶著這些感受讀一讀這些句子吧!誰來讀一讀.(指名讀)3、是呀,一個是天天的唱,一個是天天的聽,它們真是形影不離,朝夕相處.誰還想讀?(再抽生讀)4、讀著這些文字,你的眼前出現了什么畫面?(培養學生的想像)(根據學生的想象畫樹和鳥)5、讓咱們一邊想象這些畫面一邊齊讀這兩段吧!6、是呀,它們要分別了.誰來讀一讀他們分別時的對話.(請一對好朋友,分角色朗讀)7、聽著這對好朋友之間的對話,你聽出了什么?(難舍難分、依依不舍,許下諾言)8、是呀,鳥兒答了樹,他一定會回來給大樹唱歌,能不能讀出這種堅定的、向朋友保證語氣,男生讀大樹的,女生讀小鳥的,直接讀對話.(三)學習5—14段.三次問話.過渡:春天來了,小鳥飛回來,它來找它的朋友——樹來了!但是她卻看到了一根孤零零樹根.小鳥看到孤零零的樹根,她又是怎樣的心情呢?她又怎樣去找它的朋友呢?請默讀5-14段,勾出有關的句子.寫出自己的感受.(訓練學生默讀)2、找到的同學可小組交流感受.3、把你們的感受向大家交流一下吧!(一個是尋找的過程,日夜兼程,風塵仆仆……)(二個是書中沒有寫出來的尋找的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三個是小鳥尋找的心情:焦急越來越嚴重)4、是的,鳥兒分別問了樹根,門和小女孩.大家體會到了這些,是吧!誰來讀一讀這些問話呢?(出示三句問話:1、立在這兒那棵樹,到什么地方去了呀?2、門先生,我的好朋友樹在哪兒,您知道嗎?3、小姑娘,請告訴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兒嗎?)5、課文中僅僅向我們描述了小鳥的三次問話,正如前面同學提到的,小鳥還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可能都有哪些困難呢?(發揮想象.指名說)6、是呀,同學們想像到的困難,小鳥可能都遇到過.遇到了這么多的困難,為什么還要去找呀?(指名說,為了承諾,為了能過上以前幸福的日子)7、帶著這些感受,再來看看小鳥的這幾句問話吧,肯定和剛才讀的不一樣.指名讀分句(引言:1、看不到大樹多著急呀! 2、你知道嗎,它多想知道啊! 3、是的,朋友在哪兒呢?到底在哪兒呀!小鳥不停的問)8、小鳥的三次尋問一次比一次焦急,一次比一次焦急,讓我們連起來讀一讀,體會體會他的心情.(連起來齊讀)(四)、學習15-17自然段1、小鳥就這樣在尋找它的朋友,它找到了嗎?(指名回答)2、是呀,小鳥它飛越了一條條大河,飛過了一座座高山,它可能躲開了獵人的槍口,老鷹的鷹爪,而它千辛萬苦尋找的大樹朋友卻成了一簇燈火.鳥兒睜大眼睛,盯著燈火看了一會兒.接著,她就唱起了去年唱過的歌給燈火聽.唱完了歌,鳥兒又對著燈火看了一會兒,就飛走了.(相機出示音樂課件)3、此時此刻,你有什么樣的感受或問題要問的嗎?(指名說)4、同學們,你們注意到了沒有:鳥兒睜大眼睛,盯著燈火看了一會兒.唱完了歌,鳥兒又對著燈火看了一會兒.你們兩個看字里面體會到了什么?(指名說、深情,沒想到,失望)5、通過交流,我們體會到了小鳥的深情.誰來做這一只小鳥,讀一讀這些句子呢?(指名讀.配樂讀)6、我們真的看到了那只深情的小鳥,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感人肺腑的句子吧!(齊讀)7、你們都是深情的小鳥.去年的樹和小鳥在一起,是那么(幸福)(快樂)!現在這對朋友的見面卻(傷心)(難過).8、。
8.去年的樹讀后感怎么寫
今天,我們學習了日本的一位作家新美南吉寫的一篇童話故事——《去年的樹》,文章主要寫你對好朋友,那就是小鳥和大樹。
小鳥和大樹非常友好,小鳥天天用它美妙動人的聲音給大樹唱歌聽,可是冬季來臨,小鳥就要飛走離開它的好朋友——大樹,等到春天再回到大樹的身邊。
春季已經到了,可是當小鳥飛回的時候大樹已經被做成了火柴,火柴已經沒有了可火柴點燃的光也要滅了,小鳥看這火柴點燃的光,還是把去年的那首歌長了出來。
我像對小鳥說:“小鳥你尊守承諾、珍惜友情正不錯,小鳥你也別傷心了,雖然大樹以被做成了火柴,但也給打家帶來了光明和溫暖。”
9.三年級下冊《去年的樹》讀后感怎么寫
昨晚,我認認真真地讀了《去年的樹》這個故事。
故事中的小鳥和大樹是一對好朋友,小鳥每天都給大樹唱歌。可后來,因為冬天快要來臨了,小鳥必須飛去南方過冬。
回來的時候卻發現大樹不見了,只剩下了樹根。于是,小鳥到處打聽大樹的消息,她先問樹根,又問山谷、工廠的大門,還問了一個小姑娘。
最后,小鳥終于在一盞油燈燃燒的火焰中,找到了她的好朋友——大樹殘存的氣息。小鳥對著那團火焰,唱完去年對大樹唱過的歌,飛走了。
讀了這個故事,我想對小鳥說:“小鳥,你一定在那團燃燒的火焰中,感受到了你的好朋友依然活在你的心間,他會化作空氣繼續陪伴著你,聽你唱歌。”我還想對大樹說:“大樹,你可曾憎恨過人類?因為他們的砍伐,你將永遠離開你的好朋友。
不過請你相信,我們人類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保護環境,節約能源’正是我們這一代人最響亮的口號。”。
10.轉述去年的樹作文教案
一、教學目標: 1 、認識1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擬人童話的特點,體會童話揭示的道理。
3、通過朗讀,感受童話故事對高尚友情的贊美,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二、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2、學生預習課文。
三、教學課時:2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設境導入,提示課題 課件出示:鳥兒的日記。 1、2006年10月28日晴 給好朋友大樹唱歌并告別。
2、2007年2月28日陰 給好朋友大樹唱歌并告別。 師導語激趣:同學們,看!這是鳥兒寫的日記,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出示課題:去年的樹 (二)、初讀課文,多元對話 1、請大家盡情地讀讀課文,與課文交流、對話。
2、交流初讀心得: 讀到現在你有什么想說的了?你的收獲,你的疑問,你的感受等等,都可以說。 (1)、讀懂估計: *鳥兒和樹是好朋友。
——讀段 *鳥兒從南方飛來后,發現去年枝繁葉茂的樹不見了,于是,鳥兒追尋著樹的蹤跡,一步步尋訪,當它終于找到被做成火柴的樹時,火柴也即將燃盡。 *樹——樹根——火柴——燈火(劃一劃,你有能把書讀薄的本領,真了不起) *小鳥不忘記對樹的許諾,對著燈火,唱起了去年唱過的歌給燈火聽。
——讀最后一段 *這一只候鳥。——讀有關句子(你很會捕捉課文信息,真不簡單) (2)、問題估計: *課文為什么取名為《去年的樹》而不是《今年的樹》或《小鳥和樹》 對策:比較《去年的樹》與《今年的樹》提問:今年還有樹嗎? 比較《去年的樹》與《小鳥與樹》(板書后存疑) *為什么鳥兒還會對著燈火看了這么長,還唱起了去年唱過的歌?(板書后存疑) *為什么要看了兩次? 3、根據下面的提示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出示文稿): 鳥兒和樹是好朋友。
她天天唱歌給樹聽。鳥兒將要飛回南方時,答應 。
可是第二年春天,鳥兒從南方飛會來飛回來,卻發現 。她四處尋訪,問了 、和 ,知道 。
于是,鳥兒 。 4、教師小結: 同學們問題很多,感受也很多,你們真了不起。
初讀課文,就有那么多的收獲。讓我們繼續與課文交流,也許你剛才的疑問能自然地得到解決,你的感受會越來越多。
(三)精讀課文。潛心對話 師:這篇童話很有特色,它是通過“對話”來展開故事情節的。
全文中一共寫了幾次對話呢?分別是哪幾次?(課件出示) 大樹 樹根 小鳥 門先生 小女孩 1、(文稿出示第一次對話)寒冷的冬天就要來到了,鳥兒必須離開樹,飛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臨走之前,一對好朋友依依相別,樹對鳥兒說-——(示意學生讀)“再見了,小鳥!明年春天請你回來,還唱歌給我聽。”
鳥兒說——(示意學生讀)“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來,給你唱歌。請等著我吧!” 師;樹和鳥是一對多好的朋友呀,一個天天唱歌給對方聽,一個天天聽對方唱歌,他們是那樣的相依相惜。
可是,寒冬來臨,他們不得不分手,這是多么的無奈、多么的傷感呀!臨別,他們是怎樣說這番話的呢? (1)、與同桌分角色練習讀一讀。 (2)、指名一組同桌讀。
聽他們讀,你感受到這對好朋友在分別時的心情是什么樣的?(舍不得、難過,難舍難分) (3)、請你邀請一位好朋友一起讀讀他們的對話,把這種感受讀出來。 (4)、全班男女共讀。
過渡語:師:他們就是這樣,依依相別,并約定明年春天,鳥兒再回來唱歌給樹聽。春天又來了。
原野上,森林里的雪融化了。鳥兒又回到這里找她的好朋友——樹來了。
然而,昔日的好朋友卻不見了。她找了又找,問了又問……文稿插入: 地找 (我們可以說小鳥歷盡千辛找,你還能用什么詞來說說她怎么找?——不顧一切——千里迢迢——心急如焚。
在尋找過程中,小鳥的心情是多么的急切,朋友在哪兒呢? 2、(文稿出示:鳥兒與樹根、大門、小女孩的三次對話) (1)、請自由讀下面的三次對話,可以一個人讀、也可以和同桌分角色讀,體會不同角色的心情,用恰當的語氣來讀。學生練習。
(2)、指名讀,鼓勵學生評價,教師指導:樹根本是樹的一部分,讀他的話是,要讀出同情,傷感的語氣。門先生對發木的事見多了。
已不以為然。讀他的話是,要平淡、冷漠。
小姑娘的聲音要稚嫩些。鳥兒的三次詢問要一次比一次焦急。
(找不到朋友,會在心里說些什么呢?她會怎樣呼喚她的朋友呢? (3)、指名分角色朗讀三次對話 3、(文稿出示:兩個“看”的句子)師:鳥兒在尋找朋友的一次次詢問中,得知樹被“砍倒”,被“切成細條條”“做成火柴”“賣掉了”“火柴已經用光”只剩下用火柴點燃的火還在亮著時。 (1)、(出示文稿:鳥兒睜大眼睛,盯著燈火看了一會兒。)
透過這個“看”字。你能體會到什么?指名學生交流。
師小結:鳥兒費勁周折,終于找到自己的朋友-------盡管那只是用自己的好朋友的身體做的火柴點燃的燈火。鳥兒怎能不傷心,她睜大了眼睛,仿佛在說:“朋友,我終于找到你了,我來給你唱歌了!” (2)、(出示文稿):接著,她就唱起去年唱過的歌給燈火聽。
唱完了歌,鳥兒又對著燈火看了一會兒,就飛走了。 小鳥“又看”了燈火一會兒,從第二個“看”字,你體會到了什么?""學生交流體會,鳥兒唱起去年唱過的歌,她履行了自己的諾言。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去年的樹教學反思簡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