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的名勝古跡作文400字
中國的名勝古跡作文
1、
遠遠的便看見,長城猶如一條長龍,盤臥在山陵上。 爬上長城,看著人群來來往往,我心中便產生一種好奇心,從高出往下看會是什么樣呢?于是我便隨著人群一起向上涌去。一路上我遇見了許多外國友人,想必他們也是久聞長城的大名,想來看看長城是怎樣的壯觀,宏偉.過了一會,我看見一個小房子似的堡壘,原來那就是烽火臺,敵人來時,用來點狼煙的,這不僅使我想起"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故事.
抬頭仰望天空,是如此的蔚藍,再看看長城,仿佛還有很遠很遠,一直延伸到云端.由于下起了小雨,所以我不得不下去了,我僅僅爬到了835米處.哎!真是令人遺憾啊!不過看著下面的人群,我當然十分自豪.
望著人群,我想,這便是長城的吸引力.如果長城沒有宏偉的氣勢,怎么會吸引那么多的游客?我又隨著人群涌了下去。。。。..
2、說起西安,那里的名勝古跡舉世聞名。其中,最聞名遐邇的就是兵馬俑了。這個寒假,我就感受了一回。西安的名勝古跡很多。首先,我們就來到了堪稱“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秦始皇陵。秦始皇陵位于臨潼縣境內,從西安市里乘車大約1個小時就到了。我們先去了秦俑博物館,那里擺放了好多從俑坑中挖掘出的隨葬品。有將軍俑、武官俑、御手俑等,還有兩輛彩繪銅車馬。這兩輛銅馬車是迄今為止中國所發現的年代最早、形體最大、結構最復雜、制作最精美的銅鑄馬車,被譽為中國古代的“青銅之冠”。在公元前200多年,中國人就使用了青銅冶煉術,比國外早了2000多年。可見中國勞動人民是很有智慧的。怎能不讓我們為之自豪?接著,我們就到了兵馬俑一號坑。“哇!這就是兵馬俑!好壯觀啊!”這是我進到一號坑里的一聲贊嘆。在面積最大的一號坑里共有6000多件有用陶土做的武士俑和車馬俑。俑坑的東面是一個長廊,站著三排面向東的武士俑,他們是一號坑的前鋒部隊。長廊南邊有一排面向南的武士俑,是右翼;北面有一排面向北的武士俑,是左翼;西面有一列面向西的武士俑,是后衛。這些兵馬俑都是按實戰軍陣排列的。在二號坑里,出土陶俑約1000多件,兵馬近500多匹。它的東邊是一個由弩兵俑組成的小方陣;南邊的方陣是由駟馬戰車組成的;中部是由戰車和徒手兵俑組成的方陣;北邊是戰車、鞍馬和騎兵俑組成的騎兵陣。整個二號坑就像一支整裝待發的特種部隊。三號坑位于一號、二號坑的后部,那里僅有4馬1車和60多個陶俑。它的東邊是一條長11.2米,寬3.7米的斜坡門道,門道當初是用來向俑坑內運東西的。門道對面是一個車馬房,車馬房兩側有南廂房和北廂房。三號坑就像一個指揮機關。這三個坑俑組成一個龐大的軍事營壘,面朝東,背對著秦始皇陵,好似守衛秦始皇陵園的部隊。在這些兵馬俑中,每個都是千人千面,沒有一個是重復的。它們的樣子與真人真馬一樣,都是以1:1樣子做的。我的心里真是暗暗佩服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2.中國名勝古跡的故事
黃鶴樓的傳說 武昌靠近長江有一座蛇山,山上有一棟尖頂飛檐、金碧輝煌的黃鶴樓。
要問這黃鶴樓的來歷,那還得從呂洞賓跨鶴飛天說起哩! 相傳,呂洞賓游玩了四川的峨媚山后,一時心血來潮,打算去東海尋仙訪友。他身背寶劍,沿著長江順流而下。
這一天,來到了武昌城。這里的秀麗景色把他迷住了,他興沖沖地登上了蛇山,站在山頂上舉目一望,嗬!只見對岸的那座山好象是一只伏著的大龜,正伸著頭吸吮江水;自己腳下的這座山,卻象一條長蛇昂首注視著大龜的動靜。
呂洞賓心想:要是在這蛇頭上再修一座高樓,站在上面觀看四周遠近的美景不是更妙嗎!可這山又高,坡又陡,誰能在這上面修樓呢?有了,還是請幾位仙友來商量商量吧。 他把寶劍往天空劃了那么一個圈,何仙姑就駕著一朵彩云來了,他連忙把自己的想法向她說了,何仙姑一聽就笑了:“你讓我用針描個龍繡個鳳還差不多,要說修樓,你還是請別人吧!”呂洞賓又請來了鐵拐李,鐵拐李一聽哈哈大笑:“你要是頭發昏,我這里有靈丹妙藥,要修樓,你另請高明吧!”呂洞賓又請來了張果老,張果老搖著頭說:“我只會倒騎著毛驢看唱本。”
說罷,也走了。呂洞賓想,這下完了,連八仙都不行,哪里還有能工巧匠呢?正在這時,忽然聽到從空中傳來一陣奇怪的鳥叫聲,他連忙抬頭一看,只見魯班師傅正騎著一只木鳶朝著他呵呵地笑呢。
呂洞賓急忙迎上去,把自己的想法又說了一遍。魯班師傅走下木鳶,看了看山的高度,又打量了一下地勢,隨手從山坡上撿來幾根樹枝,在地下架了拆,拆了架,想了一會說:“咱們明天早上再商議吧。”
第二天早上,雞剛叫頭遍,呂洞賓就忙忙地爬上蛇山,只見一座飛檐雕棟的高樓已經立在山頂上了。他大聲呼喊著魯班的名字,登上最高一層,可連魯班的影子都沒有看到,只看見魯班留下的一只木鶴。
這木鶴身上披著黃色的羽毛,正用一對又大又黑的眼睛望著他。呂洞賓非常高興,一會兒摸模樓上的欄桿,一會兒看看樓下的江水,又取出一只洞簫對著波浪滾滾的江水吹起了曲子。
他一邊吹簫,一邊又看看木鶴,這木鶴竟隨著音樂翩翩起舞呢!他騎到了木鶴身上,木鶴立時騰空,沖出了樓宙,繞著這座高樓飛了三圈,一聲鶴唳,鉆進白云里去了。后來,人們就給這座樓起了個名字,叫黃鶴樓。
3.寫中國名勝古跡的作文
城,一個多么耳熟的名字,這個地方雖然我沒去過,但是對那,我可以算是十分熟悉。
下面,我就向大家介紹一下這個偉大的建筑物吧!這家伙不但是國內十大風景名勝之一,而且是世界七大奇跡之一。1997年,它還被聯合國認定為文化遺產,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
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就開始修建長城,但這些長城自成體系,長短不一,被史學家稱為“諸侯互防”長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了六國,為了不受匈奴侵犯,邊建起了后來的長城。
長城從春秋戰國開始建造,經過漢、北魏、北齊、北周等20多個諸侯和封建王朝,歷時2千多年才建成。現在它的遺跡遍布我國遼寧、吉林、河北、山西、陜西甘肅等17個市、省、自治區,總長超過10萬余里。
長城翻山越嶺,穿越沙漠草原,跨河流峽谷,所經之處地形十分復雜。由于它地勢險要,氣勢磅礴,所以現在已經成為代表中國、舉世聞名的觀光勝地。
長城,東至山海關,西至嘉峪關,游覽過長城的人都知道,長城蜿蜒起伏。在沙漠地帶,長城十分地酷熱,而到有樹林的地方,就十分涼爽。
長城——中國的象征,身為一名中國人,有它,我感到驕傲。它是我國各族人民的勞動、智慧的結晶,象征著中華民族的血脈和堅強不屈的民族精神。
4.名勝古跡的簡短故事
天涯海角景區介紹
天涯海角游覽區坐落與中國最南的三亞市西郊26公里處,該景區主要是由熱帶海灘花崗巖風景區、購物區和度假村組成,集成熱帶海洋風光,歷史遺跡,中華民俗文化為一體的旅游風景區。
"南天一柱"據說是清代宣統年間崖州知州范云梯所書。"南天一柱"來歷還有傳說。相傳很久以前,陵水黎族有兩位仙女知道后偷偷下凡,立身于南海中,為當地漁家指航打漁。王母娘娘惱怒,派雷公雷母抓她們回去二人不肯,化為雙峰石,被劈為兩截,一截掉在黎安附近的海中,一截飛到天涯之旁,成為今天的"南天一柱"。 遠古先民的“地方天圓”,認為大地是方形的,故有東南西北的說法,天是圓的,天籠蓋著“四方大地”,大地東南西北分別有四跟柱子支撐著天空,如此的南天一拄迎合了人們的地方天圓之說。人們見此“南天一拄”大可不必擔心天要塌崩下來。
1986版的兩圓人民幣的背面圖案采用的就是這“南天一柱”的風景圖。
景點之名的來歷: 古時候交通不便,此地遠離中原,是人跡罕至的蠻荒之地,古代帝王往往將這里作為流放“逆臣”的地方。被流放的人跋山涉水來到這里,面對著茫茫大海,他們發出了“到了天之涯,海之角”的感嘆。清代雍正年間,當地官員程哲于命人在此鐫刻了“天涯”二字,后又有文人在另一塊巨石上題刻"海角"二字,從此以后,這里就成為一處天下聞名的風景點了。
傳說:“天涯”和“海角”這兩塊大石頭也是有來歷的,傳說一對熱戀的男女分別來自兩個有世仇的家族,他們的愛情遭到各自族人的反對,于是被迫逃到此地雙雙跳進大海,化成兩塊巨石,永遠相對。后人為紀念他們的堅貞愛情,刻下“天涯”“海角”的字樣,后來男女戀愛常以“天涯海角永遠相隨”來表明自己的心跡。
又有說古時候交通閉塞,"鳥飛尚需半年程"的瓊島,人煙稀少,荒蕪凄涼,是封建王朝流放"逆臣"之地。來到這里的人,來去無路,望海興嘆,故謂之"天涯海角"。宋朝名臣胡銓哀嘆"區區萬里天涯路,野草若煙正斷魂"。唐代宰相李德裕用"一去一萬里,千之千不還"的詩句傾吐了謫的際遇。這里記載著歷史上貶官逆臣的悲劇人生,經歷代文人墨客的題詠描繪,成為我國富有神奇色彩的著名游覽勝地。 這里碧水藍天一色,煙波浩翰,帆影點點,椰林婆娑,奇石林立,那刻有"天涯"、"海角"、"南天一柱"、"海南南天"等巨石雄峙海濱,使整個景區如詩如畫,美不勝收。據記載,"天涯"題刻是清代雍正年間崖州知府程哲所書。
"南天一柱"據說是清代宣統年間崖州知州范云梯所書。"南天一柱"來歷還有傳說。相傳很久以前,陵水黎族有兩位仙女偷偷下凡,立身于南海中,為當地漁家指航打漁。王母娘娘知道后非常惱怒,派雷公雷母抓她們回去,二人不肯,化為雙峰石,被劈為兩截,一截掉在黎安附近的海中,一截飛到天涯之旁,成為今天的"南天一柱"。
現在景區內還建有海水浴場、釣魚臺及海上游艇等設施,一座座由現代建筑和仿古典傳統園林式建筑風格相結合的"天涯購物寨"、"天涯漫游區"、"天涯畫廊"、"天涯民族風情園"、"天涯歷史名人雕像"等屹立在海角景區,令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附近有"點火臺"、"望海閣"、"懷蘇亭"和曲徑通幽組成的多層次游覽勝地。 直飲水。
5.某一個名勝古跡的導游詞(要短)
上海東方明珠
各位游客下午好
很高興今天由我來帶領大家游覽美麗的上海風景。那今天我們要去參觀的是位于浦東陸家嘴地區的東方明珠景區。
景區上倚楊浦大橋,下靠南浦大橋,有著“雙龍戲珠”的美譽。西面與外灘的外國建筑博覽隔江相望。延安東路隧道、軌道交通二號線以及外灘觀光隨帶越江穿過景區。優越的地理環境和現代化的交通網絡給景區帶來了無限的生機和活力。
東方明珠景區的得名是因為這里有一座亞洲第一高得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而來的。那么景區是怎樣形成的呢?自從1994年4月18日,浦東正式對外開發開放以來,已經形成了以陸家嘴金融貿易區為中心的五個功能區,它們分別是: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張江高科技園區、金橋出口加工區、外高橋保稅區和孫橋現代農業開發區。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面積28平方公里,僅占浦東新區面積的5.4%,但是人口卻占了40%,是一個以金融貿易為主體的國家級開發區,同時也是發展商務旅游和 會展旅游的理想之地。而東方明珠景區就位于其中,又是國家4A級旅游風景區,可見其地位之高。如今,東方明珠已經成為了上海的一個標志性的建筑,是上海的象征之一。
東方明珠景區以世界一流的建筑為其主要的特色,是上海都市風光游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鱗次櫛比、具有世界現代不同建筑風格的200多幢高樓大廈巍然屹立在景區及周圍地區。
其主要的景點有: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中華第一高樓金貿大廈、世界一流的國際會議中心、被譽為“都市綠肺”的陸家嘴中心綠地、浦東新外灘的濱江大道以及科技館、海洋水族館、野生昆蟲館等,組成了一個集政治、文化、金融商貿、餐飲、休閑觀光于一體的旅游景區,是中外游客來滬旅游的必到之處。
6.《古詩中的名勝古跡》八年級作文六百字
1.黃鶴樓
唐代詩人崔顥的一首“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已成為千古絕唱,更使黃鶴樓名聲大噪。由于前人流傳至今的詩詞、文賦、楹聯、匾額、摩巖石刻和民間故事,使黃鶴樓成為山川與人文景觀相互倚重的文化名樓,讓黃鶴樓有了“天下絕景”和“天下江山第一樓”的美譽。
2.寒山寺
唐代大詩人張繼那首膾炙人口的《楓橋夜泊》詩:“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使寒山寺和楓橋名聲大噪,到這里聽聽寒山寺的鐘聲,遠眺京杭大運河的美景,讀著古詩,真是有一番“身處塵世夢回唐”的感覺。
3.泰山
泰山不只有“天下第一山”的美譽,它在中國古代文人墨客中的地位更是高之又高。從司馬遷的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到“泰山壓頂不彎腰”,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再到“為人民利益而死重于泰山”。幾千年來,泰山已成為文人墨客、帝王封禪祭拜天地,祈福蒼生,揮毫潑墨、大展風采的神山。
7.名勝古跡我介紹(故宮)(短一點)
故宮也稱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曾居住過24個皇帝,是明清兩代的皇宮,現辟為故宮博物院。院內陳列我國各個朝代的藝術珍品,是中國最豐富的文化和藝術的寶庫。故宮的整個建筑金碧輝煌,莊嚴絢麗,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一(北京故宮、凡爾賽宮、白金漢宮、白宮、克里姆林宮),并為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故宮的宮殿建筑,是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宮殿是沿著一條南北向的中軸線排列,左右對稱,南達永定門,北到鼓樓、鐘樓,貫穿整個紫禁城。規劃嚴整,氣魄宏偉,極為壯觀。無論在平面布局,立體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偉、堂皇、莊嚴、和諧,都屬無與倫比的杰作。它標志著我國悠久的文化傳統,顯示著500余年前我國在建筑藝術上的卓越成就。
.故宮博物院的一些宮殿中設立了綜合性的歷史藝術館、繪畫館、分類的陶瓷館、青銅器館、明清工藝美術館、銘刻館、玩具館、文房四寶館、玩物館、珍寶館、鐘表館和清代宮廷典章文物展覽等,收藏大量古代藝術珍品,據統計共達1052653件,占全國文物總數的六分之一,為國內收藏文物最豐富的博物館,也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其中很多文物是絕無僅有的無價國寶。
8.寫美國名勝古跡的作文300字
關島同是美國的小島,雖然關島的名聲遠遠沒有蓋過夏威夷,但也是個伊甸田園。關島的杜夢灣可以讓人一踏出門檻便能看到充滿五彩繽紛的海底生物之海洋保育區。歷史愛好者可到灘頭堡、戰地、博物館及紀念碑下觸摸歷史的痕跡,也可以一睹關島獨有的拉提石、西班牙廢墟及戰爭遺跡。阿珊海灘可是1944年美軍搶灘的主戰場。
塞班島是北馬里亞納群島聯邦的首府。登上島上海拔僅420米的踏破潮山山峰,便可看到東面是遼闊的太平洋,蔚藍的海水中有一道近乎黑色的水道,那便是最深的馬里亞納海溝。塞班島也擁有很多太平洋戰役的歷史遺跡,值得一游,日軍最后司令部、自殺崖等都是歷史愛好者不可不去的地方。附近的天寧島、羅塔島也各有歷史資源。
億萬年來,奔騰的科羅拉多河從美國西部亞利桑那洲北部的堪帕布高原中,切割出這令人震撼的奇跡——科羅拉多大峽谷,只要登高遠望,就可以清楚看到坦如桌面的高原上的一道大裂痕,那就是科羅拉多河在這片洪荒大地上的印記。
自1869年*首次漂流科羅拉多大峽谷開始,100多年來無數的美國探險家追隨著他的足跡在大峽谷里挑戰險灘,搏擊急流,在這里詮釋著一種美國精神。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The Grand Canyon)是世界上最大的峽谷之一,也是地球上自然界七大奇景之一,全世界許多到過此地的人為之感嘆:只有聞名遐邇的科羅拉多大峽谷才是美國真正的象征!
大峽谷全長347千米,寬6至29千米,深1600米。位于美國西部亞利桑那州北部的凱巴布高原上,1869年被美國獨擘炮兵少校約翰·衛斯萊·鮑威爾帶領的一支探險小分隊發現。1919年,威爾遜總統批準將它辟為國家公園,總面積達1100平方千米。大峽谷國家公園于1980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含括了美國西南風物的精典、眾多的國家公園,隕星撞擊的巨坑,撲朔迷離的峽谷、大臺階狀的絢彩斷層,硅化木集群,隱藏的印地安崖居遺跡,神秘的化外天地。
“不管你走過多少路,不管你見過多少名山大川,這個科羅拉多大峽谷,色調是那么新奇,結構是那么宏偉,仿佛只能存在于另一個世界,另一個星球。”這是美國早年的自然學家、探險家約翰·繆爾(John Muir)在1890 年游歷大峽谷后,對大峽谷一段中肯的描述。
有美國“音樂山水畫家”之稱作曲家格羅菲1920年游歷了大峽谷之后,激起了強烈的創作欲望。此后他用了近十年的時間,多次前往大峽谷觀察、體驗,以其鮮明的音樂形象描繪大峽谷的雄偉、壯觀和變幻無窮的美,創作出《大峽谷》交響組曲,被稱為“一部用音符寫成的游記”。
到大峽谷,第一眼就感受到從未有過的震懾和驚異。感嘆在現代文明不斷征服大自然的同時,卻仍然留下了如此壯麗的原始洪荒。描繪大峽谷是十分困難的,你很難用語言表達大峽谷的景色,只能在親臨大峽谷后,用心靈去感知她的莊嚴、靜穆和深邃,領略造物主賦予大峽谷的瞬息變幻和億萬年的寂寥。
大峽谷位于北美洲內陸,橫貫于亞利桑那州和猶他州之間。這里氣候干燥,幅員遼闊,有奇巖、紅土、峽谷和印第安風情。美國西部電影里,常常描繪的一百年前那些劫富濟貧、匡扶正義的孤膽英雄或牛仔豪杰,騎馬挎槍,風馳電掣地走過寸草不生的紅土峽谷,越過激流洶涌的科羅拉多河,以及夕陽斜照下無邊無際、路途茫茫的如畫鏡頭,大都是在這里拍攝的。美國西部西南四州——亞利桑那州、猶他州、科羅拉多州、新墨西哥州,也自然成為旅游者體驗西部牛仔生活的理想之地。
在大峽谷國家公園的電影院里,有世界最大的銀幕,詮釋著大峽谷的歷史和變遷。億萬年前,這里也同喜馬拉雅山一樣,曾是一片汪洋大海,造山運動使它崛起。然而由于石質松軟,經過數百萬年湍急的科羅拉多河的沖刷,兩岸巖壁被磨擦切割成今天全長近400公里、寬約20公里、平均深度1500米的世界著名大峽谷。
如今俯瞰峽谷,科羅拉多河靜靜地像一條綠色的飄帶,鑲嵌在谷底,蜿蜒曲折,波光粼粼。真難以想像,就是這樣一條“小河”,曾經帶著上百萬噸泥沙,用260萬年的時間咆哮沖刷而下,從科羅拉多州西南沖向猶他州格蘭峽谷,最終到達平靜如鏡的鮑維爾湖,才造就了今天我們看到的亞利桑那州那原始蠻荒、蒼茫幽邃且壯美神奇的科羅拉多大峽谷。正像當代美國作家弗蘭克·沃特斯(FrankWaters)對大峽谷的評價:“這是大自然各個側面的凝聚點,這是大自然同時的微笑和恐懼,在它的內心充滿如生命宇宙脫韁的野性憤怒,同時又飽含著憤怒平息后的清純,這就是創造。”大峽谷創造了美,創造了一種境界,一種令人永難忘懷的感動和思緒。
9.求描寫河北名勝古跡的作文
網上的介紹:承德避暑山莊又名承德離宮或熱河行宮,是中國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
避暑山莊是清朝皇帝為了實現安撫、團結中國邊疆少數民族,鞏固國家統一的政治目的而修建的一座夏宮。避暑山莊興建后,清帝每年都有大量時間在此處理軍政要事,接見外國使節和邊疆少數民族政教首領。
這里發生的一系例重要事件、重要遺跡和重要文物,成為中國多民族統一國家最后形成的歷史見證。 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清政府為加強對蒙古地方的管理,鞏固北部邊防,在距北京350多公里的蒙古草原建立了木蘭圍場。
每年秋季,皇帝帶領王公大臣、八旗軍隊、乃至后宮妃嬪、皇族子孫等數萬人前往木蘭圍場行圍狩獵,以達到訓練軍隊、固邊守防之目的。為了解決皇帝沿途的吃、住,在北京至木蘭圍場之間,相繼修建2l座行宮,熱河行宮——避暑山莊就是其中之一。
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自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動工興建,至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最后一項工程竣工,經歷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歷時89年。 建筑風格 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古代帝王范囿和皇家寺廟群。
避暑山莊不僅規模宏大,而且在總體規劃布局和園林建筑設計上都充分利用了原有的自然山水的景觀。網上的介紹:承德避暑山莊又名承德離宮或熱河行宮,是中國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
避暑山莊是清朝皇帝為了實現安撫、團結中國邊疆少數民族,鞏固國家統一的政治目的而修建的一座夏宮。避暑山莊興建后,清帝每年都有大量時間在此處理軍政要事,接見外國使節和邊疆少數民族政教首領。
這里發生的一系例重要事件、重要遺跡和重要文物,成為中國多民族統一國家最后形成的歷史見證。 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清政府為加強對蒙古地方的管理,鞏固北部邊防,在距北京350多公里的蒙古草原建立了木蘭圍場。
每年秋季,皇帝帶領王公大臣、八旗軍隊、乃至后宮妃嬪、皇族子孫等數萬人前往木蘭圍場行圍狩獵,以達到訓練軍隊、固邊守防之目的。為了解決皇帝沿途的吃、住,在北京至木蘭圍場之間,相繼修建2l座行宮,熱河行宮——避暑山莊就是其中之一。
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自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動工興建,至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最后一項工程竣工,經歷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歷時89年。 建筑風格 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古代帝王范囿和皇家寺廟群。
避暑山莊不僅規模宏大,而且在總體規劃布局和園林建筑設計上都充分利用了原有的自然山水的景觀特點和有利條件,吸取唐、宋、明歷代造園的優秀傳統和江南園林的創作經驗,加以綜合、提高,把園林藝術與技術水準推向了空前的高度,成為中國古典園林的最高典范。避暑山莊借助自然和野趣的風景,形成了東南湖區、西北山區和東北草原的布局,共同構成了中國版圖的縮影。
宮殿區建于南端,是皇帝行使極力、居住、讀書和娛樂的場所,至今珍藏著兩萬余件皇帝的陳設品和生活用品。避暑山莊這座清帝的夏宮,以多種傳統手法,營造了120多組建筑,融匯了江南水鄉和北方草原的特色,成為中國皇家園林藝術薈萃的典范。
帝王范囿與皇家寺廟建筑經驗的結晶。它成為與私園并稱的中國兩大園林體系中帝王宮范體系中的典范之作。
園林建造實現了“宮”與“苑”形式上的完美結合和“理朝聽政”與“游息娛樂”功能上的高度統一。寺廟建筑具有鮮明的政治功用。
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標志中國古代造園與建筑藝術的巨大成就。它集中國古代造園藝術和建筑藝術之大成,是具有創造力的杰作。
在造園上,它繼承和發展了中國古典園林“以人為之美入自然,符合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傳統造園思想,總結并創造性地運用了各種造園素材、造園技法,使其成為自然山水園與建筑園林化的杰出代表。在建筑上,它繼承、發展、并創造性地運用各種建筑技藝,擷取中國南北名園名寺的精華,仿中有創,表達了“移天縮地在君懷”的建筑主題。
在園林與寺廟、單體與組群建筑的具體構建上,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實現了中國古代南北造園和建筑藝術的融合,它囊括了亭臺閣寺等中國古代大部分建筑形象。展示了中國古代木架結構建筑的高超技藝,并實現了木架結構與磚石結構、漢式建筑形式與少數民族建筑形式的完美結合。
加之建筑裝飾及佛教造像等中國古代最高超技藝的運用,構成了中國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觀。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不論是造園還是建筑,它們都不僅僅是素材與技藝的單純運用,而是把中國古典哲學、美學、文學等多方面文化的內涵融注其中,使其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縮影。
避暑山莊獨特的建筑 避暑山莊周圍寺廟的建筑風格使漢、藏文化藝術融于一體,寺廟殿堂中,完好地保存和供奉著精美的佛象、法器等近萬件,共同構成了十八世紀中國古代建筑富于融合性和創造性的杰作。 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是一個緊密關聯的有機整體,同時又具有不同風格的強烈對比,避暑山莊樸素淡雅,其周圍寺廟金碧輝煌。
這是清帝處理民族關系重要舉措之一。記載著清朝統一和團結的歷史。
承德避暑山莊大小建筑有120多組,其中康熙以四字。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要簡短的中國名聲古跡的作文